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頁
「世子借李琮之手探明了此事,也算一舉兩得。」那名文士也笑了笑,道:「那李琮生母自以為手段高明隱晦,到底婦人而已。」
李錄取筆蘸取墨汁,漫不經心地應道:「同婦人還是男子無關,女子之流也有成就大事者,先生不可輕視女子……」
那文士笑著點頭應「是」。
李錄提筆寫信:「身為男子的李琮,不是和他的母親一樣,也一樣不知道他被留下的真正緣故麼。」
他的母親探查是否有其他孩子的存在,已被他們的父王看在眼中。只是他們的父王體面又無情,連拋棄也這般沒有聲息,甚至讓人無從得知自己已經被拋棄了。
本就沒有了多大利用價值,偏偏還如此不知進退,不肯安分守己,怎會不叫人生厭呢。
這是李錄早就預見的結果,而這一切僅源於他給李琮的那一句「提醒」。
「只會殺人的人能有什麼頭腦作為。」那名文士道:「李琮已為棄子,今後世子只需往前看即可。」
「是啊,要往前看。」李錄眼中含笑。
前路難行,好在他還有他的妻子,只要他與馬婉還是夫妻,他便有很大的機會爭取到馬家和馬家背後的文人勢力。
但是只這一條路,到底不夠讓人安心。
而只能在父王手下爭食,他總歸有那麼一點不甘心……誰讓他已然知曉,這幅不知能苟活多久的殘軀正是拜父王所賜呢。
他想試著多一條路,多一種選擇。
所以他在寫信,在給他口中那「也能成就大事的女子之流」寫信。
她從不回他的書信,但他最不缺耐心與臉皮,這兩樣東西很合算,不需要付出什麼,但堅持下去,卻往往會有意外收穫。
與此同時,有快馬入洛陽,過城門後,直奔洛陽府衙而去。
此處府衙早已被常歲寧的人占下處理政務。
馬匹被勒停,士兵翻身下馬之際,高聲道:「節使傳書!」
護衛精神一振,連忙放行,其中一人跟隨士兵快步入內。
「節使傳書——!」
一聲又一聲高呼傳入府內,一路上各官吏紛紛避讓,目光涌動熱切——節使的傳信終於到了,不知會是何示下?
第588章 迎天子,入太原
一行來此交涉的朝廷官員迎面瞧見這情形,在心中暗罵一聲「傳書而已,好大的淫威,堪比聖旨一般」,卻也急急跟著避讓一側。
見那送信的士兵快步走遠,那一行朝廷官員才暗暗交換起了不確定的眼神——常歲寧下一步會怎麼做?她是否已經知曉榮王動兵的消息?
送信的士兵一路來到議事堂外。
堂中,駱觀臨與眾官吏們紛紛起身相迎。
這一封傳書,他們日盼夜盼,總算盼到眼前。
駱觀臨整理衣衫,肅容快步上前,雙手接過信箋。
信箋共有兩封,一封是給洛陽府衙的,一封是單獨給「錢甚先生」的。
駱觀臨將那封私人信件暫且收入袖中,坐回原處便立即拆看另一封公文信件,眾官吏謀士們紛紛圍上前:「節使是何示下?」
「節使在北境是否安好?」
「節使她何時返回洛陽?」
「……」
眾人七嘴八舌地詢問著,卻見盤坐在那裡的駱觀臨一動不動,持信的手指未動,視線仿佛也凝固住了。
一人試著喚道:「錢先生?」
駱觀臨忽而抬眼,半張面具之下,眼底一派涌動猶如火光燎原。
他持信箋,慢慢站起身來,聲音克制緩慢:「節使有令……」
眾人紛紛肅容凝聽。
接下來,隨著每往下說一個字,駱觀臨原本緩慢克制的聲音便愈發清晰有力,眼神愈發晶亮堅定:「……節使乃李氏血脈,不日將於龍興之地認祖歸宗,遂傳書請天子儲君移駕太原,同觀歸宗大典!」
堂內有著剎那寂靜,但也只是剎那,便如夏日雷聲般滾滾轟動譁然。
節使——乃李氏血脈?!
有年長者只覺一股血流直衝腦海,視線一陣閃動,險些栽倒,幸而被身邊人扶住。
轟動間,有人顫聲問:「錢先生……此言當真?!」
駱觀臨遂將信紙抖開,示於眾人。
四下立時更加震動了,眾人相互傳達著震驚之情,也有人壓抑不住地激動起來,更多的人仍然沉浸在不可置信之中,只能將視線匯聚在駱觀臨身上,試圖得到更加肯定的印證:「先生,此事果真……」
「先生事先……可知此事?!」
迎上那些詢問的目光,駱觀臨從容鎮定地點頭。
「節使竟是皇室血脈!」一名文士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都紅了,轉向身側身後,反覆向同僚們道:「節使竟是皇室血脈!」
「難怪……」有人猛地回神般,道:「節使如此龍章鳳姿,先前向北境贈銀七百萬貫,四下猜測節使身份之際……我等便早該想到了!」
「節使身世成謎,本就是先太子殿下帶回……現下看來,先太子殿下必然早就知曉內情!」
「如此說來,忠勇侯定然也是知情者了!」
「難怪……難怪!」
聽著這些話,駱觀臨樂見其成,就這樣繼續「後知後覺」罷,聽起來越真越好。
「不過……節使既然早就知曉自己的身份,為何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此時才對外言明?」有人不解而又覺可惜:「豈非白白錯失了儘早累積聲望人心的機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錄取筆蘸取墨汁,漫不經心地應道:「同婦人還是男子無關,女子之流也有成就大事者,先生不可輕視女子……」
那文士笑著點頭應「是」。
李錄提筆寫信:「身為男子的李琮,不是和他的母親一樣,也一樣不知道他被留下的真正緣故麼。」
他的母親探查是否有其他孩子的存在,已被他們的父王看在眼中。只是他們的父王體面又無情,連拋棄也這般沒有聲息,甚至讓人無從得知自己已經被拋棄了。
本就沒有了多大利用價值,偏偏還如此不知進退,不肯安分守己,怎會不叫人生厭呢。
這是李錄早就預見的結果,而這一切僅源於他給李琮的那一句「提醒」。
「只會殺人的人能有什麼頭腦作為。」那名文士道:「李琮已為棄子,今後世子只需往前看即可。」
「是啊,要往前看。」李錄眼中含笑。
前路難行,好在他還有他的妻子,只要他與馬婉還是夫妻,他便有很大的機會爭取到馬家和馬家背後的文人勢力。
但是只這一條路,到底不夠讓人安心。
而只能在父王手下爭食,他總歸有那麼一點不甘心……誰讓他已然知曉,這幅不知能苟活多久的殘軀正是拜父王所賜呢。
他想試著多一條路,多一種選擇。
所以他在寫信,在給他口中那「也能成就大事的女子之流」寫信。
她從不回他的書信,但他最不缺耐心與臉皮,這兩樣東西很合算,不需要付出什麼,但堅持下去,卻往往會有意外收穫。
與此同時,有快馬入洛陽,過城門後,直奔洛陽府衙而去。
此處府衙早已被常歲寧的人占下處理政務。
馬匹被勒停,士兵翻身下馬之際,高聲道:「節使傳書!」
護衛精神一振,連忙放行,其中一人跟隨士兵快步入內。
「節使傳書——!」
一聲又一聲高呼傳入府內,一路上各官吏紛紛避讓,目光涌動熱切——節使的傳信終於到了,不知會是何示下?
第588章 迎天子,入太原
一行來此交涉的朝廷官員迎面瞧見這情形,在心中暗罵一聲「傳書而已,好大的淫威,堪比聖旨一般」,卻也急急跟著避讓一側。
見那送信的士兵快步走遠,那一行朝廷官員才暗暗交換起了不確定的眼神——常歲寧下一步會怎麼做?她是否已經知曉榮王動兵的消息?
送信的士兵一路來到議事堂外。
堂中,駱觀臨與眾官吏們紛紛起身相迎。
這一封傳書,他們日盼夜盼,總算盼到眼前。
駱觀臨整理衣衫,肅容快步上前,雙手接過信箋。
信箋共有兩封,一封是給洛陽府衙的,一封是單獨給「錢甚先生」的。
駱觀臨將那封私人信件暫且收入袖中,坐回原處便立即拆看另一封公文信件,眾官吏謀士們紛紛圍上前:「節使是何示下?」
「節使在北境是否安好?」
「節使她何時返回洛陽?」
「……」
眾人七嘴八舌地詢問著,卻見盤坐在那裡的駱觀臨一動不動,持信的手指未動,視線仿佛也凝固住了。
一人試著喚道:「錢先生?」
駱觀臨忽而抬眼,半張面具之下,眼底一派涌動猶如火光燎原。
他持信箋,慢慢站起身來,聲音克制緩慢:「節使有令……」
眾人紛紛肅容凝聽。
接下來,隨著每往下說一個字,駱觀臨原本緩慢克制的聲音便愈發清晰有力,眼神愈發晶亮堅定:「……節使乃李氏血脈,不日將於龍興之地認祖歸宗,遂傳書請天子儲君移駕太原,同觀歸宗大典!」
堂內有著剎那寂靜,但也只是剎那,便如夏日雷聲般滾滾轟動譁然。
節使——乃李氏血脈?!
有年長者只覺一股血流直衝腦海,視線一陣閃動,險些栽倒,幸而被身邊人扶住。
轟動間,有人顫聲問:「錢先生……此言當真?!」
駱觀臨遂將信紙抖開,示於眾人。
四下立時更加震動了,眾人相互傳達著震驚之情,也有人壓抑不住地激動起來,更多的人仍然沉浸在不可置信之中,只能將視線匯聚在駱觀臨身上,試圖得到更加肯定的印證:「先生,此事果真……」
「先生事先……可知此事?!」
迎上那些詢問的目光,駱觀臨從容鎮定地點頭。
「節使竟是皇室血脈!」一名文士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都紅了,轉向身側身後,反覆向同僚們道:「節使竟是皇室血脈!」
「難怪……」有人猛地回神般,道:「節使如此龍章鳳姿,先前向北境贈銀七百萬貫,四下猜測節使身份之際……我等便早該想到了!」
「節使身世成謎,本就是先太子殿下帶回……現下看來,先太子殿下必然早就知曉內情!」
「如此說來,忠勇侯定然也是知情者了!」
「難怪……難怪!」
聽著這些話,駱觀臨樂見其成,就這樣繼續「後知後覺」罷,聽起來越真越好。
「不過……節使既然早就知曉自己的身份,為何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此時才對外言明?」有人不解而又覺可惜:「豈非白白錯失了儘早累積聲望人心的機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