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其實就是一個科普手冊,帶一點點輕症的治療方法。因為主要是針對窮苦女性的,所以只能是「自醫」了,寄希望於在她們剛出現小症候時就能摸索著抓藥、採藥把病看好。或者民間出現特別有天賦的婦人,看了這本醫書,能摸索著給身邊人治療。
這個建議是可行的,另一個是什麼呢?皇后洗耳恭聽。
在這個時代生活得越久,萬商越知道「改革」不是一拍腦袋就能促成的。
小農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給自足。在男耕女織的大社會背景下,「女織」只要能滿足一家人的日常所需就好了,很難靠著這個賺到大錢。天底下也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老闆去面向所有農戶大量收購布匹,因為這個老闆囤了那麼多布匹後將毫無銷路。
但是……皇上不是在建造大船嗎?
雖然皇上建船的目的是為了去海上的島嶼抓捕北堂餘孽。但開國皇帝肯定要有點魄力在身上,等到除掉了北堂,皇上總不能把那麼好的船擺在港口裡當裝飾品吧?
海洋那麼大,海岸線那麼長,皇上不得安排人去看看?
一旦海洋貿易建立起來了,那麼……
咳,在大船還不見蹤影時就去想什麼海洋貿易,似乎是想太多了。萬商遺憾地收回思緒。總而言之一句話,所有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產力的進步」這一點上。
萬商說:「另一個就是提升她們的價值,讓她們的家人捨不得她們太早出嫁。」
第140章
萬商決定給皇后粗淺地講一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真就是粗淺地講, 甚至不涉及「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這樣的名詞,用一些生活化的淺顯例子,用口語去解說許多利益背後的關係。而且萬商還不能講等到生產力進步後, 這對於社會階級造成的影響……畢竟皇后本質上屬於統治者階級。
這麼一刪減, 萬商能講的東西真的非常非常有限,竟是只有一些皮毛。
但即便是這樣, 皇后還是聽得入迷了。
她若有所思地問:「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是不是?只有做好了準備,當這個世界發生變化, 我們才能第一時間搶占名額成為主導者,而不是成為隨波逐流的人。」
不愧是武將家裡出來的女人,一開口就帶著股金戈鐵馬的味道。
萬商喜歡這樣的皇后。她沒說是, 也沒說不是, 只笑著看向皇后。
皇后又說:「而在那之前,我們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被動的等待。」
她們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就像是萬商在五溪鋪籌備的技堂。哪怕她們只把這個世界往前推進了一點點, 只要世界真的前進了, 那麼她們期待的變化就會儘快來到。
好比說那個已經在民間逐步推廣野豆子肥田法。
它有效嗎?當然是有效的。
但它的效果真的那麼驚人嗎?其實也沒有。
可是,只要這個方法是有效的,用了這種肥田法後, 百姓的收穫是大於他們的付出的, 它就應該被大力推廣。正所謂積少成多,這就是在努力推進糧食的畝產量。
而當糧食的畝產量不斷增加,增加到一個數值, 就會量變引發質變。
皇后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會好好想想的。」
「辛苦您了。」萬商真心實意地說。
大船尚且不見蹤影,可見海洋貿易遠不可及。但該做的準備也應該做起來了。如果不做準備, 大家同一時間入場,在這個男人掌握話語權的時代里,女人永遠搶不過他們。但如果女人能提前準備,一入場就直接衝刺,那麼至少能搶下來幾分利益。
就像是萬商弄的那個印書坊——現在已經收為國有——萬商最初的排版員和審核員都用了女人,等到皇上接手時,他會自然而然地覺得僱傭女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然後在朝廷里的那些大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皇上直接和世家於私底下達成了協議,從現在已經退出京城權力圈的司馬家族中挑揀了很多頗有學識的中老年女人,讓這些人秘密進入印書坊,占據了裡面所有的位置。
雖說等到朝廷的官員意識到報紙的重要性,他們肯定會試探印書坊,試圖找各種藉口把女人從重要位置上趕走,以期待他們自己能控制輿論。但皇上不是吃素的,當他覺得印書坊的這些女人很好用,而在這個時代里,是男人造反多,還是女人造反更多?肯定是男人啊!皇上怎麼可能會把一柄控制輿論的利器輕易送到朝臣手裡去!
主強臣弱!
哪怕朝臣會找各種理由進行攻訐,甚至栽贓陷害。
但在皇上強盛時,女人在印書坊的位置都不可能被男人奪走。
而要是萬商最開始用的全是男人,等到皇上接手時,按照強大的慣性依然會用男人。哪怕這時萬商再站出來說,換作女人風險更低,但也很難搶到位置給女人了。
這就是搶占先機的重要性。
說句題外話,印書坊收為國有後,皇上給萬商的補償就是莊子。所以萬商名下現在又多了兩個大莊子。一個在江南,一個在京郊,都是屬於有錢都買不到的那種。
萬商覺得皇上這個算盤打得真精。以萬商對技堂的重視,這兩個莊子到了萬商手裡,固然會讓萬商每年都有些收入,但萬商肯定會在這兩個莊子裡開設試驗田……
等試驗出結果了,得利的還不是皇上!<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個建議是可行的,另一個是什麼呢?皇后洗耳恭聽。
在這個時代生活得越久,萬商越知道「改革」不是一拍腦袋就能促成的。
小農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給自足。在男耕女織的大社會背景下,「女織」只要能滿足一家人的日常所需就好了,很難靠著這個賺到大錢。天底下也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老闆去面向所有農戶大量收購布匹,因為這個老闆囤了那麼多布匹後將毫無銷路。
但是……皇上不是在建造大船嗎?
雖然皇上建船的目的是為了去海上的島嶼抓捕北堂餘孽。但開國皇帝肯定要有點魄力在身上,等到除掉了北堂,皇上總不能把那麼好的船擺在港口裡當裝飾品吧?
海洋那麼大,海岸線那麼長,皇上不得安排人去看看?
一旦海洋貿易建立起來了,那麼……
咳,在大船還不見蹤影時就去想什麼海洋貿易,似乎是想太多了。萬商遺憾地收回思緒。總而言之一句話,所有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產力的進步」這一點上。
萬商說:「另一個就是提升她們的價值,讓她們的家人捨不得她們太早出嫁。」
第140章
萬商決定給皇后粗淺地講一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真就是粗淺地講, 甚至不涉及「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這樣的名詞,用一些生活化的淺顯例子,用口語去解說許多利益背後的關係。而且萬商還不能講等到生產力進步後, 這對於社會階級造成的影響……畢竟皇后本質上屬於統治者階級。
這麼一刪減, 萬商能講的東西真的非常非常有限,竟是只有一些皮毛。
但即便是這樣, 皇后還是聽得入迷了。
她若有所思地問:「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是不是?只有做好了準備,當這個世界發生變化, 我們才能第一時間搶占名額成為主導者,而不是成為隨波逐流的人。」
不愧是武將家裡出來的女人,一開口就帶著股金戈鐵馬的味道。
萬商喜歡這樣的皇后。她沒說是, 也沒說不是, 只笑著看向皇后。
皇后又說:「而在那之前,我們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被動的等待。」
她們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就像是萬商在五溪鋪籌備的技堂。哪怕她們只把這個世界往前推進了一點點, 只要世界真的前進了, 那麼她們期待的變化就會儘快來到。
好比說那個已經在民間逐步推廣野豆子肥田法。
它有效嗎?當然是有效的。
但它的效果真的那麼驚人嗎?其實也沒有。
可是,只要這個方法是有效的,用了這種肥田法後, 百姓的收穫是大於他們的付出的, 它就應該被大力推廣。正所謂積少成多,這就是在努力推進糧食的畝產量。
而當糧食的畝產量不斷增加,增加到一個數值, 就會量變引發質變。
皇后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會好好想想的。」
「辛苦您了。」萬商真心實意地說。
大船尚且不見蹤影,可見海洋貿易遠不可及。但該做的準備也應該做起來了。如果不做準備, 大家同一時間入場,在這個男人掌握話語權的時代里,女人永遠搶不過他們。但如果女人能提前準備,一入場就直接衝刺,那麼至少能搶下來幾分利益。
就像是萬商弄的那個印書坊——現在已經收為國有——萬商最初的排版員和審核員都用了女人,等到皇上接手時,他會自然而然地覺得僱傭女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然後在朝廷里的那些大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皇上直接和世家於私底下達成了協議,從現在已經退出京城權力圈的司馬家族中挑揀了很多頗有學識的中老年女人,讓這些人秘密進入印書坊,占據了裡面所有的位置。
雖說等到朝廷的官員意識到報紙的重要性,他們肯定會試探印書坊,試圖找各種藉口把女人從重要位置上趕走,以期待他們自己能控制輿論。但皇上不是吃素的,當他覺得印書坊的這些女人很好用,而在這個時代里,是男人造反多,還是女人造反更多?肯定是男人啊!皇上怎麼可能會把一柄控制輿論的利器輕易送到朝臣手裡去!
主強臣弱!
哪怕朝臣會找各種理由進行攻訐,甚至栽贓陷害。
但在皇上強盛時,女人在印書坊的位置都不可能被男人奪走。
而要是萬商最開始用的全是男人,等到皇上接手時,按照強大的慣性依然會用男人。哪怕這時萬商再站出來說,換作女人風險更低,但也很難搶到位置給女人了。
這就是搶占先機的重要性。
說句題外話,印書坊收為國有後,皇上給萬商的補償就是莊子。所以萬商名下現在又多了兩個大莊子。一個在江南,一個在京郊,都是屬於有錢都買不到的那種。
萬商覺得皇上這個算盤打得真精。以萬商對技堂的重視,這兩個莊子到了萬商手裡,固然會讓萬商每年都有些收入,但萬商肯定會在這兩個莊子裡開設試驗田……
等試驗出結果了,得利的還不是皇上!<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