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沉舟又說:「李小四撿的銀子和黃大仙丟的銀子數目對不上,所以這並不是黃大仙丟失的銀子。按我朝規定,無主的銀子要歸入國庫,所以這二十兩銀子本官要收繳。」

  黃大仙聞言急了,上前兩步要說話,卻被陸沉舟直接打斷。

  陸沉舟又說:「至於黃大仙丟的銀子,本官會下令使人去尋問,看到底誰撿了。儘量早點幫你追回來。」

  黃大仙愣住了,說:「這,這……」

  上哪追去?本來就……

  陸沉舟充耳不聞,繼續道:「另外,本官感念李小四之母品行端正,教子有方。特賞她二十兩以作表率。」

  說完,他便把手裡的紅綢手絹包著的二十兩銀子遞給了李小四的母親。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當著黃大仙的面紛紛叫好。

  那黃大仙面紅耳赤,可是陸沉舟說的有理有據,他又沒辦法反駁,只能吃了啞巴虧,跺著腳走了。

  眾人散去之後,陸沉舟別了鎮長,和沈雲稚往客棧方向走去。

  沈雲稚問:「陸沉舟,真的是那個黃大仙在撒謊嗎?」

  「嗯。」

  「你怎麼知道呢?」

  陸沉舟答道:「那個用來包銀子的紅綢手絹,我讓他們還原打結的時候看了,那個手絹是包住銀子之後又打了兩個結。」

  「但是那個手絹很小,如果裡邊再放十兩銀子的話,總共是三十兩銀子。那么小的手絹如果包了三十兩銀子,是根本沒有辦法打兩個結的。所以黃大仙肯定在撒謊。」

  沈雲稚蹙眉:「那你為什麼不直接這麼說出來呢?」

  陸沉舟沉默了片刻,問:「沈雲稚,你覺得目的重要?還是過程重要?」

  「什麼意思呀?」沈雲稚不解。

  陸沉舟說:「黃大仙可惡,別人撿了他的錢財後如數奉還,他不僅不感謝,反而還訛詐,該罰。李小四之母品行端正,拾金不昧,教子有方,該賞。」

  「一個罰,一個賞,這是目的。如果我直接指出黃大仙撒謊,那他頂多被訓斥幾句。可是我順著他的話說,讓他無從發作只能認栽。」

  「這叫巧立名目,也就是耍花招。用不太正當的手段,達成正當的目的。」

  沈雲稚看著他不說話。

  陸沉舟被他那一雙清亮亮的眼睛看得有些心虛,其實按他本來的脾性和作風,應該就是直接指出黃大仙在撒謊,將人訓斥一頓了事。

  斷案一事,講得是公正不徇私情,他並不會在裡面摻雜個人喜惡。

  而今天他之所以這麼斷案,是故意為之,為了給沈雲稚上一課。

  他避著沈雲稚的目光,說:「為君者,有時候也要巧立名目。」

  頓了頓,他又說:「只要你覺得目的正當,就別太在意手段和過程。」

  沈雲稚聞言點點頭,思索著,似乎是聽了進去。

  陸沉舟在心裡卻想,不對的,這話其實並不對的。他如果是要教導出一位君子,肯定不會說這樣的話。

  但是沒辦法,他要教導的是一位儲君。

  想到這,陸沉舟有一種教壞孩子的感覺,突然心情極差,默不作聲地走著。

  沈雲稚敏銳地察覺到陸沉舟心情很低落,但他不知原因,只能乖乖跟在他旁邊。

  陸沉舟越走越快,心情很差,越來越差。他在想,沈雲稚以後當了皇帝,會變成什麼樣?

  心思深沉?冷漠多疑?不擇手段?

  「陸沉舟……」沈雲稚突然喊他。

  陸沉舟回頭:「嗯?」

  沈雲稚指著路邊賣糖人的小攤兒,說:「我想吃。」

  好吧,他想像中的那個帝王的影子還很遠很遠,現在的儲君還只是一個喜歡吃糖的小屁孩兒。

  天色漸晚,江邊漁火搖曳,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可還是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陸沉舟教壞孩子咯……

  教完又自責,哈哈縣令大人好可愛。

  感覺一直寫的太平淡了,在想要不要加些劇情,縣令斷案什麼的。

  第22章 官印丟了

  流言在鄉間總是走得極快,溪邊浣衣的婦人,田間耕作的漢子,村頭樹下抽旱菸的老人,牆角房根兒處扯閒篇的婆子。

  再有男人的酒桌,女人的灶前,到處都是適合流言流竄的場地。

  總之,當陸沉舟和沈雲稚離開青花鎮,趕到下一站也就是永安鎮的時候。幾乎方圓百里都知道,陸縣令帶著孌童下鄉了。

  縣令大人和孌童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沈雲稚盤腿坐在牛車上吃堅果,吃得臉頰鼓鼓。

  他剝了一小把松子,在手心裡攢成一小堆給陸沉舟。

  陸沉舟接過來,一口吃掉了。

  沈雲稚又低著頭剝松子,問:「再往下面走是哪裡呀?」

  「永安鎮。」

  到了江邊的永安鎮時,正是黃昏,夕陽落於平江之上。幾艘漁船經過,江面泛起金色漣漪,浮光躍金。

  兩人乘著慢悠悠的牛車,走在小鎮的石板路上,聽著漁歌唱晚。

  沿江的鋪子陸續點上了燈籠,映在江面上,分外好看。

  兩人在客棧歇下,吃了晚飯,沈雲稚喜歡江邊剛上岸的鮮魚,吃了兩碗飯,不出所料又撐了。

  陸沉舟便和他出門散步,順便體察民情。

  「咦?」沈雲稚突然發出困惑的聲音,指著路邊跪著的一個和他不多年齡的男孩兒,問陸沉舟:「這是在幹什麼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