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人?一群見利忘義的鼠輩!」他淡漠道。

  豫妃還是那副淡若蘭花的模樣:「蘇相、樊星、扶搖……甚至那關在內牢的章遮、未成年的二殿下,都是陛下棋盤上的棋子。」

  「你……」趙晟有許多話想問她,不知從何處問起。一時語塞。

  「臣妾不過旁觀者清罷了。聽說北關告捷,陛下若想逆風翻盤,要趕在康南王還朝之前。您終歸是『陛下』,大殿下與賀泠改制傷及誰的利益,誰就會與您站在一起。」

  趙晟忽而動容,笑道:「到頭來,還是愛妃一語點醒夢中人。」

  豫妃溫柔笑著不再說話:我不過是在養蠱解悶、了卻殘生,看誰能斗過誰罷了。

  第167章 麻木

  夜來風涼。

  景平在收拾屋子。

  整理雜務可以收心, 這些小事他不樂意假手於人。

  邊關大捷,或許晏初快回來了。他希望對方快回來,又希望可以慢一點, 容他來一次最狠的快刀斬亂麻。

  在景平看來, 天下事、宮中人, 就如房間裡的東西, 從哪來、到哪去,有自己的位置,便看著順眼。

  有些東西沒用了, 就該扔掉;有些人不該活, 就得深深埋進地里去。他把李爻支到邊關去是勁力保護著對方對舊情的顧念,但伺機、籌謀,好不容易換來的局面不能被付之一炬。

  景平一邊狠心地想,一邊狠心地把該扔的扔了, 停手時發現扔的全是自己的東西,與李爻相關的, 半件都捨不得丟——沒出息的樣兒。

  他從柜子里扯出李爻已經穿得很舊的睡袍,袍子邊角好幾處跳線。

  他把爛絛子仔細剪掉,將袍子在臉邊貼了貼, 旋即也覺得自己是有點毛病, 坦然正視這毛病片刻, 確定改不了。遂已就已就地貼著衣裳細細嗅到熟悉的香味。他笑話著自己、把衣裳仔細疊好放齊, 關上柜子門。

  「咔噠」一聲輕響之後, 院子裡汪兄「嗷嗷」叫喚幾聲。

  動物有自己的語言習慣, 長久相伴之人是能聽懂狗話的, 滾蛋的「嗷嗷嗷」意在告訴主人它有重大發現。

  景平推開門,見狗子在老梧桐下刨出個大坑。

  汪兄又「汪」一聲:兄弟快來看!

  坑裡確實有東西, 土兮兮的像是個布包。

  梧桐樹是晏初爹娘去邊關前栽下的,之後二位沒能活著回來。

  那年晏初也就……七八歲吧?

  景平想到這,心頭一緊,難不成是二位留了什麼東西給他?

  他思量再三把東西啟出來了。

  布包不大,沉甸甸、硬邦邦的。

  正巧,胡伯在院外路過,景平趕快喊一聲,捧著東西追上去。

  老伯頓步回身:「哎喲,公子,你不出聲我都沒看見你,實在是上歲數了老眼昏花。」

  話畢,老伯的昏花老眼看見景平手裡的東西:這是什麼?新藥?夠埋汰的。

  「汪兄在樹下挖出點東西,您知道是什麼嗎?是不是將軍和夫人埋下的,若是晏初不知道,我怕他見了心裡難受……」

  胡伯愣神反應片刻,又哈腰細看景平手上抱的東西,認出來了。

  他大「咳」一聲,指著滾蛋:「你這狗東西!讓我說你什麼好?」

  狗東西聽老伯語調不善,意識到自己可能惹禍了,一縮脖子、「嗚嗚」兩聲,倒退縮在景平腳邊即刻認慫。

  鬧得景平更加莫名了。

  胡伯看看布包,看看景平,嘆道:「公子打開看看吧,看完收好,重新埋回去,莫讓王爺知道。」

  這讓景平朦朧意識到東西或許是李爻埋的,會是什麼呢……?

  他滿懷恭敬,將布包請到院中的石桌上,小心解開。

  油布里是個墨玉匣子。

  玉面光滑,沒有任何雕紋刻印。因為油布包得仔細,墨玉未遭泥土沁染,在月色下仿佛一面黑鏡子,泛著幽光。

  景平廢了好大勁兒,才將嚴絲合縫的玉蓋子打開。

  先入眼的是一對玉墜子,似佩似珏,能對出整個圖案。

  景平對金玉之物沒研究,不明白上面雕紋是何意思,但看那對東西雕工精巧,一隻拴在竹扇上做扇墜,另一隻掛在笛子上、甩出個很誇張的絡子,也就猜出八/九不離十。

  除這兩樣東西,盒子裡還躺著個油氈布縫製的袋子,像信封,裡面鼓鼓囊囊不知塞了什麼。

  他請出袋子,小心翼翼把裡面東西抽/出來——那是很厚一沓子紙。

  景平不知紙張里「夾帶私貨」藏著一片布,展開紙,布片往下跳。

  又被他一把抄住。

  一晃的功夫,景平看清布片上勁力鬆散的幾個字「吾兒福氣綿長」。

  年輕人的心被狠狠揪了一把。

  他聽李爻講過這段過往,今日親眼所見,依舊為之動容。

  他在這一瞬間萬分確定,盒子是李爻埋下的。

  這是衣冠冢嗎?

  埋了晏初對爹娘的思念。

  景平把布片好好放在玉匣里,展開厚厚的紙張看,再次傻眼——

  紙上密密麻麻,翻來覆去只有一句話「我爹娘死了」。

  字體尚且幼稚,隱約能看出李爻後來筆走龍蛇的筋骨結構,頭幾張紙上滿是皺褶,是淚痕洇花了連片墨跡;往後翻,濕痕漸漸少了;最後幾張紙已是平平整整,字也工整、冷靜了太多。

  胡伯見景平看得皺了眉,輕嘆一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