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頁
「父王,您夢得也太神了些……」守在榻邊的一名少年驚訝道:「方才有人來報,西面的淮南道大軍向洛陽方向又進了五十里!」
范陽王剛松下的那口氣猛地又被提了起來:「……什麼!」
五十里?
竟比他夢中還多添了二十里!
「常歲寧這是要打來了?!」范陽王掀起被子走下榻來,少年忙替他披衣。
范陽王急道:「這可如何是好!」
「父王您別急,段將軍已經在應對了。」少年人道:「且就算打起來,一時半刻也打不進洛陽城來,咱們等段將軍的消息就是了。」
「你倒是萬事不上心,火燒屁股了你且得先烤個紅薯,腦子裡的弦比八十歲老叟的褲腰還要松上幾分!」李復在少年頭上敲了幾下,沒好氣地問:「你來此處作甚?」
「兒子不是一個人來的。」少年人道:「崔六郎也在外頭呢,他想見父王一面。」
這少年人名喚李昀,這些時日與崔琅往來甚密,這源於二人擁有著同一個高雅愛好:鬥蛐蛐。
范陽王聽到崔琅的名號就心煩,派不上用場不說,還特別擅長花他的錢,那崔家三十名子弟的花銷儼然要趕上他一萬士兵的軍餉了!
范陽王下意識地就擺手拒絕:「去去去,讓他回去。」
然而這時,簾外已有崔琅的聲音響起:「王爺這是醒了?」
李昀趕忙應答:「醒了醒了!你快進來!」
得了這句邀請,崔琅十分自來熟地走了進來,朝著范陽王咧嘴笑著施禮。
范陽王對外一直打造著禮待崔家子弟的形象,因此崔琅出入洛陽宮苑並不受阻,更何況有李昀陪同在側。
「崔六郎,你快坐。」李昀熱情地替自家父王招待起來。
崔琅便果真不客氣地在小几旁的椅子裡坐了下去,李昀在另一側坐下,並狗腿地替崔琅剝起了松子。
披著外袍的范陽王坐在榻邊,見狀哼笑了一聲,他原還笑話自家小子腦子裡的弦松得厲害,沒想到崔家這個竟也有過之而無不及,要麼說臭味相投呢。
「崔六郎為何事要見本王啊。」范陽王接過侍女遞來的茶水,問了崔琅一句。
崔琅不答反問:「近日王爺憂心否?」
范陽王喝了幾口茶,聞言掀起眼皮子看向崔琅,很誠實地道:「本王就差命懸一線了,你道本王憂心否?」
「那正是了。」崔琅一笑,拱手道:「在下便是為替王爺解憂獻策而來。」
李昀聽得很是意外,崔六郎此行竟是為了正事?崔六郎竟然也有正事?
范陽王將茶盞放下,嘆道:「這策崔六郎即便敢獻,本王卻未必敢用啊。」
雖隻字未提嫌棄,卻字字皆是嫌棄。
「王爺至少先聽一聽嘛。」崔琅說著,將身子往范陽王的方向探了探,略壓低聲音道:「此法甚是簡單,王爺只需殺一人即可。」
「哦,殺誰?」范陽王漫不經心地問。
崔琅:「段士昂段將軍。」
范陽王看向他。
李昀在旁瞪大了眼睛,正要說話時,只見父王擺了擺手,房中的兩名侍女便躬身退了出去。
「你要本王殺段將軍——」范陽王好笑地看著崔琅:「好向那常歲寧認降?」
崔琅不置可否一笑。
「且不說本王即便這麼做,也未必就能保住性命,朝廷也未必就願意輕恕本王……」范陽王似乎不解地道:「單說此時局面,本王若是撤去,便尚有生路在,為何就要自斷臂膀求生呢?」
崔琅笑著道:「可是有段將軍在,這大軍去留,王爺您說了怕是不算啊——」
范陽軍的兵權,十中之九是被段士昂捏在手中的。
崔琅接著道:「萬一段將軍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撤去,從未想過要給王爺留生路呢?」
范陽王哈哈笑了一陣,才道:「士昂與我一損俱損,他有何緣由要斷我生路?」
崔琅:「王爺就這般篤定段將軍待您一定忠心耿耿?」
「原是非親非故,士昂待我有幾分忠心,我心中自然有數。」范陽王理了理鬍鬚,笑呵呵地道:「可大業一日未成,他便要保我一日安穩……本王需要他,他又何嘗不需要本王呢。」
崔琅眼中閃動著些許意外之色,但未妨礙他往下繼續說道:「可若段將軍真正想要扶持的,實則另有他人呢?」
「哦?」范陽王似來了興致:「何人?」
四目相視間,崔琅道:「益州榮王。」
范陽王抬了抬略稀疏的眉毛:「李隱?」
他的神情看不出信還是不信。
「您想啊……」崔琅依舊拿閒聊的語氣道:「他另有效忠之人,恨不能拿您和范陽軍的命來牽制朝廷兵力,好為榮王鋪路呢,又怎會為顧及您的安危而選擇北退?」
「這樣說,倒是有那麼些道理……」范陽王扶著雙膝自榻邊站起身來:「可是證據呢?」
「士昂為吾之良將,我若因幾句毫無憑據的假設之言便將之錯殺,良心又豈能安寧?」
范陽王披衣踱步間,動作並不算快地抽出一旁掛著的寶劍,劍鋒稍轉,指向了崔琅的脖頸。
李昀嚇得腿一軟,連忙跪了下去:「父王……」
「本王雖不願得罪崔氏手中的筆桿子,但若崔家為助榮王成事,欲圖行此挑撥離間之舉,將本王當作毫無腦子的蠢物看待戲耍……」范陽王圓潤的面孔上仍是笑吟吟的:「如你這般自作聰明的崔氏娃娃,本王也並非就殺不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范陽王剛松下的那口氣猛地又被提了起來:「……什麼!」
五十里?
竟比他夢中還多添了二十里!
「常歲寧這是要打來了?!」范陽王掀起被子走下榻來,少年忙替他披衣。
范陽王急道:「這可如何是好!」
「父王您別急,段將軍已經在應對了。」少年人道:「且就算打起來,一時半刻也打不進洛陽城來,咱們等段將軍的消息就是了。」
「你倒是萬事不上心,火燒屁股了你且得先烤個紅薯,腦子裡的弦比八十歲老叟的褲腰還要松上幾分!」李復在少年頭上敲了幾下,沒好氣地問:「你來此處作甚?」
「兒子不是一個人來的。」少年人道:「崔六郎也在外頭呢,他想見父王一面。」
這少年人名喚李昀,這些時日與崔琅往來甚密,這源於二人擁有著同一個高雅愛好:鬥蛐蛐。
范陽王聽到崔琅的名號就心煩,派不上用場不說,還特別擅長花他的錢,那崔家三十名子弟的花銷儼然要趕上他一萬士兵的軍餉了!
范陽王下意識地就擺手拒絕:「去去去,讓他回去。」
然而這時,簾外已有崔琅的聲音響起:「王爺這是醒了?」
李昀趕忙應答:「醒了醒了!你快進來!」
得了這句邀請,崔琅十分自來熟地走了進來,朝著范陽王咧嘴笑著施禮。
范陽王對外一直打造著禮待崔家子弟的形象,因此崔琅出入洛陽宮苑並不受阻,更何況有李昀陪同在側。
「崔六郎,你快坐。」李昀熱情地替自家父王招待起來。
崔琅便果真不客氣地在小几旁的椅子裡坐了下去,李昀在另一側坐下,並狗腿地替崔琅剝起了松子。
披著外袍的范陽王坐在榻邊,見狀哼笑了一聲,他原還笑話自家小子腦子裡的弦松得厲害,沒想到崔家這個竟也有過之而無不及,要麼說臭味相投呢。
「崔六郎為何事要見本王啊。」范陽王接過侍女遞來的茶水,問了崔琅一句。
崔琅不答反問:「近日王爺憂心否?」
范陽王喝了幾口茶,聞言掀起眼皮子看向崔琅,很誠實地道:「本王就差命懸一線了,你道本王憂心否?」
「那正是了。」崔琅一笑,拱手道:「在下便是為替王爺解憂獻策而來。」
李昀聽得很是意外,崔六郎此行竟是為了正事?崔六郎竟然也有正事?
范陽王將茶盞放下,嘆道:「這策崔六郎即便敢獻,本王卻未必敢用啊。」
雖隻字未提嫌棄,卻字字皆是嫌棄。
「王爺至少先聽一聽嘛。」崔琅說著,將身子往范陽王的方向探了探,略壓低聲音道:「此法甚是簡單,王爺只需殺一人即可。」
「哦,殺誰?」范陽王漫不經心地問。
崔琅:「段士昂段將軍。」
范陽王看向他。
李昀在旁瞪大了眼睛,正要說話時,只見父王擺了擺手,房中的兩名侍女便躬身退了出去。
「你要本王殺段將軍——」范陽王好笑地看著崔琅:「好向那常歲寧認降?」
崔琅不置可否一笑。
「且不說本王即便這麼做,也未必就能保住性命,朝廷也未必就願意輕恕本王……」范陽王似乎不解地道:「單說此時局面,本王若是撤去,便尚有生路在,為何就要自斷臂膀求生呢?」
崔琅笑著道:「可是有段將軍在,這大軍去留,王爺您說了怕是不算啊——」
范陽軍的兵權,十中之九是被段士昂捏在手中的。
崔琅接著道:「萬一段將軍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撤去,從未想過要給王爺留生路呢?」
范陽王哈哈笑了一陣,才道:「士昂與我一損俱損,他有何緣由要斷我生路?」
崔琅:「王爺就這般篤定段將軍待您一定忠心耿耿?」
「原是非親非故,士昂待我有幾分忠心,我心中自然有數。」范陽王理了理鬍鬚,笑呵呵地道:「可大業一日未成,他便要保我一日安穩……本王需要他,他又何嘗不需要本王呢。」
崔琅眼中閃動著些許意外之色,但未妨礙他往下繼續說道:「可若段將軍真正想要扶持的,實則另有他人呢?」
「哦?」范陽王似來了興致:「何人?」
四目相視間,崔琅道:「益州榮王。」
范陽王抬了抬略稀疏的眉毛:「李隱?」
他的神情看不出信還是不信。
「您想啊……」崔琅依舊拿閒聊的語氣道:「他另有效忠之人,恨不能拿您和范陽軍的命來牽制朝廷兵力,好為榮王鋪路呢,又怎會為顧及您的安危而選擇北退?」
「這樣說,倒是有那麼些道理……」范陽王扶著雙膝自榻邊站起身來:「可是證據呢?」
「士昂為吾之良將,我若因幾句毫無憑據的假設之言便將之錯殺,良心又豈能安寧?」
范陽王披衣踱步間,動作並不算快地抽出一旁掛著的寶劍,劍鋒稍轉,指向了崔琅的脖頸。
李昀嚇得腿一軟,連忙跪了下去:「父王……」
「本王雖不願得罪崔氏手中的筆桿子,但若崔家為助榮王成事,欲圖行此挑撥離間之舉,將本王當作毫無腦子的蠢物看待戲耍……」范陽王圓潤的面孔上仍是笑吟吟的:「如你這般自作聰明的崔氏娃娃,本王也並非就殺不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