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萬商打開薄薄的秘笈一看,作者一欄標著「思玉先生」,當場愣了下。唔,萬平安是徹底的外男,不好出入侯府內院,不知府里女眷的具體名字,不懂萬商為何怔愣。
思玉這名字竟然會有重名!不過時人愛玉,這名字確實適合做筆名。萬商心裡如此想著。
再往後翻兩頁,萬商的眼角開始抽搐起來。
這不就是思玉在報紙上發表過的文章嘛!盜版書商真是亂來!想當然地就敢印書了!
萬平安略有些得意地說:「這個秘笈暫時就只有第一冊 ,但以後會有第二冊、 第三冊 ……我已經和當地的朋友們說好了,等到後面幾冊出了,讓他們給我寄來……」
萬商幽幽地說:「我已經看完第二冊 了, 第三冊 也看過一篇了。」
萬平安:「!!!」
這第一冊 還是剛出的,熱乎著呢,姑姑上哪裡看第二冊、 第三冊 ?
事實上思玉在報紙上的文章已經發表到第七篇了,全是扶貧這個系列的,而扶貧問題確實值得深入研究。按照這個盜版書三篇一冊的算法,萬商這話說得沒有錯。
萬商把薄薄一本盜版書捲起來,不怎麼用力地敲著侄子的頭:「每個衙門都新設了讀報處,西北那邊應當也是有的。你是不是沒去讀報?啊!是不是沒去讀報?!」
「我一個教大家種地的,讀什麼報啊!」萬平安委屈極了。
萬商又忍不住敲了兩下。
萬平安這次回京是因為述職季到了,各地的官員都在陸陸續續回京。
按說他的等級還不夠述職的,可是糧食是頭等大事,又知道萬平安背後還有一個安信侯府,石子田更是太夫人想出來的,當地的縣令哪裡敢貪功?述職時乾脆把萬平安一起帶回來了,說不得借著萬平安搭上安信侯府的關係,他述職時會更順利呢?
這些地方官來到京城中,有擅長鑽營的,也有不擅長的。
如果朝廷不清明,那麼不擅長鑽營的就會很吃虧。
好在這時的朝廷大體上是清明的。
但即便是這樣,地方官們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試圖讓自己在有限的述職時間中搭上更多的人脈,最好這次述完職後能官升一級,以後可以留在京城裡當京官。
昌華郡主因此攢了一肚子的樂子事,待有空了就來說給萬商聽。有一次就說到某某官員似乎是太過著急了,以至於在什麼場合鬧出了什麼笑話,把萬商逗得不行。
笑完了,昌華郡主總結說:「雖然確確實實是鬧了笑話,但也體現出了這個人其實對各類的排場並不熟悉,此事傳出去後,說不得這個人就因此掙下兩袖清風、勤儉為政的好名聲了……」 別人笑他沒見識,說不得他心裡正偷樂,覺得自己這把穩了。
萬商點著頭:「沒點厚臉皮、沒個大心臟,真的沒法當官。」
又一日,昌華郡主又興匆匆地來找萬商。她雖然有一些故作的爽快,其實是一個穩重之人,這次卻是人未至聲先到:「母親!吳仙縣的縣令述職時帶著一對母女!」
萬商第一反應是鬧出什麼桃色事件了,剛要把眉頭皺起來。
郡主興奮地說:「吳仙縣的縣令要為那對母女討官做!」
「什麼?」
「那對母女中的母親是一個接生婆,家傳的手藝,已經傳了好幾代人。她們家有個絕活,一個孕婦快要生產的時候,她們能摸出她的胎位正不正,如果不正,她們有一套手法,可以幫著正過來。所以由她們家接生的,幾乎沒有因為倒生而難產的!」
「真的?!」萬商覺得這個消息好到叫人難以置信。
「真的不能再真了!」郡主說。這個是有那位縣令作為人證的,事情很好查,縣令不至於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他既然敢在述職季帶人進京,這個手藝必然成熟有效。
產育從古至今都是一道鬼門關,但現代至少還有剖腹產技術。在這個時代里,根本沒有產檢一說,如果孕婦生子時,孩子的腳先出來,那基本上都會母子雙亡。要是能在大月份時用手摸出胎位正不正,幫著把胎位正過來,這真的能避免很多死亡!
萬商一個不迷信的人,此時都忍不住想要念幾句老天保佑。
老天保佑,這能救活多少產婦啊!
郡主笑道:「她們表示願意把這門家傳的手藝傳授給更多人,但前提是朝廷得給她們封官。」話當然不會說得這麼直白,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至少也應該給母親封官,還准許她的女兒日後繼承這個官位,這畢竟是她們一家子傳了多少代的手藝。
「皇上肯定會同意的!」萬商道。
這個買賣明擺著不虧。
而且朝廷中已經有一位女官了,就是莊三妞。
這意味著封女官最大的阻力已經沒有了。這對母女的情況和莊三妞非常相似,都擁有實打實的技術,也都願意貢獻出自己的技術。莊三妞能當官,她們就能當。
郡主驕傲地說:「若不是母親此前一力促成莊師傅為官,這對母女又如何敢跟著當地的縣令進京,如何敢和朝廷提要求呢?」自古民都是避著官走的,雖說這對母女確實是被宗親逼得走投無路了,但沒有之前的鋪墊,她們永遠想不到可以投靠朝廷。
郡主眼睛亮亮地盯著萬商。
額,身在兵營的詹權大約從未被妻子這麼注視過呢。
雖然他們夫妻磨合得還算順利。<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思玉這名字竟然會有重名!不過時人愛玉,這名字確實適合做筆名。萬商心裡如此想著。
再往後翻兩頁,萬商的眼角開始抽搐起來。
這不就是思玉在報紙上發表過的文章嘛!盜版書商真是亂來!想當然地就敢印書了!
萬平安略有些得意地說:「這個秘笈暫時就只有第一冊 ,但以後會有第二冊、 第三冊 ……我已經和當地的朋友們說好了,等到後面幾冊出了,讓他們給我寄來……」
萬商幽幽地說:「我已經看完第二冊 了, 第三冊 也看過一篇了。」
萬平安:「!!!」
這第一冊 還是剛出的,熱乎著呢,姑姑上哪裡看第二冊、 第三冊 ?
事實上思玉在報紙上的文章已經發表到第七篇了,全是扶貧這個系列的,而扶貧問題確實值得深入研究。按照這個盜版書三篇一冊的算法,萬商這話說得沒有錯。
萬商把薄薄一本盜版書捲起來,不怎麼用力地敲著侄子的頭:「每個衙門都新設了讀報處,西北那邊應當也是有的。你是不是沒去讀報?啊!是不是沒去讀報?!」
「我一個教大家種地的,讀什麼報啊!」萬平安委屈極了。
萬商又忍不住敲了兩下。
萬平安這次回京是因為述職季到了,各地的官員都在陸陸續續回京。
按說他的等級還不夠述職的,可是糧食是頭等大事,又知道萬平安背後還有一個安信侯府,石子田更是太夫人想出來的,當地的縣令哪裡敢貪功?述職時乾脆把萬平安一起帶回來了,說不得借著萬平安搭上安信侯府的關係,他述職時會更順利呢?
這些地方官來到京城中,有擅長鑽營的,也有不擅長的。
如果朝廷不清明,那麼不擅長鑽營的就會很吃虧。
好在這時的朝廷大體上是清明的。
但即便是這樣,地方官們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試圖讓自己在有限的述職時間中搭上更多的人脈,最好這次述完職後能官升一級,以後可以留在京城裡當京官。
昌華郡主因此攢了一肚子的樂子事,待有空了就來說給萬商聽。有一次就說到某某官員似乎是太過著急了,以至於在什麼場合鬧出了什麼笑話,把萬商逗得不行。
笑完了,昌華郡主總結說:「雖然確確實實是鬧了笑話,但也體現出了這個人其實對各類的排場並不熟悉,此事傳出去後,說不得這個人就因此掙下兩袖清風、勤儉為政的好名聲了……」 別人笑他沒見識,說不得他心裡正偷樂,覺得自己這把穩了。
萬商點著頭:「沒點厚臉皮、沒個大心臟,真的沒法當官。」
又一日,昌華郡主又興匆匆地來找萬商。她雖然有一些故作的爽快,其實是一個穩重之人,這次卻是人未至聲先到:「母親!吳仙縣的縣令述職時帶著一對母女!」
萬商第一反應是鬧出什麼桃色事件了,剛要把眉頭皺起來。
郡主興奮地說:「吳仙縣的縣令要為那對母女討官做!」
「什麼?」
「那對母女中的母親是一個接生婆,家傳的手藝,已經傳了好幾代人。她們家有個絕活,一個孕婦快要生產的時候,她們能摸出她的胎位正不正,如果不正,她們有一套手法,可以幫著正過來。所以由她們家接生的,幾乎沒有因為倒生而難產的!」
「真的?!」萬商覺得這個消息好到叫人難以置信。
「真的不能再真了!」郡主說。這個是有那位縣令作為人證的,事情很好查,縣令不至於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他既然敢在述職季帶人進京,這個手藝必然成熟有效。
產育從古至今都是一道鬼門關,但現代至少還有剖腹產技術。在這個時代里,根本沒有產檢一說,如果孕婦生子時,孩子的腳先出來,那基本上都會母子雙亡。要是能在大月份時用手摸出胎位正不正,幫著把胎位正過來,這真的能避免很多死亡!
萬商一個不迷信的人,此時都忍不住想要念幾句老天保佑。
老天保佑,這能救活多少產婦啊!
郡主笑道:「她們表示願意把這門家傳的手藝傳授給更多人,但前提是朝廷得給她們封官。」話當然不會說得這麼直白,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至少也應該給母親封官,還准許她的女兒日後繼承這個官位,這畢竟是她們一家子傳了多少代的手藝。
「皇上肯定會同意的!」萬商道。
這個買賣明擺著不虧。
而且朝廷中已經有一位女官了,就是莊三妞。
這意味著封女官最大的阻力已經沒有了。這對母女的情況和莊三妞非常相似,都擁有實打實的技術,也都願意貢獻出自己的技術。莊三妞能當官,她們就能當。
郡主驕傲地說:「若不是母親此前一力促成莊師傅為官,這對母女又如何敢跟著當地的縣令進京,如何敢和朝廷提要求呢?」自古民都是避著官走的,雖說這對母女確實是被宗親逼得走投無路了,但沒有之前的鋪墊,她們永遠想不到可以投靠朝廷。
郡主眼睛亮亮地盯著萬商。
額,身在兵營的詹權大約從未被妻子這麼注視過呢。
雖然他們夫妻磨合得還算順利。<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