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尚死後,孟列未曾停止過對各處暗樁的經營,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京師,只是在天子腳下行事更需小心謹慎,因此孟列此前也只是在盡力保留原本的京師勢力,而未有再冒險去做更多鋪展與延伸。

  但自去年與相認之後,孟列便在常歲寧的交待之下,試著暗中擴大了京師的勢力。

  那時的天下局面已經有了飄蕩之勢,京師各方勢力明爭暗博,圍繞著皇權的勢力也不比從前緊密,缺口漸顯之下,正是擴展的好時機。

  加之有深扎的基礎在,這一載間,以登泰樓為中心的京師暗樁組織擴展了足足一倍有餘。

  他們不單負責搜集各方情報,手中也有著數量可觀的暗衛可以調動。

  眼下正值諸王入京之時,為免發生動亂,京師對入京者的盤查十分嚴苛,常刃想要順利入京便註定不能攜帶太多人手,京師那些暗衛便剛好可以派得上用場了。

  常刃接過那枚令牌,強壓下心頭的驚惑,試著問:「不知女郎要讓屬下去安排何事?」

  常歲寧將另一折冊子遞去:「來日京師若陷入危亂,務必要儘量保全這些人。」

  常刃接過之際,打開來看,首先看到的第一行第一人,竟是:「……褚太傅?」

  再往下看,便是喬祭酒……可褚太傅竟排在喬祭酒之前?

  常歲寧含笑點頭:「太傅年邁,自是重中之重。」

  老師心眼小,若知她不曾將他擺在首位,多半是要吹鬍子生氣的。

  常刃恍然,按年紀身份來排的話,那是當如此。

  可是再往下看,便可知這冊子上好些都是朝廷官員,他甚至記不清女郎何時同他們有過太多交集,女郎竟是要動用自己的勢力去保護他們嗎?

  「大盛不能沒有這些人。」常歲寧道。

  她也不能失去老師和朋友。

  她看重的人,便要自己護下,而不能放任設局者將他們的安危也押在這場賭局之上。

  常刃面容一肅,抱拳道:「是,屬下領命!」

  「此去或有諸多艱險,刃叔也多加保重。」

  「請女郎放心!」

  常刃離開後,常歲寧便往外書房而去。

  今日天氣不算很好,似有落雨跡象,常歲寧轉頭看向灰雲漂浮而來的北方,眉心藏著一縷憂慮。

  「大人。」

  一名看起來有些眼生的女護衛快步走來,向常歲寧行禮。

  近來薺菜郝浣等人皆奉常歲寧之令去了軍營中安排事務,府內負責護衛的女兵大多是薺菜新提拔上來的,雖偶有生疏,但辦起事來也都十分利索用心。

  此刻那女護衛道:「大人,那位蒙先生回來了。」

  孟列回來了?

  常歲寧立即讓人將他請了過來,就近在一座涼亭內說話。

  孟列風塵僕僕,只入城前在車內換了件外袍,但精神卻甚好,絲毫不見疲色。

  他行禮後,常歲寧讓他坐下說話,他卻依舊道「屬下不累」,並很快將此去北境的事務向常歲寧仔細匯稟了一遍。

  他辦事,常歲寧自是放心的,便只是聽著點頭,末了道:「差事辦得很好,此行辛苦你了。」

  孟列卻笑著說:「還能為殿下做少許事,屬下已很多年不曾這般輕鬆過了。」

  常歲寧莞爾:「我這究竟是哪輩子積下的福啊。」

  孟列笑道:「無論哪一世,殿下皆是功德無量。」

  二人笑說了兩句後,常歲寧問道:「你回來之前,崔璟徵兵之事可還順利?」

  孟列點頭。

  有了足夠的軍餉支撐,玄策軍素來又有威望,擴充軍隊便順利得多。但北狄此次開戰也很突然,崔璟此時在前方迎敵,後方徵兵練兵之事也仍未停下。

  末了,孟列道:「臨行前,崔大都督曾托屬下向殿下轉達一句話。」

  常歲寧認真聽著。

  他說:【崔璟在此,請她安心。】

  片刻,常歲寧看向北方,輕點了點頭,回答道:「好。」

  既然他這樣說,那她便暫時安下心來,去做她要做的事。

  午後,與王長史等人議事罷,常歲寧查看起了各處送來的信函。

  局勢的動盪在細節之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江都刺史府近來的信函幾日若不分揀,便可堆積如山。

  直接送到常歲寧面前的,除了她的私人信件,以及各處的緊要情報之外,便多是淮南道各刺史的來信。

  淮南道諸州刺史這兩月間傳信甚是頻繁,而這其中,又數光州刺史邵善同最為顯眼。

  常歲寧大約估摸著,這短短兩月的功夫,邵善同至少給她寫了有二十封書信了,算上一算,幾乎每三日便有一封。而這一切,要從兩月前常歲寧下達的一個命令說起……

  彼時常歲寧已存備戰之心,便授意各州刺史在原有的守軍數目上,再另徵兵五千人,名為「以安淮南道防禦」。

  這五千人並非小數目,每州擴充五千人,十二州便合計增長六萬兵力。

  如今各方勢力或奉朝廷之命進行募兵,又或因野心或為自保,徵兵買馬之事隨處可見,朝廷對此已無法進行嚴苛的監察與管制,相較之下,淮南道此舉根本算不上什麼值得一提的大動靜。

  恰逢秋收後,淮南道存糧充足,各州擴征五千兵力幾乎是輕而易舉之事,不出一月,各州刺史便相繼完成了這樁指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