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環境工程有位非常能跑的女生這事兒也就慢慢在整個校園傳開了。
不過清華的體育能人太多,她這朵小水花灑進這大海里,也就多些人認識她,顯得並不突兀。
清華的學生體育弄得風生水起,在文藝方面也同樣搞得有模有樣。姜棉的嗓音不錯,不過因為要捂住馬甲,這方面的才能她就沒有表露過。
不過這些都是為了調節身心健康的輔助行為,最重要的學習,依然是大家抓得最緊的。
自習教室和圖書館,一直都是最受同學們青睞的學習場所,每次都要提前去排隊搶座。
搶不到的,就只能在宿舍的桌子上輪流學習。每個宿舍六個人,只有兩張桌子。雖然自習教室和圖書館會分流一部分人出去,但很多宿舍還是要輪流使用。
標準的桌椅肯定是最舒服的,但沒有的話,只能退而求其次。
姜棉回想到上一世她讀高中時,父親用木料為她做的摺疊桌子。可以放在床上使用,這樣既方便又不占地方。
那時候他們那個小縣城的市面上還沒有這種東西可買,父親聽了她的訴求,自己琢磨出來的。
當時還有很多同學拿去研究,然後讓家裡人照樣複製。
那張桌子她用了不到一年,就隨著她的輟學而放置起來了。
不過這東西沒見過的時候可能覺得複雜,但只要見到實物,就會看出這東西很簡單,很容易複製。
周末回家之後,經過姜棉的描述,莊清梵只用一天的休閒時間就做好兩個。
這個是放在宿舍的。
想到圖書館裡有些書是不能帶出來的,萬一搶不到座,又想把書看完,站久了腿要受不住的,怎麼辦呢?兩夫妻想了想,又做了兩個小馬扎。
姜棉的背包也改進了,換成結實耐用的勞動布,她是參考後世的雙肩包的樣式做的,造型簡潔大方,裡面容積還大。別說一個小馬扎,再來兩個也能裝得下。
返校的時候,兩夫妻每人一套就把東西都帶回了學校。
姜棉到了宿舍,東西一拿出來就被看了稀奇。
范雪梅把東西翻來覆去看了一會兒,說道:「下周回去我也弄一套來。」
跟風做的人不算太多,畢竟材料不是那麼好找,會這個的學生就更少了。
有了這個摺疊書桌,姜棉在宿舍的時候就不跟她的搶桌子了,後來范雪梅也做一個帶了過來。這樣,她們宿舍的人基本不用為桌子的事而發愁了。
桌子只能在宿舍用,小馬扎可放的地方就多了,除了圖書館,平常在校園裡背英語單詞的時候也好用。只要有塊兩三個巴掌大的平地,就能放置。
姜棉的這個舉動也會引來一些人的側目,不過他們學校的包容性還是可以的,最多就是多看兩眼,次數多了,也就沒人在意了。
姜棉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反正她又沒幹多出格的事,不就隨身帶個馬扎嗎?
她其實還挺忙的,沒空去理會這些。
定外語課的時候,姜棉他們班的是英語,范雪梅那個班的是日語,聽說是因為英語老師不夠,所以需要一部分班級學日語。
學校的決定,學生有異議,雖然也能提,但現實條件擺在眼前,他們也沒法改變。有學生想學英語的就另外想辦法。
范雪梅就盯上了姜棉。
「你幫我學英語,我幫你學日語。這叫互通有無。」
互通有無是這樣用的?姜棉有些無語。
范雪梅有幾次聽到姜棉在讀英語,每次都被她那純正的英倫腔引得入迷,最後終於忍不住想跟她學習。
學校固然有更好的老師,但她夠不著,就算老師願意教她,也不像姜棉離她這麼近,有什麼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了。
至於資格問題,她是從來都相信自己的眼光的。
就姜棉那一口既迷人又流利的英語,要是讓她學到了,她肯定做夢都笑醒。而且,她敢肯定,姜棉的英語原來就很好。當她的老師,是綽綽有餘。
姜棉不知道範雪梅怎麼想,她的確也想學日語,她也曾經在宿舍里表達過這個意願。
至於相互學習這事可以有。
上一世姜棉太有危機感了。當時她還是剛剛從車間的流水線上出來,進了辦公室當採購員,在書店裡看到了劍橋商務英語的資料,就把高級的那套買了,自己學了將近一年半,就去報名,不料就被她一舉拿下。
不過證書拿到了,她也沒鬆懈,繼續深入學習行業的專業詞彙。
後來進了外貿公司,有時候要出國辦展,為了不吃語言的虧,又去學了西班牙語和德語。
在空間出現的前半年,她開始學法語。
日語她曾經有計劃學的,但沒來得及安排,既然現在大學有開這個專業,那到時候蹭課的機會應該是有的。藝多不壓身,趁現在第一外語不過多費心思,把日語拿下,也算是了了上一世的夙願。
◎作者有話說:
有關校園裡的一些細節,參考以前在朋友家看過的一本書,書名好像是《延伸的墨跡》,是清華77級畢業生的回憶文集。
◎最新評論:
營養液(1/1)成就達成,有一定機率掉落更新,請俠士再接再厲
撒花
厲害
-完-
第101章 買房 · ✐
[ 校園生活上了正軌,姜棉依然過得忙碌又充實。整個人好像被注入了一]<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清華的體育能人太多,她這朵小水花灑進這大海里,也就多些人認識她,顯得並不突兀。
清華的學生體育弄得風生水起,在文藝方面也同樣搞得有模有樣。姜棉的嗓音不錯,不過因為要捂住馬甲,這方面的才能她就沒有表露過。
不過這些都是為了調節身心健康的輔助行為,最重要的學習,依然是大家抓得最緊的。
自習教室和圖書館,一直都是最受同學們青睞的學習場所,每次都要提前去排隊搶座。
搶不到的,就只能在宿舍的桌子上輪流學習。每個宿舍六個人,只有兩張桌子。雖然自習教室和圖書館會分流一部分人出去,但很多宿舍還是要輪流使用。
標準的桌椅肯定是最舒服的,但沒有的話,只能退而求其次。
姜棉回想到上一世她讀高中時,父親用木料為她做的摺疊桌子。可以放在床上使用,這樣既方便又不占地方。
那時候他們那個小縣城的市面上還沒有這種東西可買,父親聽了她的訴求,自己琢磨出來的。
當時還有很多同學拿去研究,然後讓家裡人照樣複製。
那張桌子她用了不到一年,就隨著她的輟學而放置起來了。
不過這東西沒見過的時候可能覺得複雜,但只要見到實物,就會看出這東西很簡單,很容易複製。
周末回家之後,經過姜棉的描述,莊清梵只用一天的休閒時間就做好兩個。
這個是放在宿舍的。
想到圖書館裡有些書是不能帶出來的,萬一搶不到座,又想把書看完,站久了腿要受不住的,怎麼辦呢?兩夫妻想了想,又做了兩個小馬扎。
姜棉的背包也改進了,換成結實耐用的勞動布,她是參考後世的雙肩包的樣式做的,造型簡潔大方,裡面容積還大。別說一個小馬扎,再來兩個也能裝得下。
返校的時候,兩夫妻每人一套就把東西都帶回了學校。
姜棉到了宿舍,東西一拿出來就被看了稀奇。
范雪梅把東西翻來覆去看了一會兒,說道:「下周回去我也弄一套來。」
跟風做的人不算太多,畢竟材料不是那麼好找,會這個的學生就更少了。
有了這個摺疊書桌,姜棉在宿舍的時候就不跟她的搶桌子了,後來范雪梅也做一個帶了過來。這樣,她們宿舍的人基本不用為桌子的事而發愁了。
桌子只能在宿舍用,小馬扎可放的地方就多了,除了圖書館,平常在校園裡背英語單詞的時候也好用。只要有塊兩三個巴掌大的平地,就能放置。
姜棉的這個舉動也會引來一些人的側目,不過他們學校的包容性還是可以的,最多就是多看兩眼,次數多了,也就沒人在意了。
姜棉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反正她又沒幹多出格的事,不就隨身帶個馬扎嗎?
她其實還挺忙的,沒空去理會這些。
定外語課的時候,姜棉他們班的是英語,范雪梅那個班的是日語,聽說是因為英語老師不夠,所以需要一部分班級學日語。
學校的決定,學生有異議,雖然也能提,但現實條件擺在眼前,他們也沒法改變。有學生想學英語的就另外想辦法。
范雪梅就盯上了姜棉。
「你幫我學英語,我幫你學日語。這叫互通有無。」
互通有無是這樣用的?姜棉有些無語。
范雪梅有幾次聽到姜棉在讀英語,每次都被她那純正的英倫腔引得入迷,最後終於忍不住想跟她學習。
學校固然有更好的老師,但她夠不著,就算老師願意教她,也不像姜棉離她這麼近,有什麼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了。
至於資格問題,她是從來都相信自己的眼光的。
就姜棉那一口既迷人又流利的英語,要是讓她學到了,她肯定做夢都笑醒。而且,她敢肯定,姜棉的英語原來就很好。當她的老師,是綽綽有餘。
姜棉不知道範雪梅怎麼想,她的確也想學日語,她也曾經在宿舍里表達過這個意願。
至於相互學習這事可以有。
上一世姜棉太有危機感了。當時她還是剛剛從車間的流水線上出來,進了辦公室當採購員,在書店裡看到了劍橋商務英語的資料,就把高級的那套買了,自己學了將近一年半,就去報名,不料就被她一舉拿下。
不過證書拿到了,她也沒鬆懈,繼續深入學習行業的專業詞彙。
後來進了外貿公司,有時候要出國辦展,為了不吃語言的虧,又去學了西班牙語和德語。
在空間出現的前半年,她開始學法語。
日語她曾經有計劃學的,但沒來得及安排,既然現在大學有開這個專業,那到時候蹭課的機會應該是有的。藝多不壓身,趁現在第一外語不過多費心思,把日語拿下,也算是了了上一世的夙願。
◎作者有話說:
有關校園裡的一些細節,參考以前在朋友家看過的一本書,書名好像是《延伸的墨跡》,是清華77級畢業生的回憶文集。
◎最新評論:
營養液(1/1)成就達成,有一定機率掉落更新,請俠士再接再厲
撒花
厲害
-完-
第101章 買房 · ✐
[ 校園生活上了正軌,姜棉依然過得忙碌又充實。整個人好像被注入了一]<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