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顧文君沉默了一會兒,說:「可是這中間會有一個過程吧?在人意識到AI導致的問題之前,可能有很多人就失業了。」
林初弦摸了摸她的頭,說:「是會有。不過你不用擔心,夏夏幫你算過了,你還見不到這個場景。」
顧文君眼睛一亮,「是這樣嗎?那就好。」
她放鬆下來,靠在沙發上,跟林初弦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大王,我考你們學校好不好?」
「我覺得不太好。」
「為什麼?」
「我們學校在帝都不是很被人看得起,不太建議你去。」
「大王,你們學校不是也挺好的嗎?」
林初弦微笑著看她,「你沒看到那個新聞嗎?當紅小花去我們學校拍電視劇,劇組把我們學校理工樓牌匾換成了水木大學。」
「呃……」
「我們現任校長去年開學講話,還說希望大家做光華明天的棟樑。」
「怎麼會是光華大學?!」
「因為他原先是光華大學的校長。」
「呃……」
「之前還有帝都大學研學團進不去帝都大學,就來我們學校湊合了。」
「啊?」
「我們學校停車費比附近都低。我們學校旁邊有醫院的,病人家屬都把車停我們學校,因為我們學校沒什麼遊客。」
「……怎麼聽著這麼慘?!」
「也不是很慘,我們學校說出去,很多人還是覺得不錯的,只是在帝都那種地方不是第一選擇而已。」
但是聽著還是好慘啊!
顧文君同情地拍了拍林初弦的肩膀。
大王,你辛苦了!怪不得都修佛了,不佛系根本不行!
林初弦慢慢地說:「君君,你要根據專業選學校。你要想清楚你要幹什麼,再往那個方向努力,不要盲目。不過我不建議你讀社會學和人類學、民俗學,這些專業真沒有前途。無論是金錢的錢,還是前方的前,都沒有。」
顧文君慢慢地點了點頭。
但是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
算了,還有兩年時間呢,慢慢想吧。高考的變數本來也挺多的。
星期一,她跟小夥伴說了自己要去物理班。
分班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接下來,還是努力學習吧。
——全文完——
第441章 完結感言或者說廢話
這是我第一篇寫得這麼長的文。以前的文最長只有30萬,這次的字數簡直是突破性的。
我以前言情只寫過同人,從來沒寫過原創,所以這篇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處女作吧。也因為這樣,在選擇世界觀的時候,我選擇了現代背景。因為這篇文選擇了自構的靈幻世界觀,現代背景至少一些日常生活不需要解釋,畢竟靈幻那側需要解釋的實在太多了。
我從小就很喜歡靈幻喜劇,非常喜歡林正英的殭屍系列。林正英所拍的靈幻電影一直在求新求變。民俗和流行文化結合、中西碰撞、傳統法術和科幻的碰撞,這些嘗試都有過。並不是所有嘗試都是成功的,但是至少很有趣。
直到現在,《驅魔警察》的鬥法都讓我印象深刻,後來的同類型影視作品也好,文學作品也罷,沒有哪怕一部能讓我覺得超越的。
包括我自己,也不能。
鬼魂的概念非常古早,幾乎可以說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生長的。它的存在實際上已經構成一種觀念史,而不是一種恆定的產物。即使是現代對鬼魂的認知,實際上也是不同年代的層累構成的,而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因為我從小就對靈幻題材感興趣,所以接觸志怪小說也很早。我大概是小學讀的《聊齋志異》,後來陸續讀了歷代的各種志怪小說,所以很多時候對於靈異和玄學網文里的「自古以來」有點無語。你古到什麼時候?能說一下嗎?
但《聊齋》我整體感覺是並不喜歡,因為太多書生跟女鬼、妖精(不管性別)的故事了,每一篇套路化又很明顯。
與之相比,《聊齋》不寫書生跟女鬼、妖精的故事時,我會覺得更好看。所以,我把很喜歡的《金世成》當成《華電工檔案》那一整個系列番外的構思起點。
《金世成》不算《聊齋志異》名篇,我大概說一下內容:
一個叫金世成的二流子忽然出家了,成天裝得瘋瘋癲癲的,自號為佛,並經常吃屎。是的,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吃屎。但是這種奇葩行為讓很多老百姓就覺得他是真佛,把他供奉起來了,不斷給他送財物。後來有個官員知道這件事,把他抓了起來,打了一頓。老百姓就奔走相告「佛遭難了」,然後把他救了出來。
所以從一開始,《華電工檔案》的基調就被定下來了。那就是一些主要跟靈異無關,可是很多人以為有靈異的群體事件。
但是這些群體事件不能太早,因為直到,官方依然是公開支持一些迷信行為的(例如求雨之類的)。就我查到的材料而言,蠱女在民國時期甚至被官方收監過,因為他們相信下蠱是真的存在的。
在建國後,破除迷信的行動有很多,但與此同時,迷信導致的群眾事件也有很多,所以我把目光集中在這些事件上面。
《華電工檔案》系列,除了最後的《狐總管》,其他都是根據現實事件改編。
為什麼我要寫這個呢?
因為我要給這個故事一開始仿佛一個普通現代都市的理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林初弦摸了摸她的頭,說:「是會有。不過你不用擔心,夏夏幫你算過了,你還見不到這個場景。」
顧文君眼睛一亮,「是這樣嗎?那就好。」
她放鬆下來,靠在沙發上,跟林初弦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大王,我考你們學校好不好?」
「我覺得不太好。」
「為什麼?」
「我們學校在帝都不是很被人看得起,不太建議你去。」
「大王,你們學校不是也挺好的嗎?」
林初弦微笑著看她,「你沒看到那個新聞嗎?當紅小花去我們學校拍電視劇,劇組把我們學校理工樓牌匾換成了水木大學。」
「呃……」
「我們現任校長去年開學講話,還說希望大家做光華明天的棟樑。」
「怎麼會是光華大學?!」
「因為他原先是光華大學的校長。」
「呃……」
「之前還有帝都大學研學團進不去帝都大學,就來我們學校湊合了。」
「啊?」
「我們學校停車費比附近都低。我們學校旁邊有醫院的,病人家屬都把車停我們學校,因為我們學校沒什麼遊客。」
「……怎麼聽著這麼慘?!」
「也不是很慘,我們學校說出去,很多人還是覺得不錯的,只是在帝都那種地方不是第一選擇而已。」
但是聽著還是好慘啊!
顧文君同情地拍了拍林初弦的肩膀。
大王,你辛苦了!怪不得都修佛了,不佛系根本不行!
林初弦慢慢地說:「君君,你要根據專業選學校。你要想清楚你要幹什麼,再往那個方向努力,不要盲目。不過我不建議你讀社會學和人類學、民俗學,這些專業真沒有前途。無論是金錢的錢,還是前方的前,都沒有。」
顧文君慢慢地點了點頭。
但是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
算了,還有兩年時間呢,慢慢想吧。高考的變數本來也挺多的。
星期一,她跟小夥伴說了自己要去物理班。
分班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接下來,還是努力學習吧。
——全文完——
第441章 完結感言或者說廢話
這是我第一篇寫得這麼長的文。以前的文最長只有30萬,這次的字數簡直是突破性的。
我以前言情只寫過同人,從來沒寫過原創,所以這篇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處女作吧。也因為這樣,在選擇世界觀的時候,我選擇了現代背景。因為這篇文選擇了自構的靈幻世界觀,現代背景至少一些日常生活不需要解釋,畢竟靈幻那側需要解釋的實在太多了。
我從小就很喜歡靈幻喜劇,非常喜歡林正英的殭屍系列。林正英所拍的靈幻電影一直在求新求變。民俗和流行文化結合、中西碰撞、傳統法術和科幻的碰撞,這些嘗試都有過。並不是所有嘗試都是成功的,但是至少很有趣。
直到現在,《驅魔警察》的鬥法都讓我印象深刻,後來的同類型影視作品也好,文學作品也罷,沒有哪怕一部能讓我覺得超越的。
包括我自己,也不能。
鬼魂的概念非常古早,幾乎可以說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生長的。它的存在實際上已經構成一種觀念史,而不是一種恆定的產物。即使是現代對鬼魂的認知,實際上也是不同年代的層累構成的,而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因為我從小就對靈幻題材感興趣,所以接觸志怪小說也很早。我大概是小學讀的《聊齋志異》,後來陸續讀了歷代的各種志怪小說,所以很多時候對於靈異和玄學網文里的「自古以來」有點無語。你古到什麼時候?能說一下嗎?
但《聊齋》我整體感覺是並不喜歡,因為太多書生跟女鬼、妖精(不管性別)的故事了,每一篇套路化又很明顯。
與之相比,《聊齋》不寫書生跟女鬼、妖精的故事時,我會覺得更好看。所以,我把很喜歡的《金世成》當成《華電工檔案》那一整個系列番外的構思起點。
《金世成》不算《聊齋志異》名篇,我大概說一下內容:
一個叫金世成的二流子忽然出家了,成天裝得瘋瘋癲癲的,自號為佛,並經常吃屎。是的,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吃屎。但是這種奇葩行為讓很多老百姓就覺得他是真佛,把他供奉起來了,不斷給他送財物。後來有個官員知道這件事,把他抓了起來,打了一頓。老百姓就奔走相告「佛遭難了」,然後把他救了出來。
所以從一開始,《華電工檔案》的基調就被定下來了。那就是一些主要跟靈異無關,可是很多人以為有靈異的群體事件。
但是這些群體事件不能太早,因為直到,官方依然是公開支持一些迷信行為的(例如求雨之類的)。就我查到的材料而言,蠱女在民國時期甚至被官方收監過,因為他們相信下蠱是真的存在的。
在建國後,破除迷信的行動有很多,但與此同時,迷信導致的群眾事件也有很多,所以我把目光集中在這些事件上面。
《華電工檔案》系列,除了最後的《狐總管》,其他都是根據現實事件改編。
為什麼我要寫這個呢?
因為我要給這個故事一開始仿佛一個普通現代都市的理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