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第144章
萬商興奮地在屋裡走來走去, 問昌華郡主:「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昌華郡主用力地點點頭,意味著朝堂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女人,雖然最先站上朝堂的那些女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 並非靠著科舉入仕, 但這跨出了極大的一步。
見郡主點頭,萬商走到她面前, 開心地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有婦產科了!」
郡主正要附和,卻發現萬商說的話和自己想的內容毫無關係。
她竟然摸錯了母親的脈!
婦產科這個說法雖然過於現代,但從字面不難推導出它的意思, 故而郡主是聽得懂的。就見萬商滔滔不絕地說:「只要這對母女順利當了官,她們如莊三妞一樣開設培訓班,把這項技藝傳授給別人……她們難道只傳授怎么正胎位嗎?肯定不是!」
好比有一個小學教師, 她很擅長教導某一類奧數題的解法, 等到她因此名望並且開班授課時,難道只教這類奧數題嗎?肯定還要再教一些別的非常基礎的知識點。
要知道此時的平民女性很少會主動去正規醫館找大夫看病。除非她們上了一定年紀, 已經是奶奶輩了, 那才有可能走進醫館——前提還得是兒孫孝順且家裡有一點余錢。大部分的平民女性就算真的出現病痛了, 先熬著,實在熬不過去了,要麼去求神拜佛, 要麼就會求助接生婆這一類的特殊女性。所以有些接生婆能當半個醫生使。
但接生婆畢竟沒有受過真正的醫學培訓。她們的手藝幾乎都是家傳的。和真正的醫生比, 她們可能只會治少數的幾種病,或乾脆手裡捏著有限的幾個方子,然後不管是什麼病, 都直接拿著已有的「公式」往裡面生搬硬套, 病人能不能痊癒全看運氣。
即便是這樣,平民女性想要遇到在一定概率上能治病的接生婆都要看運氣。
所以, 如果這對跟著吳仙縣縣令入京的母女真的當了官並由朝廷出資開設培訓班,不斷培養相關人才,未來爭取讓她們培訓過的接生員像送雞鋪那樣遍地開花……
那麼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基層婦產科超小型醫院就有了!
哪怕就是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婦產科,看不了大病,但一定會造福無數女性!
「而且在這對母女之後,如果有更多的女性醫者願意出仕呢?」萬商憧憬道。那麼這個「基層婦產科」會慢慢完善,不僅是關心孕婦的健康,還要擴大到全體女性身上。
這當然是個美好的願景了。
萬商立時就坐不住了:「我得進宮去見見皇后……」
想要因勢利導地建設基層婦產科醫院,不是說促成這一對母女當官就夠了的,走一步至少要看三步,她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結合之前說的科普手冊等做些什麼!
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平民女性知道該去哪裡看病!
郡主有些怔愣地看著萬商。短短的時間裡,她好似想了很多很多。
太夫人又用自己的言行給她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郡主忽然想起父親生前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當好一位官員最重要的是什麼。
她當時回答了很多,比如要看得清局勢,再比如要看得懂人心等等,父親微笑著點頭,卻始終沒有說她的回答好還是不好。而如果在此時此刻,父親能夠出現在她面前,再問出同樣的問題,她會回答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果郡主同樣來自現代,那麼「同理心」這個詞放在這個語境下顯然更合適。
但即便她並不知道同理心這個詞語,她在萬商身上感受到了某些東西,然後在腦海里想起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叫感同身受,想起了「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叫尊重,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叫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這些情緒雜糅在一起,就混合成了和「同理心」極為相似的東西。
萬商忽然停下了講話,因為她看到郡主忽然淚流滿面。
萬商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
郡主笑著搖搖頭:「沒什麼,只是忽然想起了父親。」
她想到了父親臨終前那抹未能看到盛世到來的遺憾。她現在琢磨著出來的這個答案會是父親想要看到的嗎?如果她秉承這個信念走下去,她會成為父親的驕傲嗎?
郡主那麼驕傲,估計很少在人前落淚。萬商有些心疼地抽出手帕。
郡主乖乖地仰起臉,方便萬商幫她擦眼淚。
等到萬商入宮時,皇后正和人聊到那對擁有大月份正胎位手藝的母女。母親姓楊,叫楊喜。女兒姓馬。這個家傳的手藝嚴格說起來是馬家的,因這樣的手藝在民間自古以來都是傳媳不傳女。不過,手藝是屬於一門一戶的,並不屬於整個馬家宗族。
總之,因為有這個手藝,楊喜的夫家慢慢攢下了一些家業。以前他們有自己的男丁繼承家業,馬氏族人雖然眼饞他們這份家業,但到底不敢直接上手爭搶。偏到了這一輩時,楊喜的丈夫意外去世了,他們只有一個女兒,馬家族人就覺得機會來了。
他們強迫楊喜必須從族裡過繼一個男丁繼承家業。在這個時代里,個人是很難抗爭過宗族的。楊喜本來都要妥協了,打算過繼一個年紀小且沒什麼牽扯的男嬰,結果無意間被她知道馬家宗親安排了一系列招數霸占她們家的產業,過繼只是第一步。<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萬商興奮地在屋裡走來走去, 問昌華郡主:「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昌華郡主用力地點點頭,意味著朝堂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女人,雖然最先站上朝堂的那些女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 並非靠著科舉入仕, 但這跨出了極大的一步。
見郡主點頭,萬商走到她面前, 開心地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有婦產科了!」
郡主正要附和,卻發現萬商說的話和自己想的內容毫無關係。
她竟然摸錯了母親的脈!
婦產科這個說法雖然過於現代,但從字面不難推導出它的意思, 故而郡主是聽得懂的。就見萬商滔滔不絕地說:「只要這對母女順利當了官,她們如莊三妞一樣開設培訓班,把這項技藝傳授給別人……她們難道只傳授怎么正胎位嗎?肯定不是!」
好比有一個小學教師, 她很擅長教導某一類奧數題的解法, 等到她因此名望並且開班授課時,難道只教這類奧數題嗎?肯定還要再教一些別的非常基礎的知識點。
要知道此時的平民女性很少會主動去正規醫館找大夫看病。除非她們上了一定年紀, 已經是奶奶輩了, 那才有可能走進醫館——前提還得是兒孫孝順且家裡有一點余錢。大部分的平民女性就算真的出現病痛了, 先熬著,實在熬不過去了,要麼去求神拜佛, 要麼就會求助接生婆這一類的特殊女性。所以有些接生婆能當半個醫生使。
但接生婆畢竟沒有受過真正的醫學培訓。她們的手藝幾乎都是家傳的。和真正的醫生比, 她們可能只會治少數的幾種病,或乾脆手裡捏著有限的幾個方子,然後不管是什麼病, 都直接拿著已有的「公式」往裡面生搬硬套, 病人能不能痊癒全看運氣。
即便是這樣,平民女性想要遇到在一定概率上能治病的接生婆都要看運氣。
所以, 如果這對跟著吳仙縣縣令入京的母女真的當了官並由朝廷出資開設培訓班,不斷培養相關人才,未來爭取讓她們培訓過的接生員像送雞鋪那樣遍地開花……
那麼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基層婦產科超小型醫院就有了!
哪怕就是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婦產科,看不了大病,但一定會造福無數女性!
「而且在這對母女之後,如果有更多的女性醫者願意出仕呢?」萬商憧憬道。那麼這個「基層婦產科」會慢慢完善,不僅是關心孕婦的健康,還要擴大到全體女性身上。
這當然是個美好的願景了。
萬商立時就坐不住了:「我得進宮去見見皇后……」
想要因勢利導地建設基層婦產科醫院,不是說促成這一對母女當官就夠了的,走一步至少要看三步,她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結合之前說的科普手冊等做些什麼!
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平民女性知道該去哪裡看病!
郡主有些怔愣地看著萬商。短短的時間裡,她好似想了很多很多。
太夫人又用自己的言行給她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郡主忽然想起父親生前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當好一位官員最重要的是什麼。
她當時回答了很多,比如要看得清局勢,再比如要看得懂人心等等,父親微笑著點頭,卻始終沒有說她的回答好還是不好。而如果在此時此刻,父親能夠出現在她面前,再問出同樣的問題,她會回答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果郡主同樣來自現代,那麼「同理心」這個詞放在這個語境下顯然更合適。
但即便她並不知道同理心這個詞語,她在萬商身上感受到了某些東西,然後在腦海里想起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叫感同身受,想起了「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叫尊重,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叫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這些情緒雜糅在一起,就混合成了和「同理心」極為相似的東西。
萬商忽然停下了講話,因為她看到郡主忽然淚流滿面。
萬商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
郡主笑著搖搖頭:「沒什麼,只是忽然想起了父親。」
她想到了父親臨終前那抹未能看到盛世到來的遺憾。她現在琢磨著出來的這個答案會是父親想要看到的嗎?如果她秉承這個信念走下去,她會成為父親的驕傲嗎?
郡主那麼驕傲,估計很少在人前落淚。萬商有些心疼地抽出手帕。
郡主乖乖地仰起臉,方便萬商幫她擦眼淚。
等到萬商入宮時,皇后正和人聊到那對擁有大月份正胎位手藝的母女。母親姓楊,叫楊喜。女兒姓馬。這個家傳的手藝嚴格說起來是馬家的,因這樣的手藝在民間自古以來都是傳媳不傳女。不過,手藝是屬於一門一戶的,並不屬於整個馬家宗族。
總之,因為有這個手藝,楊喜的夫家慢慢攢下了一些家業。以前他們有自己的男丁繼承家業,馬氏族人雖然眼饞他們這份家業,但到底不敢直接上手爭搶。偏到了這一輩時,楊喜的丈夫意外去世了,他們只有一個女兒,馬家族人就覺得機會來了。
他們強迫楊喜必須從族裡過繼一個男丁繼承家業。在這個時代里,個人是很難抗爭過宗族的。楊喜本來都要妥協了,打算過繼一個年紀小且沒什麼牽扯的男嬰,結果無意間被她知道馬家宗親安排了一系列招數霸占她們家的產業,過繼只是第一步。<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