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頁
「鄭先生不必過於憂心,今日我已打聽過了。」院中一叢青竹旁,常歲寧與鄭潮道:「此次北狄攻勢尚在可控範圍之內,崔大都督之前部署得當,現如今率兵在玉門關一帶抵擋,占據上風,足以將北狄鐵騎阻於關外……故而此戰不足為慮。」
鄭潮便放心些許,剛點了頭,但又忍不住擔憂:「可若是……北狄再次增派兵力呢?依大人來看,是否有這個可能?」
常歲寧的視線越過高高院牆,看向北方漆黑夜幕:「這是必然之事。」
此戰不足慮,但之後卻不好說。
北狄猶如兇猛豺狼,野心不死,一旦嗅到血腥氣,必會相繼撲咬上來。
「若想要消止此戰,只有一條路可走——」夜色中,常歲寧聲音不重,眉宇間卻透出冷冽兵氣:「那便是將它們打殘,讓它們再爬不起來為止。」
如若不然,倒下的便會是大盛江山。
鄭潮不覺間收攏了十指,眉眼憂色極重,最終長長嘆息一聲:「照此說來,便只盼著全面開戰之日能晚一些到來……」
說著,不免問道:「北境防線如今廣闊,令安如今僅八萬大軍在側,不知朝廷後續是否會有增派兵力之舉?」
常歲寧搖頭:「尚未聽聞。」
如今各處都是戰事,朝廷只怕自顧不暇,且崔璟此番應對得當,待他擊退這萬餘鐵騎之後,解除了眼前之危,朝中安下心來,暫時未必會捨得派重兵駐守。
可防禦威懾北狄,絕非一日之事,務必提早部署。
若指望不上朝廷派兵,那麼崔璟便只能就地募兵,但募兵需要大量錢糧,朝廷國庫空虛,調撥錢糧的過程也必然十分艱難漫長。
聽常歲寧說明此中艱難之處,鄭潮愈發直觀地感受到時下朝廷之衰弱,甚至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次日晨早,常歲寧交代了孟列一件事。
再隔兩日,元祥受常歲寧所召,自軍中趕回了江都城。
第482章 先人所留
江都刺史府,常歲寧平日用以單獨料理公務的內書房中,此刻,元祥聽罷上首常歲寧的交待,甚覺意外。
所以……常娘子竟是讓他去給大都督送銀子?
且聽常娘子話中之意,這必然不是個小數目……可常娘子如今何來如此大數目的閒錢?縱然大都督此前也曾以數百萬貫家底相贈,但常娘子建無二院,又大開作坊——如此諸多擺在明面上的花銷已經十分驚人了,想必是根本剩不下什麼來的。
坐於書案後的常歲寧,繼續往下詳說道:「這七百萬貫錢,除了八萬戍邊的玄策軍之外,另外再募十萬兵,若無意外,應可支撐至少兩年軍餉耗用——」
元祥愣了一下之後,因太過震驚,聲音都有些磕絆:「七……七百萬貫?」
震驚過後,元祥旋即覺得不安,這隻怕是要傾盡整個江都之力了吧?
他剛要再說話,只聽常歲寧道:「放心,此乃我私庫所出。」
很平靜的語氣,卻叫元祥愈發震驚了。
——私庫?!
花錢這樣大方,一心貼補江都的常娘子,竟然還有私庫嗎?
他記得上回常娘子得到得賞賜,分明也悉數分賞給軍中將士了,這七百萬貫總不能是……
元祥下意識地聯想到「貪污」二字,但即便是在心裡,也未有揣測出口——且不說處處為江都思慮的常娘子不會是這樣的人,單說如今不過是剛完成重建狀態的江都,哪裡又有如此豐厚的油水可以去貪?
這可是七百萬貫……比起他家大都督攢了十多年的家底,且還多了足足一倍!
分寸感讓元祥未有冒昧追問這巨款的來源,但他那雙猶如正在經歷地動般的眼中,卻寫滿了求知的渴望。
見他神情,常歲寧笑了一下,語氣如常地道:「放心,並非什麼不義之財,不過是先人所留而已。」
這是常歲寧早已想好的說辭,之後這個問題也勢必是避不開的,總要有個說法。
而這個說法,也是有它的深意和用處在的。
元祥神情驚惑:「不知大人所言先人是……」
常歲寧坦然道:「家中已故之人。」
這話中有點到即止的意思,元祥便也未有繼續追問,只在心底掀起一陣又一陣的狂瀾。
顯而易見的是,常娘子話中所指,並非是常家先人,那麼便只能是……
元祥莫名跟著激動起來:「屬下便知道,大人如此天縱奇才……祖上必然也是極了不得的人物!」
顯然,常娘子必然是查明自己的身世了!
且這身世定有不凡之處,畢竟哪個尋常人家能隨隨便便留下七百萬貫的家資?甚至未必只有七百萬貫!
此言在心中墜地,元祥覺得自己實在膨脹了,在此之前,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在【七百萬貫】這個數目之前,用上【只有】二字。
元祥兀自激動間,常歲寧已繼續交待道:「沿途中,可從這七百萬貫里拿一部分出來,儘可能地多買一些糧食和藥材,以及其它軍中所用之物——」
北境地處邊緣,來回採買運送太過耗時,且戰事不知哪日便會徹底爆發,不如在途中儘可能地置辦妥當,以備不測發生。
但如此大量地購入糧物,必會引起各方及朝廷注意,這是無法避免之事,也無需刻意迴避:「如遇監察,只管配合行事,實言告知各處,此為淮南道常歲寧資助北境戍邊軍餉之舉。如仍舊有人刻意阻撓攔截,不必留情周旋,只管以妨礙北境固邊大計為名,將一切攔路者就地誅殺——務必要將錢糧穩妥地送到崔大都督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鄭潮便放心些許,剛點了頭,但又忍不住擔憂:「可若是……北狄再次增派兵力呢?依大人來看,是否有這個可能?」
常歲寧的視線越過高高院牆,看向北方漆黑夜幕:「這是必然之事。」
此戰不足慮,但之後卻不好說。
北狄猶如兇猛豺狼,野心不死,一旦嗅到血腥氣,必會相繼撲咬上來。
「若想要消止此戰,只有一條路可走——」夜色中,常歲寧聲音不重,眉宇間卻透出冷冽兵氣:「那便是將它們打殘,讓它們再爬不起來為止。」
如若不然,倒下的便會是大盛江山。
鄭潮不覺間收攏了十指,眉眼憂色極重,最終長長嘆息一聲:「照此說來,便只盼著全面開戰之日能晚一些到來……」
說著,不免問道:「北境防線如今廣闊,令安如今僅八萬大軍在側,不知朝廷後續是否會有增派兵力之舉?」
常歲寧搖頭:「尚未聽聞。」
如今各處都是戰事,朝廷只怕自顧不暇,且崔璟此番應對得當,待他擊退這萬餘鐵騎之後,解除了眼前之危,朝中安下心來,暫時未必會捨得派重兵駐守。
可防禦威懾北狄,絕非一日之事,務必提早部署。
若指望不上朝廷派兵,那麼崔璟便只能就地募兵,但募兵需要大量錢糧,朝廷國庫空虛,調撥錢糧的過程也必然十分艱難漫長。
聽常歲寧說明此中艱難之處,鄭潮愈發直觀地感受到時下朝廷之衰弱,甚至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次日晨早,常歲寧交代了孟列一件事。
再隔兩日,元祥受常歲寧所召,自軍中趕回了江都城。
第482章 先人所留
江都刺史府,常歲寧平日用以單獨料理公務的內書房中,此刻,元祥聽罷上首常歲寧的交待,甚覺意外。
所以……常娘子竟是讓他去給大都督送銀子?
且聽常娘子話中之意,這必然不是個小數目……可常娘子如今何來如此大數目的閒錢?縱然大都督此前也曾以數百萬貫家底相贈,但常娘子建無二院,又大開作坊——如此諸多擺在明面上的花銷已經十分驚人了,想必是根本剩不下什麼來的。
坐於書案後的常歲寧,繼續往下詳說道:「這七百萬貫錢,除了八萬戍邊的玄策軍之外,另外再募十萬兵,若無意外,應可支撐至少兩年軍餉耗用——」
元祥愣了一下之後,因太過震驚,聲音都有些磕絆:「七……七百萬貫?」
震驚過後,元祥旋即覺得不安,這隻怕是要傾盡整個江都之力了吧?
他剛要再說話,只聽常歲寧道:「放心,此乃我私庫所出。」
很平靜的語氣,卻叫元祥愈發震驚了。
——私庫?!
花錢這樣大方,一心貼補江都的常娘子,竟然還有私庫嗎?
他記得上回常娘子得到得賞賜,分明也悉數分賞給軍中將士了,這七百萬貫總不能是……
元祥下意識地聯想到「貪污」二字,但即便是在心裡,也未有揣測出口——且不說處處為江都思慮的常娘子不會是這樣的人,單說如今不過是剛完成重建狀態的江都,哪裡又有如此豐厚的油水可以去貪?
這可是七百萬貫……比起他家大都督攢了十多年的家底,且還多了足足一倍!
分寸感讓元祥未有冒昧追問這巨款的來源,但他那雙猶如正在經歷地動般的眼中,卻寫滿了求知的渴望。
見他神情,常歲寧笑了一下,語氣如常地道:「放心,並非什麼不義之財,不過是先人所留而已。」
這是常歲寧早已想好的說辭,之後這個問題也勢必是避不開的,總要有個說法。
而這個說法,也是有它的深意和用處在的。
元祥神情驚惑:「不知大人所言先人是……」
常歲寧坦然道:「家中已故之人。」
這話中有點到即止的意思,元祥便也未有繼續追問,只在心底掀起一陣又一陣的狂瀾。
顯而易見的是,常娘子話中所指,並非是常家先人,那麼便只能是……
元祥莫名跟著激動起來:「屬下便知道,大人如此天縱奇才……祖上必然也是極了不得的人物!」
顯然,常娘子必然是查明自己的身世了!
且這身世定有不凡之處,畢竟哪個尋常人家能隨隨便便留下七百萬貫的家資?甚至未必只有七百萬貫!
此言在心中墜地,元祥覺得自己實在膨脹了,在此之前,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在【七百萬貫】這個數目之前,用上【只有】二字。
元祥兀自激動間,常歲寧已繼續交待道:「沿途中,可從這七百萬貫里拿一部分出來,儘可能地多買一些糧食和藥材,以及其它軍中所用之物——」
北境地處邊緣,來回採買運送太過耗時,且戰事不知哪日便會徹底爆發,不如在途中儘可能地置辦妥當,以備不測發生。
但如此大量地購入糧物,必會引起各方及朝廷注意,這是無法避免之事,也無需刻意迴避:「如遇監察,只管配合行事,實言告知各處,此為淮南道常歲寧資助北境戍邊軍餉之舉。如仍舊有人刻意阻撓攔截,不必留情周旋,只管以妨礙北境固邊大計為名,將一切攔路者就地誅殺——務必要將錢糧穩妥地送到崔大都督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