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歲寧之心很快便有暴露之時,屆時淮南道或會面臨各處的兵事施壓,這些都需要常闊來坐鎮決策。

  常歲寧大致安排好了這兩樁事務後,便由姚冉等人出言補充。

  每個人口中的安排都井然有序,但每個人心頭都有巨浪在震盪著,他們都很清楚此時所行之事,以及接下來需要面臨的局面,皆是前所未有過的。

  午後,常歲寧自書房中離開,姚冉跟隨在側。

  「阿冉,你需要代我留下。」常歲寧對姚冉說:「接下來,江都刺史府中不能沒有你在。」

  如今的姚冉,不僅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理事,她的存在更代表著某種指向與表率——江都刺史府的外書房中,需要有至少一個這樣的女官在。

  姚冉心知自己所肩負的意義,此刻面容鄭重地輕點頭:「請大人放心,下官必會做好一切分內之事。」

  姚冉私心裡,是想要隨行的,但同時她也清楚,比起戰事謀略,她更擅長的處理地方政務,而大人身邊需要有一位善謀斷的軍師。

  此時姚冉再三思索,仍是提醒了一句:「大人軍中如今雖也不乏智謀出眾的謀士,但大人與他們尚算不上十分熟知,總歸還少了一位真正可信的人來統管他們。」

  常歲寧點頭,幾分欣慰地看向姚冉:「沒錯。」

  如今姚冉也很懂得用人與制衡之道了。

  常歲寧的確需要這麼一個人,且她心中已有人選。

  陰沉了一整日的天色,在臨近昏暮時,反倒綻出了幾分晴色,將半邊天染上了一層灼目的金光。

  常歲寧親自去了一趟駱觀臨的居院,在那株老棗樹下,問道:「此去洛陽,不知先生願同行否?」

  金色夕陽濃烈,駱觀臨有著一瞬的恍惚。

  曾經,徐正業離開江都之前,也曾詢問過他是否同行,那時他婉拒了,選擇留在了江都。

  此刻,他亦不曾點頭,而是問:「大人此去,欲何為?」

  常歲寧看著漫天夕陽,神態平靜,聲音也並不高昂:「當是,定動盪不平之象,建千秋不拔之業。」

  「大人為何人定不平之象,又為何人建不拔之業?」

  常歲寧微轉頭,看向駱觀臨,眼神坦然:「此象為天下蒼生而定,此業為我常歲寧而建。」

  對上那雙眼睛,駱觀臨心頭微震,心知她這是直言自己的雄心了。

  猶記得,在這株棗樹下對飲時,她曾與他道,願扶持李氏子弟——

  但此刻面對她的出爾反爾,駱觀臨卻並無半點想要出言質問的心思。

  他若在意她的反悔,便說明他仍一心屬意李氏子弟。

  而反之……

  駱觀臨忽而在心底重重嘆息了一聲。

  他原本打算至少要問她一句,何故要以假話來欺騙他,但此時他也不準備再問了。

  成大事者何拘小節,她能將他「哄騙」至此,亦是她的本領。

  而駱觀臨又想到母親的那句歪理:【大人願意花心思「哄騙」你,那不是對你的看重嗎?】

  駱觀臨在心中複雜一笑,時至今日,他竟也認同了母親的這套歪理。

  見駱觀臨久久未答,常歲寧微微笑著道:「先生可以思慮一晚,待明早動身之時,再予我答覆不遲。」

  駱觀臨回過神來,卻是腳下微轉,正面向常歲寧,在夕光下抬手深深拜下,字字清晰道:「錢甚願為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的這句「死而後已」,不單是洛陽此行,之後亦將如是。

  院內有著短暫的寂靜,廊下的駱妻柳氏悄悄看著這一幕,不知為何就濕了眼眶。

  「動兵在即,不言死字。」常歲寧抬手托扶起駱觀臨端正壓下的手肘,含笑道:「我要先生不死,待有朝一日隨我去見太平之象。」

  駱觀臨直起身時,眼角已是微紅,待得見那道眸光,只覺於他心間灑落了一片天地沖和而生的萬里清風,替他拂去了一切滯礙的陰霾。

  柳氏遂快步回房,為夫君收拾行李去了。

  跨過門檻之際,柳氏歡喜地抹了抹眼光淚花,又想著還得備上一壺好酒,臨出門的人自是不便飲酒的,酒是給婆母備的……若婆母知曉家裡的臭石頭開了竅,不曉得多開心呢!

  院內,常歲寧又與駱觀臨閒談了幾句。

  駱觀臨卻沒有太多聊閒天的心思,他思忖了一番後,開口道:「某有一事,想要冒昧提醒大人一句。」

  見他神色嚴肅,常歲寧便也認真道:「先生請講。」

  「大人慾成大業,有些事便該早做防備。」駱觀臨道:「忠勇侯為人固然敦厚,但其另有一子……某以為,大人多加提防些不是壞事。」

  常歲寧眨了眨眼睛。

  駱觀臨的表情依舊肅然:「大人不要以為在下是在蓄意挑唆,或是危言聳聽,歷來此等事屢見不鮮……」

  他承認他變了。

  此前拉王岳入伙時,他還曾與王岳道,即便常歲寧有野心也不足為懼,因為她上面尚有父兄可以勸阻壓制……

  而今,他卻反過來提醒這個有野心的常歲寧,要提防她的父兄竊權……

  駱觀臨覺得自己這個名字改得倒也合宜,否則他當真無法想像如今的錢甚,與昔日的駱觀臨竟會是同一人……此中這堪稱面目全非的轉變,實是叫人無顏面對舊我的程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