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而她們這些宮人呢?
她們的歸宿,大抵就是亂葬崗吧。
想到這裡,錢掌殿低下頭,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莊懿太后撥弄著冰碗中的銀勺,垂眸深思片刻,道:「程雪寒暫時不敢招供。」
「她很清楚,一旦她都說了,明日就是她的死期,為了她自己的小命,她也不會多說一個字。」
莊懿太后眯了眯眼,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她思忖片刻,說:「你去拿信箋,我要寫幾封信。」
錢掌殿心中一凜,有些倉惶:「娘娘,您……」
「奴婢方才瞧著,陛下對您依舊尊重,應該什麼都沒查出來,不如再等等?」
莊懿太后抬眸看向她,眼眸中寒光閃現。
「清輝,你陪伴我這麼多年,應該是知道我的,」莊懿太后道,「我也不想如此而為,可誰讓他那麼窮追不捨,非要查出真相呢?」
「既然如此,就只能成王敗寇了。」
錢清輝小腿都軟了,卻還強撐著
,道:「是。」
又過幾日,蕭元宸親自至壽康宮看望莊懿太后。
母子兩人也不知談了什麼,次日,蕭元宸下旨,晉封淑妃沈初宜為從一品貴妃。
晉封詔書上有言:「淑妃沈氏恭謹溫良,才德兼備,忠義兩全,恪勤恪禮,柔嘉淑慎,今奉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為貴妃,爾其祗承象服,昭勤儉以流徽。從今起,貴妃上行孝禮,下撫皇嗣,以協理六宮事,統內外命婦。」
這封晉封詔書相當有分量,不僅晉封沈初宜為貴妃,令命其孝順太后、撫育皇嗣,並且協理六宮事。
此封詔書一出,滿朝譁然。
要知如今宮中諸妃,以德妃最尊,她不僅是首輔孫女,更是皇長子的母親。
要晉封貴妃,怎麼也應該是德妃,而非淑妃。
即便淑妃有恩寵,又有皇子,可不過只是普通宮女出身,前朝上下都無沈家族人。
貴妃雖然貴重,卻也並非皇后,因此蕭元宸並未同凌煙閣重臣商議,不過只告知宗人府以及禮部,就直接頒布聖旨。
聖旨已下,多餘言論皆無用。
彼時凌煙閣中,眾人都不敢去看姜之巡的面色。
井平宴同對面的時為庸對視一眼,兩人都低下頭,繼續寫呈票。
另一名聞大學士左瞧瞧,右看看,便笑著說了一句:「這不是很好?」
眾人的目光不由都向他身上落下來。
聞大學士平日裡從來不同朝臣來往,他們家滿門清貴,走的是孤臣的路子。
因此有些話,他是敢說的。
「陛下年少登基,這些年來殫精竭慮,未曾有一日鬆懈,臣瞧著都覺得陛下辛苦,」聞大學士笑呵呵地道,「這些年來,後宮都由兩位太后娘娘操持,娘娘們年歲漸長,理應頤養天年,長此以往實在不妥。」
「如今終於能選出貴妃,不僅能輔佐太后娘娘處理後宮事,還能關照陛下,撫育皇嗣,可不是一舉兩得。」
另一名閣臣便也跟著說:「正是如此,這位沈貴妃在後宮的名聲一貫很好,聽聞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待陛下十分恭謹,又是三皇子的生母,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了。」
這話已經是明擺著吹捧新晉的沈貴妃了。
可聽在姜之巡耳中,卻是那麼刺耳。
這樣大喜的日子,他不能落下臉來,一旦有任何差錯,那流言就立即生了翅膀,飛向整個聖京。
他可不想明日聽到旁人議論,說他們姜家的女兒不如一個宮女。
更不想聽到旁人說他野心太大,還想謀奪後位。
都是凌煙閣里的老狐狸,誰也不差這一句半句話。
姜之巡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如此可見,太后娘娘們和陛下都很屬意這位沈貴妃娘娘,之前宮宴有緣得見,的確有棲桐之相。」
鳳棲梧桐,棲桐之相不就是在說沈初宜有皇后之相?
姜之巡倒是拉的下臉,也把這位沈貴妃高高架起來。
時為庸笑了一聲,說:「還得是首輔,眼光就是毒辣。」
凌煙閣這裡是刀光劍影,戰火不休,此刻的景玉宮中,眾人自是無限歡喜。
沈初宜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外面傳來宮人的歡呼聲。
「陛下駕到。」
熟悉的腳步聲傳來,沈初宜剛一走出前殿,就被高大的身影擁入懷中。
「蓁蓁,高興嗎?」
第140章
沈初宜晉封貴妃的封妃大典異常隆重。
提前十日,奉先殿就開始布置,封妃所用的大袖衫及鳳冠霞帔,都一改再改,務必精益求精。
主持為禮部尚書,主賓由莊懿太后親自擔任,另外孝王妃和禮王妃依舊作為儀賓,為新晉的貴妃娘娘添喜。
這個配置同之前沈初宜封淑妃時一般無二,除了主賓更換成莊懿太后,其餘皆相同。
到了這一日,不僅有凌煙閣閣臣參加典禮,還有兩位太后親自前來,除此之外,宗親命婦也悉數到場,場面十分隆重。
當沈初宜跪在奉先殿前時,那一身幾乎與皇后翟服一般無二的禮服,讓眾人挪不開眼。
她面容沉靜,端方肅穆,通身皆是貴妃氣勢,與一年前相比,當真是判若兩人。<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們的歸宿,大抵就是亂葬崗吧。
想到這裡,錢掌殿低下頭,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莊懿太后撥弄著冰碗中的銀勺,垂眸深思片刻,道:「程雪寒暫時不敢招供。」
「她很清楚,一旦她都說了,明日就是她的死期,為了她自己的小命,她也不會多說一個字。」
莊懿太后眯了眯眼,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她思忖片刻,說:「你去拿信箋,我要寫幾封信。」
錢掌殿心中一凜,有些倉惶:「娘娘,您……」
「奴婢方才瞧著,陛下對您依舊尊重,應該什麼都沒查出來,不如再等等?」
莊懿太后抬眸看向她,眼眸中寒光閃現。
「清輝,你陪伴我這麼多年,應該是知道我的,」莊懿太后道,「我也不想如此而為,可誰讓他那麼窮追不捨,非要查出真相呢?」
「既然如此,就只能成王敗寇了。」
錢清輝小腿都軟了,卻還強撐著
,道:「是。」
又過幾日,蕭元宸親自至壽康宮看望莊懿太后。
母子兩人也不知談了什麼,次日,蕭元宸下旨,晉封淑妃沈初宜為從一品貴妃。
晉封詔書上有言:「淑妃沈氏恭謹溫良,才德兼備,忠義兩全,恪勤恪禮,柔嘉淑慎,今奉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為貴妃,爾其祗承象服,昭勤儉以流徽。從今起,貴妃上行孝禮,下撫皇嗣,以協理六宮事,統內外命婦。」
這封晉封詔書相當有分量,不僅晉封沈初宜為貴妃,令命其孝順太后、撫育皇嗣,並且協理六宮事。
此封詔書一出,滿朝譁然。
要知如今宮中諸妃,以德妃最尊,她不僅是首輔孫女,更是皇長子的母親。
要晉封貴妃,怎麼也應該是德妃,而非淑妃。
即便淑妃有恩寵,又有皇子,可不過只是普通宮女出身,前朝上下都無沈家族人。
貴妃雖然貴重,卻也並非皇后,因此蕭元宸並未同凌煙閣重臣商議,不過只告知宗人府以及禮部,就直接頒布聖旨。
聖旨已下,多餘言論皆無用。
彼時凌煙閣中,眾人都不敢去看姜之巡的面色。
井平宴同對面的時為庸對視一眼,兩人都低下頭,繼續寫呈票。
另一名聞大學士左瞧瞧,右看看,便笑著說了一句:「這不是很好?」
眾人的目光不由都向他身上落下來。
聞大學士平日裡從來不同朝臣來往,他們家滿門清貴,走的是孤臣的路子。
因此有些話,他是敢說的。
「陛下年少登基,這些年來殫精竭慮,未曾有一日鬆懈,臣瞧著都覺得陛下辛苦,」聞大學士笑呵呵地道,「這些年來,後宮都由兩位太后娘娘操持,娘娘們年歲漸長,理應頤養天年,長此以往實在不妥。」
「如今終於能選出貴妃,不僅能輔佐太后娘娘處理後宮事,還能關照陛下,撫育皇嗣,可不是一舉兩得。」
另一名閣臣便也跟著說:「正是如此,這位沈貴妃在後宮的名聲一貫很好,聽聞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待陛下十分恭謹,又是三皇子的生母,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了。」
這話已經是明擺著吹捧新晉的沈貴妃了。
可聽在姜之巡耳中,卻是那麼刺耳。
這樣大喜的日子,他不能落下臉來,一旦有任何差錯,那流言就立即生了翅膀,飛向整個聖京。
他可不想明日聽到旁人議論,說他們姜家的女兒不如一個宮女。
更不想聽到旁人說他野心太大,還想謀奪後位。
都是凌煙閣里的老狐狸,誰也不差這一句半句話。
姜之巡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如此可見,太后娘娘們和陛下都很屬意這位沈貴妃娘娘,之前宮宴有緣得見,的確有棲桐之相。」
鳳棲梧桐,棲桐之相不就是在說沈初宜有皇后之相?
姜之巡倒是拉的下臉,也把這位沈貴妃高高架起來。
時為庸笑了一聲,說:「還得是首輔,眼光就是毒辣。」
凌煙閣這裡是刀光劍影,戰火不休,此刻的景玉宮中,眾人自是無限歡喜。
沈初宜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外面傳來宮人的歡呼聲。
「陛下駕到。」
熟悉的腳步聲傳來,沈初宜剛一走出前殿,就被高大的身影擁入懷中。
「蓁蓁,高興嗎?」
第140章
沈初宜晉封貴妃的封妃大典異常隆重。
提前十日,奉先殿就開始布置,封妃所用的大袖衫及鳳冠霞帔,都一改再改,務必精益求精。
主持為禮部尚書,主賓由莊懿太后親自擔任,另外孝王妃和禮王妃依舊作為儀賓,為新晉的貴妃娘娘添喜。
這個配置同之前沈初宜封淑妃時一般無二,除了主賓更換成莊懿太后,其餘皆相同。
到了這一日,不僅有凌煙閣閣臣參加典禮,還有兩位太后親自前來,除此之外,宗親命婦也悉數到場,場面十分隆重。
當沈初宜跪在奉先殿前時,那一身幾乎與皇后翟服一般無二的禮服,讓眾人挪不開眼。
她面容沉靜,端方肅穆,通身皆是貴妃氣勢,與一年前相比,當真是判若兩人。<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