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肖旻只是笑而不語。

  奧秘固然有二,但都不便細說。

  第一嘛,自然是因為他已經準備跑路了,聖心什麼的,於他已如身外之物,自然也不在乎李獻話里話外的威脅。

  至於第二,他剛覺得有些生氣時,只要想到面前之人沒幾日活頭了,突然也就沒那麼氣了——他保持平和的秘訣,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韓國公已為將死之人,這一點,是常節使透露給他的。

  肖旻遂向敖副將交待道:「接下來這幾日小心行事,留意別被韓國公抓住錯處即可……至於之後之事,自然會迎刃而解的。」

  敖副將心中不解,雖表面應下,但不免還是覺得自家將軍的樂觀十分詭異。

  肖旻在心中喟嘆——沒辦法,有個好主公托底,實在很難不樂觀啊。

  樂觀的肖旻抬腿往前走去:「走吧,隨我去看看染病的將士們。」

  敖副將應下,跟隨而去。

  另一邊,有一名負責搜集消息的士兵快步走進了李獻帳內,向李獻匯報近日得來的各路消息。

  其中先後有兩則消息,引起了李獻的注意。

  一則為沔州安置患疫百姓處,似已得出了醫治瘟疫之法——

  李獻聞之眼神暗下,自牙縫裡擠出一聲笑:「看來淮南道節度使,此番又要美名遠揚了。」

  那些百姓是死是活,他原本並沒有那麼在意,但這些在姨母眼中意味著他之過失的螻蟻活了下來,且讓他人藉此博出了好名聲……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由此亦可知,阿爾藍的的確確是落入那常歲寧手中了——射殺威嚇他的士兵在先,此番又入他帳內擄人……這筆帳,他李獻記下了!

  而第二個讓他留意的消息,則是:「據聞宣安大長公主入京了。」

  李獻下意識地皺眉,同在江南西道的宣安大長公主此時突然入京……不知有何目的?

  他與這位大長公主並無交集,隱約記得只在多年前見過一次,但對方豢養男寵的行事作風他卻如雷貫耳,至於其它的印象,反倒一時想不起太多了。

  但對方如此關頭入京,李獻直覺恐怕是與岳州瘟疫之事有關,於是交待道:「讓京師府中多加留意此事,若有異樣,速速來報。」

  那士兵是他的心腹,聞言應下,立即去安排了。

  他們探聽到的消息稍有滯後,宣安大長公主已在三日前抵達京師——

  宣安大長公主在動身之初,便讓人傳書京師,向聖人請示了入京之事。

  雖名為請示,但人已然在途中。

  聖冊帝對此心知肚明,也料到李容入京的目的沒有那麼簡單,但對方多年未曾入京,此番以祭祀李氏先祖為由,她沒有拒絕的道理。

  但讓聖冊帝沒想到的是,宣安大長公主入京當日,未等她這個皇帝相召,便持了大長公主令徑直入宮,且於早朝之際求見天子。

  此一日正逢十五望日,大朝之際,五品以上百官皆在。

  近來京師朝堂一片忙亂,人人焦頭爛額,除一些大臣外,大多官員提前並不知曉宣安大長公主入京的消息,此刻忽聽內侍通報大長公主在外求見,很是吃了一驚。

  人已在殿外,聖冊帝只能宣見。

  隨著內侍一聲高唱通傳,宣安大長公主邁入了巍峨的大殿之中。

  百官望去,只見那多年未出現在京師的大長公主身著廣袖朝服,整潔的高髻之下,一張如月盤般的圓潤面孔舒展從容,步履不緊不慢,周身自有光華氣派。

  宣安大長公主於殿內駐足,抬手執禮間,卻是跪身下去,向上首行了個大禮。

  她身上的威儀似鐫刻著李姓皇室與生俱來的印記,即便跪拜,也並不讓人覺得低人一等。

  「宣州李容參見陛下。」大長公主頓首間,道:「李容無召入京祭祖,逾矩之處,還請聖上責罰。」

  御階之上,聖冊帝微微含笑:「你為祭祖之事歸京,可見孝心,朕豈有怪罪之理?」

  說著,微抬手示意,拿並不疏遠的語氣道:「宣安,起來吧。」

  聽得這聲舊時常聽到的「宣安」,大長公主微抬頭間,目光與上首帝王垂下的視線相迎。

  多年未見,宣安大長公主看著上首的那位女帝,此刻最大的感觸僅有三字——她老了。

  權勢似乎格外催人老。

  但那雙眼睛卻又在昭告著世人,她老去的只有皮囊,帝心卻仍未曾老去,不甘老去。

  宣安大長公主仍無起身之意,而是抬手過額,執禮道:「宣安此番入京,除祭祖外,另想向陛下求得一道旨意——」

  聖冊帝含笑問:「莫非是李潼到了年歲,想請朕為之指婚?若為此事,不妨等朕早朝之後,再於甘露殿細說一二。」

  聽似很輕鬆寬和的反問,但有不少大臣聽得出,其中暗含著兩分提醒之意。

  大長公主若是聽得懂,便該移步甘露殿等候。

  「回陛下,李容非是為此事而來。」宣安大長公主道:「但也算得上是一樁家事。」

  有天子心腹見狀便試著提議道:「陛下正與臣等商議要事,既是家事,大長公主殿下或可……」

  他的話未說完,便被那添了兩分威嚴的女聲打斷:「然,皇室無家事。」

  宣安大長公主目不斜視:「此事同樣關乎朝綱根本,還勞諸位大人一同細聽分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