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頁
看著那近在咫尺的劍鋒,崔琅往後仰去,將腦袋靠向椅背後,扯出一個略顯僵硬的笑意。
誰說范陽王就只是個沒腦子的傀儡?
人家心裡明白著呢。
這三言兩語間,分明是將崔家的立場看得再清楚不過。
瞧著肥貓一隻,實則也有利爪。
此時此刻,崔琅有理由確信,倘若段士昂果真能將范陽王扶持入京,前者但凡動作慢些,范陽王必然做得出過河拆橋之舉——笑吟吟的除掉功臣,事後再悲切地落幾滴眼淚。
范陽王不是容易被嚇唬到的。
先前常歲寧之所以未曾貿然向范陽王透露段士昂與榮王之間的關係,便是因為她手中並無真憑實據,若是過早宣揚此事,只會驚動段士昂,而段士昂一旦生出戒心,再想拿到證據就更難了。
所以,常歲寧選擇先一步步圍困洛陽,令范陽王心生退意,而常歲寧很清楚段士昂不會退離洛陽,待二人因此出現分歧時,方才是攻心的最好時機——
而自薦留下做內應的崔琅,無疑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人。
他在外人眼中看來足夠紈絝無用,周圍人等待他輕易不會生出戒心,很多事由他來做便格外方便。
但同時,這也十分冒險。
其中諸多分寸,都需要崔琅小心把握,不可有絲毫鬆懈僥倖。
除此外,這更需要他對常歲寧無條件的信任,畢竟他所得消息全憑常歲寧書面告知,而他並未親歷任何剖析真相的過程。
若是常歲寧給出的消息有誤,或是崔琅在執行的過程中稍有遲疑,等著他的便是死路一條。
此中之機敏、膽量、決斷,缺一不可。
此時,崔琅儘量鎮定地伸出兩根手指,抵在劍脊之上,將劍往一側輕輕推遠了些,輕聲道:「王爺想要的證據稍後便至……」
第547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
另一邊,那名負責崔家族人的護衛統領,剛從外面回到崔家人居住的府邸,便聽說了崔琅去了宮苑之事。
他例行問了一句:「崔六郎去宮苑作甚?」
「據說是去尋世子鬥蛐蛐。」
「……」護衛統領問:「可有讓人跟著?」
那護衛點頭:「統領放心。」
護衛統領便沒有多想,交代了兩句後,就往內院走去。
路上,他遇到了幾名年輕的崔氏子弟在園中蹴鞠,亦有人在塘邊閉目垂釣,還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崔氏子對婢女執扇吟詩,叫那婢女羞得面紅耳燥。
護衛統領擰眉,懶得理會,快步走開了。
一切看似都與往日無異,荒誕卻又很符合他對崔家人的刻板印象。
直到一名年輕的崔氏子弟出現在他面前,說是備了一份厚禮,要送去宮苑獻給王爺,但他們搬抬不動,便請他過去幫忙。
護衛統領心中疑惑,崔六郎前腳去了宮苑,崔家人後腳又要向范陽王獻禮?
護衛統領未動聲色,決定先去看一看那所謂厚禮是何物。
去了才知,竟是一樽足有一人高的木雕佛像。
護衛統領對此有些印象,這群崔家人當中,有一人十分沉迷木雕技藝,大約是士族人家並不支持他們發展此類技藝愛好,此次在外,此人便報復性地雕作起來,經常讓人幫他們搜羅可用的木材……
這木雕佛像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護衛統領看向一旁那口巨大的箱子,下意識地道:「若將雕像裝箱送去宮苑,怕是會有磕碰,倒不如——」
然而他話未說完,忽覺後頸與後腦處一痛,口中溢出一聲疼痛的悶哼。
他身形一晃,腦中嗡鳴地轉回頭去,只見那叫崔令節的圓潤少年人手中舉著一隻粗棍,正驚駭地看著他,不知所措地道:「怎……怎麼沒倒啊!」
他晌午明明特意多吃了兩碗飯的!
「……」護衛統領剛要罵人,忽被人從後方撲倒在地。
而後,一團棉巾不由分說地捂住了他的口鼻,讓他很快失去了意識。
「還好六郎留下了蒙汗藥備用……」那攥著棉巾的中年族人鬆口氣,催促道:「快,將他抬入箱中!」
那箱子原也不是為那樽木雕準備的。
很快,范陽王世子李昀的人奉命來取「獻禮」,這口箱子便連同那樽木雕一同被抬上了騾車,運往了宮苑。
而此時,因西面淮南道大軍再度逼近洛陽城的動作,段士昂已率兵出城前去察看。
那名護衛統領被一壺冷茶潑醒後,才發現自己已被綁縛起來,且被人押著跪在了范陽王面前。
這讓他神情大驚,在被崔家人從背後偷襲時,他暈乎間還在想,莫非崔家人這是終於打算出逃了?如此倒也實在有病,他給了那麼多的機會都不要,偏偏要親手將他打暈——飯非得自己動手燒的才香是吧!
然而此時,看著面前坐著的范陽王,此人才意識到,事情遠比他昏過去之前設想的嚴重……
坐在那裡的范陽王看起來和平日並無兩樣,不高而略顯臃腫的身形,沒有攻擊性和威嚴之氣的五官,就算不笑時,也常給人一種很好說話的感覺。
但此刻由范陽王口中說出來的話,卻叫那護衛統領心頭劇顫。
「聽說你瞞著本王,兩次三番欲暗中放走崔氏族人……」范陽王的語氣也並不重,嘆息著問:「你是士昂的部下,自然是為士昂辦事的,就是不知士昂又是在為何人辦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誰說范陽王就只是個沒腦子的傀儡?
人家心裡明白著呢。
這三言兩語間,分明是將崔家的立場看得再清楚不過。
瞧著肥貓一隻,實則也有利爪。
此時此刻,崔琅有理由確信,倘若段士昂果真能將范陽王扶持入京,前者但凡動作慢些,范陽王必然做得出過河拆橋之舉——笑吟吟的除掉功臣,事後再悲切地落幾滴眼淚。
范陽王不是容易被嚇唬到的。
先前常歲寧之所以未曾貿然向范陽王透露段士昂與榮王之間的關係,便是因為她手中並無真憑實據,若是過早宣揚此事,只會驚動段士昂,而段士昂一旦生出戒心,再想拿到證據就更難了。
所以,常歲寧選擇先一步步圍困洛陽,令范陽王心生退意,而常歲寧很清楚段士昂不會退離洛陽,待二人因此出現分歧時,方才是攻心的最好時機——
而自薦留下做內應的崔琅,無疑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人。
他在外人眼中看來足夠紈絝無用,周圍人等待他輕易不會生出戒心,很多事由他來做便格外方便。
但同時,這也十分冒險。
其中諸多分寸,都需要崔琅小心把握,不可有絲毫鬆懈僥倖。
除此外,這更需要他對常歲寧無條件的信任,畢竟他所得消息全憑常歲寧書面告知,而他並未親歷任何剖析真相的過程。
若是常歲寧給出的消息有誤,或是崔琅在執行的過程中稍有遲疑,等著他的便是死路一條。
此中之機敏、膽量、決斷,缺一不可。
此時,崔琅儘量鎮定地伸出兩根手指,抵在劍脊之上,將劍往一側輕輕推遠了些,輕聲道:「王爺想要的證據稍後便至……」
第547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
另一邊,那名負責崔家族人的護衛統領,剛從外面回到崔家人居住的府邸,便聽說了崔琅去了宮苑之事。
他例行問了一句:「崔六郎去宮苑作甚?」
「據說是去尋世子鬥蛐蛐。」
「……」護衛統領問:「可有讓人跟著?」
那護衛點頭:「統領放心。」
護衛統領便沒有多想,交代了兩句後,就往內院走去。
路上,他遇到了幾名年輕的崔氏子弟在園中蹴鞠,亦有人在塘邊閉目垂釣,還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崔氏子對婢女執扇吟詩,叫那婢女羞得面紅耳燥。
護衛統領擰眉,懶得理會,快步走開了。
一切看似都與往日無異,荒誕卻又很符合他對崔家人的刻板印象。
直到一名年輕的崔氏子弟出現在他面前,說是備了一份厚禮,要送去宮苑獻給王爺,但他們搬抬不動,便請他過去幫忙。
護衛統領心中疑惑,崔六郎前腳去了宮苑,崔家人後腳又要向范陽王獻禮?
護衛統領未動聲色,決定先去看一看那所謂厚禮是何物。
去了才知,竟是一樽足有一人高的木雕佛像。
護衛統領對此有些印象,這群崔家人當中,有一人十分沉迷木雕技藝,大約是士族人家並不支持他們發展此類技藝愛好,此次在外,此人便報復性地雕作起來,經常讓人幫他們搜羅可用的木材……
這木雕佛像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護衛統領看向一旁那口巨大的箱子,下意識地道:「若將雕像裝箱送去宮苑,怕是會有磕碰,倒不如——」
然而他話未說完,忽覺後頸與後腦處一痛,口中溢出一聲疼痛的悶哼。
他身形一晃,腦中嗡鳴地轉回頭去,只見那叫崔令節的圓潤少年人手中舉著一隻粗棍,正驚駭地看著他,不知所措地道:「怎……怎麼沒倒啊!」
他晌午明明特意多吃了兩碗飯的!
「……」護衛統領剛要罵人,忽被人從後方撲倒在地。
而後,一團棉巾不由分說地捂住了他的口鼻,讓他很快失去了意識。
「還好六郎留下了蒙汗藥備用……」那攥著棉巾的中年族人鬆口氣,催促道:「快,將他抬入箱中!」
那箱子原也不是為那樽木雕準備的。
很快,范陽王世子李昀的人奉命來取「獻禮」,這口箱子便連同那樽木雕一同被抬上了騾車,運往了宮苑。
而此時,因西面淮南道大軍再度逼近洛陽城的動作,段士昂已率兵出城前去察看。
那名護衛統領被一壺冷茶潑醒後,才發現自己已被綁縛起來,且被人押著跪在了范陽王面前。
這讓他神情大驚,在被崔家人從背後偷襲時,他暈乎間還在想,莫非崔家人這是終於打算出逃了?如此倒也實在有病,他給了那麼多的機會都不要,偏偏要親手將他打暈——飯非得自己動手燒的才香是吧!
然而此時,看著面前坐著的范陽王,此人才意識到,事情遠比他昏過去之前設想的嚴重……
坐在那裡的范陽王看起來和平日並無兩樣,不高而略顯臃腫的身形,沒有攻擊性和威嚴之氣的五官,就算不笑時,也常給人一種很好說話的感覺。
但此刻由范陽王口中說出來的話,卻叫那護衛統領心頭劇顫。
「聽說你瞞著本王,兩次三番欲暗中放走崔氏族人……」范陽王的語氣也並不重,嘆息著問:「你是士昂的部下,自然是為士昂辦事的,就是不知士昂又是在為何人辦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