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校園生活上了正軌,姜棉依然過得忙碌又充實。整個人好像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活力,雖然天天過著重複又單調的生活,但她並不覺得厭煩,反而忙而有序。身體和精神都很好,就好像身體的各項機能都被調到了峰值,之後就保持住這個水平一直向前。
以致有一次周末,謝東和跟楚嬰過來小洋樓,楚嬰看到比以前更加容光煥發的姜棉的時候,驚訝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你這是吃了什麼啊?」
看著姜棉整個人好像亮得就要發光了,想到自己,被那些事情煩得都快頭禿了。
楚嬰在北師大也沒閒著,她進的是中文系,同學們都太有才,各種或大或小的文學團體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應該是詩歌。
楚嬰的興趣不在這,但她心裡又有想法想要表達。姜棉就建議她寫小說。畢竟還在當知青的時候,她就特別會講故事。
就算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她都能講得繪聲繪色,勾起別人的興趣。
這不是天生的小說家是什麼?所以當初她報這個專業的時候,小夥伴們都覺得好,很合適她。
其實她上大學不久就有兩篇文章發表在報社,不過篇幅不大,報社也不是特別有名,但給她的信心是空前的。
這一次她構思了一個長一點的,寫了一半,被卡住了。
她過來姜棉這裡本來是想放鬆放鬆,找一找思路的,沒想到一見到人就被打擊了。
幾個小夥伴有一段時間沒一起聚過了,楚嬰把謝東和趕去廚房做飯,莊清梵也很有眼見力地跟著進去。
兩位女同志就在外面等著吃現成的。誰讓他們天天在一起,而她們要隔幾個星期才能見一面呢。
楚嬰拉著姜棉訴說她的煩惱,讓姜棉幫她出主意。
姜棉:我能有什麼主意,寫不下去就暫時放下唄。
姜棉如是說。
「你才剛上大學,現在一個學期都還沒過完,有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必著急出作品,練練手就好,找到自己知識的薄弱之處,以後注意加強。說白了,寫作業就是一種讓你變強的工具。不能因為寫文章而耽誤了學業。」
姜棉聽她說有時候在上課的時候還想著這事兒,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楚嬰聽了,一想也是,於是就不糾結了。
姜棉有時候看似簡單的話卻能給人當頭一棒。
她之前是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在學校里身邊的都是同類,回到家裡的那一位和她的腦子不一樣,人家不會明白你的困境,所以她有坎過不去的時候就喜歡找姜棉聊天。
姜棉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但她覺得現在是上大學最理想的時候。不但不需要交學費,學校還會根據不同人的家庭情況發放生活補助,畢業以後,國家還會分配工作。
不把學業搞好,都會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時代。
不管別人如何,姜棉依然把學業放在第一位。第一個期末考試,她考出了全班專業第二的成績。
不是第一,不過第二也可以了。她只爭強,不好勝。
一放暑假,謝東和一大早就過來小洋樓了。
等他進了院子,姜棉朝他身後看了一眼,確定他是一個人過來的。
「楚嬰今天怎麼沒跟你一起過來?」姜棉隨手關上門,問道。
「她和她那些留在這兒過暑假的同學出去玩了。」謝東和進了屋,看到莊清梵正在吃早飯,饒有興趣地走近餐桌,看清了早餐的內容,「能給我也來一份不?」
他們今天早上吃得是豬雜粥配包子,還有兩小菜。莊清梵一大早起來去買了材料回來煮的。
姜棉回廚房給謝東和拿了一副碗筷出來,他拿起碗自己就開始盛粥。
姜棉也樂得不用招呼他,自己坐回位置吃了起來。
很久沒吃過這麼舒坦的了,等兩碗粥和兩個包子進了肚子,謝東和的速度終於慢了下來,有空說話了,「房子的事情有消息了,你們看看哪天方便過去看看。」
買房子的事是他們在上學前就決定了的,不過兩家人都不是著急等著房子入住的,所以那些帶有麻煩的,一律不考慮。
經過了那個特殊的時期,多少四合院變成了大雜院,很多人平反之後,房子說是歸還了,但實際上就是拿不回來。
在他們被趕出去之後,那裡不知住進了多少戶人家,你要想把房子拿回來,除非有本事把那裡的人都安置妥當。
這裡面的水太渾,兩位男同志是本地的,該明白的都明白,明知裡面有坑的,他們自然不會往裡踩。
挑挑揀揀,哪怕謝東和認識的人多,也是挑了整整一個學期才開始有房子看。
「那就明天吧。」姜棉說道。
姜棉想速戰速決,這個假期她還有其他事情要辦,看過了,能買就買,不買也算是完結了一件事情。
莊清梵在這些事情上一向都是聽姜棉的。
於是就敲定第二天大家一起去看房子。
碰頭的地方定在謝東和的外公家的老宅子那邊。
一大早,姜棉和莊清梵就過去了,他們剛到不一會兒,又來了一位姜棉不認識的男青年。個頭挺高,剃著寸頭,不說話的時候看著很這正派,一開口就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痞氣。
謝東和說是這次買房的介紹人,他的朋友,叫廖文。
在加上謝東和兩口子,人算是到齊了,大家相互認識一下——主要是介紹兩位女同志和廖文認識,莊清梵和廖文也算認識,只是不太熟。<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以致有一次周末,謝東和跟楚嬰過來小洋樓,楚嬰看到比以前更加容光煥發的姜棉的時候,驚訝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你這是吃了什麼啊?」
看著姜棉整個人好像亮得就要發光了,想到自己,被那些事情煩得都快頭禿了。
楚嬰在北師大也沒閒著,她進的是中文系,同學們都太有才,各種或大或小的文學團體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應該是詩歌。
楚嬰的興趣不在這,但她心裡又有想法想要表達。姜棉就建議她寫小說。畢竟還在當知青的時候,她就特別會講故事。
就算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她都能講得繪聲繪色,勾起別人的興趣。
這不是天生的小說家是什麼?所以當初她報這個專業的時候,小夥伴們都覺得好,很合適她。
其實她上大學不久就有兩篇文章發表在報社,不過篇幅不大,報社也不是特別有名,但給她的信心是空前的。
這一次她構思了一個長一點的,寫了一半,被卡住了。
她過來姜棉這裡本來是想放鬆放鬆,找一找思路的,沒想到一見到人就被打擊了。
幾個小夥伴有一段時間沒一起聚過了,楚嬰把謝東和趕去廚房做飯,莊清梵也很有眼見力地跟著進去。
兩位女同志就在外面等著吃現成的。誰讓他們天天在一起,而她們要隔幾個星期才能見一面呢。
楚嬰拉著姜棉訴說她的煩惱,讓姜棉幫她出主意。
姜棉:我能有什麼主意,寫不下去就暫時放下唄。
姜棉如是說。
「你才剛上大學,現在一個學期都還沒過完,有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必著急出作品,練練手就好,找到自己知識的薄弱之處,以後注意加強。說白了,寫作業就是一種讓你變強的工具。不能因為寫文章而耽誤了學業。」
姜棉聽她說有時候在上課的時候還想著這事兒,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楚嬰聽了,一想也是,於是就不糾結了。
姜棉有時候看似簡單的話卻能給人當頭一棒。
她之前是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在學校里身邊的都是同類,回到家裡的那一位和她的腦子不一樣,人家不會明白你的困境,所以她有坎過不去的時候就喜歡找姜棉聊天。
姜棉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但她覺得現在是上大學最理想的時候。不但不需要交學費,學校還會根據不同人的家庭情況發放生活補助,畢業以後,國家還會分配工作。
不把學業搞好,都會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時代。
不管別人如何,姜棉依然把學業放在第一位。第一個期末考試,她考出了全班專業第二的成績。
不是第一,不過第二也可以了。她只爭強,不好勝。
一放暑假,謝東和一大早就過來小洋樓了。
等他進了院子,姜棉朝他身後看了一眼,確定他是一個人過來的。
「楚嬰今天怎麼沒跟你一起過來?」姜棉隨手關上門,問道。
「她和她那些留在這兒過暑假的同學出去玩了。」謝東和進了屋,看到莊清梵正在吃早飯,饒有興趣地走近餐桌,看清了早餐的內容,「能給我也來一份不?」
他們今天早上吃得是豬雜粥配包子,還有兩小菜。莊清梵一大早起來去買了材料回來煮的。
姜棉回廚房給謝東和拿了一副碗筷出來,他拿起碗自己就開始盛粥。
姜棉也樂得不用招呼他,自己坐回位置吃了起來。
很久沒吃過這麼舒坦的了,等兩碗粥和兩個包子進了肚子,謝東和的速度終於慢了下來,有空說話了,「房子的事情有消息了,你們看看哪天方便過去看看。」
買房子的事是他們在上學前就決定了的,不過兩家人都不是著急等著房子入住的,所以那些帶有麻煩的,一律不考慮。
經過了那個特殊的時期,多少四合院變成了大雜院,很多人平反之後,房子說是歸還了,但實際上就是拿不回來。
在他們被趕出去之後,那裡不知住進了多少戶人家,你要想把房子拿回來,除非有本事把那裡的人都安置妥當。
這裡面的水太渾,兩位男同志是本地的,該明白的都明白,明知裡面有坑的,他們自然不會往裡踩。
挑挑揀揀,哪怕謝東和認識的人多,也是挑了整整一個學期才開始有房子看。
「那就明天吧。」姜棉說道。
姜棉想速戰速決,這個假期她還有其他事情要辦,看過了,能買就買,不買也算是完結了一件事情。
莊清梵在這些事情上一向都是聽姜棉的。
於是就敲定第二天大家一起去看房子。
碰頭的地方定在謝東和的外公家的老宅子那邊。
一大早,姜棉和莊清梵就過去了,他們剛到不一會兒,又來了一位姜棉不認識的男青年。個頭挺高,剃著寸頭,不說話的時候看著很這正派,一開口就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痞氣。
謝東和說是這次買房的介紹人,他的朋友,叫廖文。
在加上謝東和兩口子,人算是到齊了,大家相互認識一下——主要是介紹兩位女同志和廖文認識,莊清梵和廖文也算認識,只是不太熟。<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