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只是,劉恆如今已經沒這個精力了,他能做的,就是先將當年殘餘的誅呂餘黨給解決了,免得回頭這幫人跳出來搗亂。
當斷則斷,劉恆雖說以仁君自居,但是也是個殺人不手軟的角色,無非就是喜歡拐彎抹角,比如說給囚車貼封條不許人接近,讓劉長活活餓死,還有叫人跑親舅舅家裡唱輓歌弔唁,逼著人自殺之類的,主打就是你不想體面,我就幫你體面。
不過那時候是他有時間,如今他沒時間了,干起來就乾脆利索了。
一個實權皇帝想要殺人,「莫須有」就是基本操作,何況,漢室這些大臣,不追究的時候還好,追究起來,小辮子一抓一大把,就看你想用什麼罪名了。
首先倒霉的就是酈寄,這位屬於一輩子沒活明白過的典型。他當初跟呂祿交好,兩人同進同出,都有人懷疑這兩位有點更進一步的關係,呂祿對酈寄也是言聽計從。
結果陳平周勃拿著酈寄的親爹,當時的曲周侯酈商要挾酈寄,酈寄立馬就將朋友給賣了,哄著呂祿放棄了兵權,最終丟了性命。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位還幹過更荒唐的事情,他喪妻之後,居然想娶平原君做夫人,平原君可是王娡的親媽,也就是說,他想要給劉啟做便宜岳父。這還了得,他因此被找了個由頭,削去了爵位。
這輩子他可蹦躂不了這麼久了,事實上,在知道劉昌還活著之後,他就一直戰戰兢兢,原本想要立下戰功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性命,結果先是跟著征討匈奴,沒撈到什麼好處,之前周亞夫率領大軍平定叛亂,他也跟著去了,也沒能立下什麼功勞,如今自然只有抓瞎的份。
如今劉恆出手可比劉啟還快准狠,直接說酈寄居喪不謹。人證物證俱全,酈寄再喊冤也是無用。
如果說酈寄出賣了呂祿還能占著一個孝字,如今被扒出來他在父喪期間與府上歌姬有了親密關係,連這個孝字都稱不上了。漢家以孝治天下,不孝就是不赦之罪。
酈寄也不是真的糊塗,當初那事,一方面的確是礙於親爹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投機,只是誰能想得到,死灰還能復燃呢!他是真的賭輸了。為了不連累家族,酈寄果斷在廷尉自殺了。
酈寄的死不過是個開始,等到劉昌進了關中,就聽人說天子大抵是要死了,死前發瘋,短短一個月時間,光是下獄的徹侯就過了兩掌之數,更別提那些尋常官員,廷尉監獄都快塞不下了。
打聽了下獄的徹侯和諸多官員的名號之後,張辟疆就說道:「看起來天子是打算與家上你和解了!」
劉昌沉默一番,沒有說話,直接說道:「既是如此,那就加快速度吧!」
第131章
劉恆並不想在劉昌這個兒子面前表現出半點虛弱不堪的模樣來,聽說劉昌將至之後,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竟是堅持乘坐全套的天子鹵簿,在渭水之濱等待劉昌的到來。
劉恆很少使用這樣的大場面,覺得無非就是勞民傷財,但是都到這個時候了,劉恆也懶得多管了,他連自個的皇陵都沒怎麼修,直接準備薄葬了,臨死排場稍微大一點又如何,何況主要耗費的是人力和畜力,而且還是為了迎接下一任天子。
劉昌也沒想到劉恆居然做到這個地步,就這樣不願意在自己面前示弱嗎?這又是何必呢!
父子兩人相見的那一刻,並沒有什麼歇斯底里,也沒有什麼質問與辯解,相反,兩人都很平靜,平靜到下頭的人都壓抑到膽戰心驚的地步。
老劉家的皇帝主打的是「與其消耗自己,不如發瘋消耗別人」,劉恆算是脾氣最好的一個了,這麼多年來也將群臣搞得夠嗆。
如今劉恆都到了這個地步了,誰知道他會不會想要玩一出同歸於盡。
「朕還以為你不敢上來呢!」輦車裡面,劉恆輕哼了一聲,說道。
「我有什麼不敢上來的!」劉昌看著劉恆已經遮掩不住的老態,心中竟是沒多少志得意滿,反而有些空落落的,只覺得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劉恆並不提當年的事情,只是上下打量著這個多年不見的兒子。
劉昌如今正值盛年,端的是雄姿英發,坐在那裡,姿勢雖說有些隨意,卻頗有一番沉凝氣度,果然頗有些君臨天下的氣象。
看到長子這般模樣,劉恆心中原本還有一些不忿,如今也已經是煙消雲散。不談父子之間那些恩怨,這個孩子的確是最適合的繼承人。漢家天子並非那等生於深宮,長在婦人之手的君主,這年頭也沒什麼白龍魚服的話,作為天子,頂個徹侯的名頭,跑到外頭廝混是正常操作。像是漢武帝,就經常打著平陽侯的名頭跑到外頭折騰,還踩壞過百姓的農田,被一通破口大罵。
漢家也沒什麼祖制之說,每個天子上台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如果說其他人還要在上台之後摸著石頭過河的話,劉昌已經在他的地盤上完成了這個步驟,現成的經驗可以套用過來。
劉恆自個是藩王出身,在代國就見識過許多民間疾苦,代國原本處在對抗匈奴的前線,匈奴人三天兩頭越過長城來打一打草谷,結果到了現在,直接調轉過來了。在遼國的組織下,幾個兒子反過來大劫匈奴人去了,以至於原本處於漠南的匈奴部族要麼乾脆老老實實投靠漢家,要麼就往西往北搬遷。<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斷則斷,劉恆雖說以仁君自居,但是也是個殺人不手軟的角色,無非就是喜歡拐彎抹角,比如說給囚車貼封條不許人接近,讓劉長活活餓死,還有叫人跑親舅舅家裡唱輓歌弔唁,逼著人自殺之類的,主打就是你不想體面,我就幫你體面。
不過那時候是他有時間,如今他沒時間了,干起來就乾脆利索了。
一個實權皇帝想要殺人,「莫須有」就是基本操作,何況,漢室這些大臣,不追究的時候還好,追究起來,小辮子一抓一大把,就看你想用什麼罪名了。
首先倒霉的就是酈寄,這位屬於一輩子沒活明白過的典型。他當初跟呂祿交好,兩人同進同出,都有人懷疑這兩位有點更進一步的關係,呂祿對酈寄也是言聽計從。
結果陳平周勃拿著酈寄的親爹,當時的曲周侯酈商要挾酈寄,酈寄立馬就將朋友給賣了,哄著呂祿放棄了兵權,最終丟了性命。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位還幹過更荒唐的事情,他喪妻之後,居然想娶平原君做夫人,平原君可是王娡的親媽,也就是說,他想要給劉啟做便宜岳父。這還了得,他因此被找了個由頭,削去了爵位。
這輩子他可蹦躂不了這麼久了,事實上,在知道劉昌還活著之後,他就一直戰戰兢兢,原本想要立下戰功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性命,結果先是跟著征討匈奴,沒撈到什麼好處,之前周亞夫率領大軍平定叛亂,他也跟著去了,也沒能立下什麼功勞,如今自然只有抓瞎的份。
如今劉恆出手可比劉啟還快准狠,直接說酈寄居喪不謹。人證物證俱全,酈寄再喊冤也是無用。
如果說酈寄出賣了呂祿還能占著一個孝字,如今被扒出來他在父喪期間與府上歌姬有了親密關係,連這個孝字都稱不上了。漢家以孝治天下,不孝就是不赦之罪。
酈寄也不是真的糊塗,當初那事,一方面的確是礙於親爹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投機,只是誰能想得到,死灰還能復燃呢!他是真的賭輸了。為了不連累家族,酈寄果斷在廷尉自殺了。
酈寄的死不過是個開始,等到劉昌進了關中,就聽人說天子大抵是要死了,死前發瘋,短短一個月時間,光是下獄的徹侯就過了兩掌之數,更別提那些尋常官員,廷尉監獄都快塞不下了。
打聽了下獄的徹侯和諸多官員的名號之後,張辟疆就說道:「看起來天子是打算與家上你和解了!」
劉昌沉默一番,沒有說話,直接說道:「既是如此,那就加快速度吧!」
第131章
劉恆並不想在劉昌這個兒子面前表現出半點虛弱不堪的模樣來,聽說劉昌將至之後,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竟是堅持乘坐全套的天子鹵簿,在渭水之濱等待劉昌的到來。
劉恆很少使用這樣的大場面,覺得無非就是勞民傷財,但是都到這個時候了,劉恆也懶得多管了,他連自個的皇陵都沒怎麼修,直接準備薄葬了,臨死排場稍微大一點又如何,何況主要耗費的是人力和畜力,而且還是為了迎接下一任天子。
劉昌也沒想到劉恆居然做到這個地步,就這樣不願意在自己面前示弱嗎?這又是何必呢!
父子兩人相見的那一刻,並沒有什麼歇斯底里,也沒有什麼質問與辯解,相反,兩人都很平靜,平靜到下頭的人都壓抑到膽戰心驚的地步。
老劉家的皇帝主打的是「與其消耗自己,不如發瘋消耗別人」,劉恆算是脾氣最好的一個了,這麼多年來也將群臣搞得夠嗆。
如今劉恆都到了這個地步了,誰知道他會不會想要玩一出同歸於盡。
「朕還以為你不敢上來呢!」輦車裡面,劉恆輕哼了一聲,說道。
「我有什麼不敢上來的!」劉昌看著劉恆已經遮掩不住的老態,心中竟是沒多少志得意滿,反而有些空落落的,只覺得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劉恆並不提當年的事情,只是上下打量著這個多年不見的兒子。
劉昌如今正值盛年,端的是雄姿英發,坐在那裡,姿勢雖說有些隨意,卻頗有一番沉凝氣度,果然頗有些君臨天下的氣象。
看到長子這般模樣,劉恆心中原本還有一些不忿,如今也已經是煙消雲散。不談父子之間那些恩怨,這個孩子的確是最適合的繼承人。漢家天子並非那等生於深宮,長在婦人之手的君主,這年頭也沒什麼白龍魚服的話,作為天子,頂個徹侯的名頭,跑到外頭廝混是正常操作。像是漢武帝,就經常打著平陽侯的名頭跑到外頭折騰,還踩壞過百姓的農田,被一通破口大罵。
漢家也沒什麼祖制之說,每個天子上台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如果說其他人還要在上台之後摸著石頭過河的話,劉昌已經在他的地盤上完成了這個步驟,現成的經驗可以套用過來。
劉恆自個是藩王出身,在代國就見識過許多民間疾苦,代國原本處在對抗匈奴的前線,匈奴人三天兩頭越過長城來打一打草谷,結果到了現在,直接調轉過來了。在遼國的組織下,幾個兒子反過來大劫匈奴人去了,以至於原本處於漠南的匈奴部族要麼乾脆老老實實投靠漢家,要麼就往西往北搬遷。<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