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頁
皇帝看眾人並不像當初那些人激動的要發瘋的模樣,好奇問道:「他們難道不知自己到了仙山嗎?」
怎麼一個兩個高興了會兒就冷靜下來了?
姜遺光走到了徐福身邊,看起來好像在仔細觀察對方神色,同時答道:「這座島會依照人們心中所尋的模樣變幻。」
人們要尋仙山,它就變成仙山的樣子。人們要尋藏寶之島,它就成了普通小島的模樣,房屋也建起來了。
符輪也道:「祖上曾傳下一句話,鬼由心生,按照人的念頭變幻引誘人也是情有可原。」
恰此時,徐福掐一把自己,定定神,面前景象就變回了那副詭異可怕的地獄之島模樣。
徐福還沒有心狠到讓普通人都去送死,他找了個看上去安全些的地方叫幾人紮營,嚴厲叮囑道島上的房子絕不能住,也不准亂跑。島上機關和邪物多,到時傷了性命他一概不管。
他再次來到了當初那口洞穴,向下走、再向下走。
冰冷濕寒陰氣撲面而來,以往令人難受的陰風如今拂在臉上反倒十分舒暢。
一直一直往下走,深到近乎接近地心處,只有他一個人的腳步聲。徐福卻不再害怕,他猜出這座島上有些神異之處,便生出「希望快點到盡頭」的想法。
結果那扇門再次出現在眼前。
他推開門,走進去。
姜遺光、皇帝、引路人與符輪都跟了上去。
扶桑木不再,黃泉水滯澀冷凝,孽鏡台鏡面封起,正反兩面只剩花紋。
徐福將山海鏡握在手裡,五指捏緊又鬆開。他想照一照,又怕自己貿然行事帶來災禍。
僅害他一人便罷,他早就該以死謝罪,可他仍擔憂天下百姓。若他想錯了,這並不是解決之道,反而會真正打開大門,他該怎麼辦?
徐福站在原地靜默良久,最後坐了下來。
他實在拿不定主意,更不忿為什麼要讓他一人牽扯到天下蒼生安危?
到最後,他還是什麼也沒做,靜坐一個時辰後,他起身離開。
在踏出洞穴前,他聞到了新鮮的血氣。徐福頓時警覺起來,伏在洞口後,小心地探出頭去。
外面沒有人,沒有鬼,只有滿地狼藉,和拖得到處都是的殘肢。
徐福張張口,不知說什麼,他慢慢走出來,蹲下去看,又拿出羅盤和草棍算卦。算到最後,他深深吸幾口氣,用盡力氣才站起來,差點沒一頭栽下去。
鮫人。
是鮫人幹的。
而這些鮫人是……是曾經和他第一次出海的將士。
第一次,他匆匆逃離,雖在水中見到古怪黑影卻也不敢深究。
「原來你們在這裡……」徐福慘笑道,「你們居然,一直在島上。」
他聽藍氏說過鮫人,鮫人分兩類,第一類便是和傳聞中一樣,雪膚花貌,不論雌雄皆蓄長發,有美麗的容貌、鱗片和能蠱惑人心的歌喉。
第二類完全相反,人身魚尾,樣貌卻醜陋猙獰至極。這類鮫人並不屬於陽間。
「不論是哪一類鮫人,都可煉鮫人油,制鮫珠。鮫人油可點燈長明不滅千百載,鮫珠能滋養生魂。只可惜,將鮫人煉油容易,令鮫人落淚珠絕無可能。」
「鮫人能感知附近同伴的氣息,若察覺附近有鮫人油與鮫珠,它們即便踏刀山火海也要趕過去。」
耳畔想起藍氏所言,又憶起藍氏徒孫阿洛曾轉告過他,藍氏曾覓得鮫人,她便是靠鮫人油才完成九鼎陣法的封鎖。
徐福心狂跳起來。
四面八方都出現了鮫人,像飢餓的蛇蜿蜒靠近。十幾年過去,它們的面孔早就變得陌生,可徐福挨個看過去後,一個個名字不知怎麼的突然浮現。
徐福引著鮫人離開這片詭譎海域,當籠罩在頭頂的陰雲褪去後,他回頭看去,那座小島已經不見了。
他知道自己把不屬於陽間的鮫人帶出來了,但徐福覺得賭一賭也是值得的。畢竟世上已經有邪祟侵入,他帶來鮫人,也是為了更快打開秦皇陵,驅逐龍脈陰氣。
上岸後,他托人轉交不少銀錢給那幾名死者家眷,自己則往南下,而後在長江口坐船準備去往長安城。
歷經戰亂的港口恢復生機,來往客流如織,船行如梭,岸上挑擔的扛大包拉縴的各精壯漢子絡繹不絕,也有小兒蹦跳來去,頗有一番盛世之象。
徐福不由得駐足船頭看去。
他有多久沒見過盛世之景了?好像記憶中一直都是戰亂、苦役和世家欺壓,百姓臉上永遠都是和大地一樣悶沉的苦色。
一到長安他就開始打聽,準備求見文帝,結果……聽到了他早就被赦免封國師的消息。
徐福只是愣了愣,就拋到腦後,即便他早就知道,也絕不可能出來接受這所謂的國師之位。
然後他就被文帝再度封為了國師。
文帝乃高祖第四子,在他之前,朝中大權一直由呂后一手掌控,名為太后,實則女帝,直到呂后病逝,文帝才得以即位。
而且不知呂后是否臨終前有所悔悟,她將阿洛和自己親信留下,把一切真相轉告文帝,叮囑他一定要迎回徐福,否則大漢危矣。
格外信奉鬼神之說的文帝以大禮迎回徐福,不問長生,只問天下長治久安之法。在得知必須打開秦皇陵探查龍脈後,文帝略作考慮,答應下來。
第618章
怎麼一個兩個高興了會兒就冷靜下來了?
姜遺光走到了徐福身邊,看起來好像在仔細觀察對方神色,同時答道:「這座島會依照人們心中所尋的模樣變幻。」
人們要尋仙山,它就變成仙山的樣子。人們要尋藏寶之島,它就成了普通小島的模樣,房屋也建起來了。
符輪也道:「祖上曾傳下一句話,鬼由心生,按照人的念頭變幻引誘人也是情有可原。」
恰此時,徐福掐一把自己,定定神,面前景象就變回了那副詭異可怕的地獄之島模樣。
徐福還沒有心狠到讓普通人都去送死,他找了個看上去安全些的地方叫幾人紮營,嚴厲叮囑道島上的房子絕不能住,也不准亂跑。島上機關和邪物多,到時傷了性命他一概不管。
他再次來到了當初那口洞穴,向下走、再向下走。
冰冷濕寒陰氣撲面而來,以往令人難受的陰風如今拂在臉上反倒十分舒暢。
一直一直往下走,深到近乎接近地心處,只有他一個人的腳步聲。徐福卻不再害怕,他猜出這座島上有些神異之處,便生出「希望快點到盡頭」的想法。
結果那扇門再次出現在眼前。
他推開門,走進去。
姜遺光、皇帝、引路人與符輪都跟了上去。
扶桑木不再,黃泉水滯澀冷凝,孽鏡台鏡面封起,正反兩面只剩花紋。
徐福將山海鏡握在手裡,五指捏緊又鬆開。他想照一照,又怕自己貿然行事帶來災禍。
僅害他一人便罷,他早就該以死謝罪,可他仍擔憂天下百姓。若他想錯了,這並不是解決之道,反而會真正打開大門,他該怎麼辦?
徐福站在原地靜默良久,最後坐了下來。
他實在拿不定主意,更不忿為什麼要讓他一人牽扯到天下蒼生安危?
到最後,他還是什麼也沒做,靜坐一個時辰後,他起身離開。
在踏出洞穴前,他聞到了新鮮的血氣。徐福頓時警覺起來,伏在洞口後,小心地探出頭去。
外面沒有人,沒有鬼,只有滿地狼藉,和拖得到處都是的殘肢。
徐福張張口,不知說什麼,他慢慢走出來,蹲下去看,又拿出羅盤和草棍算卦。算到最後,他深深吸幾口氣,用盡力氣才站起來,差點沒一頭栽下去。
鮫人。
是鮫人幹的。
而這些鮫人是……是曾經和他第一次出海的將士。
第一次,他匆匆逃離,雖在水中見到古怪黑影卻也不敢深究。
「原來你們在這裡……」徐福慘笑道,「你們居然,一直在島上。」
他聽藍氏說過鮫人,鮫人分兩類,第一類便是和傳聞中一樣,雪膚花貌,不論雌雄皆蓄長發,有美麗的容貌、鱗片和能蠱惑人心的歌喉。
第二類完全相反,人身魚尾,樣貌卻醜陋猙獰至極。這類鮫人並不屬於陽間。
「不論是哪一類鮫人,都可煉鮫人油,制鮫珠。鮫人油可點燈長明不滅千百載,鮫珠能滋養生魂。只可惜,將鮫人煉油容易,令鮫人落淚珠絕無可能。」
「鮫人能感知附近同伴的氣息,若察覺附近有鮫人油與鮫珠,它們即便踏刀山火海也要趕過去。」
耳畔想起藍氏所言,又憶起藍氏徒孫阿洛曾轉告過他,藍氏曾覓得鮫人,她便是靠鮫人油才完成九鼎陣法的封鎖。
徐福心狂跳起來。
四面八方都出現了鮫人,像飢餓的蛇蜿蜒靠近。十幾年過去,它們的面孔早就變得陌生,可徐福挨個看過去後,一個個名字不知怎麼的突然浮現。
徐福引著鮫人離開這片詭譎海域,當籠罩在頭頂的陰雲褪去後,他回頭看去,那座小島已經不見了。
他知道自己把不屬於陽間的鮫人帶出來了,但徐福覺得賭一賭也是值得的。畢竟世上已經有邪祟侵入,他帶來鮫人,也是為了更快打開秦皇陵,驅逐龍脈陰氣。
上岸後,他托人轉交不少銀錢給那幾名死者家眷,自己則往南下,而後在長江口坐船準備去往長安城。
歷經戰亂的港口恢復生機,來往客流如織,船行如梭,岸上挑擔的扛大包拉縴的各精壯漢子絡繹不絕,也有小兒蹦跳來去,頗有一番盛世之象。
徐福不由得駐足船頭看去。
他有多久沒見過盛世之景了?好像記憶中一直都是戰亂、苦役和世家欺壓,百姓臉上永遠都是和大地一樣悶沉的苦色。
一到長安他就開始打聽,準備求見文帝,結果……聽到了他早就被赦免封國師的消息。
徐福只是愣了愣,就拋到腦後,即便他早就知道,也絕不可能出來接受這所謂的國師之位。
然後他就被文帝再度封為了國師。
文帝乃高祖第四子,在他之前,朝中大權一直由呂后一手掌控,名為太后,實則女帝,直到呂后病逝,文帝才得以即位。
而且不知呂后是否臨終前有所悔悟,她將阿洛和自己親信留下,把一切真相轉告文帝,叮囑他一定要迎回徐福,否則大漢危矣。
格外信奉鬼神之說的文帝以大禮迎回徐福,不問長生,只問天下長治久安之法。在得知必須打開秦皇陵探查龍脈後,文帝略作考慮,答應下來。
第6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