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頁
「竟還有釣魚的閒工夫?」
聽得太傅這句問,喬央笑嘆著擺手:「哪裡還敢偷閒……魚是晨早讓僕從去早市買回來的,兩尾鮮活的烏鱧,正適合養傷補身。」
同太傅相比,湛勉傷得不算重,且他總比老師年輕,好得便也快些,七八日前便回了戶部幹活去了。
今日特意抽了空,和喬央一同來看望老師。
二人在床榻前坐下,陪著太傅說話,談及各處事項的進展,大致都是順利的,還算忙而不亂。
說罷了一應正事公事,湛勉才又說起那日的驚險,想著年邁的老師險些喪命,湛勉不禁灑淚,後怕地道:「當日若非太女殿下及時趕到,單憑無用的學生,哪裡又能護得住老師分毫……」
他之所以未受重傷,皆因被魯沖的人護著推著往前走,那時他才知原來如他這等手無縛雞之力,頭禿體虛腿慢的文人,在那等混亂的情形之下根本顧及不上任何,別說護著老師了,自己都只有被人拎著走的份兒。
湛勉說到動容處,不忘發表評價,只道經此一遭事,自己平生最欽佩的,便是這四人了——
這頭一位,自然要看向自家老師。
而第二位,無疑是皇太女。
第三位,便是那位駱先生,提到駱觀臨,湛勉有兩分悲戚,更多的是自愧不如與嘆服,先前他待那位駱御史是有些成見在的,卻未曾想到,對方投入李隱麾下竟是忍辱負重為太女謀事……
但此事未曾廣為人知,只有當日在含元殿中目睹了駱觀臨刺殺的那些官員提及了幾句。
提到此處,褚太傅心有思忖。
喬央剛要接過湛勉的話,只聽湛勉已然繼續往下說道:「這第四人,便當喬祭酒莫屬了!」
喬央忙道:「豈敢當!」
湛勉卻是真心實意嘆服:「且不說喬祭酒先後在卞軍和李隱手下護全無數監生,此中非但有膽魄,更見大仁大義,堪為天下人之師也……」
喬央聽到這裡,忽有不好預感。
總覺得這話截止到這裡,只是一種鋪墊,後面勢必還有個大的——
隱約有所覺察的喬央,於千鈞一髮間,試圖阻止卻已聽湛勉道:「更難能可貴的是,祭酒還教導出了……」
自救心極強的喬央已緊急吃了口茶,猛然咳嗽起來:「……咳咳咳!」
「祭酒慢些!」話被打斷的湛勉笑著替喬央拍了拍背。
喬央赧然將茶盞放下,趕忙謙虛道:「論起天下人之師,僅太傅一人爾!」
湛勉笑著道:「喬祭酒太謙虛了!」
這喬祭酒也真是的,老師又不是那等愛聽人溜須拍馬的膚淺之人,況且他方才頭一個夸的便是老師,尊師這塊,他還能拿捏不明白嗎?
至於老師的臉色似乎有些不太美妙?湛勉不覺有異——老師的臉色幾時好看過?
縱橫官場多年的湛尚書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話有什麼問題,因而堅定自如地道:「祭酒能為大盛教導出這樣一位儲君,這是利於蒼生的大功德啊!」
喬央又咳了起來,這回甚至是乾咳。
然而這咳聲也未能打斷湛勉的話,他一邊慢悠悠地為喬央拍背,一邊繼續感嘆:「此言又非湛某一人之言,現如今誰人不對祭酒敬重有加?祭酒是世人眼中當之無愧的太女之師啊。」
喬央跪下求這位老兄閉嘴的心都有了。
「不敢當,實在不敢當啊……」咳得滿臉通紅的喬央擺手站起身來,默默替太傅倒了盞茶,雙手遞到榻前,看向太傅的眼睛裡滿是告罪之色。
他認罪,他就是個賊!偷人學生的賊!
這種事,莫說太傅了,就是他自認淡泊名利,可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辛辛苦苦教出了個狀元中的狀元來,這狀元之師的名頭卻被他人竊了去,每每還要聽著世人大肆誇讚那賊人,偏偏自己還沒法解釋,那他也是要氣出個好歹來的……
可是他也冤啊,須知他起初並不知情,是殿下她非要拜師,說到底,他也是受害賊啊!
回頭待殿下有了空閒,他勢必要讓殿下出面,好好替他說道說道!
太傅大約也明曉這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因此雖是不悅,卻也接過了喬央的茶,只沒好氣地問喬央:「可還有其它事沒有?」
聽著這即將趕人的話,喬央忙道:「倒是有一樁。」
「再有三五日,駱家人就要隨忠勇侯一同抵京了。」喬央道:「下官今日前來,也是來看一看您恢復得如何了,屆時為駱先生治喪……」
喬央話未說完,太傅幾不可察地嘆了口氣,道:「老夫當然要去,要送一送的。」
喬央便應下,只道待有了具體日子,再使人通知太傅。
太傅點了頭,問喬央:「她是何打算?要親自為駱御史治喪?」
喬央:「正是。」
太傅便明白了,點頭不再多問。
駱觀臨的棺槨,停放在京師駱宅。
此處乃是駱觀臨的舊居,日夜有禁軍看守,並有高僧名道齊聚於此為亡者做道場,其中便有天鏡。
李歲寧提前已有示下,待駱家人入京,無需即刻入宮拜見,先歸家弔唁辦喪。
駱家人隨同常闊入京後,便直奔了駱宅。
未近靈堂,便先聽聞了道場法事之音,駱澤顧不上許多,快步奔入一片喪白的堂中,含淚跪下,鄭重而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聽得太傅這句問,喬央笑嘆著擺手:「哪裡還敢偷閒……魚是晨早讓僕從去早市買回來的,兩尾鮮活的烏鱧,正適合養傷補身。」
同太傅相比,湛勉傷得不算重,且他總比老師年輕,好得便也快些,七八日前便回了戶部幹活去了。
今日特意抽了空,和喬央一同來看望老師。
二人在床榻前坐下,陪著太傅說話,談及各處事項的進展,大致都是順利的,還算忙而不亂。
說罷了一應正事公事,湛勉才又說起那日的驚險,想著年邁的老師險些喪命,湛勉不禁灑淚,後怕地道:「當日若非太女殿下及時趕到,單憑無用的學生,哪裡又能護得住老師分毫……」
他之所以未受重傷,皆因被魯沖的人護著推著往前走,那時他才知原來如他這等手無縛雞之力,頭禿體虛腿慢的文人,在那等混亂的情形之下根本顧及不上任何,別說護著老師了,自己都只有被人拎著走的份兒。
湛勉說到動容處,不忘發表評價,只道經此一遭事,自己平生最欽佩的,便是這四人了——
這頭一位,自然要看向自家老師。
而第二位,無疑是皇太女。
第三位,便是那位駱先生,提到駱觀臨,湛勉有兩分悲戚,更多的是自愧不如與嘆服,先前他待那位駱御史是有些成見在的,卻未曾想到,對方投入李隱麾下竟是忍辱負重為太女謀事……
但此事未曾廣為人知,只有當日在含元殿中目睹了駱觀臨刺殺的那些官員提及了幾句。
提到此處,褚太傅心有思忖。
喬央剛要接過湛勉的話,只聽湛勉已然繼續往下說道:「這第四人,便當喬祭酒莫屬了!」
喬央忙道:「豈敢當!」
湛勉卻是真心實意嘆服:「且不說喬祭酒先後在卞軍和李隱手下護全無數監生,此中非但有膽魄,更見大仁大義,堪為天下人之師也……」
喬央聽到這裡,忽有不好預感。
總覺得這話截止到這裡,只是一種鋪墊,後面勢必還有個大的——
隱約有所覺察的喬央,於千鈞一髮間,試圖阻止卻已聽湛勉道:「更難能可貴的是,祭酒還教導出了……」
自救心極強的喬央已緊急吃了口茶,猛然咳嗽起來:「……咳咳咳!」
「祭酒慢些!」話被打斷的湛勉笑著替喬央拍了拍背。
喬央赧然將茶盞放下,趕忙謙虛道:「論起天下人之師,僅太傅一人爾!」
湛勉笑著道:「喬祭酒太謙虛了!」
這喬祭酒也真是的,老師又不是那等愛聽人溜須拍馬的膚淺之人,況且他方才頭一個夸的便是老師,尊師這塊,他還能拿捏不明白嗎?
至於老師的臉色似乎有些不太美妙?湛勉不覺有異——老師的臉色幾時好看過?
縱橫官場多年的湛尚書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話有什麼問題,因而堅定自如地道:「祭酒能為大盛教導出這樣一位儲君,這是利於蒼生的大功德啊!」
喬央又咳了起來,這回甚至是乾咳。
然而這咳聲也未能打斷湛勉的話,他一邊慢悠悠地為喬央拍背,一邊繼續感嘆:「此言又非湛某一人之言,現如今誰人不對祭酒敬重有加?祭酒是世人眼中當之無愧的太女之師啊。」
喬央跪下求這位老兄閉嘴的心都有了。
「不敢當,實在不敢當啊……」咳得滿臉通紅的喬央擺手站起身來,默默替太傅倒了盞茶,雙手遞到榻前,看向太傅的眼睛裡滿是告罪之色。
他認罪,他就是個賊!偷人學生的賊!
這種事,莫說太傅了,就是他自認淡泊名利,可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辛辛苦苦教出了個狀元中的狀元來,這狀元之師的名頭卻被他人竊了去,每每還要聽著世人大肆誇讚那賊人,偏偏自己還沒法解釋,那他也是要氣出個好歹來的……
可是他也冤啊,須知他起初並不知情,是殿下她非要拜師,說到底,他也是受害賊啊!
回頭待殿下有了空閒,他勢必要讓殿下出面,好好替他說道說道!
太傅大約也明曉這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因此雖是不悅,卻也接過了喬央的茶,只沒好氣地問喬央:「可還有其它事沒有?」
聽著這即將趕人的話,喬央忙道:「倒是有一樁。」
「再有三五日,駱家人就要隨忠勇侯一同抵京了。」喬央道:「下官今日前來,也是來看一看您恢復得如何了,屆時為駱先生治喪……」
喬央話未說完,太傅幾不可察地嘆了口氣,道:「老夫當然要去,要送一送的。」
喬央便應下,只道待有了具體日子,再使人通知太傅。
太傅點了頭,問喬央:「她是何打算?要親自為駱御史治喪?」
喬央:「正是。」
太傅便明白了,點頭不再多問。
駱觀臨的棺槨,停放在京師駱宅。
此處乃是駱觀臨的舊居,日夜有禁軍看守,並有高僧名道齊聚於此為亡者做道場,其中便有天鏡。
李歲寧提前已有示下,待駱家人入京,無需即刻入宮拜見,先歸家弔唁辦喪。
駱家人隨同常闊入京後,便直奔了駱宅。
未近靈堂,便先聽聞了道場法事之音,駱澤顧不上許多,快步奔入一片喪白的堂中,含淚跪下,鄭重而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