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頁
顧曉倒是不介意這位也找個部族公主娶了,結果他就是一直不上心,至今還沒有成家,但是年紀輕輕,居然先收了兩個比他小不了幾歲的孤兒做了義子,顧曉聽了,簡直有些頭大。
顧曉不想做那種催婚催生的掃興媽媽,但是,徒嘉鈺那是真有王位要繼承,不趁著年輕的時候趕緊成家,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顧曉不知道的是,末兒居然勾搭上了一個流亡到殷洲的亡國公主,如今正打得火熱。因為不確定顧曉對於外族兒媳婦的觀感,末兒在信裡面提都沒有提,只是琢磨著,等著生米煮成熟飯了,那母妃不答應也得答應了。雖說母妃之前說過,自己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末兒還是有些心虛的。
倒是柳湘蓮和石光瑞都隨船送了東西回來,一份是孝敬顧曉這個未來岳母的,一份是送給未婚妻的。
他們看起來是跟歐洲的殖民者有了接觸,因為送過來的是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首飾。比如說送給可卿的就是一套鑲嵌珍珠鑽石的首飾,包括了冠冕、項鍊、手鍊、耳墜、戒指、胸針,打開首飾盒,就是一片珠光寶氣。佳婉得到的卻是一套藍寶石的首飾,比可卿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哪怕是在昏暗的室內,都熠熠生輝。
信裡面他們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因此,顧曉也不確定,他們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反正每次船隊回來,帶回來的財富是實打實的。
之前朝廷還擔心那麼多移民過去,夠不夠吃飯,如今朝廷已經開始琢磨著從殷洲那邊反向進口食品了。
當然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牛肉乾和風乾火雞,這些用油紙包起來,密封放在箱子裡面,只要運輸過程中注意防水防潮,那麼就是極好的糧食補充。
這些東西放在市面上廉價出售,可以有效作為糧食不足時候的補充。像是一些低檔的酒館飯攤子就喜歡買這樣的東西,只要一小塊,煮個一大鍋,就能當做肉湯來賣。那些賣苦力的底層人,也喜歡吃這些,多花一文錢,湯裡面就能多兩塊指頭大的肉,雖說肉質粗糙了些,但是耐嚼啊,放在嘴裡就讓人有一種由衷的滿足感。
除了軍中大批量採購之外,買得最多的其實是各地的地主。
如今佃戶長工短工都跟以前不一樣了,你敢剋扣他們,他們立馬將手裡的東西一扔,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不了我們不要這點破磚爛瓦的家當,直接移民算了,也省得再受你們這些鳥氣!
以前他們只敢要求農忙的時候有魚肉和乾飯,如今便是平常幫著除草都不肯糊弄了,沒有白米白面,那也得吃點乾的,起碼要有一個菜,菜裡頭得有肉,別想用什麼青菜豆腐糊弄他們。
這年頭租子本來就降了,佃戶也不好招,一個個跟他們討價還價,有的地方租子都降到三成了,那些佃戶還各種不滿意。對於這些將少賺就等於虧當做準則的守財奴來說,這簡直是豈有此理!偏生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只能想辦法買各種便宜的魚肉來糊弄人,以前都是買各種醃漬的鹹魚,如今殷洲的風乾牛肉和雞肉居然比鹹魚還便宜,也就是煮起來多費一點柴火。如今地裡頭秸稈那麼多,用就用吧!
大家現在也是認命了,甚至,一些開明的士紳和地主也琢磨著要出去看看了!畢竟,如今種地收益愈發不如之前了,殷洲現在只能出口一些肉乾,說不定以後就能出口糧食了,也就是說,再玩什麼囤積居奇,兼併土地這一套,很快就行不通了,說不定還要損失慘重!朝廷如今做事也簡單粗暴,哪裡受了災,先拿出一部分糧食出來賑濟,然後就給災民一個選擇,要麼就在老家半死不活的熬著,要麼就直接移民。這幾年北方倒是沒什麼災害,反倒是南方降雨太多,以至於洪澇頻發,這些地方原本就地狹人多,若是活不下去,這些人本來就是要逃荒的。這逃荒出去的,能回鄉的也是少數,如今不過是換個地方逃荒,還有官府兜底,因此,一個個答應得飛快。
人家都跑了,他們這些大戶囤積的糧食怎麼辦?再想要一口薄棺,幾升糧食酒換一個勞動力,就更不用想!連著許多人家的家奴,都有趁著機會跑掉的。
偏偏大家對此毫無辦法,朝廷的確會打擊逃奴,但是人家都漂洋過海了,說不定都改名換姓了,你到哪兒找去?甚至別說是漂洋過海了,就是人家逃到隔壁縣,你都沒有辦法。真當官府是你家開的,為了幾個奴婢,人家就大舉出動?
打不過怎麼辦,只能是加入了!
第218章
這些人自身底子厚, 自然是不想要貿然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發展的,畢竟,無產者可以什麼都不用管, 只要腦子一熱,就去報名登船。現在往殷洲去的船多了,運河還有大江兩岸沿途碼頭都有報名移民的地方, 許多貨船都能把你送到地方去,到了港口, 殷洲的船隊直接就跟船主結算,按人頭拿錢。他們現在已經學精了, 不要銀子,而是要殷洲來的貨物。
主要是來自海外的銀子太多了, 如今市面上儼然已經開始貶值,能買到的東西自然也就少了, 還不如換成貨物來得划算。
殷洲那邊如今貨物已經不再局限在各種寶石皮毛還有肉乾之類, 如今變得豐富了許多。
主要是那邊地不值錢,又非常肥沃, 大家已經沒辦法再精耕細作了,開始進行比較粗放式的種植,如今是種什麼更省心,那就種什麼。
一些工匠在情勢的逼迫下,已經發明出了各種機械, 雖說還沒有搞出什麼蒸汽機之類的,卻也更省力了。以前之所以沒有開發出這些東西,無非就是因為以前人口太多, 勞動力根本不值錢,不管是力氣活還是精細活, 找人來干,都更便宜可靠。
顧曉不想做那種催婚催生的掃興媽媽,但是,徒嘉鈺那是真有王位要繼承,不趁著年輕的時候趕緊成家,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顧曉不知道的是,末兒居然勾搭上了一個流亡到殷洲的亡國公主,如今正打得火熱。因為不確定顧曉對於外族兒媳婦的觀感,末兒在信裡面提都沒有提,只是琢磨著,等著生米煮成熟飯了,那母妃不答應也得答應了。雖說母妃之前說過,自己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末兒還是有些心虛的。
倒是柳湘蓮和石光瑞都隨船送了東西回來,一份是孝敬顧曉這個未來岳母的,一份是送給未婚妻的。
他們看起來是跟歐洲的殖民者有了接觸,因為送過來的是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首飾。比如說送給可卿的就是一套鑲嵌珍珠鑽石的首飾,包括了冠冕、項鍊、手鍊、耳墜、戒指、胸針,打開首飾盒,就是一片珠光寶氣。佳婉得到的卻是一套藍寶石的首飾,比可卿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哪怕是在昏暗的室內,都熠熠生輝。
信裡面他們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因此,顧曉也不確定,他們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反正每次船隊回來,帶回來的財富是實打實的。
之前朝廷還擔心那麼多移民過去,夠不夠吃飯,如今朝廷已經開始琢磨著從殷洲那邊反向進口食品了。
當然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牛肉乾和風乾火雞,這些用油紙包起來,密封放在箱子裡面,只要運輸過程中注意防水防潮,那麼就是極好的糧食補充。
這些東西放在市面上廉價出售,可以有效作為糧食不足時候的補充。像是一些低檔的酒館飯攤子就喜歡買這樣的東西,只要一小塊,煮個一大鍋,就能當做肉湯來賣。那些賣苦力的底層人,也喜歡吃這些,多花一文錢,湯裡面就能多兩塊指頭大的肉,雖說肉質粗糙了些,但是耐嚼啊,放在嘴裡就讓人有一種由衷的滿足感。
除了軍中大批量採購之外,買得最多的其實是各地的地主。
如今佃戶長工短工都跟以前不一樣了,你敢剋扣他們,他們立馬將手裡的東西一扔,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不了我們不要這點破磚爛瓦的家當,直接移民算了,也省得再受你們這些鳥氣!
以前他們只敢要求農忙的時候有魚肉和乾飯,如今便是平常幫著除草都不肯糊弄了,沒有白米白面,那也得吃點乾的,起碼要有一個菜,菜裡頭得有肉,別想用什麼青菜豆腐糊弄他們。
這年頭租子本來就降了,佃戶也不好招,一個個跟他們討價還價,有的地方租子都降到三成了,那些佃戶還各種不滿意。對於這些將少賺就等於虧當做準則的守財奴來說,這簡直是豈有此理!偏生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只能想辦法買各種便宜的魚肉來糊弄人,以前都是買各種醃漬的鹹魚,如今殷洲的風乾牛肉和雞肉居然比鹹魚還便宜,也就是煮起來多費一點柴火。如今地裡頭秸稈那麼多,用就用吧!
大家現在也是認命了,甚至,一些開明的士紳和地主也琢磨著要出去看看了!畢竟,如今種地收益愈發不如之前了,殷洲現在只能出口一些肉乾,說不定以後就能出口糧食了,也就是說,再玩什麼囤積居奇,兼併土地這一套,很快就行不通了,說不定還要損失慘重!朝廷如今做事也簡單粗暴,哪裡受了災,先拿出一部分糧食出來賑濟,然後就給災民一個選擇,要麼就在老家半死不活的熬著,要麼就直接移民。這幾年北方倒是沒什麼災害,反倒是南方降雨太多,以至於洪澇頻發,這些地方原本就地狹人多,若是活不下去,這些人本來就是要逃荒的。這逃荒出去的,能回鄉的也是少數,如今不過是換個地方逃荒,還有官府兜底,因此,一個個答應得飛快。
人家都跑了,他們這些大戶囤積的糧食怎麼辦?再想要一口薄棺,幾升糧食酒換一個勞動力,就更不用想!連著許多人家的家奴,都有趁著機會跑掉的。
偏偏大家對此毫無辦法,朝廷的確會打擊逃奴,但是人家都漂洋過海了,說不定都改名換姓了,你到哪兒找去?甚至別說是漂洋過海了,就是人家逃到隔壁縣,你都沒有辦法。真當官府是你家開的,為了幾個奴婢,人家就大舉出動?
打不過怎麼辦,只能是加入了!
第218章
這些人自身底子厚, 自然是不想要貿然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發展的,畢竟,無產者可以什麼都不用管, 只要腦子一熱,就去報名登船。現在往殷洲去的船多了,運河還有大江兩岸沿途碼頭都有報名移民的地方, 許多貨船都能把你送到地方去,到了港口, 殷洲的船隊直接就跟船主結算,按人頭拿錢。他們現在已經學精了, 不要銀子,而是要殷洲來的貨物。
主要是來自海外的銀子太多了, 如今市面上儼然已經開始貶值,能買到的東西自然也就少了, 還不如換成貨物來得划算。
殷洲那邊如今貨物已經不再局限在各種寶石皮毛還有肉乾之類, 如今變得豐富了許多。
主要是那邊地不值錢,又非常肥沃, 大家已經沒辦法再精耕細作了,開始進行比較粗放式的種植,如今是種什麼更省心,那就種什麼。
一些工匠在情勢的逼迫下,已經發明出了各種機械, 雖說還沒有搞出什麼蒸汽機之類的,卻也更省力了。以前之所以沒有開發出這些東西,無非就是因為以前人口太多, 勞動力根本不值錢,不管是力氣活還是精細活, 找人來干,都更便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