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頁
那幾名顯然更信服肖旻的部將告退而去。
待他們離開,餘下幾人便一陣冷嘲熱諷。
「無妨,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李獻並不惱,悠然地端起面前茶盞,道:「總歸岳州城,已是囊中之物了……」
此次攻打岳州,他已將種子埋下,接下來,只需靜待收穫之日即可。
肖旻在此次對戰中傷了手臂,回到帳中,讓軍醫換藥之時,那幾名從李獻處離開的部將尋了過來,詢問肖旻傷勢情況。
「不妨事。」肖旻讓他們不必擔心,穿好外袍後,和他們幾人又復盤起此次戰況。
肖旻第一次攻打岳州時,用了五萬兵力,這次則增加到了八萬,並調整了戰術。
對戰中,大軍數次險些破開岳州城門。
但卞軍並未再一味死守城門,提早調集了兵力,突然從側面襲向。
三萬卞軍,從側方攔腰衝散了肖旻的大軍陣型,打亂了肖旻的攻勢。
卞軍沖入肖旻大軍中,每一刀似都帶著對朝廷的無限恨意,如兇殘的野獸一般竭力撕咬。
但肖旻很快察覺到他們的弱點,卞軍雖兇猛,但缺少秩序。
肖旻迅速調整陣型,指揮大局,親自斬殺了幾名卞軍首領,率大軍衝殺而出,共斬殺卞軍萬人之眾。
但他沒有選擇繼續攻城,而是下令撤退。
彼時已入夜,在肖旻看來,大軍已經戰疲,貿然攻城,即便耗盡全力攻入岳州城內,城中卻也有大量卞軍等候,且他甚至尚未見卞春梁露面——
以戰疲的兵卒,去應對城內的卞春梁精銳,肖旻認為,這必將給己方兵士帶來巨大傷亡,實在很不可取。
再者,他疑心卞春梁或會在岳州城內設下埋伏。
況且,城中仍有倖存的百姓在,一旦在城中開戰,必會殃及百姓,卞春梁可以不顧百姓死活,但朝廷卻不能不顧。
基於種種利弊考量,肖旻選擇了撤軍休整。
而下一戰,他將以全部十二萬兵力攻之,他有信心,屆時必能順利收回岳州城!
肖旻和幾名部將說起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幾人聞之,也信心倍增。
末了,肖旻突然想到什麼,問了一句:「此次攻城時,韓國公部下曾指揮人手,以投石機投物入岳州城樓……諸位將軍可知所投何物?」
「我等也看到了,且不止投向城樓,似也拋入了城中。」有部將道:「似以麻袋裝有濕草料,其內應有石灰,火藥等助燃之物,點燃後拋之,生出陣陣濃煙——」
這種玩意兒沒有明火,很難立時撲滅,若用水去澆,反而會滾出更大煙霧。
另一名部將笑道:「素日裡可見,韓國公對淮南道常節使不大看得上眼,但這一招,倒像是學到了常節使那『蚩尤神煙』的精髓。」
又有人道:「且商議戰策時,倒也未聽他提起。」
肖旻不置可否,若果真只是效仿以煙幕作戰,倒是無可厚非。
天色漸暗,一名副將來到李獻帳內,抱拳行禮:「大將軍,此戰負責搬運及操控拋石機的士兵,均已召集完畢。」
那些士兵皆是投石的好手,此次也完成的十分出色,大將軍突然召集,是要單獨行賞嗎?
副將思索間,只見姿態閒適地坐靠在那裡,一肘斜撐在小几之上,把玩著一串西域佛珠的李獻淡聲問道:「共有多少人?」
「回大將軍,約有百人。」
李獻點頭:「全殺了吧。」
副將驀地一怔,滿眼震驚與不解:「大將軍,這是為何?」
李獻淡淡地掀起眼皮,看向副將:「屈將軍是打算刺探軍機麼?」
副將神情複雜:「末將不敢……」
「不必聲張,但若事後有人問起,便道這些人聚眾飲酒鬥毆,犯了軍規,斬之以儆效尤。」李獻隨口扯了個說辭。
副將心中悶堵,卻不敢不應。
「記得將屍首處理乾淨,埋遠一些。」李獻最後交待一句。
副將退至帳外,想到那近百名士兵被召集時的期待神情,只覺腳步有千斤重。
將士們戰死也好,在軍中久疲染病而亡也罷……可是不明不白地被處死,究竟算是什麼道理?
此事畢後,副將回到帳中枯坐,久久未語。
另一邊,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肖旻已打算睡下。
但剛解了衣袍,忽聽帳外有心腹求見。
心腹入內,送上一封信箋。
信封被拆開後,肖旻先看到了一枚拴著紅線的銅板,再之後,是一張字跡悅目的字條。
肖旻大喜,只覺周身疲憊瞬間全消,猛地起身:「快,備馬!」
肖旻與李獻所率十二萬大軍,駐紮在荊州與岳州之間,從此處往北面畫一條直線,可通漢水流域,而這條直線若沿著漢水繼續往北,便是安州城的方向。
夜色中,肖旻秘密離開軍營駐紮之處,帶著一隊親衛,往漢水的方向疾馳而去。
快馬行了兩個余時辰之後,已能隱隱約約嗅到漢水的潮濕之氣,驅散了快馬趕路的熱意。
不多時,前方亮起一點火把,一隊騎兵撥開夜色,迎了上來。
看清了為首之人後,肖旻示意身側心腹收起戒備姿態,在馬上一笑拱手:「薺菜大姐,久違了!」
「肖將軍別來無恙!」負責接應的薺菜爽朗一笑,調轉馬頭:「肖將軍請隨我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待他們離開,餘下幾人便一陣冷嘲熱諷。
「無妨,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李獻並不惱,悠然地端起面前茶盞,道:「總歸岳州城,已是囊中之物了……」
此次攻打岳州,他已將種子埋下,接下來,只需靜待收穫之日即可。
肖旻在此次對戰中傷了手臂,回到帳中,讓軍醫換藥之時,那幾名從李獻處離開的部將尋了過來,詢問肖旻傷勢情況。
「不妨事。」肖旻讓他們不必擔心,穿好外袍後,和他們幾人又復盤起此次戰況。
肖旻第一次攻打岳州時,用了五萬兵力,這次則增加到了八萬,並調整了戰術。
對戰中,大軍數次險些破開岳州城門。
但卞軍並未再一味死守城門,提早調集了兵力,突然從側面襲向。
三萬卞軍,從側方攔腰衝散了肖旻的大軍陣型,打亂了肖旻的攻勢。
卞軍沖入肖旻大軍中,每一刀似都帶著對朝廷的無限恨意,如兇殘的野獸一般竭力撕咬。
但肖旻很快察覺到他們的弱點,卞軍雖兇猛,但缺少秩序。
肖旻迅速調整陣型,指揮大局,親自斬殺了幾名卞軍首領,率大軍衝殺而出,共斬殺卞軍萬人之眾。
但他沒有選擇繼續攻城,而是下令撤退。
彼時已入夜,在肖旻看來,大軍已經戰疲,貿然攻城,即便耗盡全力攻入岳州城內,城中卻也有大量卞軍等候,且他甚至尚未見卞春梁露面——
以戰疲的兵卒,去應對城內的卞春梁精銳,肖旻認為,這必將給己方兵士帶來巨大傷亡,實在很不可取。
再者,他疑心卞春梁或會在岳州城內設下埋伏。
況且,城中仍有倖存的百姓在,一旦在城中開戰,必會殃及百姓,卞春梁可以不顧百姓死活,但朝廷卻不能不顧。
基於種種利弊考量,肖旻選擇了撤軍休整。
而下一戰,他將以全部十二萬兵力攻之,他有信心,屆時必能順利收回岳州城!
肖旻和幾名部將說起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幾人聞之,也信心倍增。
末了,肖旻突然想到什麼,問了一句:「此次攻城時,韓國公部下曾指揮人手,以投石機投物入岳州城樓……諸位將軍可知所投何物?」
「我等也看到了,且不止投向城樓,似也拋入了城中。」有部將道:「似以麻袋裝有濕草料,其內應有石灰,火藥等助燃之物,點燃後拋之,生出陣陣濃煙——」
這種玩意兒沒有明火,很難立時撲滅,若用水去澆,反而會滾出更大煙霧。
另一名部將笑道:「素日裡可見,韓國公對淮南道常節使不大看得上眼,但這一招,倒像是學到了常節使那『蚩尤神煙』的精髓。」
又有人道:「且商議戰策時,倒也未聽他提起。」
肖旻不置可否,若果真只是效仿以煙幕作戰,倒是無可厚非。
天色漸暗,一名副將來到李獻帳內,抱拳行禮:「大將軍,此戰負責搬運及操控拋石機的士兵,均已召集完畢。」
那些士兵皆是投石的好手,此次也完成的十分出色,大將軍突然召集,是要單獨行賞嗎?
副將思索間,只見姿態閒適地坐靠在那裡,一肘斜撐在小几之上,把玩著一串西域佛珠的李獻淡聲問道:「共有多少人?」
「回大將軍,約有百人。」
李獻點頭:「全殺了吧。」
副將驀地一怔,滿眼震驚與不解:「大將軍,這是為何?」
李獻淡淡地掀起眼皮,看向副將:「屈將軍是打算刺探軍機麼?」
副將神情複雜:「末將不敢……」
「不必聲張,但若事後有人問起,便道這些人聚眾飲酒鬥毆,犯了軍規,斬之以儆效尤。」李獻隨口扯了個說辭。
副將心中悶堵,卻不敢不應。
「記得將屍首處理乾淨,埋遠一些。」李獻最後交待一句。
副將退至帳外,想到那近百名士兵被召集時的期待神情,只覺腳步有千斤重。
將士們戰死也好,在軍中久疲染病而亡也罷……可是不明不白地被處死,究竟算是什麼道理?
此事畢後,副將回到帳中枯坐,久久未語。
另一邊,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肖旻已打算睡下。
但剛解了衣袍,忽聽帳外有心腹求見。
心腹入內,送上一封信箋。
信封被拆開後,肖旻先看到了一枚拴著紅線的銅板,再之後,是一張字跡悅目的字條。
肖旻大喜,只覺周身疲憊瞬間全消,猛地起身:「快,備馬!」
肖旻與李獻所率十二萬大軍,駐紮在荊州與岳州之間,從此處往北面畫一條直線,可通漢水流域,而這條直線若沿著漢水繼續往北,便是安州城的方向。
夜色中,肖旻秘密離開軍營駐紮之處,帶著一隊親衛,往漢水的方向疾馳而去。
快馬行了兩個余時辰之後,已能隱隱約約嗅到漢水的潮濕之氣,驅散了快馬趕路的熱意。
不多時,前方亮起一點火把,一隊騎兵撥開夜色,迎了上來。
看清了為首之人後,肖旻示意身側心腹收起戒備姿態,在馬上一笑拱手:「薺菜大姐,久違了!」
「肖將軍別來無恙!」負責接應的薺菜爽朗一笑,調轉馬頭:「肖將軍請隨我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