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叛國者豈配為李氏江山之主!此罪天理不容!」

  震怒聲,叱罵聲,哀呼聲,李隱皆不曾理會,他轉過身去,面上最後一絲笑意消散。

  這祖不祭也好,什麼李氏先祖,本也不配被他祭拜,正該讓這些先祖們好好地看一看如今這江山是誰人說了算——尤其是他那位無用的皇兄,和他那位只重長幼出身的父皇。

  「太傅……!」

  一支利箭襲向祭台方向,湛勉護著老師險險避開,四下受驚大亂。

  放箭的韓砥旋即拔刀進一步威懾眾人,殺氣騰騰高聲道:「我等奉旨在此肅清散播禍國謠言之反賊,無關人等如若不想被誤傷,還當速速離去!」

  見他們當真要在此殺人,許多官員臉色再變,四下驚懼間,亦有人圍向祭台方向,要護住褚太傅。

  「王爺!」駱觀臨快行數步,阻去李隱的腳步,抬手施禮,定聲勸道:「請王爺三思!」

  李隱看著面前試圖勸諫之人。

  駱觀臨面色沉重地道:「王爺,此乃太廟重地!而褚太傅乃天下文人表率,其言行固然罪當萬死,但請王爺先將其收押,待徹查之後再行……」

  「褚晦不死,則異心者氣焰不息,本王今日登基大典當何去何從。」李隱平靜地打斷了駱觀臨的話,提醒道:「還是說,先生想留著這些人,來為明後的死灰復燃繼續鋪路嗎。」

  他的話音平靜,卻不似往日寬和,如嚴冬湖面滲著絲絲寒意。

  他徑直越過駱觀臨,聲音里沒有感情:「待一切平息之後,本王自會向列祖列宗請罪。」

  駱觀臨身軀僵硬地站在原處,於混亂中抬起頭來,看向祭台上方。

  祭台上,那位額系喪布的老人幾不可察地與他點了點頭。

  駱觀臨眼眶頓時滾燙刺痛,他尚且維持著施禮的動作,此際順勢將那一禮長施到底,而後毅然轉身離開。

  在這個計劃中,太傅為自己謀定的結局便是赴死。

  他的死,會讓真相更真,錯者更錯。

  褚太傅立於祭台之上,看著李隱離開的背影,忽然暢快地笑了起來。

  三月三,且以他血薦天地軒轅,今日乃是他褚晦大仇得報之日!

  京中聚集名士無數,人人皆可為他發喪!

  殺人者看重聲名,他便毀去其聲名,揭其皮,摧其骨……如此才叫公道!

  他以這殘燭之命,換殺人者遺臭萬年,永世遭口誅筆伐,永墮無間煉獄!

  而他的學生……

  他憐之愛之的學生……將踏過這惡鬼屍骨,成救世之主!

  他要他的學生,穩妥無虞,再無半分阻礙,不沾些微污穢,光明正大入得京來,乾淨從容地立於萬萬人前!成千古名君,為萬世典範!

  而這殺人者,最好是留下一條殘命,好好地看著這一切!

  禁軍衝撞開混亂的人群,許多養尊處優的宗室年輕子弟驚慌失措,紛紛逃離。

  也有義憤者怒罵,多被親近者強行勸離。

  在一支禁軍的護衛下,李錄慢慢離開此處,並讓人押帶上了今日給他帶來了些許意外之喜的妻子。

  禁軍在驅趕混亂驚叫的人群。

  太傅也在驅趕身前圍護著的諸多官員,斥道:「……爾等皆微末之輩,與我陪葬也不過只是平白送死!」

  「老夫求仁得仁!不會因爾等不懼共死而高看一眼!」

  「不必護我,速速離開!」

  這些人大多是他的學生,即便不曾受他教導,也多稱一句老師。

  今日他一人赴死足矣,卻不可讓這些人因一時顏面、義憤、與不忍而枉送性命!

  「老夫的用處是死在此處!以我之死,諫天下人!」

  「爾等的用處是活下去!於此間保全性命,以待日後,方為匡世之真君子!」

  太傅垂手攥拳於身側,重聲喝道:「都給老夫走!」

  有官員不敢違背,含淚重重叩首,最後再喊一聲:「老師!」

  「走吧。」太傅閉了閉眼睛,放輕了聲音:「活著比死更加不易,只要能活下去,你們便都是老夫的好學生。」

  這幾乎是在場眾人第一次從這位老師口中聽到肯定,卻是以生死訣別作為前提。

  他們唯有相互攙扶著而去,湛勉也被強行帶離,但在太廟的大門即將關閉之時,湛勉卻又掙扎著回身,踉蹌奔向老師,哭著在老師身前伏跪下去,叩首道:「……他們都聽從而去了,就讓無用的學生留下陪老師吧!老師年邁,試問學生怎忍老師獨行啊!」

  褚太傅怒其不爭,聲音顫啞:「……你這蠢貨!」

  褚太傅口中的蠢貨不止湛勉一個,同樣堅持不願妥協離開的宗室人員與官員另有接近二十人。

  除了他們之外,一直跪在祭案前請罪,以罪奴之身自稱的喻增,此刻轉回頭,看向那些舉刀逼近的禁軍,慢慢站了起來。

  太廟之內,鮮血飛濺。

  皇城之外,紙張紛飛,猶如漫天紙錢鋪滿了京畿。

  街道小巷中,茶樓酒肆內,士人與百姓們已經被那一卷卷拓印而出的紙帛占據了視線。

  已沒人分得清最先是經誰人之手傳遞而出的,他們原先還在討論今日的登基大典,忽聞身側響起驚疑之音,紛紛圍去,便見得一沓紙帛,其上字跡尤見風骨,遂連忙分而觀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