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片曾經奢華雄偉的宮殿,大秦萬萬人心之所向處。陛下最愛在正殿邀人議事,樂師們會在殿前起舞,他熟識的方士們和那位天下第一相師會擇一處偏殿一同飲酒和歌,聽前面傳來的歌舞聲。到夜間,再一同登上最高處的塔頂觀星。

  都沒了……什麼都沒了,只有一片漆黑廢墟。

  他仿佛還能聞到那股熱燙的焦火味。

  星空下,徐福跪倒在地,無聲痛哭。

  皇帝悄聲對姜遺光說:「他……也難怪會變成那副模樣。」

  一路走來,徐福的人品她看在眼裡,平心而論徐福可擔得起一句君子,路遇窮困、病弱、幼童等,他從不欺凌,總是儘量能幫就幫,即便有些並非真正弱者,只是以弱示人好謀奪錢財,他也並不下殺手,脫身後便不再管。

  皇帝能感覺到,此刻徐福有些變了,一路波折並未使其蒙塵,可在見到阿房宮慘狀後,這塊美玉終是蒙上淡淡陰翳。乍看不出差別,但若不將陰翳除去而是任由其蒙蔽,誰也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徐福垂著頭,淚水砸在地上,濺起一點灰。

  「西楚霸王,項羽?……」他輕輕念著這個名字。

  一路上,他聽夠了此人事跡。

  秦二世元年,隨項梁起兵,後擁立秦懷王之孫,數次大破秦軍,而後進軍關中,將先占據咸陽的劉邦趕走,然後……

  殺了秦王子嬰,燒毀阿房宮,屠戮了咸陽城……

  ——自立西楚霸王。

  「大秦本該千秋萬代,一個西楚霸王……呵呵呵呵……」

  濃雲遮蔽月光,黑暗也不能掩蓋他眼中恨意。

  皇帝警覺:「他想做什麼?」

  凌燭並不似她這般濫好心,雖說百姓慘狀也叫他有些不好受,可把一切都當看戲就無所謂了。

  百姓苦,既非他所為,也非他力能及,如此,與他何干?

  他笑道:「若有一天,我發現有人毀我宗族,滅我王朝,只為成全自己霸主之名。我也會同那人不死不休。」

  站在後世人角度看,秦暴政滅亡當然是咎由自取,可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後,誰還能理智呢?

  姜遺光也道:「他要報仇。」

  引路人和姜遺光都很少出聲,甚至前者的話比姜遺光還少些,至少皇帝和凌燭發問,姜遺光會回答。引路人卻不搭理他們二人,但若是姜遺光有疑問,他便有問必答。

  姜遺光明白其餘四人已經有些受不住了。

  皇帝、凌燭與符輪開口越來越頻繁,常常聊天,沒有人能看到他們,不必吃喝。他們也無法入睡,就算想要閉上眼睛眯一會兒,神智還是清醒的,僅僅只是閉上眼發呆而已。要是再不能常常出聲,他們就真的和死了沒區別。

  徐福打定主意後趁夜就離開了,北上尋漢王蹤跡。他沒有直愣愣往北走,而是先繞個彎拐道廬江,自稱祖輩師從鬼谷子,被流放嶺南,一路走一路替自己揚名。

  其實世道亂時,跳出來的人很多,誰都想在亂世中分一杯羹,自稱孔孟後人的、六國王室後人的,還有說自己是大秦嬴氏後人的,各路英雄人馬層出不窮。徐福打著鬼谷子親傳的名號一開始沒什麼人注意,耐不住他一路造勢,不斷替親貴世家卜算,凡所言必為真。後來更是放言道他已預測出天下之主。

  有人問,莫不是西楚霸王?

  徐福搖頭:非也。

  不過一介莽夫,可為將才,卻絕無可能稱帝。逐鹿之時,西楚霸王必敗無疑。

  霸王名聲有多大,他這句話傳的就有多遠。有人想殺他,有人想求他,有人要保他。但他總算順利到了漢王地界。結果剛進去他就碰到了熟人。

  是隨他下船後被帶走的隨從之一,他還記得這人名叫阿武,當時他只顧自己逃走,救不了那幾人。沒料到他也到了漢王的地界,過得還不錯。

  阿武請他過去,說他們大王久仰他大名。徐福一路揚名造勢本就是為了讓自己出現漢王面前,但阿武這麼一說,他頓時心生不妙。

  皇帝:「這幾人居然還活著。」

  凌燭:「依在下薄見,阿武必定向漢王坦白了徐福的身份。」

  皇帝:「漢王竟信了。」

  凌燭笑道:「若是不信,也不會悄悄請他過來。」真要表現出求賢若渴,不該親自帶禮登門好叫天下人都知道嗎?

  見到漢王后,對方一語叫破他身份,引他到塌邊坐下,態度可親,問起「仙山」一事,言行中十分嚮往。

  徐福一怔,旋即看向阿武,猛地明白過來阿武並沒有說出「仙山」真相。

  漢王以為他真的找到了仙山。

  皇帝:「阿武為什麼這麼做?就為了讓漢王再出兵找仙山?」

  凌燭:「沒有其他理由了。」他神情複雜,忍不住嘲道,「還真是忠心耿耿。」

  忠心到眼裡只有那位皇帝和將軍。他們就沒想過會有什麼後果嗎?

  皇帝倒不奇怪:「只要事情沒到最糟糕的地步,人總是會心存僥倖。」這樣的人她見過太多了,徐福和阿武目前只想報仇,尤其是阿武,他沒有直面仙山的恐怖,徐福後來又自個兒跑了,在他看來不管仙山是真是假,至少那個地方不尋常是真的。

  凌燭嘲笑道:「說來也是。更何況鬼怪一說自古有之,他們未必會覺得鬼怪是他們引進來的。」

  幾人談話無人聽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