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待到那時,他再向那目中無人的常歲寧討回今日之辱!

  徐州刺史率兵返回徐州城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常歲寧耳中。

  常歲寧沒有半點意外。

  她固然帶十萬兵出江都不假,但此刻她身後僅有兩萬騎兵,餘下八萬至少還需三日方能陸續抵達此處。

  她率兵兩萬,而徐州刺史亦有兩萬餘兵力,雙方若正面對峙,對方見兵力相當,勢必不可能輕易認降。而一旦交鋒,先不說勝負,她的兵力至少會被拖延兩日……

  汴州形勢危急,即便是兩日的時間,也耽擱不起。是以與徐州交鋒,此時當能免則免。

  相反,若徐州刺史知曉全貌,能冷靜應對,便該知道此刻最明智的辦法,應當是奮力將她拖住,使范陽軍在前方先拿下汴州再說——如此一來,若運氣好的話,待范陽軍占下汴州後,立即趕赴此處,甚至有可能和徐州軍一同對她形成夾擊之勢。

  但徐州刺史對范陽王,顯然還沒來得及培養出這樣深厚的感情,於是便也缺少敢於為范陽軍拖延鋪路的決心。

  再有,徐州刺史顯然是被唬住了——

  常歲寧二話不說,便揚言要徐州刺史交出兵符,如此囂張氣焰,更容易讓對方相信她身側確有十萬兵,可形成絕對碾壓之勢。

  江都軍又來得過分突然,如此之下,徐州刺史不可能不慌亂。

  常歲寧要他交出兵符的要求,對他而言實在過分。而人在面對一個過分到難以接受的要求時,在自知處境不利的情況下,即便再有諸多不甘,往往也只敢下意識地在這個要求的底線上僅再往前一步,將此視作在儘量維持尊嚴和利益的範圍內,可冒險的最大程度。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人性。

  於是,徐州刺史雖拒絕了交出兵符,卻也未敢迎戰常歲寧。

  明面上,常歲寧看似未能達成索要兵符的目的,但實際上這一切正是在她掌控之中。

  此時正是歇整之際,將這經過看在眼中的駱觀臨,心中唯有一聲喟嘆:在一場戰事中,最高明的指揮,不外乎是指揮敵人。

  而常歲寧僅用了一句話,便做到了這一點,讓徐州刺史自覺尚且硬氣地為她讓了道。

  此等輕易便可操控局面的心智謀略,甚至遠勝過她手中握有的強悍戰力。

  仗要怎麼打,哪處先打,哪處後打,哪處正面打,哪處要用謀,她心中仿佛自有一盤完整的棋局在。

  今日雖未戰,此事看似雖小,卻叫駱觀臨心中泛起無聲震盪。

  駱觀臨看著那擰開水壺喝水的少女,片刻,出言提議道:「大人,為防之後徐州軍在後方伺機作亂,應讓後方至少一萬兵力駐紮在此處要道,用以威懾徐州刺史。」

  常歲寧擦了擦嘴角,點頭道:「先生思慮得是。」

  說著,立即就交待了下去,讓人去後方傳信。

  這時,前方探路的斥候已經折返,確認前路通暢後,常歲寧遂躍上馬背,下令繼續趕路。

  與此同時,常歲寧轉頭向身側吩咐了一句:「讓人在河南道迅速傳出一個消息去——徐州刺史反叛,欲倒戈范陽王,此亂已被江都軍平定!」

  薺菜一愣之後,旋即聲音洪亮地應下——這徐州之亂,遲早都是要平的,提前說一聲也沒啥!且人都夾著尾巴回去關門了,怎麼不算平定呢?

  駱觀臨聽罷這句吩咐後,向常歲寧施了一禮,便也上了馬車去。

  他知曉,常歲寧這真真假假之言,是為了威懾河南道其它州,先將那些欲倒戈范陽王的念頭儘可能按住了再說。

  登上馬車後,駱觀臨盤腿而坐,看著面前小几上鋪開的輿圖,心中仍有兩分後怕。

  若今日果真叫徐州動了兵,而大人不曾提早備軍,此一遭,汴州城必失無疑。

  河南道如今未設節度使,作為整個河南道最富庶繁華的汴州,在許多時候都擔任著河南道之首的角色。

  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汴州緊鄰洛陽,是河南道當之無愧的大門所在,若大門被破,後院二十餘州又要如何堅守?

  因此,在范陽王的檄文傳開之後,河南道諸州無不時刻留意著汴州城的動靜。

  汴州刺史胡粼也深知這一點。

  他很清楚,自己的抉擇不單代表著汴州,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大半河南道。

  將那封求援書送出去之後,胡粼便已下定決定,無論能否等到援軍,他都會死守汴州至最後一刻,而絕不容許自己成為向叛軍打開河南道大門的那個人。

  至於他戰死之後,河南道諸州如何選擇,他雖左右不了,但至少他胡粼無愧於河南道子民。

  他或許不是識時務者,但他已明晰自己心中之道。

  他已反覆思量過,范陽王並非良主……

  如今朝廷已然腐朽,范陽王欲成大業無可厚非,但胡粼認為,許多時候,野心與仁心並非不可共存。

  若范陽王果真愛惜子民,大可直入京師而去,若其人能夠入主京師,屆時新王之令傳入河南道,他胡粼必也願真心叩拜。

  可眼下,來勢洶洶的范陽軍已經要逼近他汴州城下,欲率鐵騎掠奪吞吃河南道,全然不顧河南道子民安危與國之基底……

  這場面向河南道的戰爭,本非成就大業的必經之路,與其說是為了大業,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那毫無底線、名為貪婪的血盆大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