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頁
眾臣的禮拜聲中,李歲寧踏上御階。
為新君授璽者,乃先太子李尚之師,褚晦。
褚太傅乘坐車椅入含元殿,此際亦只是勉強站起,但周身堅毅清朗風骨依舊未改分毫。
他要做一件遲了許多年的事,他要為他的學生授天子印。
天子璽印交接之際,老人看到那半藏於寬大玄袍之下的雙手,白皙修長,骨節分明,而又鐫刻著諸多細小傷痕,再如何養護也無法盡數消除。
老人一向清正嚴苛的眼底含現一絲淚光,他歷來篤信這世上無人比他的學生更配接下此印。
待得授印禮成,褚太傅執筆,於帝王玉牒之上一筆一划鄭重書寫下學生的名字。
史官也在執筆記錄著今日的一切。
皇太女李歲寧承繼李氏正統,順應天地民心,於含元殿內得授天子璽印,即位為帝,為大盛新君,建元常化。
化,為造化,化育。
天地因造化,而生成萬物,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這位少年女子君主,藉此向天下宣告了她不會是一位守舊的帝王。
她要這天下江山在她手中融會貫通,化育新機。以常化而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李歲寧在龍椅上方落座,百官齊齊禮拜,再拜。
山呼聲中,大殿之外,內侍宮人禁軍隨之而拜。
金殿之上,天穹之下,有白鶴盤旋,再遠處似有鷹嘯與象鳴之音傳盪。
天與地與人與生靈和諧相存,沖和出祥瑞之氣。
此氣無形亦有形,伴隨著鐘鳴聲絲絲縷縷拂向皇城之外,湧入千家萬戶中。
城中諸聲鼎沸,華閣之中,載歌載舞,敦煌舞姬擊鼓散花,衣帶旋轉飄飛。美酒金樽,詩人吟唱歌賦飛揚。
待得天色漸暗,四下以燈續晝,萬戶燈火連結,織出滿城華彩。
新帝即位,京畿一月之內不設宵禁,與民同慶,大赦天下。
即位詔書也很快經快馬傳往了各處。
洛陽,河南道,淮南道,無不舉道歡慶。
江都城中,更見熱鬧非凡——以蔣家為首的商號為賀新帝登極,於四處搭彩棚,大宴鄉里,舞龍舞獅,並選地興建善堂,學館。
午後時分,蔣海正登梯擦匾,帳房先生在下面扶著梯子,咯吱窩裡夾著帳本。
蔣海仔仔細細擦了足有半刻鐘,才肯下來。
帳房先生這才嘆氣,伸手比了個數兒:「東家,單是今日,您都擦了整整八遍了!」
「方才此處放鞭炮,炸得都是煙塵,如何能不擦?」蔣海將抹布丟給一旁的夥計,樂滋滋地往商號里走:「八遍?這個數兒吉利啊,可見天子陛下佑我蔣家商號……」
帳房先生哭笑不得,拿出帳本,開始給東家算帳,越算越覺肉疼:「東家,收手吧……再這樣敬賀下去,什麼金山也都挖空了!」
先前這位陛下在北方打仗,東家便狠出了一回血。
之後這位陛下入京,東家擔心京中國庫空虛,而久戰消耗巨大的太女殿下不湊手,於是又出了一回血。
此番陛下登極,東家又出……不,這哪裡還是出血,哪兒有那麼多血呀,這簡直是割肉了!
帳房先生不由想到,先前那位初來江都,任刺史之職,他陪著東家去表「孝心」,彼時東家可是很覺肉疼的。
怎麼疼著疼著……東家他還疼上癮了呢?
蔣家為淮南道鹽商之首,作為這樣的大戶,從前也是和官府衙門常打交道的,遇到災年,也會表一表心意,以示對朝廷的忠心——可是表到這個份兒上的,卻還是頭一遭!
帳房先生說到這裡,蔣海卻不樂意聽了,這能一樣嗎?
以往哪個天子送他墨寶了?哪個天子在江都開作坊造船出海了?又有哪個天子是從江都發的跡?
他們江都這回也算是龍興之地了,作為這塊地頭上的金雞,他咬咬牙多下幾個蛋怎麼了?那不是很應該嘛!
此時他苦點兒也就苦點兒了,陛下是什麼人物,帳算得明白著呢,能叫他白白吃苦下蛋嗎?
作坊又不會搬走,海上的生意還要繼續做的,他甜的時候在後頭呢,這講求的是一個長遠之道。
帳房先生也就是一時肉疼,聽自家東家看得開,他便也不多說了,繼而接過東家那「龍興之地」的說法,道:「可是和州那邊,都說他們那兒才是皇帝陛下的發跡肇基之地……」
情緒穩定的蔣海一下炸了:「簡直是放屁!哪裡聽來的!」
陛下當初是救過他們和州,幫著他們打退過徐正業,可也僅是如此了!哪有被人救了,還要連人帶廟都端走的道理?這簡直是貪婪至極!
帳房先生說明消息來源:「還不是從和州來談生意的那群鹽商……」
蔣海當即就要往外走,去找這群人爭辯去。
「東家是辯不完的!」帳房先生將人攔下:「還有汴州那邊呢,他們說陛下當初在汴水殺了徐正業因而揚名……」
「還有滎陽!說什麼,陛下當初在那裡祈天靈驗……是在滎陽得了天意認可!」
「噢,太原也是,說是陛下的歸宗之地……」
蔣海瞪眼:「太原本就是李氏的龍興之地了!怎連這個也要搶?」
帳房先生捋著鬍子:「這種好事,自然是誰也不嫌多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為新君授璽者,乃先太子李尚之師,褚晦。
褚太傅乘坐車椅入含元殿,此際亦只是勉強站起,但周身堅毅清朗風骨依舊未改分毫。
他要做一件遲了許多年的事,他要為他的學生授天子印。
天子璽印交接之際,老人看到那半藏於寬大玄袍之下的雙手,白皙修長,骨節分明,而又鐫刻著諸多細小傷痕,再如何養護也無法盡數消除。
老人一向清正嚴苛的眼底含現一絲淚光,他歷來篤信這世上無人比他的學生更配接下此印。
待得授印禮成,褚太傅執筆,於帝王玉牒之上一筆一划鄭重書寫下學生的名字。
史官也在執筆記錄著今日的一切。
皇太女李歲寧承繼李氏正統,順應天地民心,於含元殿內得授天子璽印,即位為帝,為大盛新君,建元常化。
化,為造化,化育。
天地因造化,而生成萬物,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這位少年女子君主,藉此向天下宣告了她不會是一位守舊的帝王。
她要這天下江山在她手中融會貫通,化育新機。以常化而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李歲寧在龍椅上方落座,百官齊齊禮拜,再拜。
山呼聲中,大殿之外,內侍宮人禁軍隨之而拜。
金殿之上,天穹之下,有白鶴盤旋,再遠處似有鷹嘯與象鳴之音傳盪。
天與地與人與生靈和諧相存,沖和出祥瑞之氣。
此氣無形亦有形,伴隨著鐘鳴聲絲絲縷縷拂向皇城之外,湧入千家萬戶中。
城中諸聲鼎沸,華閣之中,載歌載舞,敦煌舞姬擊鼓散花,衣帶旋轉飄飛。美酒金樽,詩人吟唱歌賦飛揚。
待得天色漸暗,四下以燈續晝,萬戶燈火連結,織出滿城華彩。
新帝即位,京畿一月之內不設宵禁,與民同慶,大赦天下。
即位詔書也很快經快馬傳往了各處。
洛陽,河南道,淮南道,無不舉道歡慶。
江都城中,更見熱鬧非凡——以蔣家為首的商號為賀新帝登極,於四處搭彩棚,大宴鄉里,舞龍舞獅,並選地興建善堂,學館。
午後時分,蔣海正登梯擦匾,帳房先生在下面扶著梯子,咯吱窩裡夾著帳本。
蔣海仔仔細細擦了足有半刻鐘,才肯下來。
帳房先生這才嘆氣,伸手比了個數兒:「東家,單是今日,您都擦了整整八遍了!」
「方才此處放鞭炮,炸得都是煙塵,如何能不擦?」蔣海將抹布丟給一旁的夥計,樂滋滋地往商號里走:「八遍?這個數兒吉利啊,可見天子陛下佑我蔣家商號……」
帳房先生哭笑不得,拿出帳本,開始給東家算帳,越算越覺肉疼:「東家,收手吧……再這樣敬賀下去,什麼金山也都挖空了!」
先前這位陛下在北方打仗,東家便狠出了一回血。
之後這位陛下入京,東家擔心京中國庫空虛,而久戰消耗巨大的太女殿下不湊手,於是又出了一回血。
此番陛下登極,東家又出……不,這哪裡還是出血,哪兒有那麼多血呀,這簡直是割肉了!
帳房先生不由想到,先前那位初來江都,任刺史之職,他陪著東家去表「孝心」,彼時東家可是很覺肉疼的。
怎麼疼著疼著……東家他還疼上癮了呢?
蔣家為淮南道鹽商之首,作為這樣的大戶,從前也是和官府衙門常打交道的,遇到災年,也會表一表心意,以示對朝廷的忠心——可是表到這個份兒上的,卻還是頭一遭!
帳房先生說到這裡,蔣海卻不樂意聽了,這能一樣嗎?
以往哪個天子送他墨寶了?哪個天子在江都開作坊造船出海了?又有哪個天子是從江都發的跡?
他們江都這回也算是龍興之地了,作為這塊地頭上的金雞,他咬咬牙多下幾個蛋怎麼了?那不是很應該嘛!
此時他苦點兒也就苦點兒了,陛下是什麼人物,帳算得明白著呢,能叫他白白吃苦下蛋嗎?
作坊又不會搬走,海上的生意還要繼續做的,他甜的時候在後頭呢,這講求的是一個長遠之道。
帳房先生也就是一時肉疼,聽自家東家看得開,他便也不多說了,繼而接過東家那「龍興之地」的說法,道:「可是和州那邊,都說他們那兒才是皇帝陛下的發跡肇基之地……」
情緒穩定的蔣海一下炸了:「簡直是放屁!哪裡聽來的!」
陛下當初是救過他們和州,幫著他們打退過徐正業,可也僅是如此了!哪有被人救了,還要連人帶廟都端走的道理?這簡直是貪婪至極!
帳房先生說明消息來源:「還不是從和州來談生意的那群鹽商……」
蔣海當即就要往外走,去找這群人爭辯去。
「東家是辯不完的!」帳房先生將人攔下:「還有汴州那邊呢,他們說陛下當初在汴水殺了徐正業因而揚名……」
「還有滎陽!說什麼,陛下當初在那裡祈天靈驗……是在滎陽得了天意認可!」
「噢,太原也是,說是陛下的歸宗之地……」
蔣海瞪眼:「太原本就是李氏的龍興之地了!怎連這個也要搶?」
帳房先生捋著鬍子:「這種好事,自然是誰也不嫌多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