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頁
橫豎尊嚴早就沒了,命總要留住吧!
許州刺史心如死灰地閉上眼睛,全無半點抵抗的心思,只等著常歲寧率兵前來收回許州。
常歲寧未曾親至許州,只讓白鴻和薺菜率兵兩萬前來。
在許州刺史竭力拖延消息之下,待段士昂得知動靜,率兵趕來時,許州已經易主。
常歲寧帶兵入鄭州時,無數滎陽百姓夾道相迎。
鄭州城門徐徐打開,常歲寧攜輕騎而入。
「見過常節使!」
那名身上沾著血污的年輕校尉,在常歲寧馬前抱拳行禮。
常歲寧已經知道正是此人殺了鄭州參軍與鄭州刺史,卻未曾想到,他竟然這般年輕。
常歲寧握著韁繩,含笑問:「你叫什麼?」
那年輕的校尉這才抬起頭來,黝黑的臉上一雙眼睛晶亮:「回常節使,屬下姓祝,名成周!去年常節使在滎陽祈福時,那萬民傘上,也有屬下家中阿娘的針線!」
祝成周。
常歲寧笑著點頭,記下了這個名字,與他道:「前方帶路。」
「是!」祝成周牽過自己的馬,一臉振奮地爬上馬背。
後方,身著長衫,以半張面具遮面的駱觀臨坐於馬車內,馬車竹簾被捲起,前方的景象一覽無遺,包括四下振奮沸騰的民心。
駱觀臨無聲嘆了口氣。
兩日間取回兩座城池,且未費一兵一卒,這無疑是值得被稱頌的戰績。
入城之前,常歲寧曾對他說,此番功成在於他所謀之策。
但駱觀臨卻無法認下這份功勞。
此次借滎陽軍中內部發起兵變,在范陽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定下鄭州大局,再借鄭州局勢威懾許州,此事聽來甚奇,但在駱觀臨看來,奇的並不是他的計謀,而是此處的人心。
所有的謀略算計都要立足於人性與人心,而此地的人心註定了滎陽與鄭州雖為朝廷的失地,卻不是她常歲寧的失地……此處的人心版圖,早就歸於她手,她若想取,註定不費吹灰之力。
駱觀臨盤坐車中,看著前方馬背上的青色身影,眼底慢慢浮現一絲笑意,那一絲笑意中,有著從未在他身上出現過的與有榮焉之色。
常歲寧在鄭州刺史府前下馬時,祝成周快步上前,擠過上前牽馬的士兵,雙手接過了常歲寧馬匹的韁繩。
握住韁繩的那一瞬,祝成周一陣激動,比殺鄭州參軍和刺史時加在一起都要激動。
要知道,他待回家後,若與阿娘說,他殺了鄭州參軍與刺史,阿娘固然會驚嘆一聲「我嘞乖兒來」——
但若他與阿娘說,他替常節使牽了馬,阿娘卻勢必會熱淚盈眶地扶住他的肩,並且要拉著他去給列祖列宗磕頭燒香,將他這光宗耀祖之舉告知祖宗們,再給他燒一桌子好菜!而待他吃飯時,阿娘定會端著碗去串門,將此事告知所有的街坊鄰居,狠狠接受艷羨嫉妒的目光洗禮。
祝成周想到這裡,心情愈發激動,看向歸期的眼神都格外熱切,狠狠揉了揉歸期的脖子,恨不能再趴上去親一口。
歸期嫌棄地甩著頭,噴了一鼻子水汽。
常歲寧跨入鄭州刺史府的大門,左右士兵衙役紛紛行禮。
康芷跟在常歲寧身後,一路看著四下跪拜行禮的人影,心頭那一絲未能拔刀的遺憾,奇異地被沖淡了許多。
她是一向好戰,並一心主張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性子,每每錯過一場戰事都覺得錯失良多。
但此時,看著那些以心悅誠服之色相迎的人,康芷第一次意識到,這世上遠有比刀刃更加鋒利的武器,它不必去殺人,但其所到之處,同樣可令萬人匍匐。
康芷握緊了手中刀,定定地看著前方的青色背影,只覺胸腔里的心跳莫名更加激盪,眼眶莫名發熱,步子越跨越大,脊樑也挺得更直了些。
相比鄭州,洛陽城中的氣氛自是截然不同。
以如此方式失去了鄭州與許州,於段士昂來說,是為奇恥大辱。
很快,他便探聽到了常歲寧分別在鄭州和許州布兵的消息。
汴州與鄭州在洛陽東面,許州緊鄰洛陽南邊,而洛陽西面百里處同樣也有淮南道的兵馬駐紮……若說此前常歲寧的兵力部署尚且只是夾擊洛陽,而今則已成圍困洛陽之勢了!
這是段士昂此前最不願看到的局面,戰略範圍的縮小無疑意味著范陽軍的處境越來越被動。
段士昂試圖打破這種被動,他有意聯合此前表達了跟從范陽軍之意的河南道諸州兵力,讓他們從汴州後方突襲打亂常歲寧的部署……但消息通道卻悉數被常歲寧切斷,段士昂每每派出去送信的人無一生還。
殊不知,就算常歲寧不曾出手切斷段士昂同後方河南道諸州的消息往來,那些人也已沒膽量再聽從段士昂的安排行事。
徐州刺史依舊閉門不敢出,此前常歲寧放出了他已被誅殺的消息,他為此謠言甚為憤怒,卻根本不敢出面闢謠,只怕闢謠當日便是謠言成真之日。
除徐州之外,常歲寧已差了謀士去往河南道各州刺史府上登門「造訪」。
如今那些謀士們陸陸續續已要走遍河南道大半版圖,目前尚未遇到頭硬似鐵的角色,用他們傳回來的話來說:所到之處,各州刺史無不禮數周全,熱忱相待,叫人心生暖意。
他們這廂暖心之餘,卻等同徹底斷絕了段士昂借河南道後方兵力行事的可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許州刺史心如死灰地閉上眼睛,全無半點抵抗的心思,只等著常歲寧率兵前來收回許州。
常歲寧未曾親至許州,只讓白鴻和薺菜率兵兩萬前來。
在許州刺史竭力拖延消息之下,待段士昂得知動靜,率兵趕來時,許州已經易主。
常歲寧帶兵入鄭州時,無數滎陽百姓夾道相迎。
鄭州城門徐徐打開,常歲寧攜輕騎而入。
「見過常節使!」
那名身上沾著血污的年輕校尉,在常歲寧馬前抱拳行禮。
常歲寧已經知道正是此人殺了鄭州參軍與鄭州刺史,卻未曾想到,他竟然這般年輕。
常歲寧握著韁繩,含笑問:「你叫什麼?」
那年輕的校尉這才抬起頭來,黝黑的臉上一雙眼睛晶亮:「回常節使,屬下姓祝,名成周!去年常節使在滎陽祈福時,那萬民傘上,也有屬下家中阿娘的針線!」
祝成周。
常歲寧笑著點頭,記下了這個名字,與他道:「前方帶路。」
「是!」祝成周牽過自己的馬,一臉振奮地爬上馬背。
後方,身著長衫,以半張面具遮面的駱觀臨坐於馬車內,馬車竹簾被捲起,前方的景象一覽無遺,包括四下振奮沸騰的民心。
駱觀臨無聲嘆了口氣。
兩日間取回兩座城池,且未費一兵一卒,這無疑是值得被稱頌的戰績。
入城之前,常歲寧曾對他說,此番功成在於他所謀之策。
但駱觀臨卻無法認下這份功勞。
此次借滎陽軍中內部發起兵變,在范陽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定下鄭州大局,再借鄭州局勢威懾許州,此事聽來甚奇,但在駱觀臨看來,奇的並不是他的計謀,而是此處的人心。
所有的謀略算計都要立足於人性與人心,而此地的人心註定了滎陽與鄭州雖為朝廷的失地,卻不是她常歲寧的失地……此處的人心版圖,早就歸於她手,她若想取,註定不費吹灰之力。
駱觀臨盤坐車中,看著前方馬背上的青色身影,眼底慢慢浮現一絲笑意,那一絲笑意中,有著從未在他身上出現過的與有榮焉之色。
常歲寧在鄭州刺史府前下馬時,祝成周快步上前,擠過上前牽馬的士兵,雙手接過了常歲寧馬匹的韁繩。
握住韁繩的那一瞬,祝成周一陣激動,比殺鄭州參軍和刺史時加在一起都要激動。
要知道,他待回家後,若與阿娘說,他殺了鄭州參軍與刺史,阿娘固然會驚嘆一聲「我嘞乖兒來」——
但若他與阿娘說,他替常節使牽了馬,阿娘卻勢必會熱淚盈眶地扶住他的肩,並且要拉著他去給列祖列宗磕頭燒香,將他這光宗耀祖之舉告知祖宗們,再給他燒一桌子好菜!而待他吃飯時,阿娘定會端著碗去串門,將此事告知所有的街坊鄰居,狠狠接受艷羨嫉妒的目光洗禮。
祝成周想到這裡,心情愈發激動,看向歸期的眼神都格外熱切,狠狠揉了揉歸期的脖子,恨不能再趴上去親一口。
歸期嫌棄地甩著頭,噴了一鼻子水汽。
常歲寧跨入鄭州刺史府的大門,左右士兵衙役紛紛行禮。
康芷跟在常歲寧身後,一路看著四下跪拜行禮的人影,心頭那一絲未能拔刀的遺憾,奇異地被沖淡了許多。
她是一向好戰,並一心主張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性子,每每錯過一場戰事都覺得錯失良多。
但此時,看著那些以心悅誠服之色相迎的人,康芷第一次意識到,這世上遠有比刀刃更加鋒利的武器,它不必去殺人,但其所到之處,同樣可令萬人匍匐。
康芷握緊了手中刀,定定地看著前方的青色背影,只覺胸腔里的心跳莫名更加激盪,眼眶莫名發熱,步子越跨越大,脊樑也挺得更直了些。
相比鄭州,洛陽城中的氣氛自是截然不同。
以如此方式失去了鄭州與許州,於段士昂來說,是為奇恥大辱。
很快,他便探聽到了常歲寧分別在鄭州和許州布兵的消息。
汴州與鄭州在洛陽東面,許州緊鄰洛陽南邊,而洛陽西面百里處同樣也有淮南道的兵馬駐紮……若說此前常歲寧的兵力部署尚且只是夾擊洛陽,而今則已成圍困洛陽之勢了!
這是段士昂此前最不願看到的局面,戰略範圍的縮小無疑意味著范陽軍的處境越來越被動。
段士昂試圖打破這種被動,他有意聯合此前表達了跟從范陽軍之意的河南道諸州兵力,讓他們從汴州後方突襲打亂常歲寧的部署……但消息通道卻悉數被常歲寧切斷,段士昂每每派出去送信的人無一生還。
殊不知,就算常歲寧不曾出手切斷段士昂同後方河南道諸州的消息往來,那些人也已沒膽量再聽從段士昂的安排行事。
徐州刺史依舊閉門不敢出,此前常歲寧放出了他已被誅殺的消息,他為此謠言甚為憤怒,卻根本不敢出面闢謠,只怕闢謠當日便是謠言成真之日。
除徐州之外,常歲寧已差了謀士去往河南道各州刺史府上登門「造訪」。
如今那些謀士們陸陸續續已要走遍河南道大半版圖,目前尚未遇到頭硬似鐵的角色,用他們傳回來的話來說:所到之處,各州刺史無不禮數周全,熱忱相待,叫人心生暖意。
他們這廂暖心之餘,卻等同徹底斷絕了段士昂借河南道後方兵力行事的可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