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頁
魏叔易以身入局,誘使懷異心者出手。
真正的謀臣,往往連自己的死也在謀算的一環之中。
他此一遭受險,讓本心未失者清晰地見到了異心者的面目,此事一旦被揭露,便可就此打破朔方軍中僵持牽制的局面。
如此一來,接下來行事就更加簡單了,一切師出有名。
常歲寧來到魏叔易面前,問:「還可入城否?」
臉色蒼白的魏叔易沒有猶豫地向她點頭。
常歲寧轉頭交待薺菜:「傳令下去,點兩萬騎兵,隨我護送魏相入靈州城。」
魏叔易試圖抬手行禮道謝,只見常歲寧已轉了身,道:「省些力氣。」
魏叔易青白的嘴角扯了一下,露出一個笑。
岳春言心下幾分不安,下意識地看向身側的一名將士——這位常節使帶了五萬騎兵,要拿兩萬來護送魏相入城,那餘下的三萬……她打算用來做什麼?
這種家裡突然闖進了強悍帶刀者的感受,實在叫人很難放鬆。
「岳郎君放心。」魏叔易聲音虛弱,卻帶著一絲笑意,看向常歲寧的背影:「常節使她,是個好人。」
這安慰的話十分淺顯,好似哄孩子般。
岳春言卻莫名真的安心了些,他也下意識地看向常歲寧,只見那道黑白分明的身影已走到了他父親棺側,微微停下腳步,卻是抬手將扎在棺木上的箭矢拔下了兩支。
她身後的幾名部將跟著照做,她便抬腳繼續往前,沒有多言,翻身上了馬。
棺木上的箭矢很快被她的部將清理乾淨,那些部將跟著上馬之前,雙手交疊於額前,朝著棺木端正行了一禮。
而後,鐵騎開始有序列隊。
常歲寧率鐵騎行在前方,將魏叔易以及負傷的岳春言等人護在中間,那些被俘虜的朔方叛軍則被拖行在最後側。
然而最前方的,依舊是岳光的靈柩。
岳春言跟隨魏叔易一同踏上馬車之前,看著前方如墨鐵騎,眼角有淚光閃動。
少年人突然很幼稚意氣地想,無論那位常節使此行意欲何為,只要不傷他朔方軍民,他便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
因為,她會替他父親的棺木拔箭,並在前方開路,送他和受傷的將士,以及他的父親回家。
車外的大雪,終於有了放緩的跡象。
而車內生死不知、被元祥帶人抬上馬車的長吉雙眸仍舊緊閉。
接下來路程,格外地平靜。
但魏叔易等人,哪怕便是岳春言也清楚地知道這份平靜是由何而來。
師大雄的伏兵就潛藏在旁側,但兩萬雄偉鐵騎在此,他們便唯有按兵不動這一個選擇。
兇殘的殺伐,歷來只能被更強悍的力量壓制。
而可以預料的是,那些潛藏在暗處的兇殘視線,此刻必然已在趕去向師大雄報信的路上。
隱隱地,岳春言似乎明白了常歲寧手下那餘下三萬鐵騎的去處。
鐵騎臨近靈州城門前,便有序地慢了下來。
即便如此,也給靈州城的守衛帶來了莫大震動與驚慌。
但見最前方是懸掛著白綢的棺木,大多數守衛心下便稍保留兩分鎮定。
岳春言很快上前,與他們說明城外師大雄之變的經過。
那些守衛們反應各異。
岳春言知道,他們當中亦有師大雄的人在,但軍中之所以能形成勢力上的牽制,便說明勢力分布大致相等,那些師大雄的眼線便也不敢輕舉妄動。
更何況,有兩萬鐵騎就在城下。
岳春言讓守衛打開城門,迎父親的靈柩入城。
一眾守衛自知決不可將節使靈柩阻之城外,但卻仍有些猶豫。
無論何處城池,若非戰時,大軍多數都會駐紮在城外軍營,他們靈州城中此時也並沒有多少守衛兵力,而城下這些鐵騎數目太過龐大。
這時,常歲寧讓人上前傳話表態,她只讓一千騎兵護送魏叔易入城。
隨著常歲寧令下,餘下的騎兵隊伍果然往後方撤去了一個安全的距離。
如此,靈州城門才終於被緩緩打開。
靈柩先行入城,魏叔易等人慢後一步,常歲寧坐在馬上,與魏叔易道:「城內便交給魏相了。」
此番魏叔易展露出的智謀膽魄以及更勝從前的心性,讓常歲寧得以相信,只要他能順利入靈州城,便可最大程度安撫平息人心。
入城的路上,常歲寧已得知,朔方軍中三大副使,今日皆在城內等候岳光的靈柩回城。
但此時,這三位副使,大約只剩兩位仍在城中了。
所以,常歲寧含笑與魏叔易道:「魏相且去說服城中兩位副使,另一位由我來設法說服。」
魏叔易會心一笑,與她道:「魏某必不負節使所託。」
他此時入城,為得不再是不負朝廷,而是不負她。
為朝廷而來的魏叔易,此時本應死在雪中了。
常歲寧看向一旁的岳春言及其身側負傷的朔方將士,道:「諸位,魏相的命今日是我救的,我不允許他在靈州城中出任何差池。」
她沒有任何威脅之言,卻叫眾人心中一凜,少年人立時抱拳道:「請常節使放心,魏相也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有人膽敢傷他,除非踏過我岳春言的屍首!」
第569章 不喜歡太容易得手的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真正的謀臣,往往連自己的死也在謀算的一環之中。
他此一遭受險,讓本心未失者清晰地見到了異心者的面目,此事一旦被揭露,便可就此打破朔方軍中僵持牽制的局面。
如此一來,接下來行事就更加簡單了,一切師出有名。
常歲寧來到魏叔易面前,問:「還可入城否?」
臉色蒼白的魏叔易沒有猶豫地向她點頭。
常歲寧轉頭交待薺菜:「傳令下去,點兩萬騎兵,隨我護送魏相入靈州城。」
魏叔易試圖抬手行禮道謝,只見常歲寧已轉了身,道:「省些力氣。」
魏叔易青白的嘴角扯了一下,露出一個笑。
岳春言心下幾分不安,下意識地看向身側的一名將士——這位常節使帶了五萬騎兵,要拿兩萬來護送魏相入城,那餘下的三萬……她打算用來做什麼?
這種家裡突然闖進了強悍帶刀者的感受,實在叫人很難放鬆。
「岳郎君放心。」魏叔易聲音虛弱,卻帶著一絲笑意,看向常歲寧的背影:「常節使她,是個好人。」
這安慰的話十分淺顯,好似哄孩子般。
岳春言卻莫名真的安心了些,他也下意識地看向常歲寧,只見那道黑白分明的身影已走到了他父親棺側,微微停下腳步,卻是抬手將扎在棺木上的箭矢拔下了兩支。
她身後的幾名部將跟著照做,她便抬腳繼續往前,沒有多言,翻身上了馬。
棺木上的箭矢很快被她的部將清理乾淨,那些部將跟著上馬之前,雙手交疊於額前,朝著棺木端正行了一禮。
而後,鐵騎開始有序列隊。
常歲寧率鐵騎行在前方,將魏叔易以及負傷的岳春言等人護在中間,那些被俘虜的朔方叛軍則被拖行在最後側。
然而最前方的,依舊是岳光的靈柩。
岳春言跟隨魏叔易一同踏上馬車之前,看著前方如墨鐵騎,眼角有淚光閃動。
少年人突然很幼稚意氣地想,無論那位常節使此行意欲何為,只要不傷他朔方軍民,他便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
因為,她會替他父親的棺木拔箭,並在前方開路,送他和受傷的將士,以及他的父親回家。
車外的大雪,終於有了放緩的跡象。
而車內生死不知、被元祥帶人抬上馬車的長吉雙眸仍舊緊閉。
接下來路程,格外地平靜。
但魏叔易等人,哪怕便是岳春言也清楚地知道這份平靜是由何而來。
師大雄的伏兵就潛藏在旁側,但兩萬雄偉鐵騎在此,他們便唯有按兵不動這一個選擇。
兇殘的殺伐,歷來只能被更強悍的力量壓制。
而可以預料的是,那些潛藏在暗處的兇殘視線,此刻必然已在趕去向師大雄報信的路上。
隱隱地,岳春言似乎明白了常歲寧手下那餘下三萬鐵騎的去處。
鐵騎臨近靈州城門前,便有序地慢了下來。
即便如此,也給靈州城的守衛帶來了莫大震動與驚慌。
但見最前方是懸掛著白綢的棺木,大多數守衛心下便稍保留兩分鎮定。
岳春言很快上前,與他們說明城外師大雄之變的經過。
那些守衛們反應各異。
岳春言知道,他們當中亦有師大雄的人在,但軍中之所以能形成勢力上的牽制,便說明勢力分布大致相等,那些師大雄的眼線便也不敢輕舉妄動。
更何況,有兩萬鐵騎就在城下。
岳春言讓守衛打開城門,迎父親的靈柩入城。
一眾守衛自知決不可將節使靈柩阻之城外,但卻仍有些猶豫。
無論何處城池,若非戰時,大軍多數都會駐紮在城外軍營,他們靈州城中此時也並沒有多少守衛兵力,而城下這些鐵騎數目太過龐大。
這時,常歲寧讓人上前傳話表態,她只讓一千騎兵護送魏叔易入城。
隨著常歲寧令下,餘下的騎兵隊伍果然往後方撤去了一個安全的距離。
如此,靈州城門才終於被緩緩打開。
靈柩先行入城,魏叔易等人慢後一步,常歲寧坐在馬上,與魏叔易道:「城內便交給魏相了。」
此番魏叔易展露出的智謀膽魄以及更勝從前的心性,讓常歲寧得以相信,只要他能順利入靈州城,便可最大程度安撫平息人心。
入城的路上,常歲寧已得知,朔方軍中三大副使,今日皆在城內等候岳光的靈柩回城。
但此時,這三位副使,大約只剩兩位仍在城中了。
所以,常歲寧含笑與魏叔易道:「魏相且去說服城中兩位副使,另一位由我來設法說服。」
魏叔易會心一笑,與她道:「魏某必不負節使所託。」
他此時入城,為得不再是不負朝廷,而是不負她。
為朝廷而來的魏叔易,此時本應死在雪中了。
常歲寧看向一旁的岳春言及其身側負傷的朔方將士,道:「諸位,魏相的命今日是我救的,我不允許他在靈州城中出任何差池。」
她沒有任何威脅之言,卻叫眾人心中一凜,少年人立時抱拳道:「請常節使放心,魏相也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有人膽敢傷他,除非踏過我岳春言的屍首!」
第569章 不喜歡太容易得手的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