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頁
一聲聲含著敬意的「崔公」在人群中響起,揖禮者無數。
負責維持秩序的禁軍見狀試圖拔刀喝止,卻被負責此事左屯衛大將軍魯沖攔下。
魯沖深知這些文人齊齊出現在此處,背後多半有人推波助瀾,若此時禁軍有過激之舉,只恐這些人對朝廷的仇恨之心會一觸即發。
如今這世道已太過壓抑,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會點燃群憤。
魯衝力求能夠穩妥地將崔家人押送入獄,於是並不強硬對待圍觀者,並示意禁軍們在人前對崔家族人不要有冒犯羞辱的言行。
即將行出安邑坊時,崔據停下腳步,回頭看向石柱牌樓上方那雕刻著的「安邑坊」三個大字。
崔據身後的族人們跟著停下,站在崔據身旁。
這時,一路沉默著的崔據仰望著牌坊,似在問天:「我崔氏族人何錯之有,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的聲音不高,但四下眾人見他駐足,下意識地凝身靜聽,近一些的文人便聽到了這句話。
人群尚未來得及躁動,已聞老人提高了些聲音,繼續說道:「世已不容清白之道,放眼不過污穢爾。今世已濁,吾輩亦難以自清……然而我崔家為天下讀書人之首,如也就此蒙下這不白之冤,卻連一聲嗟嘆也不敢發出,這世道文心又將何從?」
崔據字字清晰有力,話音未落時,已有文人紅了眼眶,攥緊了拳。
見人群躁動起來,魯沖直覺不妙,快步走上前去。
這時崔據已被崔家眾族人圍繞,他再次開口,聲音抑揚決絕:「崔據可死,卻決不代崔氏滿門受此不白之辱!」
那身形削瘦的老人,伴隨著這最後之言,竟是猛地上前,撞向了牌樓的石柱。
石柱稜角堅硬,一如老人滿含決然之氣的筆直脊樑。
石柱染上鮮血,那鮮血也很快在崔據額頭上洇開,一道血痕如劍光般劃破老人的眉心,血珠直墜而下。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魯沖也不曾料到一路走來平靜沉默的崔氏家主,會在此時做出自絕之舉!
「家主!」
「崔公……」
「……父親!!」一直垂首走在後面的崔洐,猛然抬腿,拿縛著鎖鏈的雙手撥開人群,驚駭地衝上前去。
崔洐蹲跪下去,和族人一同托扶起父親清瘦的身軀,眼中逼出不可置信的淚光:「請郎中……速速請郎中來!」
禁軍間也騷動起來,魯沖立時道:「就近帶醫者前來!」
然而崔據的臉色已迅速變得灰白,他年事已高,又存下了必死之心,那一撞未曾留任何後路。
「父親為何……」崔洐慌亂地拿衣袖手指替父親擦拭臉上的鮮血,聲音沙啞顫抖:「父親為何要如此!」
他很清楚,父親行事皆有謀算,從不會臨時起意……
所以,這也是父親的計劃對嗎?
崔洐倏然間明白了什麼,眼中淚水驀地滾落:「……是兒子無能!父親該讓兒子來做此事……兒子該死!」
「你不能死……」崔據聲音虛弱,崔洐只有垂下頭才能勉強聽得清楚:「令安和六郎,保住了一半族人,而你要保下這另一半……」
「寧死不屈,不過是做給世人看……」老人的聲音如同遊走的風,仿佛下一瞬便會徹底消去影蹤:「崔家的氣節,我一人之死足可證……爾等要活下去,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保全族人。」
崔洐的淚水滾滾而下,懷中托抱著的父親,遠比想像中要更加單薄,恍惚間,崔洐突然意識到,父親這一生如同一燭,一直在為族中燃燒。
處在士族衰弱的節點上,父親一生都在為崔家謀劃後路,一舉一動皆有深遠考量,就連死也在為崔家鋪路。
父親方才於人前的那一番話,無疑是在為崔家訴不平,那樣尖銳而埋怨世道的話,時常從他口中說出來,而父親總會責備他天真迂腐……
同樣的話,由父親來說,是在為崔家謀求生機,而非是為了他心中那般虛偽孤高的君子清白之道……
他半生都沉浸在不切實際自欺欺人的理想當中,而父親一生都走在保護崔家的路上。
父親是一位合格的家主,也是真正的君子!
而相比之下,他不過是個無能的偽君子!
崔洐這一刻,忽然對「真君子」三字有了截然不同於往常的認知,他將一切嘶聲痛哭強壓在嗓中,低下頭,試圖聽清父親最後的交待。
崔據的眼神已經開始渙散。
這個已為崔家做盡了一切能做之事的老人,值此意識彌留之際,口中最後留下的只有兩個字。
「令安……」
令安啊。
拋開崔氏家主的身份,老人念著的是一份礙於宗族利益與立場,而始終未能真正遂願的溫情。
這最後一聲「令安」,帶著一縷嘆息,嘆息中不乏遺憾與愧疚。
一生無愧的老人,帶著這僅有的一絲愧疚,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崔洐緊緊抱著老人的身軀,放聲嚎哭起來,從不在人前失儀之人,此一刻毫無儀態可言。
魯沖置身一片哭聲與悲怒聲中,對那位崔氏家主也添了一份敬重。
而他同時也很清楚,崔家這樁案子要變得麻煩了。
崔家人雖依舊被下獄,但接下來數日間,文人中,為崔家鳴冤的詩詞文章卻越來越多,甚至有文人不懼朝廷威壓,前往大理寺為崔家鳴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負責維持秩序的禁軍見狀試圖拔刀喝止,卻被負責此事左屯衛大將軍魯沖攔下。
魯沖深知這些文人齊齊出現在此處,背後多半有人推波助瀾,若此時禁軍有過激之舉,只恐這些人對朝廷的仇恨之心會一觸即發。
如今這世道已太過壓抑,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會點燃群憤。
魯衝力求能夠穩妥地將崔家人押送入獄,於是並不強硬對待圍觀者,並示意禁軍們在人前對崔家族人不要有冒犯羞辱的言行。
即將行出安邑坊時,崔據停下腳步,回頭看向石柱牌樓上方那雕刻著的「安邑坊」三個大字。
崔據身後的族人們跟著停下,站在崔據身旁。
這時,一路沉默著的崔據仰望著牌坊,似在問天:「我崔氏族人何錯之有,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的聲音不高,但四下眾人見他駐足,下意識地凝身靜聽,近一些的文人便聽到了這句話。
人群尚未來得及躁動,已聞老人提高了些聲音,繼續說道:「世已不容清白之道,放眼不過污穢爾。今世已濁,吾輩亦難以自清……然而我崔家為天下讀書人之首,如也就此蒙下這不白之冤,卻連一聲嗟嘆也不敢發出,這世道文心又將何從?」
崔據字字清晰有力,話音未落時,已有文人紅了眼眶,攥緊了拳。
見人群躁動起來,魯沖直覺不妙,快步走上前去。
這時崔據已被崔家眾族人圍繞,他再次開口,聲音抑揚決絕:「崔據可死,卻決不代崔氏滿門受此不白之辱!」
那身形削瘦的老人,伴隨著這最後之言,竟是猛地上前,撞向了牌樓的石柱。
石柱稜角堅硬,一如老人滿含決然之氣的筆直脊樑。
石柱染上鮮血,那鮮血也很快在崔據額頭上洇開,一道血痕如劍光般劃破老人的眉心,血珠直墜而下。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魯沖也不曾料到一路走來平靜沉默的崔氏家主,會在此時做出自絕之舉!
「家主!」
「崔公……」
「……父親!!」一直垂首走在後面的崔洐,猛然抬腿,拿縛著鎖鏈的雙手撥開人群,驚駭地衝上前去。
崔洐蹲跪下去,和族人一同托扶起父親清瘦的身軀,眼中逼出不可置信的淚光:「請郎中……速速請郎中來!」
禁軍間也騷動起來,魯沖立時道:「就近帶醫者前來!」
然而崔據的臉色已迅速變得灰白,他年事已高,又存下了必死之心,那一撞未曾留任何後路。
「父親為何……」崔洐慌亂地拿衣袖手指替父親擦拭臉上的鮮血,聲音沙啞顫抖:「父親為何要如此!」
他很清楚,父親行事皆有謀算,從不會臨時起意……
所以,這也是父親的計劃對嗎?
崔洐倏然間明白了什麼,眼中淚水驀地滾落:「……是兒子無能!父親該讓兒子來做此事……兒子該死!」
「你不能死……」崔據聲音虛弱,崔洐只有垂下頭才能勉強聽得清楚:「令安和六郎,保住了一半族人,而你要保下這另一半……」
「寧死不屈,不過是做給世人看……」老人的聲音如同遊走的風,仿佛下一瞬便會徹底消去影蹤:「崔家的氣節,我一人之死足可證……爾等要活下去,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保全族人。」
崔洐的淚水滾滾而下,懷中托抱著的父親,遠比想像中要更加單薄,恍惚間,崔洐突然意識到,父親這一生如同一燭,一直在為族中燃燒。
處在士族衰弱的節點上,父親一生都在為崔家謀劃後路,一舉一動皆有深遠考量,就連死也在為崔家鋪路。
父親方才於人前的那一番話,無疑是在為崔家訴不平,那樣尖銳而埋怨世道的話,時常從他口中說出來,而父親總會責備他天真迂腐……
同樣的話,由父親來說,是在為崔家謀求生機,而非是為了他心中那般虛偽孤高的君子清白之道……
他半生都沉浸在不切實際自欺欺人的理想當中,而父親一生都走在保護崔家的路上。
父親是一位合格的家主,也是真正的君子!
而相比之下,他不過是個無能的偽君子!
崔洐這一刻,忽然對「真君子」三字有了截然不同於往常的認知,他將一切嘶聲痛哭強壓在嗓中,低下頭,試圖聽清父親最後的交待。
崔據的眼神已經開始渙散。
這個已為崔家做盡了一切能做之事的老人,值此意識彌留之際,口中最後留下的只有兩個字。
「令安……」
令安啊。
拋開崔氏家主的身份,老人念著的是一份礙於宗族利益與立場,而始終未能真正遂願的溫情。
這最後一聲「令安」,帶著一縷嘆息,嘆息中不乏遺憾與愧疚。
一生無愧的老人,帶著這僅有的一絲愧疚,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崔洐緊緊抱著老人的身軀,放聲嚎哭起來,從不在人前失儀之人,此一刻毫無儀態可言。
魯沖置身一片哭聲與悲怒聲中,對那位崔氏家主也添了一份敬重。
而他同時也很清楚,崔家這樁案子要變得麻煩了。
崔家人雖依舊被下獄,但接下來數日間,文人中,為崔家鳴冤的詩詞文章卻越來越多,甚至有文人不懼朝廷威壓,前往大理寺為崔家鳴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