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頁
無數雙野心勃勃的眼睛皆在注視著京師那一把龍椅,而她孤身往北,逆行而來,只為平定不可控的亂局。
今晚所談,她未言半字慷慨,亦不覺自己慷慨,但在他這個旁觀者眼中,卻是以莫大慷慨贈之天下。
離去前,戴從甚至一反常態,問了一句本不該問的話:【節使棄京師,而安北地……可曾擔心過來日會遲他人一步?】
那身著青袍,盤坐几案後的女子,在燈影下,從容與他道:【京師人人可奪,北地唯我來安。】
她的聲音甚是隨意灑脫:【至於京師之地,待我有資格時,想取便去取了。】
女子的話語聲很輕,但那一瞬間,戴從幾乎被震住。
離開後,再反覆回憶這短短兩句話,戴從只覺其中蘊含諸多。
因此,他言其為大者。
膽識,眼界,胸襟,慈悲……皆為大者。
諸般心緒壓下,戴從最終嘆了口氣,道:「今日之前,實在不曾想到,大都督他心間裝著這樣一位人物……」
先前他只當大都督所懷不過鐵樹開花的快樂,如今才知,大都督眼中所見,竟是這樣瑰麗磅礴的風景。
戴長史忽然有些擔憂:「大都督慧眼,所幸見識得早,然而如今已是『天下誰人不識君』啊……」
聞景而來的狂蜂浪蝶,怕是少不了。
攀權附會的藤蔓枝葉,必然也不缺。
那護衛也被說得心裡發慌,神情異常凝重——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從前每每聽人玩笑著提起「大都督入贅」這個說法時,總有一肚子不滿。
可眼下,眼瞅著這玩笑就要變成事實,而他竟要反過來擔心自家大都督能不能混個像樣的名分……這感覺試問誰懂?
護衛揣著滿腹擔憂,伴著戴從的嘆息聲,逐漸遠去了。
常歲寧洗漱罷,已然上榻。
房中僅留了一盞燈,常歲寧披髮坐在床榻上,半擁著簇新而暄軟的被子,疲倦地打了個長長的呵欠,一時有些模糊的視線隨意地掃過房中陳設。
并州大都督府內的客居之所已被崔氏族人住滿,她此時所在這座院子,據說是崔璟的住處。
崔璟很少會來太原府,但此處卻很有他的作風,如他的人一般簡潔,清冷,乾淨,幾乎不見鮮亮的暖色。
常歲寧靜靜看了一會兒,又見窗外月色清亮,一應心緒莫名緩緩卸下,只餘下了淡淡的安定之感。
片刻,她安心地躺下,睏倦地閉上眼睛,即將墜入夢鄉之時,嘴邊如夢語般混沌著道:「崔令安,你如今還有空閒看月亮麼。」
餘下的話失了聲音,似乎一同墜入了夢中。
沒有空閒看月亮不要緊,只要人平安就好。
要平安地等著她,她會去看他的。
窗外明月承載著靜謐的祈盼,散發著朦朧清輝。
盧夫人的住處,此時卻並不靜謐。
與母親和妹妹團聚之下,崔琅已哭過三場,一場是為族中,一場是為祖父,一場是為長兄,此刻正待哭第四場——為了身處牢獄的父親。
然而卻被母親打斷:「有甚可哭的,放心吧,京師的情形你也知曉,一時半刻不會有事的,除非他自傷——可若他在此關頭還要自傷,又哪裡值得你哭?」
崔琅奇異地被說服了,淚意就這麼縮了回去。
「且京師族人已歸榮王陣營,這已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正如我母族盧氏一樣……局勢之下,人各有命,這非是情感可以改變的,咱們也只能先顧好自身,才能談日後是否有能力相助。」盧氏道:「如今你既為太原崔氏的家主,便該將心思放在眼前……要記著,常節使,你長兄,才是咱們可以倚靠相伴的人。」
「尤其是你長兄,如今人都還在戰場上拼殺……」盧氏諄諄教導著:「你這做弟弟的,要多為兄長謀劃著名。」
雙眼紅腫的崔琅下意識地問:「我能為兄長謀劃什麼?」
盧氏手上正做著針線,聞言抬起頭來:「當然是名分呀。」
崔琅反應過來,「嗨」了一聲:「這個啊!」
他拍了拍胸脯,咧嘴笑著保證:「您放心,此事兒子還是在行的!」
這時,帘子被打起,崔棠帶著侍女走了進來,托盤裡端著兩盅補湯。
哭累了的崔琅主動上前端過一盞,拿調羹舀著往嘴裡送,七八口便喝了個精光,轉而稱讚妹妹:「崔棠,還算你有良心,總算知道心疼你阿兄我如今這日理萬機的腦子!」
「我是燉給母親的,誰讓你喝了。」
兄妹二人和往常一樣鬥了幾句嘴,崔琅見自家阿娘放下湯碗,不知想到了什麼,神情動了動,試著問:「阿娘,兒子突然想到,我如今既已貴為家主,那是不是便能做主改族規了?」
盧氏朝兒子看去,狐疑地問:「你想改哪一條族規?」
第566章 劍鋒
崔琅「嘿」地一笑:「就是那條不與四大族之外通婚的規矩……」
雖說近年來五大士族先後皆遭重創,嚴重者甚至如滎陽鄭氏那般舉族離散,或遭亂軍血洗,但仍舊有太多人堅持著不與「庶族」通婚的原則,名曰務必保留清貴血統。
這於受創的那些世家大族而言,似乎是唯一能做出的抗爭與堅持了。
族中凡有試圖違背者,必遭他們唾棄,成為他們口誅筆伐的自甘墮落、玷污門風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今晚所談,她未言半字慷慨,亦不覺自己慷慨,但在他這個旁觀者眼中,卻是以莫大慷慨贈之天下。
離去前,戴從甚至一反常態,問了一句本不該問的話:【節使棄京師,而安北地……可曾擔心過來日會遲他人一步?】
那身著青袍,盤坐几案後的女子,在燈影下,從容與他道:【京師人人可奪,北地唯我來安。】
她的聲音甚是隨意灑脫:【至於京師之地,待我有資格時,想取便去取了。】
女子的話語聲很輕,但那一瞬間,戴從幾乎被震住。
離開後,再反覆回憶這短短兩句話,戴從只覺其中蘊含諸多。
因此,他言其為大者。
膽識,眼界,胸襟,慈悲……皆為大者。
諸般心緒壓下,戴從最終嘆了口氣,道:「今日之前,實在不曾想到,大都督他心間裝著這樣一位人物……」
先前他只當大都督所懷不過鐵樹開花的快樂,如今才知,大都督眼中所見,竟是這樣瑰麗磅礴的風景。
戴長史忽然有些擔憂:「大都督慧眼,所幸見識得早,然而如今已是『天下誰人不識君』啊……」
聞景而來的狂蜂浪蝶,怕是少不了。
攀權附會的藤蔓枝葉,必然也不缺。
那護衛也被說得心裡發慌,神情異常凝重——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從前每每聽人玩笑著提起「大都督入贅」這個說法時,總有一肚子不滿。
可眼下,眼瞅著這玩笑就要變成事實,而他竟要反過來擔心自家大都督能不能混個像樣的名分……這感覺試問誰懂?
護衛揣著滿腹擔憂,伴著戴從的嘆息聲,逐漸遠去了。
常歲寧洗漱罷,已然上榻。
房中僅留了一盞燈,常歲寧披髮坐在床榻上,半擁著簇新而暄軟的被子,疲倦地打了個長長的呵欠,一時有些模糊的視線隨意地掃過房中陳設。
并州大都督府內的客居之所已被崔氏族人住滿,她此時所在這座院子,據說是崔璟的住處。
崔璟很少會來太原府,但此處卻很有他的作風,如他的人一般簡潔,清冷,乾淨,幾乎不見鮮亮的暖色。
常歲寧靜靜看了一會兒,又見窗外月色清亮,一應心緒莫名緩緩卸下,只餘下了淡淡的安定之感。
片刻,她安心地躺下,睏倦地閉上眼睛,即將墜入夢鄉之時,嘴邊如夢語般混沌著道:「崔令安,你如今還有空閒看月亮麼。」
餘下的話失了聲音,似乎一同墜入了夢中。
沒有空閒看月亮不要緊,只要人平安就好。
要平安地等著她,她會去看他的。
窗外明月承載著靜謐的祈盼,散發著朦朧清輝。
盧夫人的住處,此時卻並不靜謐。
與母親和妹妹團聚之下,崔琅已哭過三場,一場是為族中,一場是為祖父,一場是為長兄,此刻正待哭第四場——為了身處牢獄的父親。
然而卻被母親打斷:「有甚可哭的,放心吧,京師的情形你也知曉,一時半刻不會有事的,除非他自傷——可若他在此關頭還要自傷,又哪裡值得你哭?」
崔琅奇異地被說服了,淚意就這麼縮了回去。
「且京師族人已歸榮王陣營,這已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正如我母族盧氏一樣……局勢之下,人各有命,這非是情感可以改變的,咱們也只能先顧好自身,才能談日後是否有能力相助。」盧氏道:「如今你既為太原崔氏的家主,便該將心思放在眼前……要記著,常節使,你長兄,才是咱們可以倚靠相伴的人。」
「尤其是你長兄,如今人都還在戰場上拼殺……」盧氏諄諄教導著:「你這做弟弟的,要多為兄長謀劃著名。」
雙眼紅腫的崔琅下意識地問:「我能為兄長謀劃什麼?」
盧氏手上正做著針線,聞言抬起頭來:「當然是名分呀。」
崔琅反應過來,「嗨」了一聲:「這個啊!」
他拍了拍胸脯,咧嘴笑著保證:「您放心,此事兒子還是在行的!」
這時,帘子被打起,崔棠帶著侍女走了進來,托盤裡端著兩盅補湯。
哭累了的崔琅主動上前端過一盞,拿調羹舀著往嘴裡送,七八口便喝了個精光,轉而稱讚妹妹:「崔棠,還算你有良心,總算知道心疼你阿兄我如今這日理萬機的腦子!」
「我是燉給母親的,誰讓你喝了。」
兄妹二人和往常一樣鬥了幾句嘴,崔琅見自家阿娘放下湯碗,不知想到了什麼,神情動了動,試著問:「阿娘,兒子突然想到,我如今既已貴為家主,那是不是便能做主改族規了?」
盧氏朝兒子看去,狐疑地問:「你想改哪一條族規?」
第566章 劍鋒
崔琅「嘿」地一笑:「就是那條不與四大族之外通婚的規矩……」
雖說近年來五大士族先後皆遭重創,嚴重者甚至如滎陽鄭氏那般舉族離散,或遭亂軍血洗,但仍舊有太多人堅持著不與「庶族」通婚的原則,名曰務必保留清貴血統。
這於受創的那些世家大族而言,似乎是唯一能做出的抗爭與堅持了。
族中凡有試圖違背者,必遭他們唾棄,成為他們口誅筆伐的自甘墮落、玷污門風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