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頁
李歲寧倒也不是故意晾著他們,而是沒空閒,她有太多事務需要料理。
城內瑣事由宋顯譚離,吳春白等人在負責交接安排,洛陽和江都派來的官員已在路上,湛勉等人還在加緊養傷——皇太女使人送去了諸多補藥補品,已在拼命喝了。
魏叔易重新住回了先前被卞軍占下的鄭國公府,園子已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只待鄭國公回京後嗚呼哀哉哭著打理。
此日清晨,魏叔易乘轎入宮,路上,經過一道巷口,轎子奉命停落。
巷口處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小娘子在賣花。
小姑娘看著從轎中走下來的人,不禁呆住,她還從未見過生得這樣好看如神仙般的人。
魏叔易含笑與她問價,小姑娘好一會兒才得以回答。
魏叔易讓長吉多付了些銀兩。
長吉讓人將足足兩筐鮮花搬上後方馬車,才問:「郎君買花作何?」
魏叔易打起轎簾:「帶去宮中。」
長吉恍然,是給皇太女的啊,可是:「……宮中御花園中什麼奇花異草沒有?」
「卻不一樣。」魏叔易的聲音和轎簾一同落下。
百姓敢試著出來走動賣花了,比起說給她聽,不如帶給她看。
這一日,肖旻也從城外入京,進宮去見太女。
宮道上有許多宮人在刷洗血跡,肖旻踏過重重宮門,靴子袍角被水跡濺濕,這非但不曾妨礙他的心情,反而令他心生怡悅安寧,愈發神采飛揚。
第645章 殺人者長孫芙
肖旻不是第一次入宮,但這次與此前皆不相同。
從前他眼中的這座皇城威嚴冰涼,於萬丈光鮮之下斂藏著血腥腐朽。
而今日他一路走來,僅是想到如今掌控這座皇城的人是誰,心下即感到無限安定,目之所及便皆為百廢待興的嶄新生機萌芽之象。
數日前肖旻在城外已經見過李歲寧,但今日是正式拜見,遂從頭到腳都換了新衣新靴,身上唯一的舊物大抵便是腰間掛著的那拿紅繩仔細編著的銅錢了。
這小小銅錢見證了太多戰事與抉擇,承載了太多願景和志向。於肖旻而言,若無當初那位給銅板開光的寧遠將軍,便不會有今日的他。
待他老後,若與家中兒孫說起舊事,必然要從這枚銅錢開始說起,那是一段很長的故事,起初啊,他就是個老老實實跟在堂堂五品寧遠將軍身後撿軍功的小小主帥……
肖旻想像著要如何措辭。
直到來到東宮外,忙肅正了神態,在外殿前拱手,字正腔圓道:「嶺南道節度使肖旻,前來求見太女殿下,有勞公公代為通傳。」
內侍與他見禮後,躬身入了內殿。
內殿中,書案後的李歲寧,正交待一名年輕內侍:「翟細,你今日再去一趟褚府,同幾名醫士仔細問一問太傅的情況……」
直到昨日,太傅才遲遲轉醒。
名喚翟細的年輕內侍恭聲應下。
李歲寧又交待了些其它,翟細一字不落地記下。
三日前的那個夜中,翟細替駱先生收斂罷屍身之後,垂首跟在李歲寧身後離開,這一跟便跟到了現下,來到了這東宮中。
各處事務還處在混亂交接之際,翟細沒有具體的職務,太女讓他做什麼他便做什麼,太女沒有交待時,他便在一旁主動料理手邊可以觸及的瑣事。
很快,肖旻被宣入了內殿。
肖旻行禮罷,翟細躬身向肖旻無聲施了一禮,便垂首退了出去。
將出東宮時,只見那年輕的相臣踏著晨光而來,身後跟著兩名內侍,一人懷中抱著一大筐時令鮮花。
翟細駐足避讓一側,向魏叔易行禮。
那兩大筐色彩鮮亮各不相同的鮮花很快出現在了李歲寧眼前。
李歲寧很喜歡,她從書案後起身而出,彎下身賞看,邊聽肖旻匯報事務。
這一幕乍看很有些儲君不務正業、威嚴不足之感,但卻莫名地叫人覺得這大殿之中朝氣蓬髮,漂浮著花香的空氣中儘是清新輕盈氣息。
而這位儲君並不需要用時刻端正危坐的形象來彰顯她的威儀。
無論她做出怎樣的舉動,以何等形象示人,都註定無人敢生輕視之心。
魏叔易含笑靜靜看著。
肖旻匯稟起事務來,語氣也不自覺變得輕快,當然,他帶來的原本就是好消息——城外李隱的殘部,包括黔中道大軍已被平定,雖有少數竄逃者還在追捕當中,但大局已然定下。
而此中進展如此之快,關鍵便在於「黔中道大軍」之上。
再有,李歲寧此番之所以能如此出乎李隱的預料,僅以三萬餘兵力便於三日前迅速破開了京師的大門,關鍵也在此處。
肖旻是暗中隨同黔中道大軍一同來的京師,或者說,黔中道大軍此來京師,背後正是肖旻的操縱。
此事要從黔中道節度使佘奎接到了李隱的動兵之令開始說起……
李隱早前便曾有過示下,黔中大軍早有準備,只待京師令下,便可即刻動身。
所以很快——佘奎死得很快。
令是晨早接到的,命是當晚丟掉的。
殺人者,長孫芙。
佘奎死了,而此事不可能瞞得一絲風聲也無,首先便不可能瞞得過佘家的人,不過設局殺人者也未想過要瞞——
佘奎乃貧賤出身,他傾盡所能,加之得李隱暗中扶持,終於成為了一道節度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城內瑣事由宋顯譚離,吳春白等人在負責交接安排,洛陽和江都派來的官員已在路上,湛勉等人還在加緊養傷——皇太女使人送去了諸多補藥補品,已在拼命喝了。
魏叔易重新住回了先前被卞軍占下的鄭國公府,園子已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只待鄭國公回京後嗚呼哀哉哭著打理。
此日清晨,魏叔易乘轎入宮,路上,經過一道巷口,轎子奉命停落。
巷口處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小娘子在賣花。
小姑娘看著從轎中走下來的人,不禁呆住,她還從未見過生得這樣好看如神仙般的人。
魏叔易含笑與她問價,小姑娘好一會兒才得以回答。
魏叔易讓長吉多付了些銀兩。
長吉讓人將足足兩筐鮮花搬上後方馬車,才問:「郎君買花作何?」
魏叔易打起轎簾:「帶去宮中。」
長吉恍然,是給皇太女的啊,可是:「……宮中御花園中什麼奇花異草沒有?」
「卻不一樣。」魏叔易的聲音和轎簾一同落下。
百姓敢試著出來走動賣花了,比起說給她聽,不如帶給她看。
這一日,肖旻也從城外入京,進宮去見太女。
宮道上有許多宮人在刷洗血跡,肖旻踏過重重宮門,靴子袍角被水跡濺濕,這非但不曾妨礙他的心情,反而令他心生怡悅安寧,愈發神采飛揚。
第645章 殺人者長孫芙
肖旻不是第一次入宮,但這次與此前皆不相同。
從前他眼中的這座皇城威嚴冰涼,於萬丈光鮮之下斂藏著血腥腐朽。
而今日他一路走來,僅是想到如今掌控這座皇城的人是誰,心下即感到無限安定,目之所及便皆為百廢待興的嶄新生機萌芽之象。
數日前肖旻在城外已經見過李歲寧,但今日是正式拜見,遂從頭到腳都換了新衣新靴,身上唯一的舊物大抵便是腰間掛著的那拿紅繩仔細編著的銅錢了。
這小小銅錢見證了太多戰事與抉擇,承載了太多願景和志向。於肖旻而言,若無當初那位給銅板開光的寧遠將軍,便不會有今日的他。
待他老後,若與家中兒孫說起舊事,必然要從這枚銅錢開始說起,那是一段很長的故事,起初啊,他就是個老老實實跟在堂堂五品寧遠將軍身後撿軍功的小小主帥……
肖旻想像著要如何措辭。
直到來到東宮外,忙肅正了神態,在外殿前拱手,字正腔圓道:「嶺南道節度使肖旻,前來求見太女殿下,有勞公公代為通傳。」
內侍與他見禮後,躬身入了內殿。
內殿中,書案後的李歲寧,正交待一名年輕內侍:「翟細,你今日再去一趟褚府,同幾名醫士仔細問一問太傅的情況……」
直到昨日,太傅才遲遲轉醒。
名喚翟細的年輕內侍恭聲應下。
李歲寧又交待了些其它,翟細一字不落地記下。
三日前的那個夜中,翟細替駱先生收斂罷屍身之後,垂首跟在李歲寧身後離開,這一跟便跟到了現下,來到了這東宮中。
各處事務還處在混亂交接之際,翟細沒有具體的職務,太女讓他做什麼他便做什麼,太女沒有交待時,他便在一旁主動料理手邊可以觸及的瑣事。
很快,肖旻被宣入了內殿。
肖旻行禮罷,翟細躬身向肖旻無聲施了一禮,便垂首退了出去。
將出東宮時,只見那年輕的相臣踏著晨光而來,身後跟著兩名內侍,一人懷中抱著一大筐時令鮮花。
翟細駐足避讓一側,向魏叔易行禮。
那兩大筐色彩鮮亮各不相同的鮮花很快出現在了李歲寧眼前。
李歲寧很喜歡,她從書案後起身而出,彎下身賞看,邊聽肖旻匯報事務。
這一幕乍看很有些儲君不務正業、威嚴不足之感,但卻莫名地叫人覺得這大殿之中朝氣蓬髮,漂浮著花香的空氣中儘是清新輕盈氣息。
而這位儲君並不需要用時刻端正危坐的形象來彰顯她的威儀。
無論她做出怎樣的舉動,以何等形象示人,都註定無人敢生輕視之心。
魏叔易含笑靜靜看著。
肖旻匯稟起事務來,語氣也不自覺變得輕快,當然,他帶來的原本就是好消息——城外李隱的殘部,包括黔中道大軍已被平定,雖有少數竄逃者還在追捕當中,但大局已然定下。
而此中進展如此之快,關鍵便在於「黔中道大軍」之上。
再有,李歲寧此番之所以能如此出乎李隱的預料,僅以三萬餘兵力便於三日前迅速破開了京師的大門,關鍵也在此處。
肖旻是暗中隨同黔中道大軍一同來的京師,或者說,黔中道大軍此來京師,背後正是肖旻的操縱。
此事要從黔中道節度使佘奎接到了李隱的動兵之令開始說起……
李隱早前便曾有過示下,黔中大軍早有準備,只待京師令下,便可即刻動身。
所以很快——佘奎死得很快。
令是晨早接到的,命是當晚丟掉的。
殺人者,長孫芙。
佘奎死了,而此事不可能瞞得一絲風聲也無,首先便不可能瞞得過佘家的人,不過設局殺人者也未想過要瞞——
佘奎乃貧賤出身,他傾盡所能,加之得李隱暗中扶持,終於成為了一道節度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