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後高順留下,呂布出征,培養好的參務員也派往各軍。

  這是盛安八年。

  盛安九年,白玉京通往長安、襄陽的鐵路竣工。

  鐵道車面世。

  時速不快,還趕不上馬車,但勝在夜裡也能通行,中途不用歇息。

  因車身蜿蜒數里,百姓呼為龍車,以乘坐為榮。

  盛安十年,前往西域的商隊回到漢境,帶來各種稀奇古怪的物產,以及豐厚的商稅。

  同年呂布、曹操從北域撤軍,揮師身毒國。

  盛安十一年,課農司以北海系列和江夏系列雜交培育的稻種北夏一號,畝產達到七百五十八斤,超過了張禎當初對呂布說的七百斤。

  麥種廣平三號,畝產達到七百零二斤,也是個驚喜。

  因而在這一年,張禎將田賦降到四十稅一,商稅之外的其它稅賦,也是能減則減。

  她還卸去身上所有州牧之職,並明令往後不可再設。

  十月初,孫策帶著周瑜從北撤回,準備探索東南海域,履行東南經略使之職。

  所乘坐的大型戰船,幾年前就開始製造,兩人不在的時候,由孫權督造。

  一共造了六十艘,組成巨型艦隊。

  他們正式啟航之前,孫權已經成了周邊眾部落、島國有名的海盜。

  某個後世殘暴變.態的小島國,被他洗劫一空,殺得只剩十之一二。

  並非張禎給過他什麼提示,她都不知道他能跑到那兒。

  而是他覺得那地方的人很怪,習俗也很怪,怪得讓他無法接受,因此大開殺戒。

  孫權還繪製了許多航海圖。

  這些圖,後來都到了孫策、周瑜手裡。

  盛安十二年,諸葛亮會同張郃,進軍西南。

  張郃這個西南經略使,終於名副其實了。

  司馬懿、王定那一路,也在官軍的輔助下做出成效,百越歸順。

  張禎將他們歸於外事部,任命司馬懿為宣越郎中,王定為明越郎中。

  對於司馬懿,張禎起了幾次殺心,最終還是沒動手。

  但給劉協和諸葛亮下了一道嚴令,哪天她要是出了意外,他們即刻誅殺司馬懿。

  她活著自然會盯著他,她若是死了,必須將他也帶走。

  兩人驚問為何,張禎答曰此人乃是天生的災星,一旦得勢,便會給人間帶來苦難。

  劉協說那不如現在就殺,張禎回他時機不到。

  盛安十三年,新都城白玉京終於建造完工,歷時九年,張禎也二十九歲了。

  穿越到漢末,已有十四個春秋。

  ——

  「皇姐,你看那邊!」

  龍車第一個車廂內,只坐了劉協一家和呂布、張禎。

  文武百官在後面的車廂。

  雖然已經坐過四、五次,劉協還是覺得新奇,指著路旁正在轉動的大風箱給張禎看。

  張禎笑道,「看見了,扇葉轉得極快。」

  聽說秦書、江塘他們正在研究蒸氣之力、雷電之力,希望他們早日成功。

  今天,是禮部推算出來的黃道吉日,適宜搬遷。

  因而眾臣恭請皇帝動身。

  長安城內許多居民,以及各地購買了白玉京房產的人家,都已在兩個月前陸續開始搬入。

  皇帝之前沒動,是要等少府先派人過去收拾宮室。

  現在不能再叫小皇帝,因為人家已經有了兩兒一女,當父親了。

  「神悅,手別伸出去,仔細著涼。」

  呂布坐在張禎身旁,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張禎縮回手,嗔道,「就你事多。」

  劉協看得很是羨慕,成婚這麼多年,皇姐和姐夫還這般恩愛。

  不像他和皇后、貴人,早沒了初時的心動。

  或許,他該再納幾名妃嬪。

  但妻妾定會因此而傷心,還是算了罷。

  劉協打消主意。

  他的人生中遷過兩次都。

  第一次是被迫的,與其說是遷都,不如說是逃難,心裡只有恐懼和悲傷。

  而這一次,滿心都是喜悅和期待。

  與之相比,美色真不算什麼,沒有就沒有了。

  五日後,龍車到達白玉京外的車寮。

  「吾皇萬歲,萬萬歲!」

  「宸王千歲萬安!」

  「大將軍威武!」

  先到的百姓自發恭迎,放聲歡呼。

  三人揮手致意,在群臣的簇擁中,上了宮裡來接的六駕馬車,馳入新都城。

  真正的白玉京,比模型更令人震撼。

  恢弘、華美、壯觀。

  近二十萬民夫修建九年,耗費人力物力無數,大家可以想像成品有多驚人。

  這麼說吧,能達到一百分的環節,李嚴、秦書絕不屈就九十九分。

  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每一處都體現著這個時代的最高工藝、最強審美,當得起「天上仙都」之稱。

  城牆上下、內城外城的防護設施,也是墨家傳人精心構造。

  就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後的現代,及得上的城池也沒幾座。

  參觀過的外邦使團,眼珠子都瞪得快掉下來。

  設計白玉京之初,張禎就考慮到了要改官制,因而內閣、各部都有自己的獨立官署。

  太學的農學院、墨學院、軍學院,以及專育胡人的初級班,也有了專屬的學舍群落。

  另加了一個醫學院,由華佗、張仲景負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