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獲勝的太簡單了。

  當他們想進一步攻打合肥的時候,曹操的兵回來了。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起點。

  孫權奪回了丟失的皖城,但是損失了甘寧和凌統兩員大將。

  虧大發了。

  曹操守住了襄陽城,但是損失了于禁和三萬精兵。

  比孫權還虧。

  唯一獲利的就是劉備,白撿一員大將和三萬精兵。

  第二年春,曹操進攻漢中。

  漢中不光名字好,帶有「漢」字,還是戰略要地,四通八達。

  忽略秦嶺和大巴山。

  北面是關中,南面是蜀地,西邊是隴右,東邊是南陽。

  曹操這次又沒有帶上荀攸。

  上次是因為荀攸病了,這次是因為荀攸和季汐是親戚,而季汐在漢中。

  正常人都不會讓人兄弟相殘。

  從關中進入漢中有四條道路穿過秦嶺山脈,從西往東依次是陳倉、褒斜、讜駱、子午。

  只有陳倉路要好走一點。

  但是陳倉在最西邊,走陳倉進入漢中要攻打陽平關。

  陽平關是一險關。

  其他三條路雖然不好走,但是沒有敵人的關卡阻擋。

  曹操選擇了子午道。

  在南郡已經吃過一次「諸葛連弩」的虧了,不會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第二次。

  曹操終於攻打漢中了。

  劉備得知這一消息時有點興奮,等曹操攻打漢中失敗就可以聯曹滅吳了。

  他現在已經充分認識了孫權。

  孫權就是不顧大局,喜歡背叛盟友的典型,太渣了。

  想要匡扶漢室,得先除孫權。

  孫權不愧是背刺之王,趁曹操攻打漢中的時候進攻合肥,急於達成「合肥十萬送人頭」的成就。

  駐守合肥的張遼滿足了他的願望。

  孫權親率十萬人馬攻打合肥,結果被張遼的八百敢死隊打敗了,損兵折將的逃回建業。

  遠在漢中的戰場,曹操和劉備正僵持著。

  黃權私底下向劉備出謀劃策,提議在夜晚的時候鳴鼓不攻,這樣多搞幾次,曹操再聽到鳴鼓時就不會理會,可趁此機會進攻。

  這是典型的「狼來了」的故事。

  劉備有點不太相信曹操會有這麼好騙,沒有採納黃權的意見。

  黃權被拒絕的有點懷疑自己了。

  他找到季汐,詢問這建議有什麼不好的地方,為什麼劉備拒絕了?

  季汐建議他去找法正。

  於是他找到了法正,請法正在劉備面前提一次他的建議。

  劉備見是法正提出來的,採納了。

  他不相信黃權,但是對法正十分的信賴,提出來的建議肯定靠譜。

  曹操果真受騙。

  前面幾次聽到鳴鼓聲還會做好防備,後面就乾脆不予理會了。

  結果劉備大軍就真的殺過來了。

  曹操這回沒有防備,被殺得措手不及,無奈撤軍。

  這一戰他損失了大將夏侯淵。

  季汐當初與劉備說定的是待曹操和孫權作戰失敗、攻打南郡失敗、攻打漢中失敗,接連受挫的時候是聯曹滅吳的時機。

  但是現在看來,時機還未到。

  或者說,聯曹滅吳的方針要更改了,不能再用了。

  得根據實際情況換成最佳的方案。

  孫權的兩次背刺,足夠讓劉備集團的人認清孫權的真面目,不攻打孫權就不錯了,怎麼還會聯盟?

  和曹操聯盟也沒有什麼好處。

  曹操水軍不行,過不了長江,要消滅孫權得先滅劉備,從陸路進攻。

  水路進攻只是配合陸路進攻。

  或者曹操借道南郡從陸路攻打孫權,就能避開長江天險。

  但這樣劉備太吃虧了。

  曹操攻打南郡失敗,攻打沒有險關可守的漢中又再次失敗,應該不會再打劉備的心思了,想必會一門心思的和孫權死磕。

  這種時候聯盟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劉備只要在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也出兵攻打孫權就行了,沒有必要再和曹操聯盟。

  反正不聯盟曹操也會打孫權的。

  最主要的問題是,曹操已經是魏王了,和曹操聯盟對劉備的名聲不太好。

  更何況曹操還殺了皇帝的兒子。

  曹操都違背了劉邦定下的規矩稱王了,劉備哪裡還能再和曹操聯盟?

  就算聯盟,那消滅了孫權之後呢?

  劉備已經承認了曹操稱王的合法地位,要以什麼理由和代表朝廷的曹操對抗?

  季汐找到劉備,將不能聯曹的理由說了。

  劉備被孫權先後偷襲了兩次,尤其是對孫權偷襲南郡這事耿耿於懷,對孫權的恨意已經超過了曹操。

  他現在就想快速滅了孫權,不介意和已經是魏王的曹操聯盟。

  當然了,能不聯盟是最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季汐:我已經打了好幾章的醬油了,一哥的地位不保啊。

  寶寶:收到,下章安排上!

  第59章

  劉備和曹操在漢中的戰爭打了大半年,最後以曹操敗退而告終。

  孫權見狀,想和劉備修復關係。

  他寫了封信給劉備,為偷襲南郡的事情道歉,信中著重強調曹操勢大,應該聯盟抗曹。

  劉備回信表明不相信孫權想要聯盟的誠意。

  年關將至,季汐帶著王二和鈞介回南郡過年,年後就不回益州了,也不去漢中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