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大楚宮規,皇后頭冠為九龍九鳳冠,皇貴妃和貴妃為七龍七鳳冠,此刻沈初宜頭上的鳳冠金玉琳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禮部尚書聲音高昂,一字一頓復讀聖旨,最後道:「禮成。」
「恭賀貴妃娘娘。」
沈初宜站起身,越過人群,看向站在奉先殿之中的皇帝陛下。
今日蕭元宸也親自到場,讓沈初宜的封妃禮增添三份隆重。
兩人目光交匯,沈初宜抿唇淺笑。
「謝陛下恩賞。」
沈初宜躬身行禮,上前一步,在莊懿太后手中接過金印寶冊。
那是象徵貴妃身份的印冊,獨一無二。
莊懿太后看著面若桃李的年輕貴妃,眼神慈愛,她道:「沈貴妃,以後宮中各事就交由你操心了。」
「望你公允持重,寬仁禮下,擔好貴妃之職。」
沈初宜道:「是,臣妾謹遵太后娘娘口諭。」
隆重的封妃大典結束之後,沈初宜暫時沒有搬宮,一是皇帝下旨,命七月初至東安圍場避暑圍獵,二是三皇子年幼,不宜挪動。
因此,在出行避暑之前的幾日,沈初宜依舊住在景玉宮。
帝妃二人的關系,似乎也在這一場封妃大典中緩和下來。
沈初宜自己也想不到自己會被封為貴妃,接連幾日都去壽康宮陪太后下棋談天,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莊懿太后見她面色極好,眉梢染笑,便笑呵呵道:「哀家同你說什麼來著?皇帝心中還有你,你莫要太過急切。」
沈初宜靦腆地道:「都是娘娘為臣妾周旋,臣妾才能有今日榮華,臣妾心中很是明白。」
她頓了頓,壓低聲音道:「以後娘娘有什麼差事,只管吩咐臣妾便是,臣妾一定好好侍奉娘娘,不讓娘娘再操心勞累。」
莊懿太后就笑著說:「哀家是喜歡你,才想幫你一把,看到你,就像看到哀家年輕時候那般。」
「你先踏踏實實陪伴皇帝,把皇帝的心哄回來,比什麼都強。」
沈初宜臉上一紅,低聲道:「是。」
「這幾日陛下倒是時常去景玉宮,瞧著很是歡喜。」
莊懿太后就說:「要去東安圍場了吧,皇帝年少時就愛去那裡玩,那邊風景宜人,草原廣闊,騎馬射箭不亦樂乎。」
沈初宜被她說得心馳神往:「希望能陪伴陛下身邊,一起去東安圍場圍獵。」
「會的。」莊懿太后笑呵呵地道。
就在這時,錢掌殿快步而入:「太后娘娘,貴妃娘娘,方才乾元宮宣召聖旨,擬出東安圍場伴駕名錄。」
莊懿太后抬眸,看向錢掌殿。
沈初宜此刻很是緊張,她臉上的笑容都維持不住,只緊緊盯著錢掌殿。
錢掌殿被她這樣一看,語氣微頓,卻還是道:「此番伴駕東安圍場,有貴妃娘娘。」
這四個字說出口,沈初宜狠狠鬆了口氣。
曾幾何時,她也需要為此事憂心了。
莊懿太后睨了她一眼,才看向錢掌殿:「清輝,繼續說。」
錢掌殿福了福,才道:「今有貴妃娘娘、端嬪娘娘、林昭儀娘娘、白昭媛娘娘、衛充容娘娘伴駕。」
這名單一念出來,沈初宜就蹙起眉頭。
因為白昭媛赫然在列。
莊懿太后也很意外:「德妃和賢妃都不去嗎?」
錢掌殿便道:「傳旨的三喜說,德妃娘娘近來胃口不好,不願意折騰這一趟,賢妃娘娘要照料兩位小公主,兩位娘娘都自請留在宮中。」
這一次蕭元宸顯然不願意把孩子們都帶去東安圍場。
即便是大皇子也才兩歲多一些,走這一趟雖然路途不算遙遠,卻很是折騰,若是孩子們折騰出好歹,到底是要心疼的。
莊懿太后就道:「賢妃倒是知道心疼孩子,不過她也太在乎孩子了,該關心的反而不關心。」
沈初宜就勉強笑了一下:「是啊,賢妃姐姐是個慈母。」
她這話就有些酸了。
仿佛她是為了皇帝而捨棄兒子的人似的。
莊懿太后看她一眼。
以前還覺得這貴妃很有成算,一步步從宮女爬上來,若說沒點心機根本不可能。
她是有些心機和手段的,又懂得花心思討好皇帝,偏皇帝心思又重,這樣一個身家清白,又對他百依百順的宮妃,恰好是皇帝最需要的。
這不是天時地利人和還是什麼呢?
所以沈初宜才一路順風順水走到了今日。
之前為了李幼涵,為了二皇子,莊懿太后還想要打壓她一番,她也都躲了過去。
那時候
莊懿太后以為她聰慧機敏,如今看來,還是運氣使然。
不過是個農女,哪裡有那麼聰明?
莊懿太后落下一子,淡淡道:「貴妃,你要知道,現在皇帝才最重要。」
她嘆了口氣:「她們啊,都是沒了指望,才把重心放到孩子身上,你可不同,你還有未來呢。」
「將來再生個一兒半女,這宮裡時還能越過你去?」
沈初宜聽到這話,立即就高興起來。
「太后娘娘所言甚是。」
她說罷,垂眸看向棋盤,羞赧地道:「太后娘娘,臣妾輸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禮部尚書聲音高昂,一字一頓復讀聖旨,最後道:「禮成。」
「恭賀貴妃娘娘。」
沈初宜站起身,越過人群,看向站在奉先殿之中的皇帝陛下。
今日蕭元宸也親自到場,讓沈初宜的封妃禮增添三份隆重。
兩人目光交匯,沈初宜抿唇淺笑。
「謝陛下恩賞。」
沈初宜躬身行禮,上前一步,在莊懿太后手中接過金印寶冊。
那是象徵貴妃身份的印冊,獨一無二。
莊懿太后看著面若桃李的年輕貴妃,眼神慈愛,她道:「沈貴妃,以後宮中各事就交由你操心了。」
「望你公允持重,寬仁禮下,擔好貴妃之職。」
沈初宜道:「是,臣妾謹遵太后娘娘口諭。」
隆重的封妃大典結束之後,沈初宜暫時沒有搬宮,一是皇帝下旨,命七月初至東安圍場避暑圍獵,二是三皇子年幼,不宜挪動。
因此,在出行避暑之前的幾日,沈初宜依舊住在景玉宮。
帝妃二人的關系,似乎也在這一場封妃大典中緩和下來。
沈初宜自己也想不到自己會被封為貴妃,接連幾日都去壽康宮陪太后下棋談天,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莊懿太后見她面色極好,眉梢染笑,便笑呵呵道:「哀家同你說什麼來著?皇帝心中還有你,你莫要太過急切。」
沈初宜靦腆地道:「都是娘娘為臣妾周旋,臣妾才能有今日榮華,臣妾心中很是明白。」
她頓了頓,壓低聲音道:「以後娘娘有什麼差事,只管吩咐臣妾便是,臣妾一定好好侍奉娘娘,不讓娘娘再操心勞累。」
莊懿太后就笑著說:「哀家是喜歡你,才想幫你一把,看到你,就像看到哀家年輕時候那般。」
「你先踏踏實實陪伴皇帝,把皇帝的心哄回來,比什麼都強。」
沈初宜臉上一紅,低聲道:「是。」
「這幾日陛下倒是時常去景玉宮,瞧著很是歡喜。」
莊懿太后就說:「要去東安圍場了吧,皇帝年少時就愛去那裡玩,那邊風景宜人,草原廣闊,騎馬射箭不亦樂乎。」
沈初宜被她說得心馳神往:「希望能陪伴陛下身邊,一起去東安圍場圍獵。」
「會的。」莊懿太后笑呵呵地道。
就在這時,錢掌殿快步而入:「太后娘娘,貴妃娘娘,方才乾元宮宣召聖旨,擬出東安圍場伴駕名錄。」
莊懿太后抬眸,看向錢掌殿。
沈初宜此刻很是緊張,她臉上的笑容都維持不住,只緊緊盯著錢掌殿。
錢掌殿被她這樣一看,語氣微頓,卻還是道:「此番伴駕東安圍場,有貴妃娘娘。」
這四個字說出口,沈初宜狠狠鬆了口氣。
曾幾何時,她也需要為此事憂心了。
莊懿太后睨了她一眼,才看向錢掌殿:「清輝,繼續說。」
錢掌殿福了福,才道:「今有貴妃娘娘、端嬪娘娘、林昭儀娘娘、白昭媛娘娘、衛充容娘娘伴駕。」
這名單一念出來,沈初宜就蹙起眉頭。
因為白昭媛赫然在列。
莊懿太后也很意外:「德妃和賢妃都不去嗎?」
錢掌殿便道:「傳旨的三喜說,德妃娘娘近來胃口不好,不願意折騰這一趟,賢妃娘娘要照料兩位小公主,兩位娘娘都自請留在宮中。」
這一次蕭元宸顯然不願意把孩子們都帶去東安圍場。
即便是大皇子也才兩歲多一些,走這一趟雖然路途不算遙遠,卻很是折騰,若是孩子們折騰出好歹,到底是要心疼的。
莊懿太后就道:「賢妃倒是知道心疼孩子,不過她也太在乎孩子了,該關心的反而不關心。」
沈初宜就勉強笑了一下:「是啊,賢妃姐姐是個慈母。」
她這話就有些酸了。
仿佛她是為了皇帝而捨棄兒子的人似的。
莊懿太后看她一眼。
以前還覺得這貴妃很有成算,一步步從宮女爬上來,若說沒點心機根本不可能。
她是有些心機和手段的,又懂得花心思討好皇帝,偏皇帝心思又重,這樣一個身家清白,又對他百依百順的宮妃,恰好是皇帝最需要的。
這不是天時地利人和還是什麼呢?
所以沈初宜才一路順風順水走到了今日。
之前為了李幼涵,為了二皇子,莊懿太后還想要打壓她一番,她也都躲了過去。
那時候
莊懿太后以為她聰慧機敏,如今看來,還是運氣使然。
不過是個農女,哪裡有那麼聰明?
莊懿太后落下一子,淡淡道:「貴妃,你要知道,現在皇帝才最重要。」
她嘆了口氣:「她們啊,都是沒了指望,才把重心放到孩子身上,你可不同,你還有未來呢。」
「將來再生個一兒半女,這宮裡時還能越過你去?」
沈初宜聽到這話,立即就高興起來。
「太后娘娘所言甚是。」
她說罷,垂眸看向棋盤,羞赧地道:「太后娘娘,臣妾輸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