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這些孩子便有盼頭,而這些孩子們如今最景仰的人物是常節使……所以,常節使務必要平安才行啊,孩子們所景仰的人在,才能好好成人,成人之後才能有值得他們投效之處可往,這天下才能慢慢好起來。

  左員外看著最前方的青袍少女,蒼老的眼底無比渴盼她能長久平安立於人前。

  肖旻身邊的敖副將也來了此處送行,他一身常服打扮,並不起眼,是代替肖旻而來。

  朝廷又有欽差至軍中,肖旻無法分身,否則必是要來送一送未來主公的。

  敖副將低聲將朝中來人的安排向常歲寧說明:「……聖人令肖將軍接任主帥之職,另派了一名禁軍出身的年輕統領擔任副帥,並任命了一名內侍持節監軍,坐鎮軍中。」

  常歲寧不置可否。

  帝王另委任了他人為副帥,或許多半是出於培養武將的用意,此舉無可厚非,但監軍太監之權凌駕主帥之上……便是對肖旻明晃晃的監視和壓制了。

  肖旻先前悖逆聖意之舉,到底還是被帝王細緻地記下了。

  除此外,女帝大致也是已經知曉,肖旻與她這淮南道節度使關係過近的事實,於是既要用肖旻來打仗,卻又要百般防備。

  敖副將低聲道:「將軍讓卑職向常節使轉達,讓節使不必為此憂慮,將軍並不在意這些。」

  雖然他也不知道自家將軍是怎麼做到的……但將軍說這句話時的表情,的確半點不在意。

  常歲寧會心一笑:「我知道。」

  肖旻只想打完他的仗,盡完他的職責。

  常歲寧只問:「朝廷是否有意增派兵力?」

  按說如今表面看來,卞春梁處於被削弱過半兵力後的劣勢當中,但實則依舊不可小覷。反倒是朝廷軍中,除去折損的兵力外,仍有過半將士尚在病中或是病後體弱,打打算算,真正可用的甚至不足六萬。

  因此常歲寧才有此一問。

  敖副將道:「監軍之後,有三萬兵馬已在途中,約十日可達潭州。」

  常歲寧微點頭,最後道:「卞軍立足於人心,讓肖將軍一切小心應對。」

  李獻及其黨羽這些老鼠屎已被肅清,瘟疫也已消退,無論如何,接下來總算可以心無旁騖地清剿卞軍了。

  敖副將應下,拱手道:「常節使也多保重。」

  他聽說海州也起了亂象,而海州緊鄰淮南道楚州地界,常節使急著趕回江都,想必也是得知了這個消息。

  如此世道下,每個擔負重任者,都在奔忙於縫補這天下江山之間,沒有太多可供喘息停留的時間。

  敖副將打從心眼裡佩服這樣的人,他家將軍如此,面前的常節使更是如此。

  而無論前路如何,面前少女臉上從不見沉重與陰霾,始終給人以輕盈從容之感,她在夏日驕陽下,利落地翻身上馬,向他,也向四周送行之人抬手作別:「今日在此別過,諸位請多保重,望後會有期!」

  馬蹄奔騰遠去,百姓們送了又送,直到那行人馬與江畔清風一同遠去,徹底消失在夏日茂密蔥蘢、仿佛與天相接的青翠草木盡頭。

  ……

  得知常歲寧自沔州動身離開的消息後,漢水以北的淮南道其餘各州刺史,皆在估算著常歲寧返回江都的路線,以備於途中相迎。

  他們讓人出城前去接應,以便確認常歲寧途經各州的時間,常歲寧讓前來接應者返回傳話,只道不必鋪張準備,更不宜驚擾沿途百姓,待她路過時,上門簡單吃頓便飯即可。

  此言很快在各州刺史之間傳開,眾人合計著,至少也得將這頓「便飯」安排得有模有樣才行,於是便各自忙碌準備起來。而其中最忙碌的一批人,或要數各府的廚子,就差日夜精進廚藝,將手中勺子給掄出火光來了。

  常歲寧的想法十分樸素,她不喜麻煩,不想在途中耽擱太久,只想順道看一看各州情形和新政實施的情況,順便和各州刺史們聯絡一下感情即可——而「家宴」向來是很適合聯絡感情,增進了解的好選擇。

  常歲寧剛過漢水,第一頓「家宴」,是在安州刺史府上用的。

  如今這位安州刺史,是前安州刺史曹宏宣謀逆伏誅之後,剛被調任至此的。

  新任安州刺史姓岑,名道簡。

  他來此上任剛滿兩月,尚未來得及適應新身份,也沒工夫結交左鄰右舍,只因剛來此處,便被迫陷進了曹宏宣留下的諸多事務沼澤中,如今才將將拔出一條腿來。

  因此,他今次還是頭一回見著這位傳聞中的上峰大人,卻是被對方找上門來吃飯。

  但這位上峰大人是個出乎意料的自來熟,席間半點沒有生人相見的尷尬,先與他聊了些公事,詢問他是否遇到什麼難題,又問及他手下可缺人用,盡責且關切。

  岑道簡很有些惶恐。

  但真正叫人惶恐的卻在後頭——

  上峰大人談罷公事,又關切地問起他家中情況,將他家中老爹老娘和妻兒皆細緻地關心了一遍,就連他前院那隻看門狗,都被對方誇了句威武不凡。

  當夜,輾轉無眠的岑道簡左思右想,後背的冷汗越冒越密,乾脆坐起身來,喃喃道:「這哪裡是關切,分明是在點我啊……」

  換作尋常女郎,他自不會想得這樣深,可這位能坐上淮南道節度使之位,分明是個邪乎的女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