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頁
見自家女郎臉色異樣,蘭鶯忙將其扶住,讓其靠在床頭,轉而倒了杯溫茶,送到馬婉嘴邊。
馬婉剛要去喝,卻突然偏過頭去,抑制不住地乾嘔起來。
她近日已不是第一次乾嘔。
蘭鶯突然想到自家女郎近來不佳的胃口,臉色不由變了變:「女郎的月事推遲了有一段時日了吧……」
好不容易止住乾嘔的馬婉抓緊了被子,神情起伏不定。
蘭鶯下意識地想去請醫士來,起身走了兩步,卻又頓住,回頭看向馬婉:「女郎……」
若女郎果真有了身孕,被世子以及榮王府的人知曉……再想走,那便難如登天了!
這哪裡只是一個孩子,這分明是馬家和榮王府之間最緊密的血脈牽連。
蘭鶯看著自家女郎的腹部,氣得簡直要哭了——誰讓它這個時候來的?投胎會不會看路啊!
「先別去……」馬婉聲音低啞:「別叫任何人知曉。」
這兩年來,和世子一樣,她一直盼望著能有一個孩子,只是一直未能遂願。
而此刻,她抬手撫摸著腹中有可能存在的孩子,擔憂卻遠勝過歡喜。
換作之前,她本該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世子,但此時……
馬婉決定暫時隱瞞。
她抬眼看向蘭鶯:「蘭鶯,你讓我好好想想。」
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向她圍涌而來,如今她腦子裡很亂。
而在離開這件事情上,她則是比蘭鶯更清醒些,她知道,這不是能夠衝動決定的事,出了這座榮王府,是益州城,而即便出了益州城,卻仍是劍南道……它們全部都在榮王府的嚴密掌控之內。
大爭在即,如此時局下,她怕是寸步難行。
馬婉含著淚,看向房中一切為她的喜好而生的陳設。
如今對世子的一切揣測,皆無真正的證據,她總要好好地想一想……
蘭鶯撲到床邊,含淚抱住了馬婉——女郎終於試著去正視那個有可能存在的殘忍真相……無論如何,這是好事。
「女郎別怕,婢子一定會陪著女郎、誓死保護女郎的……」
馬婉輕輕回抱住這個陪自己一起長大的侍女,通紅的眼睛望向緊閉的窗欞。
窗外天色晴明,萬里無雲。
同一刻,京師皇城,甘露殿內,太子與馬行舟等重臣齊候在此。
帝王做下了一個重要的決策——主動出兵山南西道,討伐亂臣,一舉肅清西部亂象。
這是無比重大的決定,也是朝廷合目下全部之力,可以對外做出的最後一擊。
天子選擇以此為刃,直指榮王李隱,以釜底抽薪之勢,先發制人,破其根基。
第561章 冬月大雪
孤注一擲四字,歷來意味著莫大冒險。
而當一國之君試圖將此四字用在朝政皇權存亡之大事上,必然會遭來更多詬病與反對。
但此刻的甘露殿中,眾大臣間,氣氛雖異常凝重肅穆,卻奇異地並未出現任何反對的聲音,包括馬行舟。
他們既為天子心腹,便知天子的手腕與脾性,了解天子一旦真正決定的事,便很難有推翻更改的餘地。
二則,他們站在這個位置上,立於千萬人之上,註定要比尋常人、乃至比其他官員更加清楚時局的全貌——
如今的局面,朝中縱然不在兵事之上做任何應對,卻也同樣稱得上是天大的「冒險」。
榮王李隱手握三道兵力,嶺南道的最終歸屬此時尚且未知……
李復在《告罪書》上揭露了段士昂的造反行徑與榮王有著直接關係,此事令榮王聲名有損,於朝廷而言是好事,卻也不完全都是好事……
他們憂心如今手握重兵的榮王,會因此乾脆不再顧忌天下人的看法,轉而選擇先將皇位奪下了再說——
而崔氏族人下獄之事引起的文人風波,究竟是誰人在背後主導,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此事總歸要有了結,可朝廷一旦做出妥協,一國政法與天子威嚴掃地,便再也不可能撿得起來。
朝中不想妥協,又無法承擔波及越來越大的輿論指摘,那麼便只能從別的角度破局:即是從根本上解決一切狂妄自大的聲音。
只要榮王李隱之勢消亡,朝中重拾威懾之力,那些被煽動的文人們便會「冷靜」下來,自覺噤聲。
總而言之,眼下的種種跡象皆表明,天子如今守著的這具隨時有可能倒塌的國之軀殼,務必需要一記向死而生的猛藥,方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而此時動兵,同時也是這些大臣們所能想到最好的時機。
先前天子堅決不肯動用京畿兵力,是因洛陽之危,彼時榮王野心已明,京師處於腹背受敵之境,無論動兵哪一方,都會給另一方可乘之機——段士昂的身份與意圖敗露之後,朝臣們更是驚覺,那正是榮王府為支開京畿兵力而生的計謀,恰恰說明了天子當初決意讓兵力駐守京畿、而以密令使淮南道支援洛陽的決策是正確的。
此時天子更改心意,是因時機已然不同——
段士昂身死,范陽王被處決,洛陽之危暫解,范陽軍全軍潰敗,而那位親手完成了這一切的淮南道刺史常歲寧,此時善心大發,未有威脅京師之意,而是繼續領兵北上去了……
當然,朝中也有人暗中將常歲寧此舉視為獸心大發——這廝往北去,不外乎是想繼續侵占地盤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馬婉剛要去喝,卻突然偏過頭去,抑制不住地乾嘔起來。
她近日已不是第一次乾嘔。
蘭鶯突然想到自家女郎近來不佳的胃口,臉色不由變了變:「女郎的月事推遲了有一段時日了吧……」
好不容易止住乾嘔的馬婉抓緊了被子,神情起伏不定。
蘭鶯下意識地想去請醫士來,起身走了兩步,卻又頓住,回頭看向馬婉:「女郎……」
若女郎果真有了身孕,被世子以及榮王府的人知曉……再想走,那便難如登天了!
這哪裡只是一個孩子,這分明是馬家和榮王府之間最緊密的血脈牽連。
蘭鶯看著自家女郎的腹部,氣得簡直要哭了——誰讓它這個時候來的?投胎會不會看路啊!
「先別去……」馬婉聲音低啞:「別叫任何人知曉。」
這兩年來,和世子一樣,她一直盼望著能有一個孩子,只是一直未能遂願。
而此刻,她抬手撫摸著腹中有可能存在的孩子,擔憂卻遠勝過歡喜。
換作之前,她本該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世子,但此時……
馬婉決定暫時隱瞞。
她抬眼看向蘭鶯:「蘭鶯,你讓我好好想想。」
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向她圍涌而來,如今她腦子裡很亂。
而在離開這件事情上,她則是比蘭鶯更清醒些,她知道,這不是能夠衝動決定的事,出了這座榮王府,是益州城,而即便出了益州城,卻仍是劍南道……它們全部都在榮王府的嚴密掌控之內。
大爭在即,如此時局下,她怕是寸步難行。
馬婉含著淚,看向房中一切為她的喜好而生的陳設。
如今對世子的一切揣測,皆無真正的證據,她總要好好地想一想……
蘭鶯撲到床邊,含淚抱住了馬婉——女郎終於試著去正視那個有可能存在的殘忍真相……無論如何,這是好事。
「女郎別怕,婢子一定會陪著女郎、誓死保護女郎的……」
馬婉輕輕回抱住這個陪自己一起長大的侍女,通紅的眼睛望向緊閉的窗欞。
窗外天色晴明,萬里無雲。
同一刻,京師皇城,甘露殿內,太子與馬行舟等重臣齊候在此。
帝王做下了一個重要的決策——主動出兵山南西道,討伐亂臣,一舉肅清西部亂象。
這是無比重大的決定,也是朝廷合目下全部之力,可以對外做出的最後一擊。
天子選擇以此為刃,直指榮王李隱,以釜底抽薪之勢,先發制人,破其根基。
第561章 冬月大雪
孤注一擲四字,歷來意味著莫大冒險。
而當一國之君試圖將此四字用在朝政皇權存亡之大事上,必然會遭來更多詬病與反對。
但此刻的甘露殿中,眾大臣間,氣氛雖異常凝重肅穆,卻奇異地並未出現任何反對的聲音,包括馬行舟。
他們既為天子心腹,便知天子的手腕與脾性,了解天子一旦真正決定的事,便很難有推翻更改的餘地。
二則,他們站在這個位置上,立於千萬人之上,註定要比尋常人、乃至比其他官員更加清楚時局的全貌——
如今的局面,朝中縱然不在兵事之上做任何應對,卻也同樣稱得上是天大的「冒險」。
榮王李隱手握三道兵力,嶺南道的最終歸屬此時尚且未知……
李復在《告罪書》上揭露了段士昂的造反行徑與榮王有著直接關係,此事令榮王聲名有損,於朝廷而言是好事,卻也不完全都是好事……
他們憂心如今手握重兵的榮王,會因此乾脆不再顧忌天下人的看法,轉而選擇先將皇位奪下了再說——
而崔氏族人下獄之事引起的文人風波,究竟是誰人在背後主導,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此事總歸要有了結,可朝廷一旦做出妥協,一國政法與天子威嚴掃地,便再也不可能撿得起來。
朝中不想妥協,又無法承擔波及越來越大的輿論指摘,那麼便只能從別的角度破局:即是從根本上解決一切狂妄自大的聲音。
只要榮王李隱之勢消亡,朝中重拾威懾之力,那些被煽動的文人們便會「冷靜」下來,自覺噤聲。
總而言之,眼下的種種跡象皆表明,天子如今守著的這具隨時有可能倒塌的國之軀殼,務必需要一記向死而生的猛藥,方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而此時動兵,同時也是這些大臣們所能想到最好的時機。
先前天子堅決不肯動用京畿兵力,是因洛陽之危,彼時榮王野心已明,京師處於腹背受敵之境,無論動兵哪一方,都會給另一方可乘之機——段士昂的身份與意圖敗露之後,朝臣們更是驚覺,那正是榮王府為支開京畿兵力而生的計謀,恰恰說明了天子當初決意讓兵力駐守京畿、而以密令使淮南道支援洛陽的決策是正確的。
此時天子更改心意,是因時機已然不同——
段士昂身死,范陽王被處決,洛陽之危暫解,范陽軍全軍潰敗,而那位親手完成了這一切的淮南道刺史常歲寧,此時善心大發,未有威脅京師之意,而是繼續領兵北上去了……
當然,朝中也有人暗中將常歲寧此舉視為獸心大發——這廝往北去,不外乎是想繼續侵占地盤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