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頁
肖旻與卞軍之戰,此時已近尾聲。
玄袍青年道:「明後如今不過是在急亂應對,實則一切皆在王爺掌控之中。」
「不,她是個很稱職的對手。」李隱緩聲道:「我花了十數年的時間積蓄力量,而這十數年間,她一直在消耗。」
身為女帝,明後要提防的人數不勝數,宗室,藩王,武將,士族……這些年間,她終日無不盤亘於爭鬥殺戮消耗之中。
「能走到今日,我倒是很敬佩她。」李隱道:「這些年來我一直試圖找出她的弱點,卻發現她幾乎是一個毫無弱點的帝王。」
她沒有任何軟肋,對權勢的天然掌控欲,讓她有著異於常人的警醒與果決。
李隱:「而如今看來,沒有弱點,便是她最大的弱點——」
一個沒有弱點與軟肋的人,同時喪失了部分人性,這份缺失的人性讓她無法真正體察到人心的根本。
所以,她滿腹縝密的心機算計,卻並不足夠讓她預料到她真正會敗在何處。
李隱望向京師所在——讓其敗於認知之外,便是他為明氏備下的最後一謀。
「除掉肖旻,依計劃行事。」李隱交待道:「義琮,這件事便由你親自去辦。」
玄袍青年聞言有些意外,旋即單膝跪下,抱拳道:「多謝王爺給義琮將功折罪的機會!」
李隱轉回身,幾分好笑地道:「傻話,你何罪之有。」
一貫沉穩的青年眼角微紅,垂首道:「舅父之死,還有外面那些傳言……非但打破了王爺原有的計劃,又給王爺帶來諸多麻煩風波。」
「士昂為我辦事,卻未能善終……是我有愧於他。」李隱嘆息一聲,道:「你好生寬慰你母親,讓她照拂好段家妻兒,也算是替我盡一盡心意。」
玄袍青年聞言心中大定,應下之餘,立誓般道:「有朝一日,孩兒必替王爺除去常歲寧,為舅父報仇!」
舅父之死,讓母親大病一場,母親說,舅父一死,他與母親便從此失了依仗,且王爺極有可能會因為外面那些流言,在此不利的時機下,從而否定他們母子二人的存在……
然而王爺不曾將那些流言看在眼中,也不曾因此對他有態度上的轉變,依舊慈和以對,並給他繼續歷練做事的機會。
但舅父及舅父的范陽大軍折於常歲寧手中也是事實……此仇他必報不可。
李隱微頷首,一手將他扶起,交待道:「此去嶺南,一切以安危為上。」
青年應下,起身後再行一禮,復才退去。
李隱重新將視線投向洛陽所在,不出他所料的話,常歲寧應當要動兵收復北面的城池去了。
淮南道,洛陽,河南道,若再讓她占下半數河北道……這大盛的版圖,竟有接近五中之一要歸於她手了。
且這五中之一,不同於沙土廣袤的隴右道,荒僻少人煙的嶺南道,她手中所握皆為政治文化要地,亦是大盛最富庶的糧倉所在。
這無疑很麻煩。
李隱微眯起眸子,眼角卻閃過一絲淡笑。
但也無妨,他且先入主京師,屆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然有七八分像阿尚,那麼,阿尚身上的弱點,她必然也有。
有弱點的人,再如何強大,便也不足為懼。
李隱將手中那枚枯葉揮去。
落葉在風中盤旋著下墜,落入無數相似的枯葉間。
今日風急,銀杏落葉飛舞,鋪下滿地金黃。
披著狐裘的清瘦青年踏著一地落葉緩步走來,腳下帶出輕響。
義琮止步,微垂眸行禮:「見過世子。」
李錄看著面前高大俊朗的青年,含笑道:「從前不知且罷,如今你身份已明,此處沒有外人,你我兄弟之間,便不必再行此禮了。」
義琮愣了一下,抬眼看向李錄。
事已至此,他自然料得到李錄必然已經知曉他的身份,但他沒想到對方會直接戳破,且是如此平和的態度。
「從前見你時便覺親切,果然不是錯覺。」李錄眼神溫和,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慶幸:「你也知我一貫體弱,苦於無法替父王分憂,日後有你伴在父王身側,我便也心安許多。」
李錄說話間,走近兩步,抬手落在義琮肩上:「只是辛苦了你,如今家中唯有你能在外替父王分憂……但要記著,務必要保重自身。」
義琮下意識地看去,同他自幼習武的雙手不同,那隻手白皙文弱,孱弱卻自有貴氣。
義琮不自覺地握緊了自己粗糙的雙手,腦海中則在反覆迴響李錄那一句「如今家中唯有你能在外替父王分憂」……
「如今家中」——唯有他能在外?
此言乍聽並無異常,但細思之下,這以「家中」為前提的如今」與「唯有」之間,卻仿佛包藏諸多可能。
第559章 不要像我一樣
義琮心底微墜,腦海中幾乎是立時閃現了一個念頭——莫非除李錄之外,他還有其他兄弟?或因年幼還無法替王爺理事?只是和他一樣未曾被公開示於人前?
他之所以如此輕易地便被勾起這份懷疑,是因他和母親很早之前便曾懷疑過……
自己便是這樣的出身,他又怎麼會不去懷疑?
但他舅父手中有兵,他又這般得王爺重用,一直伴在王爺身側,而李錄病弱不堪,他已長大成人,根本不用忌憚任何競爭者的出現,可是此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玄袍青年道:「明後如今不過是在急亂應對,實則一切皆在王爺掌控之中。」
「不,她是個很稱職的對手。」李隱緩聲道:「我花了十數年的時間積蓄力量,而這十數年間,她一直在消耗。」
身為女帝,明後要提防的人數不勝數,宗室,藩王,武將,士族……這些年間,她終日無不盤亘於爭鬥殺戮消耗之中。
「能走到今日,我倒是很敬佩她。」李隱道:「這些年來我一直試圖找出她的弱點,卻發現她幾乎是一個毫無弱點的帝王。」
她沒有任何軟肋,對權勢的天然掌控欲,讓她有著異於常人的警醒與果決。
李隱:「而如今看來,沒有弱點,便是她最大的弱點——」
一個沒有弱點與軟肋的人,同時喪失了部分人性,這份缺失的人性讓她無法真正體察到人心的根本。
所以,她滿腹縝密的心機算計,卻並不足夠讓她預料到她真正會敗在何處。
李隱望向京師所在——讓其敗於認知之外,便是他為明氏備下的最後一謀。
「除掉肖旻,依計劃行事。」李隱交待道:「義琮,這件事便由你親自去辦。」
玄袍青年聞言有些意外,旋即單膝跪下,抱拳道:「多謝王爺給義琮將功折罪的機會!」
李隱轉回身,幾分好笑地道:「傻話,你何罪之有。」
一貫沉穩的青年眼角微紅,垂首道:「舅父之死,還有外面那些傳言……非但打破了王爺原有的計劃,又給王爺帶來諸多麻煩風波。」
「士昂為我辦事,卻未能善終……是我有愧於他。」李隱嘆息一聲,道:「你好生寬慰你母親,讓她照拂好段家妻兒,也算是替我盡一盡心意。」
玄袍青年聞言心中大定,應下之餘,立誓般道:「有朝一日,孩兒必替王爺除去常歲寧,為舅父報仇!」
舅父之死,讓母親大病一場,母親說,舅父一死,他與母親便從此失了依仗,且王爺極有可能會因為外面那些流言,在此不利的時機下,從而否定他們母子二人的存在……
然而王爺不曾將那些流言看在眼中,也不曾因此對他有態度上的轉變,依舊慈和以對,並給他繼續歷練做事的機會。
但舅父及舅父的范陽大軍折於常歲寧手中也是事實……此仇他必報不可。
李隱微頷首,一手將他扶起,交待道:「此去嶺南,一切以安危為上。」
青年應下,起身後再行一禮,復才退去。
李隱重新將視線投向洛陽所在,不出他所料的話,常歲寧應當要動兵收復北面的城池去了。
淮南道,洛陽,河南道,若再讓她占下半數河北道……這大盛的版圖,竟有接近五中之一要歸於她手了。
且這五中之一,不同於沙土廣袤的隴右道,荒僻少人煙的嶺南道,她手中所握皆為政治文化要地,亦是大盛最富庶的糧倉所在。
這無疑很麻煩。
李隱微眯起眸子,眼角卻閃過一絲淡笑。
但也無妨,他且先入主京師,屆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然有七八分像阿尚,那麼,阿尚身上的弱點,她必然也有。
有弱點的人,再如何強大,便也不足為懼。
李隱將手中那枚枯葉揮去。
落葉在風中盤旋著下墜,落入無數相似的枯葉間。
今日風急,銀杏落葉飛舞,鋪下滿地金黃。
披著狐裘的清瘦青年踏著一地落葉緩步走來,腳下帶出輕響。
義琮止步,微垂眸行禮:「見過世子。」
李錄看著面前高大俊朗的青年,含笑道:「從前不知且罷,如今你身份已明,此處沒有外人,你我兄弟之間,便不必再行此禮了。」
義琮愣了一下,抬眼看向李錄。
事已至此,他自然料得到李錄必然已經知曉他的身份,但他沒想到對方會直接戳破,且是如此平和的態度。
「從前見你時便覺親切,果然不是錯覺。」李錄眼神溫和,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慶幸:「你也知我一貫體弱,苦於無法替父王分憂,日後有你伴在父王身側,我便也心安許多。」
李錄說話間,走近兩步,抬手落在義琮肩上:「只是辛苦了你,如今家中唯有你能在外替父王分憂……但要記著,務必要保重自身。」
義琮下意識地看去,同他自幼習武的雙手不同,那隻手白皙文弱,孱弱卻自有貴氣。
義琮不自覺地握緊了自己粗糙的雙手,腦海中則在反覆迴響李錄那一句「如今家中唯有你能在外替父王分憂」……
「如今家中」——唯有他能在外?
此言乍聽並無異常,但細思之下,這以「家中」為前提的如今」與「唯有」之間,卻仿佛包藏諸多可能。
第559章 不要像我一樣
義琮心底微墜,腦海中幾乎是立時閃現了一個念頭——莫非除李錄之外,他還有其他兄弟?或因年幼還無法替王爺理事?只是和他一樣未曾被公開示於人前?
他之所以如此輕易地便被勾起這份懷疑,是因他和母親很早之前便曾懷疑過……
自己便是這樣的出身,他又怎麼會不去懷疑?
但他舅父手中有兵,他又這般得王爺重用,一直伴在王爺身側,而李錄病弱不堪,他已長大成人,根本不用忌憚任何競爭者的出現,可是此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