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頁
他的母親熬了好大一鍋荔枝湯茶,並佐以生薑肉桂等香料。
熬煮完畢之後,令人裝了滿滿兩大桶,拎來了前堂。
王岳當初是舉家遷來此處,族中叫得上名號的幾十個人皆等候在此,準備一嘗荔枝風味,猝不及防地卻等來這麼兩桶熱湯,遠看冒著熱氣,與豬食幾分神似。近瞧飄著浮沫,同泔水亦有共通之處。
王母給每人盛了一碗,並慈愛地下達一種近乎雪上加霜的命令:「快趁熱喝!」
王岳久久無言,心中默默作了一首《祭荔枝文》,上一回讓他覺得死得如此冤枉,乃至死不瞑目的食物,大抵是母親端來的那一條西湖醋魚。
次日,蔣海也收著了一匣子荔枝。
蔣東家為此甚是欣喜惶恐,反覆瞧了又瞧,很是愛不釋手。
他家中剛滿十三的次子見得父親模樣,不禁道:「……一匣子荔枝罷了,父親怎稀罕到這般模樣?」
這東西有錢便能買到,而能拿錢買到的東西,對他們蔣家來說根本沒有稀罕一說。
「你這蠢材,簡直毫無長進!」蔣海擺手驅趕次子:「去去去,好好同你大哥學學去!」
「近來大哥忙得都見不著人影……」
見次子嘀咕著悻悻然離去,蔣海又罵了句:「不成器。」
「二郎君年紀還小,慢慢教著便是。」帳房先生笑著說了一句,看向那荔枝,等著蔣海開口交待。
「已經出伏,眼見要入秋了,不如送些布帛去,給善堂里的孩子做些衣裳。」蔣海邊說,邊琢磨著:「料子不必太好,省下來的銀子多置辦幾匹布更實在,節使大人不喜歡底下的人做錦繡面子功夫,當是合算實用為上……」
帳房先生點頭應著。
蔣海又道:「再置辦些筆墨紙硯,送去無二院……」
無二院以考核的方式入學,不收取束脩,平日裡的食宿筆墨等耗用則需要學子們自理。但因有些學子過於貧困,無法負擔筆墨花銷,經無二院了解情況之後,便會無償向他們提供基本所需。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類學子與無二院之間的羈絆,便註定更加密切。
一番商議罷,待帳房先生離去後,蔣海讓人將荔枝收好,放入冰窖中,自己則哼著小曲兒回了後院。
雖說是花了銀子,但蔣海的心情依舊很好,這份好心情背後的原因也很樸素——他賺到的,遠比花出去的多得多。
尤其是淮南道十三州商道互通之後,他的生意也徹底活了過來,再加上海外商貿的試行,如他這等大商戶的獲利幾乎是明擺著的。
如此有來有往,蔣海如今便不可能去心疼花出去的銀子,他非但不心疼,且還覺得花得不夠多,心裡不安生。
照他的經驗來說,此等花銷,不單要看分量輕重,更講求個用心……得儘可能多地讓節使大人看到他的心意才好啊。
蔣海思量著,總覺得這心意還缺了份別出心裁,給善堂里的孩子製衣,給無二院送筆墨……這些他想得到,其它商號的人豈會想不到?
收到荔枝的可不止他一個人。
蔣海苦思冥想間,已回到居院內。
天色將晚,見他過來,他的夫人推著他去妾室院中:「也不看看是什麼日子,怎來了我這裡……」
什麼日子?
蔣海反應了一下,見自家夫人神態嗔怪,才反應過來。
蔣海卻站在原處沒動,輕「嘶」了一聲,忽而想到什麼,拉著夫人進了內室:「夫人,我有一事想與你打聽……」
聽罷丈夫打聽之事,婦人愣住:「……你問這個作甚?」
好端端地,怎突然向她打聽【一條月事帶耗錢幾許】?!
「你……你要做這門生意不成?」蔣海夫人磕巴起來:「……這東西多是府中女眷自行縫製,誰好意思大張旗鼓地去外頭買!」
「咱們自己的生意且忙不過來呢!」蔣海擺手否認,低聲道:「我琢磨著,問一問夫人,縫製此物都需要哪些東西,好讓人備下,回頭送去善堂和無二院中……」
蔣海夫人愕然:「這……這合適嗎?」
蔣海道:「不必大張旗鼓,由夫人私下出面操持即可……」
蔣海夫人思忖著,倒覺得這提議甚是實用,尤其是善堂中的女孩子們,沒有母親教導此事,必然羞於啟齒,無所適從……
只是,她不免問丈夫:「……你們做生意的,從前不是最忌諱同女子月事沾上干係?」
說是什麼陰污之物,沾上了會招來晦氣。
「正因如此,他們必然想不到這等妙招。」蔣海笑著坐回椅中,端起茶盞,悠然道:「也不看看如今上頭坐著的哪位,女子都出門做工造船了,還捏著鼻子忌諱這些的,那都是蠢材!」
「你倒是一貫知變通。」蔣海夫人抿嘴一笑,跟著坐下,也很樂意操持此事:「那我明日便叫人安排下去。」
對此,蔣海夫人很有些感慨。
常節使沒有替那些女子們要求更多,但是只要常節使以女子之身站在分配利益之處,底下自然不缺「投其所好」之人。
哪怕他們只是基於利益驅使,而非發自內心真正開始正視女子的需求,但是此舉讓女子得益即可,誰管他們心裡怎麼想呢?那原也不重要。
到底這世道運轉,憑藉得本也不是人的自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熬煮完畢之後,令人裝了滿滿兩大桶,拎來了前堂。
王岳當初是舉家遷來此處,族中叫得上名號的幾十個人皆等候在此,準備一嘗荔枝風味,猝不及防地卻等來這麼兩桶熱湯,遠看冒著熱氣,與豬食幾分神似。近瞧飄著浮沫,同泔水亦有共通之處。
王母給每人盛了一碗,並慈愛地下達一種近乎雪上加霜的命令:「快趁熱喝!」
王岳久久無言,心中默默作了一首《祭荔枝文》,上一回讓他覺得死得如此冤枉,乃至死不瞑目的食物,大抵是母親端來的那一條西湖醋魚。
次日,蔣海也收著了一匣子荔枝。
蔣東家為此甚是欣喜惶恐,反覆瞧了又瞧,很是愛不釋手。
他家中剛滿十三的次子見得父親模樣,不禁道:「……一匣子荔枝罷了,父親怎稀罕到這般模樣?」
這東西有錢便能買到,而能拿錢買到的東西,對他們蔣家來說根本沒有稀罕一說。
「你這蠢材,簡直毫無長進!」蔣海擺手驅趕次子:「去去去,好好同你大哥學學去!」
「近來大哥忙得都見不著人影……」
見次子嘀咕著悻悻然離去,蔣海又罵了句:「不成器。」
「二郎君年紀還小,慢慢教著便是。」帳房先生笑著說了一句,看向那荔枝,等著蔣海開口交待。
「已經出伏,眼見要入秋了,不如送些布帛去,給善堂里的孩子做些衣裳。」蔣海邊說,邊琢磨著:「料子不必太好,省下來的銀子多置辦幾匹布更實在,節使大人不喜歡底下的人做錦繡面子功夫,當是合算實用為上……」
帳房先生點頭應著。
蔣海又道:「再置辦些筆墨紙硯,送去無二院……」
無二院以考核的方式入學,不收取束脩,平日裡的食宿筆墨等耗用則需要學子們自理。但因有些學子過於貧困,無法負擔筆墨花銷,經無二院了解情況之後,便會無償向他們提供基本所需。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類學子與無二院之間的羈絆,便註定更加密切。
一番商議罷,待帳房先生離去後,蔣海讓人將荔枝收好,放入冰窖中,自己則哼著小曲兒回了後院。
雖說是花了銀子,但蔣海的心情依舊很好,這份好心情背後的原因也很樸素——他賺到的,遠比花出去的多得多。
尤其是淮南道十三州商道互通之後,他的生意也徹底活了過來,再加上海外商貿的試行,如他這等大商戶的獲利幾乎是明擺著的。
如此有來有往,蔣海如今便不可能去心疼花出去的銀子,他非但不心疼,且還覺得花得不夠多,心裡不安生。
照他的經驗來說,此等花銷,不單要看分量輕重,更講求個用心……得儘可能多地讓節使大人看到他的心意才好啊。
蔣海思量著,總覺得這心意還缺了份別出心裁,給善堂里的孩子製衣,給無二院送筆墨……這些他想得到,其它商號的人豈會想不到?
收到荔枝的可不止他一個人。
蔣海苦思冥想間,已回到居院內。
天色將晚,見他過來,他的夫人推著他去妾室院中:「也不看看是什麼日子,怎來了我這裡……」
什麼日子?
蔣海反應了一下,見自家夫人神態嗔怪,才反應過來。
蔣海卻站在原處沒動,輕「嘶」了一聲,忽而想到什麼,拉著夫人進了內室:「夫人,我有一事想與你打聽……」
聽罷丈夫打聽之事,婦人愣住:「……你問這個作甚?」
好端端地,怎突然向她打聽【一條月事帶耗錢幾許】?!
「你……你要做這門生意不成?」蔣海夫人磕巴起來:「……這東西多是府中女眷自行縫製,誰好意思大張旗鼓地去外頭買!」
「咱們自己的生意且忙不過來呢!」蔣海擺手否認,低聲道:「我琢磨著,問一問夫人,縫製此物都需要哪些東西,好讓人備下,回頭送去善堂和無二院中……」
蔣海夫人愕然:「這……這合適嗎?」
蔣海道:「不必大張旗鼓,由夫人私下出面操持即可……」
蔣海夫人思忖著,倒覺得這提議甚是實用,尤其是善堂中的女孩子們,沒有母親教導此事,必然羞於啟齒,無所適從……
只是,她不免問丈夫:「……你們做生意的,從前不是最忌諱同女子月事沾上干係?」
說是什麼陰污之物,沾上了會招來晦氣。
「正因如此,他們必然想不到這等妙招。」蔣海笑著坐回椅中,端起茶盞,悠然道:「也不看看如今上頭坐著的哪位,女子都出門做工造船了,還捏著鼻子忌諱這些的,那都是蠢材!」
「你倒是一貫知變通。」蔣海夫人抿嘴一笑,跟著坐下,也很樂意操持此事:「那我明日便叫人安排下去。」
對此,蔣海夫人很有些感慨。
常節使沒有替那些女子們要求更多,但是只要常節使以女子之身站在分配利益之處,底下自然不缺「投其所好」之人。
哪怕他們只是基於利益驅使,而非發自內心真正開始正視女子的需求,但是此舉讓女子得益即可,誰管他們心裡怎麼想呢?那原也不重要。
到底這世道運轉,憑藉得本也不是人的自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