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頁
「……先皇么女?!」一名族人幾乎失聲道:「怎麼可能?」
「她年歲幾何?」
「先皇過世多年,從未聽聞過竟有流落在外的皇女……」
他們的第一反應皆是此乃造假之言,長孫寂已將那封書信捧起:「請幾位叔父先行過目。」
幾名族人紛紛上前,共看罷信上內容,神情起伏各異。
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單憑常歲寧一面之詞。
尤其是皇室血脈之說,先皇故去多年,想要證明其身份,少不了作證之人。
引起了長孫氏族人們重視的是,常歲寧在信上自行列出了可證此事的知情者名單,而其中竟赫然出現了大理寺卿姚翼、褚太傅等人……乃至先太子效的名號!
先太子李效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先太子已不在人世,自然也無從當面求證,可是褚太傅等人尚且健在……
長孫氏一族雖被流於黔州,但根基人脈尚在,想要間接向名單上的「知情者」求證此事,並非沒有門路。
褚太傅的人品可信八九分,常歲寧所言是否為空穴來風,他們之後一探便知。
幾名長孫氏族人慢慢冷靜下來,將那份質疑暫時壓下,轉而去思索另一個問題:查證之後呢?
若常歲寧果真是先皇之女,他們又待如何?
幾人下意識地看向長孫寂,有人不禁道:「退一萬步說,她是個女子……」
「大盛曾有皇女為帝的先例。」少年人目色灼灼地道:「彼時我長孫一族中亦有人出任右相,算得上君賢臣明。」
「祖父臨終託付之際,亦未曾將女子剔除在外。」
長孫寂說話間,站起了身來,直言坦白了自己的心意:「諸位叔父,若此事為真,我願代長孫氏上下選擇扶持常節使為大盛新主!」
有風從窗縫中鑽入,燭火搖曳間,可見少年人眉間竟滿是驚人的堅定之色。
房內再次靜了靜。
片刻,一名族人才道:「家主,此事輕率不得——」
「我等已然觀望至今,何來輕率之說?」長孫寂道:「一直以來,面對榮王招攬,我心仍有諸多疑慮……而這一路趕赴江都,我亦時常在想,究竟常節使所擇何人,才能真正說服於我?思來想去,竟不得答案。」
「直到侄兒見此信……」少年看向族人手中那封書信,而後忽然抬眼,神情愈發篤定:「卻生豁然開朗之感!」
原本幾乎無解的問題,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預料之外的答案……他先是震驚,而後便疑慮盡消,只餘下了莫大欣喜!
「我在此靜坐許久,心有所感……長孫氏之所以徘徊觀望至今,冥冥之中,或正有祖父在天之靈指引!」
少年人眼角微有些發紅:「諸位叔父,重振長孫家榮光,或就在此舉了!」
這般年紀的少年說出這樣一番話,似乎顯得熱血有餘而謹慎不足。
可這份於滿目腐朽枯敗的天地間忽然迸發出的熱血,卻又是那樣地觸動人心。
幾名族人立在原處,久久未動。
長孫寂定定地看向其中最有話語權的那位長輩。
那名族人攥緊了拳,卻是後退兩步,抬手道:「我這便讓人前去查證。」
說著,看了眼左右,交待道:「看管好家主!」
自家中出事後,這個仿佛一夕之間長大了的孩子,今日難得顯露出這般少年孩子氣,且神神叨叨的……瞧著叫人怪操心的!
那族人走了兩步,復又嘆口氣交待:「……先讓他吃些東西!」
餘下兩名族人應下。
那族人跨出門去,抬手合上房門時,才見自己雙手掌心中已滿是汗水。
深夜,長孫寂取出當初祖父留下的那一方家主印,恭敬地置於臨窗的桌几之上,退後數步,紅著眼睛,跪身下去,鄭重拜下,深深叩首。
窗外明月高懸,夜空靜謐,星子漂浮其上。
將一切公務處理完罷的姚冉,此刻正伏案翻看父親從前的來信。
此時再回首看,姚冉恍惚間,似乎遲遲懂得了父親此前一封封信中所暗含的那份探究究竟從何而來……
而父親此前的「為故人尋女」之說,仿佛也突然之間有了明確而驚人的指向……
就連父親昔日面對常娘子時,那些一度被人打趣議論揶揄的不明態度,此刻也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
姚冉定定地抓著那些被翻看的有些凌亂的信紙,心頭漸漸浮現一個答案:她的父親,一直以來,都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姚冉開始鋪紙研磨,動作間,手指一直在輕微地發顫。
她的神情也因激動而在微微顫慄著。
在她眼中,天下姓氏,只要她家大人喜歡,只管挑了來用——
一路從心跟隨常歲寧走到此處,便註定了姚冉與其他人不同,皇室血脈真假對她而言並不重要,在她看來,大人的尊貴根本無需任何身份加持……
她在意的是,若此事為真,是經得起探究的真,那麼她家大人在這場天下大爭中,便又多了一份籌碼與勝算!
她要向父親求證此事,並務必說服父親早日做好準備!
姚冉下筆,握筆力道雖緊,字跡卻也同樣顫慄著,如同被她心中的大風颳過,但她已不欲去管這些,只顧持筆疾書。
寫罷此信,姚冉行至窗前,推窗往西北而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年歲幾何?」
「先皇過世多年,從未聽聞過竟有流落在外的皇女……」
他們的第一反應皆是此乃造假之言,長孫寂已將那封書信捧起:「請幾位叔父先行過目。」
幾名族人紛紛上前,共看罷信上內容,神情起伏各異。
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單憑常歲寧一面之詞。
尤其是皇室血脈之說,先皇故去多年,想要證明其身份,少不了作證之人。
引起了長孫氏族人們重視的是,常歲寧在信上自行列出了可證此事的知情者名單,而其中竟赫然出現了大理寺卿姚翼、褚太傅等人……乃至先太子效的名號!
先太子李效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先太子已不在人世,自然也無從當面求證,可是褚太傅等人尚且健在……
長孫氏一族雖被流於黔州,但根基人脈尚在,想要間接向名單上的「知情者」求證此事,並非沒有門路。
褚太傅的人品可信八九分,常歲寧所言是否為空穴來風,他們之後一探便知。
幾名長孫氏族人慢慢冷靜下來,將那份質疑暫時壓下,轉而去思索另一個問題:查證之後呢?
若常歲寧果真是先皇之女,他們又待如何?
幾人下意識地看向長孫寂,有人不禁道:「退一萬步說,她是個女子……」
「大盛曾有皇女為帝的先例。」少年人目色灼灼地道:「彼時我長孫一族中亦有人出任右相,算得上君賢臣明。」
「祖父臨終託付之際,亦未曾將女子剔除在外。」
長孫寂說話間,站起了身來,直言坦白了自己的心意:「諸位叔父,若此事為真,我願代長孫氏上下選擇扶持常節使為大盛新主!」
有風從窗縫中鑽入,燭火搖曳間,可見少年人眉間竟滿是驚人的堅定之色。
房內再次靜了靜。
片刻,一名族人才道:「家主,此事輕率不得——」
「我等已然觀望至今,何來輕率之說?」長孫寂道:「一直以來,面對榮王招攬,我心仍有諸多疑慮……而這一路趕赴江都,我亦時常在想,究竟常節使所擇何人,才能真正說服於我?思來想去,竟不得答案。」
「直到侄兒見此信……」少年看向族人手中那封書信,而後忽然抬眼,神情愈發篤定:「卻生豁然開朗之感!」
原本幾乎無解的問題,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預料之外的答案……他先是震驚,而後便疑慮盡消,只餘下了莫大欣喜!
「我在此靜坐許久,心有所感……長孫氏之所以徘徊觀望至今,冥冥之中,或正有祖父在天之靈指引!」
少年人眼角微有些發紅:「諸位叔父,重振長孫家榮光,或就在此舉了!」
這般年紀的少年說出這樣一番話,似乎顯得熱血有餘而謹慎不足。
可這份於滿目腐朽枯敗的天地間忽然迸發出的熱血,卻又是那樣地觸動人心。
幾名族人立在原處,久久未動。
長孫寂定定地看向其中最有話語權的那位長輩。
那名族人攥緊了拳,卻是後退兩步,抬手道:「我這便讓人前去查證。」
說著,看了眼左右,交待道:「看管好家主!」
自家中出事後,這個仿佛一夕之間長大了的孩子,今日難得顯露出這般少年孩子氣,且神神叨叨的……瞧著叫人怪操心的!
那族人走了兩步,復又嘆口氣交待:「……先讓他吃些東西!」
餘下兩名族人應下。
那族人跨出門去,抬手合上房門時,才見自己雙手掌心中已滿是汗水。
深夜,長孫寂取出當初祖父留下的那一方家主印,恭敬地置於臨窗的桌几之上,退後數步,紅著眼睛,跪身下去,鄭重拜下,深深叩首。
窗外明月高懸,夜空靜謐,星子漂浮其上。
將一切公務處理完罷的姚冉,此刻正伏案翻看父親從前的來信。
此時再回首看,姚冉恍惚間,似乎遲遲懂得了父親此前一封封信中所暗含的那份探究究竟從何而來……
而父親此前的「為故人尋女」之說,仿佛也突然之間有了明確而驚人的指向……
就連父親昔日面對常娘子時,那些一度被人打趣議論揶揄的不明態度,此刻也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
姚冉定定地抓著那些被翻看的有些凌亂的信紙,心頭漸漸浮現一個答案:她的父親,一直以來,都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姚冉開始鋪紙研磨,動作間,手指一直在輕微地發顫。
她的神情也因激動而在微微顫慄著。
在她眼中,天下姓氏,只要她家大人喜歡,只管挑了來用——
一路從心跟隨常歲寧走到此處,便註定了姚冉與其他人不同,皇室血脈真假對她而言並不重要,在她看來,大人的尊貴根本無需任何身份加持……
她在意的是,若此事為真,是經得起探究的真,那麼她家大人在這場天下大爭中,便又多了一份籌碼與勝算!
她要向父親求證此事,並務必說服父親早日做好準備!
姚冉下筆,握筆力道雖緊,字跡卻也同樣顫慄著,如同被她心中的大風颳過,但她已不欲去管這些,只顧持筆疾書。
寫罷此信,姚冉行至窗前,推窗往西北而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