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再往前走,只見桃源石門遙遙矗立著,琅玕衛立在門邊,一眾兵丁喊號子,拉筐車,車中堆壘著一塊塊漆黑桃源石。白帝見了,走過去,納罕地問琅玕衛道:「這是在做何事?」
琅玕衛見了他,慌忙下拜:「回陛下,咱們是在拆取原來蓬萊里的桃源石門,運到這處來。」
白帝扶起他,張大著眼問:「拆了石門?這是為何?」
「因為歸墟現有的石門仍不足大,要運更多料材來,需要將其擴建些。」
「可若將你們那處的桃源石門拆毀,你們便回不到過去的蓬萊……」
「這又有何緊要的呢?」琅玕衛頷首笑道,「有朕之處,便是我等應效力的蓬萊。此處便是咱們的現今,咱們的將來。」
白帝望著琅玕衛,也在望著拖筐車、運船料的兵丁們。他們情願捨棄自己曾居留多年的世界,來到自己身畔。忽然間,似有重負從他肩頭卸下。他曾在此處怨嗟、悲嘆,獨自盤桓數十年,直至今日方覺這夢魘將醒,歸墟的明日終要到來。
他順著人潮,緩步走向大殿。月台上有兩人正並肩而立,側耳同兵勇們交談。人人眼裡皆含著躍動的光,不見半分餒弱。那兩人是方驚愚和楚狂,舉手投足皆英氣揚揚,分明置身於人海中,白日卻仿佛獨獨映照他們二人,令他們無比耀眼。
琅玕衛跟隨在白帝身後,忽聽見他笑道:「果然拯救仙山一事,全賴於他們。」
「陛下過譽了!驚愚他雖也是您,卻尚青澀。憫聖昔年曾由微臣撫養,現下卻也教養得不好。他倆哪兒及得陛下聖明神武?」
白帝望著他們,目光里卻飽含希冀。「不,唯有根生土長於蓬萊,走過瀛洲、員嶠、岱輿,曾與那地的黎庶們共苦同甘之人,方能挑此大梁,其利斷金。」
一聲嘆息輕輕逸出他唇齒間:「現今,我終於明曉為何天符衛對他倆寄予厚望,引他們來至我身畔了。」
一陣清風掠起,拂過白帝面頰,並不寒凍,反倒柔如春風。雖身處人叢間,白帝卻陡然覺得自己仿佛離旁人遠去,視界裡的一切如蒙雪霧,靉靆不清。
忽然間,白帝似是聽見了一道微弱的笑聲。輕輕忽忽的,仿佛風一吹便要散了:
「是,這正是下臣引他們前來的用意。此時此地,日月光華,弘於他二人。」
那聲音甚是諳熟,仿佛屬於一個數十年未曾謀面的故人。白帝猛然回首,眼角仿若瞥見一抹黑影。有一個虛渺的人影佇立在人群後,漆黑的披風,鴰鳥一般,帶著鴻鵠紋銀面,其後隱約可見一隻鮮紅重瞳。
白帝的心頓時馬牽牛拽一般猛動。他瘋也似的奔過去,撥開人叢,人影兒卻不見了,唯有雪原上吹著孤寂的風。天地茫茫,那影子也似一隻鴻鵠,倏忽便不見了蹤跡。
他呆立許久,忽而莞然一笑。琅玕衛奔過來,見他微笑,摸不著頭腦,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白帝搖頭,低頭把弄著一隻玉扳指,那是楚狂前些時日裡交予他的。那玉扳指雖已顯舊,可卻看得出精心收留多年,潤澤完好,不曾磨損。
扳指上鏨鴻鵠紋,周邊篆字。多年以後,已少有人識得當初的古字,更不曉得這其上刻的是他珍重之人的名姓。那人曾與他風雨同舟,最終離他而去,至今仍教他刻骨鏤心。
但就在方才的一刻,他忽而明白了,那人從未遠去,而是穿過了桃源石門和無數個世界,橫貫了仙山近百載年歲,始終守望著自己。
白帝輕輕一笑,將玉扳指攥緊手心裡,仿佛與那影子遙遙交握。他們雖陰陽兩隔,卻心心相印。早在蓬萊仙宮裡初見的那一日,他們便命中注定此生相系。
他闔上眼,低聲道:「沒怎麼,不過是方才見著了故人罷了。」
「一位朕以為……此生皆不會再見的故人。」
第157章 破浪乘風
一塊碩大堅冰訇然倒下,雪屑飛揚,一旁執冰鑹的兵丁們趕忙避讓。待煙塵落定,一陣如雷的歡嘯聲在人群里響起。
「再努勁兒些時日,咱們便能破這冰壁,見到外頭的光景了!」有兵士大吼道。
這吼聲一呼百應。緊接著,鑿冰的號子聲重又響起,連綿不休。
在歸墟中鑿冰壁的日子轉眼已過數月,冰壁確被眾人鑿得薄了些,然而炮彈既盡,人們便只得用包鐵大舟硬撞、以人力掘挖。大舟被撞散過數回,兵勇們戴月披星,加緊修葺。但因被撞裂過多回,船肋、龍骨已不能支持。眼見著破冰的手段行將用盡,眾人面色皆有些灰敗。
夜裡人們在冰壁邊生起一叢篝火,吃著燒刀子禦寒。攔風的雪牆外,狂飈在穹頂呼嘯。星子蒼白,像一隻只無情的眼目凝望著人間。
有瀛洲兵丁吃一大口酒,打著嗝兒嘆道:「咱們已使盡渾身解數了,原來瀛洲的桃源石門也拆了個乾淨,若是食水再絕,咱們指不定真要喪命於這處了。」
司晨呵斥他:「在陛下面前亂嚼什麼舌根!」
方驚愚與楚狂也坐在火邊,神色凝重,不言不語。
鄭得利慌忙打圓場:「罷罷罷,爭這些話也不濟事,不如想想還有甚法子。」
方驚愚忽然出聲,環視著眾人,問道:「你們還願隨著我一塊辦事麼?」
兵丁們面面相覷,酒也醒了大半,擰先前那講話的人的胳膊,紛紛出聲嚷亂道:「陛下休聽方才這小子的胡說八道,咱們皆忠心為陛下效死咧!」
琅玕衛見了他,慌忙下拜:「回陛下,咱們是在拆取原來蓬萊里的桃源石門,運到這處來。」
白帝扶起他,張大著眼問:「拆了石門?這是為何?」
「因為歸墟現有的石門仍不足大,要運更多料材來,需要將其擴建些。」
「可若將你們那處的桃源石門拆毀,你們便回不到過去的蓬萊……」
「這又有何緊要的呢?」琅玕衛頷首笑道,「有朕之處,便是我等應效力的蓬萊。此處便是咱們的現今,咱們的將來。」
白帝望著琅玕衛,也在望著拖筐車、運船料的兵丁們。他們情願捨棄自己曾居留多年的世界,來到自己身畔。忽然間,似有重負從他肩頭卸下。他曾在此處怨嗟、悲嘆,獨自盤桓數十年,直至今日方覺這夢魘將醒,歸墟的明日終要到來。
他順著人潮,緩步走向大殿。月台上有兩人正並肩而立,側耳同兵勇們交談。人人眼裡皆含著躍動的光,不見半分餒弱。那兩人是方驚愚和楚狂,舉手投足皆英氣揚揚,分明置身於人海中,白日卻仿佛獨獨映照他們二人,令他們無比耀眼。
琅玕衛跟隨在白帝身後,忽聽見他笑道:「果然拯救仙山一事,全賴於他們。」
「陛下過譽了!驚愚他雖也是您,卻尚青澀。憫聖昔年曾由微臣撫養,現下卻也教養得不好。他倆哪兒及得陛下聖明神武?」
白帝望著他們,目光里卻飽含希冀。「不,唯有根生土長於蓬萊,走過瀛洲、員嶠、岱輿,曾與那地的黎庶們共苦同甘之人,方能挑此大梁,其利斷金。」
一聲嘆息輕輕逸出他唇齒間:「現今,我終於明曉為何天符衛對他倆寄予厚望,引他們來至我身畔了。」
一陣清風掠起,拂過白帝面頰,並不寒凍,反倒柔如春風。雖身處人叢間,白帝卻陡然覺得自己仿佛離旁人遠去,視界裡的一切如蒙雪霧,靉靆不清。
忽然間,白帝似是聽見了一道微弱的笑聲。輕輕忽忽的,仿佛風一吹便要散了:
「是,這正是下臣引他們前來的用意。此時此地,日月光華,弘於他二人。」
那聲音甚是諳熟,仿佛屬於一個數十年未曾謀面的故人。白帝猛然回首,眼角仿若瞥見一抹黑影。有一個虛渺的人影佇立在人群後,漆黑的披風,鴰鳥一般,帶著鴻鵠紋銀面,其後隱約可見一隻鮮紅重瞳。
白帝的心頓時馬牽牛拽一般猛動。他瘋也似的奔過去,撥開人叢,人影兒卻不見了,唯有雪原上吹著孤寂的風。天地茫茫,那影子也似一隻鴻鵠,倏忽便不見了蹤跡。
他呆立許久,忽而莞然一笑。琅玕衛奔過來,見他微笑,摸不著頭腦,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白帝搖頭,低頭把弄著一隻玉扳指,那是楚狂前些時日裡交予他的。那玉扳指雖已顯舊,可卻看得出精心收留多年,潤澤完好,不曾磨損。
扳指上鏨鴻鵠紋,周邊篆字。多年以後,已少有人識得當初的古字,更不曉得這其上刻的是他珍重之人的名姓。那人曾與他風雨同舟,最終離他而去,至今仍教他刻骨鏤心。
但就在方才的一刻,他忽而明白了,那人從未遠去,而是穿過了桃源石門和無數個世界,橫貫了仙山近百載年歲,始終守望著自己。
白帝輕輕一笑,將玉扳指攥緊手心裡,仿佛與那影子遙遙交握。他們雖陰陽兩隔,卻心心相印。早在蓬萊仙宮裡初見的那一日,他們便命中注定此生相系。
他闔上眼,低聲道:「沒怎麼,不過是方才見著了故人罷了。」
「一位朕以為……此生皆不會再見的故人。」
第157章 破浪乘風
一塊碩大堅冰訇然倒下,雪屑飛揚,一旁執冰鑹的兵丁們趕忙避讓。待煙塵落定,一陣如雷的歡嘯聲在人群里響起。
「再努勁兒些時日,咱們便能破這冰壁,見到外頭的光景了!」有兵士大吼道。
這吼聲一呼百應。緊接著,鑿冰的號子聲重又響起,連綿不休。
在歸墟中鑿冰壁的日子轉眼已過數月,冰壁確被眾人鑿得薄了些,然而炮彈既盡,人們便只得用包鐵大舟硬撞、以人力掘挖。大舟被撞散過數回,兵勇們戴月披星,加緊修葺。但因被撞裂過多回,船肋、龍骨已不能支持。眼見著破冰的手段行將用盡,眾人面色皆有些灰敗。
夜裡人們在冰壁邊生起一叢篝火,吃著燒刀子禦寒。攔風的雪牆外,狂飈在穹頂呼嘯。星子蒼白,像一隻只無情的眼目凝望著人間。
有瀛洲兵丁吃一大口酒,打著嗝兒嘆道:「咱們已使盡渾身解數了,原來瀛洲的桃源石門也拆了個乾淨,若是食水再絕,咱們指不定真要喪命於這處了。」
司晨呵斥他:「在陛下面前亂嚼什麼舌根!」
方驚愚與楚狂也坐在火邊,神色凝重,不言不語。
鄭得利慌忙打圓場:「罷罷罷,爭這些話也不濟事,不如想想還有甚法子。」
方驚愚忽然出聲,環視著眾人,問道:「你們還願隨著我一塊辦事麼?」
兵丁們面面相覷,酒也醒了大半,擰先前那講話的人的胳膊,紛紛出聲嚷亂道:「陛下休聽方才這小子的胡說八道,咱們皆忠心為陛下效死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