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第129章
要臉的人總比不要臉的人承受能力差,劉恆這輩子不好奢華,對美色什麼的,也算有點自制力,一輩子身邊數得上的女人也就是那幾個,他偏好的卻是一個名,他是小宗繼大宗,因此對自己要求更高,希望能留下一個明君的名聲。
結果如今卻鬧成這個樣子,劉恆不嘔血才怪。
人病了之後,往往就會變得脆弱,乃至於疑神疑鬼。
漢室如今最好的醫生是淳于意,劉恆當初因為緹縈的懇求廢除了肉刑,淳于意因為他的醫術得以進入宮廷為醫,但真要說起來,淳于意的醫術未必就比遼國那邊的資深醫者強到哪裡去。
主要是這年頭各類學問的傳承都很困難,淳于意據說是扁鵲的徒子徒孫,但是多年戰亂,扁鵲這一脈的醫術傳到淳于意這一代,還保留了多少還是個問題。而劉昌這邊呢,他從系統商城裡面購買的歷朝歷代的醫典都是大家之作,還有那本近乎神書一般的《赤腳醫生手冊》,雖然沒有各種醫療儀器的輔助,但是多年培養之下,整體的醫學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尤其還有各種各樣的特效藥物,一直被諸多權貴所追捧。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劉恆根本信不過遼國的醫生乃至藥物,覺得遼國那邊都想害他,甚至,他連淳于意都有些信不過。
他如今覺得所有人都是忘恩負義之徒,一個個都想要用他的命向新主示好,每每噩夢連連,疑神疑鬼。
在這樣的情況下,鐵打的身體也要垮了,何況劉恆原本身體就不好,之前無非是強撐著,如今是真的撐不住了。
昏昏沉沉了大半個月,劉恆總算是清醒了過來,入目就是憔悴不堪的竇皇后。
到了這個時候,劉恆能信得過的也就是竇皇后了,便是慎夫人,他也未必信得過,畢竟,慎夫人的兒子劉揖儼然已經被劉昌那個逆子拉攏了去,為了劉揖的未來,天知道慎夫人能做出什麼事。
至於竇皇后,雖說兩個兒子立場也叫劉恆懷疑,但是,竇皇后占了呂王后的位置,這在劉昌心裡就有些想法了,當年劉邦死了沒多久,戚夫人就被打入永巷舂米,後來她自個作死,呂后乾脆直接將她變成了人彘。便是劉恆自己,對劉盈的皇后張嫣其實也是一直在軟禁,在這樣的情況下,竇皇后只怕是最希望自己活著的人。
因此,劉恆覺得自己不好之後,就召竇皇后前來侍奉。竇皇后本來就是宮人出身,哪怕這些年來也算是養尊處優了,當年的本事也沒生疏了,知道劉恆的心思,侍奉他的時候,一舉一動皆不假手於人。
竇皇后其實沒有劉恆想得那麼擔憂,說白了,作為一個母親,她只要看到自個的兒女都有了好前程,對自己其實是沒那麼看重的。最主要就是,竇皇后其實不是歷史上那位竇太后,那位是真的過過一言九鼎的生活的,而如今的竇皇后,先是有個寵妃慎夫人在側虎視眈眈,後來劉昌的消息又傳過來,為了保住自個母子的地位,她一直就在做低伏小,真沒享受過多少皇后的尊榮。
不過,她也的確不希望劉恆死,她幾個兒女年紀都不算大,如今尚且沒有羽翼豐滿,變數很多,所以,劉恆多支撐一時是一時。
只是,等她侍奉之後,她就意識到,劉恆是真的不行了。
竇皇后不懂醫術,但是她懂人心。
劉恆病倒,宮裡的侍醫幾乎都被召集了過來。能在宮中侍奉,這些人的醫術自然都不差,但是,他們面對劉恆的病情,一個個也是束手無策,說白了,一個個現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劉恆臥病在床,近乎是水米不進,要不是有參湯補充元氣,只怕真的是要一病不起的。竇皇后想著劉恆清醒的時候說不吃遼國那些藥,結果到頭來,還是遼國那些商人賣來的野山參保住了劉恆的命。
這年頭對許多草藥的認知都不足,人參真正入藥原本應該是百年後的事情,自然也還沒完全搞明白人參的藥性。像是現在,大家對人參的認識就是這玩意大補元氣。
劉恆如今其實根本就是虛不受補,他如今看著精神,實際上身體內部已經是一團糟,無非就是靠著人參的藥力撐著罷了。
劉恆自個卻也明白,他嘆了口氣,看著一臉欣喜的竇皇后,說道:「召丞相、御史大夫等人進宮!」自周勃死後,劉恆便不再設太尉,因此如今朝堂上領頭的便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竇皇后之前就覺得不好,如今聽劉恆這般言語,知道他是想要交代後事了,不由鼻頭一酸,強忍著沒有落淚。
竇皇后當年不過是跟著去代地的宮女,家中貧寒,若非被劉恆看中,這輩子無非就是老死宮中罷了。劉恆給了她這個時代一個女人幾乎能得到的一切,她從普通的姬妾變成了他的皇后,位居椒房,若非出了變故,她的孩子會是太子,會是未來的天子!她也會是太后。
雖說劉恆後來寵愛慎夫人,但是竇皇后卻從來不敢生出怨憤之心,這也是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劉恆更信任她的緣故。如今見得劉恆這副光景,竇皇后心中哀痛,面上還得裝作是若無其事。<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要臉的人總比不要臉的人承受能力差,劉恆這輩子不好奢華,對美色什麼的,也算有點自制力,一輩子身邊數得上的女人也就是那幾個,他偏好的卻是一個名,他是小宗繼大宗,因此對自己要求更高,希望能留下一個明君的名聲。
結果如今卻鬧成這個樣子,劉恆不嘔血才怪。
人病了之後,往往就會變得脆弱,乃至於疑神疑鬼。
漢室如今最好的醫生是淳于意,劉恆當初因為緹縈的懇求廢除了肉刑,淳于意因為他的醫術得以進入宮廷為醫,但真要說起來,淳于意的醫術未必就比遼國那邊的資深醫者強到哪裡去。
主要是這年頭各類學問的傳承都很困難,淳于意據說是扁鵲的徒子徒孫,但是多年戰亂,扁鵲這一脈的醫術傳到淳于意這一代,還保留了多少還是個問題。而劉昌這邊呢,他從系統商城裡面購買的歷朝歷代的醫典都是大家之作,還有那本近乎神書一般的《赤腳醫生手冊》,雖然沒有各種醫療儀器的輔助,但是多年培養之下,整體的醫學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尤其還有各種各樣的特效藥物,一直被諸多權貴所追捧。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劉恆根本信不過遼國的醫生乃至藥物,覺得遼國那邊都想害他,甚至,他連淳于意都有些信不過。
他如今覺得所有人都是忘恩負義之徒,一個個都想要用他的命向新主示好,每每噩夢連連,疑神疑鬼。
在這樣的情況下,鐵打的身體也要垮了,何況劉恆原本身體就不好,之前無非是強撐著,如今是真的撐不住了。
昏昏沉沉了大半個月,劉恆總算是清醒了過來,入目就是憔悴不堪的竇皇后。
到了這個時候,劉恆能信得過的也就是竇皇后了,便是慎夫人,他也未必信得過,畢竟,慎夫人的兒子劉揖儼然已經被劉昌那個逆子拉攏了去,為了劉揖的未來,天知道慎夫人能做出什麼事。
至於竇皇后,雖說兩個兒子立場也叫劉恆懷疑,但是,竇皇后占了呂王后的位置,這在劉昌心裡就有些想法了,當年劉邦死了沒多久,戚夫人就被打入永巷舂米,後來她自個作死,呂后乾脆直接將她變成了人彘。便是劉恆自己,對劉盈的皇后張嫣其實也是一直在軟禁,在這樣的情況下,竇皇后只怕是最希望自己活著的人。
因此,劉恆覺得自己不好之後,就召竇皇后前來侍奉。竇皇后本來就是宮人出身,哪怕這些年來也算是養尊處優了,當年的本事也沒生疏了,知道劉恆的心思,侍奉他的時候,一舉一動皆不假手於人。
竇皇后其實沒有劉恆想得那麼擔憂,說白了,作為一個母親,她只要看到自個的兒女都有了好前程,對自己其實是沒那麼看重的。最主要就是,竇皇后其實不是歷史上那位竇太后,那位是真的過過一言九鼎的生活的,而如今的竇皇后,先是有個寵妃慎夫人在側虎視眈眈,後來劉昌的消息又傳過來,為了保住自個母子的地位,她一直就在做低伏小,真沒享受過多少皇后的尊榮。
不過,她也的確不希望劉恆死,她幾個兒女年紀都不算大,如今尚且沒有羽翼豐滿,變數很多,所以,劉恆多支撐一時是一時。
只是,等她侍奉之後,她就意識到,劉恆是真的不行了。
竇皇后不懂醫術,但是她懂人心。
劉恆病倒,宮裡的侍醫幾乎都被召集了過來。能在宮中侍奉,這些人的醫術自然都不差,但是,他們面對劉恆的病情,一個個也是束手無策,說白了,一個個現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劉恆臥病在床,近乎是水米不進,要不是有參湯補充元氣,只怕真的是要一病不起的。竇皇后想著劉恆清醒的時候說不吃遼國那些藥,結果到頭來,還是遼國那些商人賣來的野山參保住了劉恆的命。
這年頭對許多草藥的認知都不足,人參真正入藥原本應該是百年後的事情,自然也還沒完全搞明白人參的藥性。像是現在,大家對人參的認識就是這玩意大補元氣。
劉恆如今其實根本就是虛不受補,他如今看著精神,實際上身體內部已經是一團糟,無非就是靠著人參的藥力撐著罷了。
劉恆自個卻也明白,他嘆了口氣,看著一臉欣喜的竇皇后,說道:「召丞相、御史大夫等人進宮!」自周勃死後,劉恆便不再設太尉,因此如今朝堂上領頭的便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竇皇后之前就覺得不好,如今聽劉恆這般言語,知道他是想要交代後事了,不由鼻頭一酸,強忍著沒有落淚。
竇皇后當年不過是跟著去代地的宮女,家中貧寒,若非被劉恆看中,這輩子無非就是老死宮中罷了。劉恆給了她這個時代一個女人幾乎能得到的一切,她從普通的姬妾變成了他的皇后,位居椒房,若非出了變故,她的孩子會是太子,會是未來的天子!她也會是太后。
雖說劉恆後來寵愛慎夫人,但是竇皇后卻從來不敢生出怨憤之心,這也是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劉恆更信任她的緣故。如今見得劉恆這副光景,竇皇后心中哀痛,面上還得裝作是若無其事。<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