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肖旻循著她的視線看去,那裡是淮南道諸州,以江水相隔,似也隔絕了戰火。

  有風自對岸吹來,無聲消解了肖旻的消沉之氣。

  旋即,肖旻抬手擦了擦眼淚。

  他就知道,只要能和常節使站在一處,哪怕聽她說些有的沒的,卻總能讓人覺得前路可盼,這世道尚有清風可慰眾生。

  片刻,肖旻語氣真摯地道:「肖某當真懷念平徐正業之亂時的那段日子……」

  常歲寧聽得出他話中之意,這樣的好時機,或許她該邀請肖旻入她麾下,但她想了想,終究未急著接話。

  又待片刻,肖旻將視線自對岸轉回,看向常歲寧,卻是下定決心般道:「常節使……待在下打完與卞軍之戰,便去江都尋節使吧!」

  常歲寧沒有意外,露出榮幸而欽佩的笑意:「好,我便在江都恭候肖將軍。」

  她方才已有預料,肖旻雖已對時下朝堂心灰意冷,但他依舊會選擇留下繼續平定卞軍之亂。

  不為效忠朝堂,只為蒼生百姓。

  他拋得下功名利祿,拋不下為將者的責任。

  每個人看待大局的觀念和道德感的輕重不同,若肖旻就此率領自己的將士反叛離開,置前線戰事而不顧,致使軍心動搖,那他便也不可能會為了岳州百姓而陷入自恨當中了。

  他待這裡的百姓有愧,於是愈發做不到就此撒手離開。

  見常歲寧眼中有著理解與尊重,肖旻也露出笑意,眼底恢復了堅定。

  之後,常歲寧提醒道:「只是無論如何,肖將軍都當保全自身,時刻留意見機行事——」

  很多時候,這世間規則及操縱規則之人,待心懷赤誠者反而更不公平。

  肖旻知道常歲寧所指的是什麼,聞言認真應下。

  片刻後,肖旻想了想,不禁低聲問:「常節使……日後有何打算?」

  這句話問得好像遲了些,好比已經將自己押上賭桌了,才想起來問一句——等等,我押得是哪個?

  他先前是認定了常節使必不會存有反心的,並且還拿自己的項上人頭作保……

  但此時,肖旻對「反心」二字的定義,已經不同於彼時了。

  常歲寧故意賣了個關子,笑著道:「等肖將軍來日去了江都,當面再詳談不遲。」

  肖旻笑了出來,點了頭,連聲應好:「即便是為了明曉答案,肖某來日也必去江都不可了。」

  不過,無論常節使做下何等決定,他都願跟隨就是了。

  有的人就是有這種神奇的能力,足以讓人相信,她走哪條路,哪條路便是對的。

  肖旻希望自己有跟隨其後的機會。

  但在那之前,他要盡完自己想盡的責任,方能心安理得地去做想做的事。

  肖旻看向那些百姓:「常節使,之後這些百姓……」

  常歲寧自然而然地接話:「便放心交給我吧。」

  又道:「淮南道之外的事我插手起來多有不便,仍逃散各處的患疫百姓,還要勞肖將軍尋到後也一併送來沔州。」

  肖旻心下說不出的動容,已經體會到有靠譜的主公托底的快樂了。

  此番常歲寧前來,並不是只為了過來看一看,她不是一個人來的,同行的不單有江都鐵騎,還有數百名通曉醫術之人,他們或是來自江都民間,或來自無二院醫學館,卻無一不是自薦。

  江都的安穩與進取,讓這些醫者更加具備獻出仁心的能力和底氣。

  他們也好,常歲寧也罷,在來之前,皆已做好了接納這些患疫百姓的準備。

  同樣做好了這種準備的,還有一人,不,是兩人——

  很快,這兩人便被帶了過來。

  「寧寧……竟當真是你!」

  一道素藍色的纖細身影撲過來,一把抱住了常歲寧,帶著劫後餘生的驚險,以及久別重逢的喜悅。

  常歲寧猶感意外:「……阿姊怎來了此處?」

  喬玉綿擦了擦狼狽的眼淚,簡單地說明經過。

  常歲寧聽罷頗覺後怕,這動機實在動人,這經歷也實在驚險。

  「有師父陪我一起呢。」喬玉綿小聲說著,回頭看過去——咦,她師父呢?

  第489章 讓他怎麼死才合適

  孫大夫原是和喬玉綿一同被帶過來,準備來見常歲寧的,但來的途中稍微出了一點「小差錯」……

  孫大夫很難適應人多的場合,但因有徒弟在,便勉強鼓起勇氣,亦步亦趨地低頭跟在徒弟身後做一隻啞巴鵪鶉。

  而「變故」出現在喬玉綿看到常歲寧的那一刻——

  喬玉綿激動之下,忽然向常歲寧跑了過去。

  突然被拉開距離的孫大夫陡然陷入恐慌,好似猝不及防之下被拋棄,而又猛然被人拉開了擋在身前的幕布,就此單獨暴露在眾人面前。

  這在常人眼中本是微不足道之事,但於孫大夫而言卻好比滅頂之災。

  而孫大夫的性情,又註定做不出狂奔跟上的舉動,於是他只能惴惴不安地往前走著,而後停下腳步,遠遠看著同常歲寧抱在一起的徒弟。

  但這旁觀的過程,於孫大夫而言也十分煎熬,他站在那裡,四周卻連一棵能與他作伴的樹都沒有,這好似一絲不掛地由人觀看評價的感覺,令他手足無措。

  他覺得有無數雙視線在朝自己看來,而他懼於與人對視,眼神便頻頻閃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