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這位說是丞相,十幾歲對於劉恆來說,也就是個過度。劉恆雖說不至於有道德潔癖,但是對張蒼這種深諳明哲保身之道,油滑如同老泥鰍的人,還是不怎麼喜歡的。他用張蒼做丞相,無非是因為找不到身份、資歷和能力都合適的,等到這一戰結束,勢必多出幾個徹侯來,到時候張蒼也就該退場了。
張蒼也是個聰明人,這位最擅長的就是明哲保身,他並不貪腐,無非就是喜好奢侈,另外還好女色,或者說直白一點,這位是好美婦,據說跟許多寡婦還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不過,他固然在私德上頭有些瑕疵,在公事上頭卻沒出過什麼紕漏。他早就意識到劉恆對他不過是當做一個過度,所以,對劉恆這個天子,也就是保持著表面上的敬意罷了,難不成還指望他對劉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蒼對於自己被派出來主持冊封太子的事情倒是接受良好,他不覺得自己是來受氣的,他可是想好了,橫豎胳膊擰不過大腿,如今遼王才是大腿,天子那邊再多的想法,遼王不接招,那只能憋著,所以,他這次過來,就是跟遼王妥協的,遼王提什麼條件,他只管答應就是,難不成他前腳冊封了遼王做太子,後腳就被劉恆問罪?這事傳到遼王那裡,豈不是明擺著天子對遼王不滿?
「老師一路遠行,甚是辛苦!」賈誼如今在遼國這邊已經站穩了腳跟,他本來就是難得的賢才,不管是務虛還是務實,都很拿得出手,因此,他通過了遼國的科考之後,短短數年便扶搖直上。這次聽說是張蒼過來,他便主動請纓迎接。
張蒼笑吟吟地說道:「這算什麼辛苦,子長啊,這邊的馬車不錯,等我回去的時候給我準備一輛!」
賈誼頓時哭笑不得,自家這個老師也太不著調了,自己過來迎接,先要一輛馬車!不過,他還是提醒道:「老師,這馬車在這邊的確平穩舒適,那是因為路面平坦,若是到了關中,只怕即便是長安城內,也難得!」
劉恆從遼國採購了大量水泥,但是更多地還是用在往草原的弛道上,關中有著秦國的遺澤,弛道維護還算完善,劉恆一向又是個不願意多花錢的,所以關中的路面還真是不盡如人意。而遼國這邊,主要的官道已經改成瀝青的了,比起以前更加平緩,自然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也就更加舒服了。
張蒼笑而不語,他善於養生,瞧著天子不像是長壽之相,等到遼王入主未央宮,還怕他不修路嗎?
等到一溜官面流程走完,賈誼才試探著問道:「不知老師此來冊封太子,可有什麼主張?」
第126章
「某能有什麼想法!」張蒼很坦誠,「子長啊,咱們師生也不是外人,某也就跟你說實話,劉氏天子性子其實一脈相承,用得著你的時候自然是禮賢下士,用不著你的時候嘛,你就等著瞧吧!所以,某這次過來,其實就是來配合遼王的,不,以後就得說是太子了!」
張蒼看得很開,天子看著不長壽,沒幾年上頭就要換人,他犯得著為了現任老闆得罪下一任老闆嗎?因此,等到劉昌表示,遼國這邊也修建了高廟,甚至連天壇地壇都建好了,完全可以在這邊祭祀天地高祖的時候,張蒼非常乾脆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張蒼這個人雖說師從荀子,但是並不能完全算法家,當然,他也算不得正統的儒家,這人底線很靈活,不是什麼拘泥的性子。既然不打算立牌坊,他自然不會在劉昌面前表演什麼耿介的人設,反而擺足了一副佞臣的模樣,唯唯諾諾,提什麼條件,他都一口答應。
張蒼非常乾脆利索地配合遼國這邊測定的黃道吉日,祭祀了天地宗廟,除了沒有天子在場,將立太子的流程直接走全乎了。
當然,太子是太子,不耽誤他繼續做遼王,張蒼走完了療程,帶著大車小車的「土特產」,施施然返回了長安。
劉恆知道了張蒼在遼國的舉動之後,慪得要死,偏偏不能直接拿張蒼如何,他當初給張蒼的旨意是便宜行事,張蒼作為丞相,本來也有極大的自主權,就算張蒼自作主張幹了不少事,但是你就說他任務有沒有完成吧!
劉恆不免有些懊惱,早知如此,不該叫張蒼去做,只是盤算一下朝堂上諸多有資格代表皇帝冊封太子的人,劉恆又有些悲哀,因為他意識到,不管派誰去做,結果都不會有什麼區別。
劉昌與之前的儲君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不需要搞什麼陰謀詭計,也不需要揣摩天子的心思,他只需要展露自己的獠牙,那就讓劉恆這個天子如鯁在喉,進退維谷。
誰都看得出來,除非劉恆想要天下大亂,否則他別無選擇。
君子可欺之以方,劉恆不是君子,但是也不是那等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帝王,所以,再氣,他也只能忍了。
隨著劉昌被冊封為太子,南方那邊的戰事也變得順利了起來。
這倒不是劉昌放棄了之前的戰略,而是因為現在名分不一樣了,他是太子,是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有了大義在手,做事完全可以膽子更大一些。
<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蒼也是個聰明人,這位最擅長的就是明哲保身,他並不貪腐,無非就是喜好奢侈,另外還好女色,或者說直白一點,這位是好美婦,據說跟許多寡婦還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不過,他固然在私德上頭有些瑕疵,在公事上頭卻沒出過什麼紕漏。他早就意識到劉恆對他不過是當做一個過度,所以,對劉恆這個天子,也就是保持著表面上的敬意罷了,難不成還指望他對劉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蒼對於自己被派出來主持冊封太子的事情倒是接受良好,他不覺得自己是來受氣的,他可是想好了,橫豎胳膊擰不過大腿,如今遼王才是大腿,天子那邊再多的想法,遼王不接招,那只能憋著,所以,他這次過來,就是跟遼王妥協的,遼王提什麼條件,他只管答應就是,難不成他前腳冊封了遼王做太子,後腳就被劉恆問罪?這事傳到遼王那裡,豈不是明擺著天子對遼王不滿?
「老師一路遠行,甚是辛苦!」賈誼如今在遼國這邊已經站穩了腳跟,他本來就是難得的賢才,不管是務虛還是務實,都很拿得出手,因此,他通過了遼國的科考之後,短短數年便扶搖直上。這次聽說是張蒼過來,他便主動請纓迎接。
張蒼笑吟吟地說道:「這算什麼辛苦,子長啊,這邊的馬車不錯,等我回去的時候給我準備一輛!」
賈誼頓時哭笑不得,自家這個老師也太不著調了,自己過來迎接,先要一輛馬車!不過,他還是提醒道:「老師,這馬車在這邊的確平穩舒適,那是因為路面平坦,若是到了關中,只怕即便是長安城內,也難得!」
劉恆從遼國採購了大量水泥,但是更多地還是用在往草原的弛道上,關中有著秦國的遺澤,弛道維護還算完善,劉恆一向又是個不願意多花錢的,所以關中的路面還真是不盡如人意。而遼國這邊,主要的官道已經改成瀝青的了,比起以前更加平緩,自然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也就更加舒服了。
張蒼笑而不語,他善於養生,瞧著天子不像是長壽之相,等到遼王入主未央宮,還怕他不修路嗎?
等到一溜官面流程走完,賈誼才試探著問道:「不知老師此來冊封太子,可有什麼主張?」
第126章
「某能有什麼想法!」張蒼很坦誠,「子長啊,咱們師生也不是外人,某也就跟你說實話,劉氏天子性子其實一脈相承,用得著你的時候自然是禮賢下士,用不著你的時候嘛,你就等著瞧吧!所以,某這次過來,其實就是來配合遼王的,不,以後就得說是太子了!」
張蒼看得很開,天子看著不長壽,沒幾年上頭就要換人,他犯得著為了現任老闆得罪下一任老闆嗎?因此,等到劉昌表示,遼國這邊也修建了高廟,甚至連天壇地壇都建好了,完全可以在這邊祭祀天地高祖的時候,張蒼非常乾脆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張蒼這個人雖說師從荀子,但是並不能完全算法家,當然,他也算不得正統的儒家,這人底線很靈活,不是什麼拘泥的性子。既然不打算立牌坊,他自然不會在劉昌面前表演什麼耿介的人設,反而擺足了一副佞臣的模樣,唯唯諾諾,提什麼條件,他都一口答應。
張蒼非常乾脆利索地配合遼國這邊測定的黃道吉日,祭祀了天地宗廟,除了沒有天子在場,將立太子的流程直接走全乎了。
當然,太子是太子,不耽誤他繼續做遼王,張蒼走完了療程,帶著大車小車的「土特產」,施施然返回了長安。
劉恆知道了張蒼在遼國的舉動之後,慪得要死,偏偏不能直接拿張蒼如何,他當初給張蒼的旨意是便宜行事,張蒼作為丞相,本來也有極大的自主權,就算張蒼自作主張幹了不少事,但是你就說他任務有沒有完成吧!
劉恆不免有些懊惱,早知如此,不該叫張蒼去做,只是盤算一下朝堂上諸多有資格代表皇帝冊封太子的人,劉恆又有些悲哀,因為他意識到,不管派誰去做,結果都不會有什麼區別。
劉昌與之前的儲君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不需要搞什麼陰謀詭計,也不需要揣摩天子的心思,他只需要展露自己的獠牙,那就讓劉恆這個天子如鯁在喉,進退維谷。
誰都看得出來,除非劉恆想要天下大亂,否則他別無選擇。
君子可欺之以方,劉恆不是君子,但是也不是那等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帝王,所以,再氣,他也只能忍了。
隨著劉昌被冊封為太子,南方那邊的戰事也變得順利了起來。
這倒不是劉昌放棄了之前的戰略,而是因為現在名分不一樣了,他是太子,是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有了大義在手,做事完全可以膽子更大一些。
<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