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本來覺得今天的萩很好,既沒有穿過於新潮的服裝,也沒長出毛絨絨的耳朵或是尾巴、…結果竟然是昆蟲類嗎?
昆蟲類嗎?
你看著眼前還是人類形態的青年,很擔心下一秒他頭上會長出觸角來。
如果那樣的話、剩下的人生中你都不會再像正常人那樣睡覺了。
你靜默地把茶杯放回桌上。
紅茶泡得很好,甜味和香氣都恰到好處。但一想到裡面說不定加了蚜蟲蜜,就怎麼都放心不下。
萩原研二看了一會兒完全僵住的你,笑著說:「雖然不知道翼醬在想什麼,但是不是哦。」
「可——」
「不是哦。」
他面帶微笑,語氣斬釘截鐵。
你:「好吧。 」
這個話題被強制中斷,你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轉而談論起其他事情。
平時你基本不會將心裡所想的說出來,但在夢中是個例外。在這裡不用擔心情報泄露,同時也不必不斷權衡雙方情報量來斟酌措辭。
在這裡說話,某種程度上像是自言自語,對整理思路很有幫助。
實際上萩在你談論之後規劃的時候也很少說話,他絕大部分時候安靜地看著你,只在你主動問他的時候才會開口。
你在最後問了他關於對故鄉觸景生情的事。
萩原沉默一會兒,回答你:「人的理性和感性是很難完全分開的,那應該是我們難以理解的心情吧……翼醬去安慰的話,只會適得其反。」
你不懂為什麼你去安慰就適得其反,你又不是美國人。
不過和接下來的目標相比,這件事並不太重要。
希望能悄無聲息地拿到東西吧。
你保證一拿到最後一份殘骸就走,畫等到去其他地方再畫,只希望不要引來多余的關注。
第105章
精通一門學科需要多長時間?
曾有人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即一個人在某領域花費一萬小時後,就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如果將此作為參考,一萬小時換算成天約為417天。如果每天工作八小時, 需要1250天,也就是3.57年。
鑑於正常人在社會生活中很難連續保持三年「每天八小時投入工作」的狀態, 實際完成所需的時間還要後延。
工藤新一用草稿紙做書籤夾進看了一半的書里,在堆滿紙筆的書桌上打開電腦。
待機屏幕上顯示時間【02:36】,他從某本書底下找到黑屏的手機充上電, 等待開機的過程中在電腦郵箱裡接收了宮野志保發給他的郵件。
附件是《維也納未解之謎》的譯本。
【《維也納未解之謎》】
【描述:作者描述了維也納發生的怪事——兒童消失、寄生蟲大肆傳染、動物被切掉肢體、關於蠕蟲的噩夢。一個為窮人提供喪葬費的慈善組織指出了這些現象間怪異的聯繫*】
這本從莫蘭書店買來的書難得不是用什麼古怪語言寫的,但即使通篇是英文,其中涉及的大量生物化學名詞,非專業人士很難順暢讀下來。
工藤新一看到一半就果斷放棄。他做好挨罵的心理準備,寫了封言辭懇切的郵件, 連同書的掃描件一起打包發給了原本的灰原哀、現在大洋彼岸的宮野志保。
果不其然挨了一頓說,萬幸對方一貫地刀子嘴豆腐心,還是把這件事答應下來了。
這都是三周前的事了, 對方在郵件里說這版只是粗翻,看他急要就先發過來了。精細版本還在潤色, 她改完就發過來。中間有其他問題可以發郵件問, 不過最近實驗室趕進度, 回復可能不太及時。
工藤一目十行地看完, 又點開附件, 一看就知道對方所謂的「粗翻」肯定也花費不少心血。
他吐出口氣,奢侈地坐在椅子上發了會兒呆。等手機有了足夠開機的電量, 打開各個軟體把積攢的信息回復掉。
警視廳那邊有些是不得不去的, 還有些案子可以不去但很感興趣的。另外小蘭邀請他一起去聽某個宣講會,之前已經拒絕過太多次她的邀請, 這次再不去的話就要說不過去了……
工藤新一撓亂了頭髮,再次做了深呼吸。
他把這些事暫時放到一邊,打開和怪盜基德的聊天框,想PUSH一下自己的難兄難弟以緩解壓力,結果發現這事前天剛乾過。
對方和他還不一樣,除了日常要做的事堆滿之外,還需要留心那個叫ZOO的組織。
自從那起世界矚目的跨國犯罪組織倒台案之後,他們或許是有所警覺,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再出現時行動更隱蔽了。
……到處都是事情、根本做不完。
研究所謂的無形之術耗費他太多時間了,片山翼出的那套卷子複雜程度過高,除了語言上的問題之外,還有思維上的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避人耳目,文獻中的許多文本即使翻譯成常見的語種,其真意依然遮遮掩掩、晦澀難懂。
就比如一段描寫驕陽被白日鑄爐分裂的文本:
「導致太陽之死的不會是愛,而是妒忌。導致太陽之死的不會是妒忌,而是渴求。導致太陽之死必不是渴求,而是好奇。置他於死地的必不是好奇,終究還是愛*」
昆蟲類嗎?
你看著眼前還是人類形態的青年,很擔心下一秒他頭上會長出觸角來。
如果那樣的話、剩下的人生中你都不會再像正常人那樣睡覺了。
你靜默地把茶杯放回桌上。
紅茶泡得很好,甜味和香氣都恰到好處。但一想到裡面說不定加了蚜蟲蜜,就怎麼都放心不下。
萩原研二看了一會兒完全僵住的你,笑著說:「雖然不知道翼醬在想什麼,但是不是哦。」
「可——」
「不是哦。」
他面帶微笑,語氣斬釘截鐵。
你:「好吧。 」
這個話題被強制中斷,你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轉而談論起其他事情。
平時你基本不會將心裡所想的說出來,但在夢中是個例外。在這裡不用擔心情報泄露,同時也不必不斷權衡雙方情報量來斟酌措辭。
在這裡說話,某種程度上像是自言自語,對整理思路很有幫助。
實際上萩在你談論之後規劃的時候也很少說話,他絕大部分時候安靜地看著你,只在你主動問他的時候才會開口。
你在最後問了他關於對故鄉觸景生情的事。
萩原沉默一會兒,回答你:「人的理性和感性是很難完全分開的,那應該是我們難以理解的心情吧……翼醬去安慰的話,只會適得其反。」
你不懂為什麼你去安慰就適得其反,你又不是美國人。
不過和接下來的目標相比,這件事並不太重要。
希望能悄無聲息地拿到東西吧。
你保證一拿到最後一份殘骸就走,畫等到去其他地方再畫,只希望不要引來多余的關注。
第105章
精通一門學科需要多長時間?
曾有人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即一個人在某領域花費一萬小時後,就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如果將此作為參考,一萬小時換算成天約為417天。如果每天工作八小時, 需要1250天,也就是3.57年。
鑑於正常人在社會生活中很難連續保持三年「每天八小時投入工作」的狀態, 實際完成所需的時間還要後延。
工藤新一用草稿紙做書籤夾進看了一半的書里,在堆滿紙筆的書桌上打開電腦。
待機屏幕上顯示時間【02:36】,他從某本書底下找到黑屏的手機充上電, 等待開機的過程中在電腦郵箱裡接收了宮野志保發給他的郵件。
附件是《維也納未解之謎》的譯本。
【《維也納未解之謎》】
【描述:作者描述了維也納發生的怪事——兒童消失、寄生蟲大肆傳染、動物被切掉肢體、關於蠕蟲的噩夢。一個為窮人提供喪葬費的慈善組織指出了這些現象間怪異的聯繫*】
這本從莫蘭書店買來的書難得不是用什麼古怪語言寫的,但即使通篇是英文,其中涉及的大量生物化學名詞,非專業人士很難順暢讀下來。
工藤新一看到一半就果斷放棄。他做好挨罵的心理準備,寫了封言辭懇切的郵件, 連同書的掃描件一起打包發給了原本的灰原哀、現在大洋彼岸的宮野志保。
果不其然挨了一頓說,萬幸對方一貫地刀子嘴豆腐心,還是把這件事答應下來了。
這都是三周前的事了, 對方在郵件里說這版只是粗翻,看他急要就先發過來了。精細版本還在潤色, 她改完就發過來。中間有其他問題可以發郵件問, 不過最近實驗室趕進度, 回復可能不太及時。
工藤一目十行地看完, 又點開附件, 一看就知道對方所謂的「粗翻」肯定也花費不少心血。
他吐出口氣,奢侈地坐在椅子上發了會兒呆。等手機有了足夠開機的電量, 打開各個軟體把積攢的信息回復掉。
警視廳那邊有些是不得不去的, 還有些案子可以不去但很感興趣的。另外小蘭邀請他一起去聽某個宣講會,之前已經拒絕過太多次她的邀請, 這次再不去的話就要說不過去了……
工藤新一撓亂了頭髮,再次做了深呼吸。
他把這些事暫時放到一邊,打開和怪盜基德的聊天框,想PUSH一下自己的難兄難弟以緩解壓力,結果發現這事前天剛乾過。
對方和他還不一樣,除了日常要做的事堆滿之外,還需要留心那個叫ZOO的組織。
自從那起世界矚目的跨國犯罪組織倒台案之後,他們或許是有所警覺,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再出現時行動更隱蔽了。
……到處都是事情、根本做不完。
研究所謂的無形之術耗費他太多時間了,片山翼出的那套卷子複雜程度過高,除了語言上的問題之外,還有思維上的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避人耳目,文獻中的許多文本即使翻譯成常見的語種,其真意依然遮遮掩掩、晦澀難懂。
就比如一段描寫驕陽被白日鑄爐分裂的文本:
「導致太陽之死的不會是愛,而是妒忌。導致太陽之死的不會是妒忌,而是渴求。導致太陽之死必不是渴求,而是好奇。置他於死地的必不是好奇,終究還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