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歲寧道:「讓他們於洛陽東兩百里處紮營休整待命。」

  康芷聲音洪亮地應聲「是」,即刻退了下去安排。

  「東面兵馬已至,夾擊之勢已成,大人打算何時向洛陽城動兵?」一旁的駱觀臨問道。

  「伐城終是下策,且段士昂手中兵力如今與我相當,若正面較量,必然死傷無數,不過平添內戰損耗——縱然我殺得是敵,削得卻是大盛國力。」

  常歲寧話至此處,想到了慘死京中的朔方節度使岳光,心底悶沉了一瞬,才與駱觀臨道:「先生讓他們都過來吧,與我同議上戰之策。」

  常歲寧口中的他們,是指如今歸駱觀臨統管的一眾軍中謀士。

  駱觀臨起身長揖一禮,很快讓人請了那些謀士們前來。

  常歲寧手邊壓著崔琅的書信,心中靜靜猜測著洛陽城中此刻的氣氛。

  她想,那難登大雅之堂的范陽王李復,此時大約是慌張焦躁的。

  事實確是如此,李復此際正在段士昂面前來回踱步:「……那常歲寧竟是兵分兩路,還未動兵時便已圖謀兩面夾擊本王,何其陰毒……此時眼見她東面的那一路兵馬,不日也要接近洛陽了!」

  李復懊悔地嘆氣:「早知如此,當時還不如一鼓作氣攻往京師,倒好過被一個小女郎圍困在此!」

  段士昂因尚在養傷,此刻坐在椅中,右臂上纏裹著傷布,臉頰因重傷消瘦顯出了少許凹陷,讓他更添幾分戾氣。

  他聽李復那句「當時還不如一鼓作氣攻往京師」之言,只覺猶如放屁一般毫不中聽。

  「我軍攻至洛陽,便已經戰疲,而京師尚有數萬禁軍,以及六萬玄策軍駐守——王爺果真覺得京師的城門是那麼好攻的嗎?」

  大盛今有玄策軍十五萬,其中八萬跟隨崔璟於北境禦敵,餘下七萬留守京師,其中一萬奉聖冊帝之令外出平亂,如今尚有六萬駐守京畿。

  加上禁軍數量,京師如今可用的防禦兵力仍有十餘萬之眾。

  若是尋常兵力,段士昂自然不懼,他懼得正是那六萬玄策軍。

  或者說,他之所以選擇向河南道動兵,其中的一重目的便是向朝廷施壓,逼迫聖冊帝動用那六萬玄策軍前來鎮壓,分散牽制京畿防禦,給「王爺」製造從西面動兵攻取京師的機會——

  但「王爺」大約也沒想到,「奉旨」前來的竟然是那常歲寧的江都軍,京畿防禦反而一動未動。

  想到常歲寧三字,段士昂只覺右臂傷口又開始作痛。

  醫士們已隱晦地告知了他,他這隻右臂,很有可能是要廢了……

  這對行軍者而言,近乎是致命的打擊。

  而他甚至還未來得及與常歲寧展開全面的較量,便已經付出了一條右臂作為代價!

  眼前閃過那黑袍銀甲的女子面龐,段士昂眼底湧出恨意與殺氣——他今日之痛,必叫其百倍償還。

  段士昂心中鬱郁,愈發不願聽李復那些毫無意義的蠢笨之言,乾脆起身道:「王爺放心,屬下這便召集眾部將議事。」

  范陽王:「士昂有傷在身,實在費心了……」

  「此乃屬下分內之事。」段士昂說著,往後退了兩步,便轉身離開了此處。

  見段士昂離去,范陽王嘆口氣,心頭依舊不安,遂也召了自己的幕僚們前來商議對策。

  「……如此世道下,這常歲寧手握重兵,待朝廷果真就是一片忠心?」范陽王忽然想到什麼,向幕僚們問道:「依諸位先生之見,若本王親自去信,誠心勸她歸降,對她重創我范陽軍之事既往不咎,並許她以重諾,是否足以將她打動?」

  范陽王說著,竟覺得這想法很是可行。

  他覺得自己比女帝更具優勢,畢竟他可是姓李的人。

  范陽王想到便去做,同一眾幕僚們反覆琢磨了去信內容,最終寫下洋洋灑灑近千字,盡顯真誠本色。

  在將此一封信送出去的次日,范陽王便收到了常歲寧的親筆回信。

  這信回得可謂甚快,且一捏信封竟是極厚,想必回信篇幅很是可觀,范陽王心頭升起很妙的預感,迫不及待地拆開來看。

  在一眾幕僚們同樣期待的目光下,范陽王快速展信罷,臉頰上的肥肉卻是抖了抖。

  第545章 比刀刃更加鋒利

  被范陽王展開的那張信紙篇幅極大,經反覆對摺才得以塞入信封當中,而展開之後可見其上字跡密密麻麻——

  最重要的是,那筆跡與內容都十分熟悉……

  熟悉到范陽王很快便反應過來這篇信紙不是其它,正是自己寫給常歲寧的那一封……而今卻被她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

  不,也不能說是原封不動……

  范陽王將手托至信紙末尾處,很快發現那裡多了幾行字跡。

  那幾行字跡瘦而有力,筆鋒利落,字雖不多,卻仿佛自有威壓兵氣,尚未看清內容時,便給人以由上至下的批示之感——

  范陽王定睛看去,只見其上言:【爾若誠心歸順,無需這般多費筆墨口舌,只需以段士昂首級獻之,吾既可既往不咎——】

  范陽王因過於不可置信,甚至反覆看了數遍,最終確定自己不曾會錯意,才抖著嘴唇道:「……這小女郎,實在狂妄至極!」

  他去信說服對方歸順,對方竟然反要他歸順!

  還要他殺了士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