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頁
至此,胡粼的堅守似乎就要變成一個半途而廢的笑話。
但是,胡粼不悔。
他鎮定地解下披風,交到了身側一名滿身是血的小兵手中。
那名小兵捧著披風,紅著眼睛跪了下去。
「大人!」那幾名跪在胡粼身側的武將紛紛出聲。
「待我死後,爾等不必再以命抵抗。」胡粼對他們低聲說道:「儘量保住性命與城中百姓,等待常節使與江都軍到來。」
「大人……」有武將眼中滾出淚水,大人已為他們,為汴州百姓盡力謀算好了後路,但大人卻要因此選擇赴死!
「之後,若你們誰能見到常節使,記得替我轉達一句話……」胡粼的面孔與話語似乎皆被火光烤灼出幾分模糊朦朧。
「胡粼無能,未能守住汴州……之後,汴州與河南道,便勞煩常節使了。」
那些部將們聞言既懼且悲,試圖再次勸阻時,卻被胡粼以下令的口吻制住了。
他們唯有含著淚將額頭重重叩在浸滿了鮮血的石磚之上。
胡粼令人放下了一架雲梯。
段士昂看著那道文氣更重的身影拾梯而下,握著刀,從火中走了出來。
「胡刺史好膽氣。」段士昂抬手,稱讚了一句之後,視線落在胡粼的刀上,道:「既然胡刺史擅刀,段某便下馬領教。」
段士昂躍下馬背,將長槍丟給身側護衛,接過一柄長劍。
「汴州胡粼,請段將軍賜教——」胡粼面上無半分懼色,聲音落時,眼神凜然地拔刀,向段士昂襲去。
段士昂眉眼一斂,殺氣微顯,快步迎將上前。
二人手中刀劍相擊,發出鳴響,胡粼被生生逼退兩步,腳下盪起飛沙,卻也很快頓住。
初才交手,段士昂更多是為了試探。
胡粼的身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於他而言尚且構不成很大威脅。
二十餘招下來,胡粼的招式路數被段士昂基本摸清後,前者很快便顯現出了不敵之勢。
很快,胡粼的右臂被劃破,鮮血潺潺而出,但他揮刀應對的動作卻顧不上有片刻停滯。
看著城樓下方的情形,城樓上的武將們心急如焚:「再這樣下去,大人只怕……」
而這時,城內有士兵疾奔而來,卻是帶來了另一個「壞消息」。
「報——!」
「後城門處守軍叛變!」
「有敵軍鐵騎自後方攻入了城中!」
那負責城中巡邏的士兵快步奔上城樓,驚慌失措地稟罷,跪下請令:「……請各位大人速作應對!」
「你說什麼……」參軍一把揪住士兵的甲衣,不可置信地道:「何處來的鐵騎?後方守軍又怎麼可能叛變!」
心知河南道諸州中,必會有人選擇投靠范陽王,所以他們在後城門處也布置了兩千守軍防禦,而領兵者乃是他極信得過的下屬!
「……屬下也是聽後方士兵傳報,說是眼看守軍打開了後城門,放了那些鐵騎進來!」
「必然是徐州軍!」那士兵道:「徐州軍早有異動了!」
「不可能……」參軍面色鐵青,卻覺這消息存疑,雖然他一時也想不出其它可能,但是他信得過自己的手下,做不出無令擅開城門之事!
參軍焦急地看了一眼城下情形,語氣艱難卻也果決地道:「你們留在此處,我親自帶人去查看!」
若果真有鐵騎入城,城中百姓頃刻便會陷入危難之中,這才是刺史大人最不想見到的情形!
參軍腳步飛快地下了城樓,拽過一匹馬,帶人疾馳而去。
快馬疾馳不過半刻鐘,參軍便聽到前方有渾厚的馬蹄聲逼近,似震得城中兩側屋舍都要顫動起來。
因是戰時,城中百姓皆閉門不敢出,街道被清空,那些鐵騎就這樣毫無阻礙地湧來。
不單毫無阻礙……
參軍勒馬之際,甚至看到自己布置在後方的心腹守衛們,策馬在前方為那些鐵騎引路開道。
看著那向自己疾馳而來的心腹們,參軍緊攥著韁繩,仍不相信他們會做出背叛之舉。
馬蹄踏在地面之上,也踏在參軍心頭,他定定地看著那些越來越近的帶路人馬,仿佛在等待著某種會決定汴州存亡的宣判。
「……參軍大人!」為首之人也看到了他,立時高呼出聲,高顫的聲音里卻滿是激動與振奮。
參軍一怔之後,猛地抬眼看向後方已經緊跟著出現的鐵騎隊伍。
城中街道寬度有限,本非適合行軍之處,只容許三四隻鐵騎並行,然其後隊伍蜿蜒不絕,可見龐大。
很快,參軍從那滾滾而至的鐵騎隊伍中,看到了一面醒目的玄底金字軍旗——
那是……
參軍臉頰顫動,眼眶一陣熱辣刺痛,喉頭也猛地哽咽,而後,他竟顧不得說出一個字,猛地就調轉馬頭,欲以最快的速度折返回去——大人!
要去救下大人,大人不必為汴州而死了!
鐵蹄奔騰間,城中一座緊閉大門的三層樓閣中,有幾道色彩鮮亮的人影偷偷自二樓圍欄處探看一眼,待看清那揮舞的軍旗之後,最先回過神來的一名女子喜極而泣:「是常字旗……!是寧遠將軍吧!」
「進城的是寧遠將軍!不是敵軍!」
「寧遠將軍來了!」
見兩個少女激動地要下樓,其中一名樣貌姿容生得最盛的女子忙將她們一把拉住:「你們作甚去!都給我老實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是,胡粼不悔。
他鎮定地解下披風,交到了身側一名滿身是血的小兵手中。
那名小兵捧著披風,紅著眼睛跪了下去。
「大人!」那幾名跪在胡粼身側的武將紛紛出聲。
「待我死後,爾等不必再以命抵抗。」胡粼對他們低聲說道:「儘量保住性命與城中百姓,等待常節使與江都軍到來。」
「大人……」有武將眼中滾出淚水,大人已為他們,為汴州百姓盡力謀算好了後路,但大人卻要因此選擇赴死!
「之後,若你們誰能見到常節使,記得替我轉達一句話……」胡粼的面孔與話語似乎皆被火光烤灼出幾分模糊朦朧。
「胡粼無能,未能守住汴州……之後,汴州與河南道,便勞煩常節使了。」
那些部將們聞言既懼且悲,試圖再次勸阻時,卻被胡粼以下令的口吻制住了。
他們唯有含著淚將額頭重重叩在浸滿了鮮血的石磚之上。
胡粼令人放下了一架雲梯。
段士昂看著那道文氣更重的身影拾梯而下,握著刀,從火中走了出來。
「胡刺史好膽氣。」段士昂抬手,稱讚了一句之後,視線落在胡粼的刀上,道:「既然胡刺史擅刀,段某便下馬領教。」
段士昂躍下馬背,將長槍丟給身側護衛,接過一柄長劍。
「汴州胡粼,請段將軍賜教——」胡粼面上無半分懼色,聲音落時,眼神凜然地拔刀,向段士昂襲去。
段士昂眉眼一斂,殺氣微顯,快步迎將上前。
二人手中刀劍相擊,發出鳴響,胡粼被生生逼退兩步,腳下盪起飛沙,卻也很快頓住。
初才交手,段士昂更多是為了試探。
胡粼的身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於他而言尚且構不成很大威脅。
二十餘招下來,胡粼的招式路數被段士昂基本摸清後,前者很快便顯現出了不敵之勢。
很快,胡粼的右臂被劃破,鮮血潺潺而出,但他揮刀應對的動作卻顧不上有片刻停滯。
看著城樓下方的情形,城樓上的武將們心急如焚:「再這樣下去,大人只怕……」
而這時,城內有士兵疾奔而來,卻是帶來了另一個「壞消息」。
「報——!」
「後城門處守軍叛變!」
「有敵軍鐵騎自後方攻入了城中!」
那負責城中巡邏的士兵快步奔上城樓,驚慌失措地稟罷,跪下請令:「……請各位大人速作應對!」
「你說什麼……」參軍一把揪住士兵的甲衣,不可置信地道:「何處來的鐵騎?後方守軍又怎麼可能叛變!」
心知河南道諸州中,必會有人選擇投靠范陽王,所以他們在後城門處也布置了兩千守軍防禦,而領兵者乃是他極信得過的下屬!
「……屬下也是聽後方士兵傳報,說是眼看守軍打開了後城門,放了那些鐵騎進來!」
「必然是徐州軍!」那士兵道:「徐州軍早有異動了!」
「不可能……」參軍面色鐵青,卻覺這消息存疑,雖然他一時也想不出其它可能,但是他信得過自己的手下,做不出無令擅開城門之事!
參軍焦急地看了一眼城下情形,語氣艱難卻也果決地道:「你們留在此處,我親自帶人去查看!」
若果真有鐵騎入城,城中百姓頃刻便會陷入危難之中,這才是刺史大人最不想見到的情形!
參軍腳步飛快地下了城樓,拽過一匹馬,帶人疾馳而去。
快馬疾馳不過半刻鐘,參軍便聽到前方有渾厚的馬蹄聲逼近,似震得城中兩側屋舍都要顫動起來。
因是戰時,城中百姓皆閉門不敢出,街道被清空,那些鐵騎就這樣毫無阻礙地湧來。
不單毫無阻礙……
參軍勒馬之際,甚至看到自己布置在後方的心腹守衛們,策馬在前方為那些鐵騎引路開道。
看著那向自己疾馳而來的心腹們,參軍緊攥著韁繩,仍不相信他們會做出背叛之舉。
馬蹄踏在地面之上,也踏在參軍心頭,他定定地看著那些越來越近的帶路人馬,仿佛在等待著某種會決定汴州存亡的宣判。
「……參軍大人!」為首之人也看到了他,立時高呼出聲,高顫的聲音里卻滿是激動與振奮。
參軍一怔之後,猛地抬眼看向後方已經緊跟著出現的鐵騎隊伍。
城中街道寬度有限,本非適合行軍之處,只容許三四隻鐵騎並行,然其後隊伍蜿蜒不絕,可見龐大。
很快,參軍從那滾滾而至的鐵騎隊伍中,看到了一面醒目的玄底金字軍旗——
那是……
參軍臉頰顫動,眼眶一陣熱辣刺痛,喉頭也猛地哽咽,而後,他竟顧不得說出一個字,猛地就調轉馬頭,欲以最快的速度折返回去——大人!
要去救下大人,大人不必為汴州而死了!
鐵蹄奔騰間,城中一座緊閉大門的三層樓閣中,有幾道色彩鮮亮的人影偷偷自二樓圍欄處探看一眼,待看清那揮舞的軍旗之後,最先回過神來的一名女子喜極而泣:「是常字旗……!是寧遠將軍吧!」
「進城的是寧遠將軍!不是敵軍!」
「寧遠將軍來了!」
見兩個少女激動地要下樓,其中一名樣貌姿容生得最盛的女子忙將她們一把拉住:「你們作甚去!都給我老實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