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頁
魏叔易說話間,慢慢停下了腳步,面向崔璟,伸出半臂,邀請崔璟合掌擊握,邊道:「今後你我各居其位各謀其事,自合作愉快和洽,如何?」
崔璟看一眼那分明刻意與人添堵的手掌,未發一言,抬腿走了。
「我說崔璟……」魏叔易追去:「你這未來皇夫,心眼氣度怎能如此狹窄?」
「毫無容人之量,這樣可萬萬不行啊……」
「方才不是還說,這皇夫你可以做得很好麼?」
「……」
月色下,二人的身影和魏叔易的笑聲漸消失在宮道盡頭。
夜已深了。
清輝月色灑在碧綠草葉之上,花上一夜的時間,慢慢凝結成了晶瑩的露珠。
拂曉的風一吹,葉上露珠顫顫滑落,朝陽便來按時收撿它們了。
待至晚間,風漸涼,雲漸密,忽然一陣雷聲滾來,嘩啦啦砸下一場大雨,喧囂雨聲撲滅了暑氣灼熱,地面騰起白茫茫的雨霧。
次日雨停,整座京師都被沖洗的煥然一新,芭蕉愈綠,天穹愈清朗,琉璃寶瓦愈明淨,天地間愈見祥和之氣。
在這一片清朗明淨祥和中,登極大典如期而至。
第658章 登極
天色尚未完全放亮時,重重宮門次第開啟,肅穆鐘磬聲飄蕩,喚得白雲出岫,請得朝陽升空。
甘露殿中,牖戶大開,宮娥內侍們魚貫出入。
內殿裡,焚香沐浴後的女子身著細綢明黃色中衣,披著如瀑般的烏髮,展臂於鏡前,由七八名宮人們為她穿上大典袞服。
上為玄衣,其上繪有日、月、星宿、群山、龍、華蟲;
下為裳,其上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上下共十二章紋,各有寓意不同,它們僅被允許同時出現在天子袞服之上,寓意著天子的至高無上。
殿內燈火尚未完全熄滅,已有一縷天光灌入,燈火天光相融之下,那華麗肅穆的十二章紋熠熠生輝。
姚冉恭立於一旁,看著那身披袞服者,突然想到初至江都時,薺菜等一群女兵圍著身穿刺史官服的少女,稱讚著說「好看好看」,彼時,她也是這樣站在一旁,心中卻莫名冒出一道突兀的聲音——或許還能更好看。
那時的姚冉被自己嚇了一跳,她不知自己何來這樣大逆不道的驚人妄想,她覺得自己骨子裡是個瘋子。
可此時她這個瘋子的妄想成真了。
姚冉因此而失神,待她回過神來,只見那披散的烏髮已被宮娥們結成了整潔的髮髻。
姚冉捧過那十二旒面冕,恭敬地奉上前去。
華蓋依仗與臣子們,已候在甘露殿外。
魏叔易為今日太廟祭祀的主祭官,正在太廟中籌備諸事。
攜眾臣等在甘露殿外的是崔璟。
青年著一品紫袍,靜立於晨光中,如一幅畫。
聞得殿中傳出內侍高唱之音,崔璟抬手施禮,恭迎來人。
而後,他在旁伴著那道玄色身影,出甘露殿,入承天門,一路浩浩蕩蕩往太廟告祭而去。
此一程肅穆平靜,未有分毫變故發生,仿佛連清風都自成秩序,寬和,清明。
太廟中,天鏡手挽拂塵,立於祭台旁,環顧這天地間的清和之氣,心底一片感慨。
世人大多只知眼前結果,卻很少有人真正知曉今日這位新帝她自何處而來,她又為世間阻去了怎樣的滔天禍亂。
她扭轉了天下氣運大勢,她所行與這人皇之位足以匹配,因此天地間方現此清和之氣。
天鏡看向那緩緩登上祭台的女子,其著玄衣,周身卻見清光,這清光照徹天地江河,亦照徹無數微塵。
天鏡含笑間,望向一旁的無絕。
無絕也難得面露感慨之色——那時,他的想法很簡單,他只是想讓殿下回來。
李歲寧登上祭台,手持三炷青香,先敬拜天地。
宗婦之列中,魏妙青悄悄看向那祭台上方的新君,不禁有些痴怔,在此之前大盛雖已有過兩位女帝,她也曾見過一位,可眼前的新君,仍給人截然不同之感。
魏妙青很難描述得足夠清晰,只覺一眼望去,便覺得那是一位充滿朝氣的女子君主。
大典之前,曾有年長的官員向即將登極的新帝迂迴提醒,天子就只是天子,適當模糊性別之分,更有利於統治人心。
所謂模糊性別之分,手段有很多,上至借神佛轉世化身之說來超越性別,下至冠服、儀態、語調,形容等外在方面收斂掩藏女子本貌。
但此時祭台上的這位新君,她並不曾掩藏自己的女子特徵,她眉間氣質清絕,生得明眸皓齒,瓊鼻薄唇。因居宮中數月,養出白皙肌膚。因心情很好,而不故作沉肅,顯出輕盈之氣。
她不缺氣力支撐,因此那華貴繁複的冠冕袞服在她身上也跟著變得輕盈了,而不足以困於或掩蓋原本的她。
她以完整的女子本相站在那裡,從容坦蕩,理所應當,仿佛天生擁有造物能力的女子就該是主宰一切的神女。
她是皇帝,君主,聖人,也是她自己。
她完全認同著自己,主持著自己。
她也將被天下認同,主持這天下。
太平樂章傳盪在皇城中,新君祭拜罷天地神主,即往含元殿而去。
李歲寧踏入恢弘的含元殿內。
天子冠冕玉珠與袞服下側左右垂墜著的玉石輕動,在日光的映照下,於光亮可鑑的金磚之上投下點點碎光,伴隨新君行走間,步步生輝,如踏星辰銀河而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璟看一眼那分明刻意與人添堵的手掌,未發一言,抬腿走了。
「我說崔璟……」魏叔易追去:「你這未來皇夫,心眼氣度怎能如此狹窄?」
「毫無容人之量,這樣可萬萬不行啊……」
「方才不是還說,這皇夫你可以做得很好麼?」
「……」
月色下,二人的身影和魏叔易的笑聲漸消失在宮道盡頭。
夜已深了。
清輝月色灑在碧綠草葉之上,花上一夜的時間,慢慢凝結成了晶瑩的露珠。
拂曉的風一吹,葉上露珠顫顫滑落,朝陽便來按時收撿它們了。
待至晚間,風漸涼,雲漸密,忽然一陣雷聲滾來,嘩啦啦砸下一場大雨,喧囂雨聲撲滅了暑氣灼熱,地面騰起白茫茫的雨霧。
次日雨停,整座京師都被沖洗的煥然一新,芭蕉愈綠,天穹愈清朗,琉璃寶瓦愈明淨,天地間愈見祥和之氣。
在這一片清朗明淨祥和中,登極大典如期而至。
第658章 登極
天色尚未完全放亮時,重重宮門次第開啟,肅穆鐘磬聲飄蕩,喚得白雲出岫,請得朝陽升空。
甘露殿中,牖戶大開,宮娥內侍們魚貫出入。
內殿裡,焚香沐浴後的女子身著細綢明黃色中衣,披著如瀑般的烏髮,展臂於鏡前,由七八名宮人們為她穿上大典袞服。
上為玄衣,其上繪有日、月、星宿、群山、龍、華蟲;
下為裳,其上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上下共十二章紋,各有寓意不同,它們僅被允許同時出現在天子袞服之上,寓意著天子的至高無上。
殿內燈火尚未完全熄滅,已有一縷天光灌入,燈火天光相融之下,那華麗肅穆的十二章紋熠熠生輝。
姚冉恭立於一旁,看著那身披袞服者,突然想到初至江都時,薺菜等一群女兵圍著身穿刺史官服的少女,稱讚著說「好看好看」,彼時,她也是這樣站在一旁,心中卻莫名冒出一道突兀的聲音——或許還能更好看。
那時的姚冉被自己嚇了一跳,她不知自己何來這樣大逆不道的驚人妄想,她覺得自己骨子裡是個瘋子。
可此時她這個瘋子的妄想成真了。
姚冉因此而失神,待她回過神來,只見那披散的烏髮已被宮娥們結成了整潔的髮髻。
姚冉捧過那十二旒面冕,恭敬地奉上前去。
華蓋依仗與臣子們,已候在甘露殿外。
魏叔易為今日太廟祭祀的主祭官,正在太廟中籌備諸事。
攜眾臣等在甘露殿外的是崔璟。
青年著一品紫袍,靜立於晨光中,如一幅畫。
聞得殿中傳出內侍高唱之音,崔璟抬手施禮,恭迎來人。
而後,他在旁伴著那道玄色身影,出甘露殿,入承天門,一路浩浩蕩蕩往太廟告祭而去。
此一程肅穆平靜,未有分毫變故發生,仿佛連清風都自成秩序,寬和,清明。
太廟中,天鏡手挽拂塵,立於祭台旁,環顧這天地間的清和之氣,心底一片感慨。
世人大多只知眼前結果,卻很少有人真正知曉今日這位新帝她自何處而來,她又為世間阻去了怎樣的滔天禍亂。
她扭轉了天下氣運大勢,她所行與這人皇之位足以匹配,因此天地間方現此清和之氣。
天鏡看向那緩緩登上祭台的女子,其著玄衣,周身卻見清光,這清光照徹天地江河,亦照徹無數微塵。
天鏡含笑間,望向一旁的無絕。
無絕也難得面露感慨之色——那時,他的想法很簡單,他只是想讓殿下回來。
李歲寧登上祭台,手持三炷青香,先敬拜天地。
宗婦之列中,魏妙青悄悄看向那祭台上方的新君,不禁有些痴怔,在此之前大盛雖已有過兩位女帝,她也曾見過一位,可眼前的新君,仍給人截然不同之感。
魏妙青很難描述得足夠清晰,只覺一眼望去,便覺得那是一位充滿朝氣的女子君主。
大典之前,曾有年長的官員向即將登極的新帝迂迴提醒,天子就只是天子,適當模糊性別之分,更有利於統治人心。
所謂模糊性別之分,手段有很多,上至借神佛轉世化身之說來超越性別,下至冠服、儀態、語調,形容等外在方面收斂掩藏女子本貌。
但此時祭台上的這位新君,她並不曾掩藏自己的女子特徵,她眉間氣質清絕,生得明眸皓齒,瓊鼻薄唇。因居宮中數月,養出白皙肌膚。因心情很好,而不故作沉肅,顯出輕盈之氣。
她不缺氣力支撐,因此那華貴繁複的冠冕袞服在她身上也跟著變得輕盈了,而不足以困於或掩蓋原本的她。
她以完整的女子本相站在那裡,從容坦蕩,理所應當,仿佛天生擁有造物能力的女子就該是主宰一切的神女。
她是皇帝,君主,聖人,也是她自己。
她完全認同著自己,主持著自己。
她也將被天下認同,主持這天下。
太平樂章傳盪在皇城中,新君祭拜罷天地神主,即往含元殿而去。
李歲寧踏入恢弘的含元殿內。
天子冠冕玉珠與袞服下側左右垂墜著的玉石輕動,在日光的映照下,於光亮可鑑的金磚之上投下點點碎光,伴隨新君行走間,步步生輝,如踏星辰銀河而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