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頁
就這七千多人,養起來且費勁呢。
蘄州刺史到底是硬著頭皮慚愧道:「節使大人想來也知,如今朝廷實在難以撥付地方軍餉……下官無能,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糧拿來募兵。」
常歲寧似才想到一般,點了頭:「是了,我在回城的路上,已看罷蘄州歷年來的稅收及支出帳目了,的確頗多虧空。」
旋即話鋒一轉,笑道:「但也無妨——」
就當蘄州刺史以為她願出資替蘄州募兵時,卻見她笑著看向廬州刺史:「不如先向廬州稍加挪借,作為募兵之資,待之後蘄州府庫充盈,再歸還不遲。」
廳內霎時間一靜,無數雙視線看向廬州刺史。
廬州刺史神情凝滯。
蘄州刺史的眼神有些疑惑,不對啊,廬州刺史這幾日私下與他談過幾場,意思要互相守望扶持,分明也向他叫苦來著,說廬州府庫也多虧空……節使大人因何要讓他向廬州刺史挪借?且只是「稍加挪借」,便可作為募兵之資?
廬州刺史的臉色一陣青白交加後,擠出一絲笑意:「是,節使大人所言極是……我等同在淮南道,本該互相扶持!」
說著,向蘄州刺史一笑,允諾必當傾力相助。
蘄州刺史的笑意有些複雜,懂了,廬州刺史是假窮,只是他是真的!
廬州刺史面上在笑,但後背已冒出了一層冷汗,他遞上去的帳目的確是虧空的,原因自然很簡單,節度使有調度各州財政之權,而他有自己的私心。
可是……他的假帳分明做得很逼真啊,究竟是怎麼被看出來的?
殊不知,他遞上來的那些帳目,先在前七堂里過了一遍,由不下百人仔細核對推算,再加上他治下的部分官員私下給出的線索……如此精細的排查下,便註定不可能天衣無縫。
但常歲寧沒有戳破他,而是用如此方式,讓他借錢給蘄州募兵……如此手段,竟比正面問責來得更加叫人心有餘悸。
由此可見,此女絕非只懂得一味殺戮之人,其人顯露出的心機城府,令人很難不去忌憚。
廬州刺史暗自心驚之際,同樣心驚的壽州刺史忽而一臉大義地開口,表示自己也願意助蘄州募兵——沒錯,他的帳目也是假的!
忽然成了爭相資助對象的蘄州刺史:「……」
所以這些人的嘴,一個都不可信!
虧他還覺得可以私下結個黨什麼的,因此方才才會跟著他們一起反駁那些新政……可他現下才突然恍然大悟,人家不支持新政,是因為舊制之下能撈到錢!
只有他又窮又傻,還險些被這些人當刀子用。
蘄州刺史面上連連道謝,內心瘋狂記仇。
沈文雙看在眼中,心中喟嘆,新任節度使不僅膽子大,還使得一手一箭雙鵰的好計策……借募兵之事,既敲打震懾了做假帳的,又順便離間分化了一把這些試圖抱團與新政較勁之人。
看著「互幫互助」的下僚們,常歲寧欣慰一笑:「有諸位在,淮南道必能和睦興盛。」
心情各異的眾官員笑著附和稱是。
緊接著,常歲寧提到,日後各州每月需固定抽調兩千士兵前來江都輪值,和江都大軍一同接受操練。
用她的話來說,如此是為了助各州練就強兵,加強各州防禦作戰能力。
這話並非作假,的確也是一方面思慮,但任誰都明白其中另一重用意,這擺明了是要加強對他們的軍事掌控。
可他們找不出拒絕的說辭,此刻也沒有拒絕的膽量。
仍是雲回和光州邵善同最先附和領命,但這一回,雲回甚至沒能搶過邵善同,邵善同在心底激動了一把——聽到現下,終於有點造反的意思了!
就此事又深談一番罷,有小吏送了茶水來,眾人稍作吃茶歇息之際,阿澈從外面急急地趕回來,入得廳中行禮,並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造船坊造出的新舶試水半月余,今已順利歸岸,兩日後即可出海為市舶司去探航線。
最近都在忙著此事的阿澈心情激動:「沈管事讓小人來請示女郎,是否要為這隻船舶取一個名!」
常歲寧笑著點頭,看向眾人:「諸位可有好的提議?」
第480章 棍棒之下出孝子
此艘海舶,從去年開始,便由匯聚至江都的各路匠工開始繪圖製造,參與此次造船者兩百人余,經日夜趕工打造而成。它身上有著突破的造船技術,載重量也大有增加。
而更具意義的是,它將是第一艘代表著江都,市舶司,淮南道,乃至大盛國,重探海外航路的遠洋大船。
這樣一艘承載了諸多意義的大船,是很值得擁有一個名字的。
常歲寧問向眾人,一是因她的取名水平不太穩定,二來,此船的意義關乎市舶司及整個淮南道,讓他們參與進來,更容易提升集體榮譽感,要比她直接開口定下,更有利於人心凝聚。
眾人果然熱情高漲地談論起來。
同那些可以預見會有許多阻力和麻煩的新政不同,市舶司的存在則是可以預見的利益,幾乎沒人能夠拒絕。
兩者比較之下,不免有人往深處想了想——如若他們連配合執行新政都做不到,又焉能奢望常歲寧會讓他們借市舶司來分一杯羹呢?
江都市舶司由她全權掌控,凡是出海貿易者,皆要經過她的首肯,船隻由她檢查,通行令由她發放,航線由她把控……任何人想要插一腳,都是繞不過她去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蘄州刺史到底是硬著頭皮慚愧道:「節使大人想來也知,如今朝廷實在難以撥付地方軍餉……下官無能,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糧拿來募兵。」
常歲寧似才想到一般,點了頭:「是了,我在回城的路上,已看罷蘄州歷年來的稅收及支出帳目了,的確頗多虧空。」
旋即話鋒一轉,笑道:「但也無妨——」
就當蘄州刺史以為她願出資替蘄州募兵時,卻見她笑著看向廬州刺史:「不如先向廬州稍加挪借,作為募兵之資,待之後蘄州府庫充盈,再歸還不遲。」
廳內霎時間一靜,無數雙視線看向廬州刺史。
廬州刺史神情凝滯。
蘄州刺史的眼神有些疑惑,不對啊,廬州刺史這幾日私下與他談過幾場,意思要互相守望扶持,分明也向他叫苦來著,說廬州府庫也多虧空……節使大人因何要讓他向廬州刺史挪借?且只是「稍加挪借」,便可作為募兵之資?
廬州刺史的臉色一陣青白交加後,擠出一絲笑意:「是,節使大人所言極是……我等同在淮南道,本該互相扶持!」
說著,向蘄州刺史一笑,允諾必當傾力相助。
蘄州刺史的笑意有些複雜,懂了,廬州刺史是假窮,只是他是真的!
廬州刺史面上在笑,但後背已冒出了一層冷汗,他遞上去的帳目的確是虧空的,原因自然很簡單,節度使有調度各州財政之權,而他有自己的私心。
可是……他的假帳分明做得很逼真啊,究竟是怎麼被看出來的?
殊不知,他遞上來的那些帳目,先在前七堂里過了一遍,由不下百人仔細核對推算,再加上他治下的部分官員私下給出的線索……如此精細的排查下,便註定不可能天衣無縫。
但常歲寧沒有戳破他,而是用如此方式,讓他借錢給蘄州募兵……如此手段,竟比正面問責來得更加叫人心有餘悸。
由此可見,此女絕非只懂得一味殺戮之人,其人顯露出的心機城府,令人很難不去忌憚。
廬州刺史暗自心驚之際,同樣心驚的壽州刺史忽而一臉大義地開口,表示自己也願意助蘄州募兵——沒錯,他的帳目也是假的!
忽然成了爭相資助對象的蘄州刺史:「……」
所以這些人的嘴,一個都不可信!
虧他還覺得可以私下結個黨什麼的,因此方才才會跟著他們一起反駁那些新政……可他現下才突然恍然大悟,人家不支持新政,是因為舊制之下能撈到錢!
只有他又窮又傻,還險些被這些人當刀子用。
蘄州刺史面上連連道謝,內心瘋狂記仇。
沈文雙看在眼中,心中喟嘆,新任節度使不僅膽子大,還使得一手一箭雙鵰的好計策……借募兵之事,既敲打震懾了做假帳的,又順便離間分化了一把這些試圖抱團與新政較勁之人。
看著「互幫互助」的下僚們,常歲寧欣慰一笑:「有諸位在,淮南道必能和睦興盛。」
心情各異的眾官員笑著附和稱是。
緊接著,常歲寧提到,日後各州每月需固定抽調兩千士兵前來江都輪值,和江都大軍一同接受操練。
用她的話來說,如此是為了助各州練就強兵,加強各州防禦作戰能力。
這話並非作假,的確也是一方面思慮,但任誰都明白其中另一重用意,這擺明了是要加強對他們的軍事掌控。
可他們找不出拒絕的說辭,此刻也沒有拒絕的膽量。
仍是雲回和光州邵善同最先附和領命,但這一回,雲回甚至沒能搶過邵善同,邵善同在心底激動了一把——聽到現下,終於有點造反的意思了!
就此事又深談一番罷,有小吏送了茶水來,眾人稍作吃茶歇息之際,阿澈從外面急急地趕回來,入得廳中行禮,並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造船坊造出的新舶試水半月余,今已順利歸岸,兩日後即可出海為市舶司去探航線。
最近都在忙著此事的阿澈心情激動:「沈管事讓小人來請示女郎,是否要為這隻船舶取一個名!」
常歲寧笑著點頭,看向眾人:「諸位可有好的提議?」
第480章 棍棒之下出孝子
此艘海舶,從去年開始,便由匯聚至江都的各路匠工開始繪圖製造,參與此次造船者兩百人余,經日夜趕工打造而成。它身上有著突破的造船技術,載重量也大有增加。
而更具意義的是,它將是第一艘代表著江都,市舶司,淮南道,乃至大盛國,重探海外航路的遠洋大船。
這樣一艘承載了諸多意義的大船,是很值得擁有一個名字的。
常歲寧問向眾人,一是因她的取名水平不太穩定,二來,此船的意義關乎市舶司及整個淮南道,讓他們參與進來,更容易提升集體榮譽感,要比她直接開口定下,更有利於人心凝聚。
眾人果然熱情高漲地談論起來。
同那些可以預見會有許多阻力和麻煩的新政不同,市舶司的存在則是可以預見的利益,幾乎沒人能夠拒絕。
兩者比較之下,不免有人往深處想了想——如若他們連配合執行新政都做不到,又焉能奢望常歲寧會讓他們借市舶司來分一杯羹呢?
江都市舶司由她全權掌控,凡是出海貿易者,皆要經過她的首肯,船隻由她檢查,通行令由她發放,航線由她把控……任何人想要插一腳,都是繞不過她去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