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頁
同伴道:「……那也是給那些大商人的,咱們又沒錢買大船出海做生意……」
「即便買不起,到時咱們也能跟著去長見識!」黃魚說著:「那些海商,很多不都是先跟著出海打下手,一步步白手起家的嗎?」
同伴只笑他:「大白天的,你做什麼發財美夢呢,還是趕緊回家補網去吧!」
說著,擺擺手先走了。
黃魚卻仍沉浸在這場「美夢」中,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了海外那些傳聞中的新奇神秘之物,一時簡直目眩神迷了。
他這廂還在做夢時,有的人卻已經在發財了——
一名穿著破舊長衫的男子高舉著手中畫工潦草的畫像:「……常刺史畫像,十文錢一幅!辟邪驅凶,出船必備啊!」
「給我一幅!」
「快給我也畫一幅!」
黃魚也猛地沖入人群中:「給我一幅……不,我要兩幅!」
一幅掛船上,另一幅,掛先太子像旁邊!
常歲寧率三萬水師回到軍中,將大軍安頓下來後,天色已晚。
從軍中回江都城,僅一日路程,呂秀才便建議常歲寧在軍中歇一晚,明日一早再動身回城。
這些時日,呂秀才一直留在軍營中料理事務,王長史又另外撥了幾名書吏過來協助。軍中大小決策,通常由常闊過目後敲定,他們只負責交接施行,平日裡分工明確,一切便也井井有條。
方巢也想讓常歲寧明早動身,這樣一來,明早還能看一看他練兵的成果。
他現下像極了一個練出了滿身腱子肉的人,迫不及待想要脫衣展示出來。
常歲寧無形中按住了他脫衣的手,笑著道:「不急,先將我帶回來的將士們安頓好,讓他們緩一緩。過幾日我會來軍中慶功,之後每隔十日也會來軍中一趟,有的是機會。」
方巢只能點頭:「行!都聽大人安排!」
於是,常歲寧前腳剛帶人出了軍營,方巢後腳便召集了手下的教頭們,肅容道:「都聽好了,大人過幾日要來營中慶功,到時我等剛好演兵慶賀,這幾日都抓緊練一練!」
眾教頭們應和聲響亮,無不萬分重視。
消息在營中傳開,夜中,有士兵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乾脆偷偷穿衣起身,去了演武場。
想當初,他們都是一樣跟著刺史大人打完徐正業,再打回江都來的,可等到要培養操練水師時,刺史大人卻將他們一分為二,一小半操練水事,一大半留在陸地——
結果就是,抗倭的戰事全叫那一小半人給打完了,那些人跟著刺史大人出生入死,建功揚名,搖身一變成了黃水洋上最威風的水師……
面對那些水師弟兄們,他們敬佩是真,但紅眼病也發作得很徹底。
相比之下,他們待在這軍營里,每日除了吃睡就是操練,只偶爾分批巡邏一下……如今刺史大人終於回來,過幾日他們定要好好演兵,絕不能叫大人覺得他們是吃閒飯的!
幾名士兵懷此決心,結伴來到演武場上,卻見此處已有不少人影在……
有人在扛沙袋夜跑,有人在火把下練箭,還有人在拿著長槍呼呼對打。
而走近了瞧,只見那些人都是些身上沒掛銅板的——簡而言之,多是之前的江都俘兵,和新收編的人。
這些新來的深夜不睡,在此瘋狂偷練,怕不是想動搖他們的地位!
可惡,可恨,可怕!
演武場上的競爭之氣蔓延之際,常歲寧一行千騎,正踏著月色趕回江都城。
這千人當中,多是常歲寧的親兵,以及在抗倭之戰中功績斐然的部將。
在船上大睡了數日的常歲寧此刻歸心似箭。
她上一次返回江都,已是去年七月七,為無二院掛匾之時,距今已近八個月了。
她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江都城如今的模樣。
翌日天光初亮之際,前方隱隱出現了江都城經過了修築加固的城牆輪廓。
城門不過初開,卻已是一番百姓商販來往出入的熱鬧景象。
渾厚的馬蹄聲驚動了百姓,也引起了城門守衛們的注意。
到底是戰亂之年,江都雖安,外面卻半點也不平靜,守衛雖覺得層層防禦之下,不可能有敵軍一聲不響攻來江都,但還是下意識地戒備起來,正當催促百姓們入城時,一名先行的騎兵已經策馬臨近——
那騎兵一手揮舞著常字帥旗,高聲道:「刺史大人回城!」
「刺史大人回城!」
那騎兵一連高喊數遍,清晰地傳到了眾人耳中。
城門守衛終於回神,興奮道:「刺史大人……是刺史大人回來了!快!速速相迎!」
百姓間的氣氛也沸騰起來。
真沒想到,早起的鳥兒不單有蟲吃,竟還能見到如此新鮮出爐……不,新鮮回城的刺史大人!
尋常百姓無法探知軍情,不知他們的刺史大人究竟何時回來,只知一日日地盼著……天知道,他們盼了多久了!
第446章 封賞旨意
常歲寧初入城中,行路還算通暢,但隨著她回城的消息傳開,前來迎接的百姓越來越多,道路也開始變得堵塞難行。
消息傳到一家茶館內,喝早茶的客人們大喜,紛紛出了茶樓而去。
夥計的心也跟著飛了,朝櫃檯正打瞌睡的掌柜說了句:「……掌柜的,我要帳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即便買不起,到時咱們也能跟著去長見識!」黃魚說著:「那些海商,很多不都是先跟著出海打下手,一步步白手起家的嗎?」
同伴只笑他:「大白天的,你做什麼發財美夢呢,還是趕緊回家補網去吧!」
說著,擺擺手先走了。
黃魚卻仍沉浸在這場「美夢」中,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了海外那些傳聞中的新奇神秘之物,一時簡直目眩神迷了。
他這廂還在做夢時,有的人卻已經在發財了——
一名穿著破舊長衫的男子高舉著手中畫工潦草的畫像:「……常刺史畫像,十文錢一幅!辟邪驅凶,出船必備啊!」
「給我一幅!」
「快給我也畫一幅!」
黃魚也猛地沖入人群中:「給我一幅……不,我要兩幅!」
一幅掛船上,另一幅,掛先太子像旁邊!
常歲寧率三萬水師回到軍中,將大軍安頓下來後,天色已晚。
從軍中回江都城,僅一日路程,呂秀才便建議常歲寧在軍中歇一晚,明日一早再動身回城。
這些時日,呂秀才一直留在軍營中料理事務,王長史又另外撥了幾名書吏過來協助。軍中大小決策,通常由常闊過目後敲定,他們只負責交接施行,平日裡分工明確,一切便也井井有條。
方巢也想讓常歲寧明早動身,這樣一來,明早還能看一看他練兵的成果。
他現下像極了一個練出了滿身腱子肉的人,迫不及待想要脫衣展示出來。
常歲寧無形中按住了他脫衣的手,笑著道:「不急,先將我帶回來的將士們安頓好,讓他們緩一緩。過幾日我會來軍中慶功,之後每隔十日也會來軍中一趟,有的是機會。」
方巢只能點頭:「行!都聽大人安排!」
於是,常歲寧前腳剛帶人出了軍營,方巢後腳便召集了手下的教頭們,肅容道:「都聽好了,大人過幾日要來營中慶功,到時我等剛好演兵慶賀,這幾日都抓緊練一練!」
眾教頭們應和聲響亮,無不萬分重視。
消息在營中傳開,夜中,有士兵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乾脆偷偷穿衣起身,去了演武場。
想當初,他們都是一樣跟著刺史大人打完徐正業,再打回江都來的,可等到要培養操練水師時,刺史大人卻將他們一分為二,一小半操練水事,一大半留在陸地——
結果就是,抗倭的戰事全叫那一小半人給打完了,那些人跟著刺史大人出生入死,建功揚名,搖身一變成了黃水洋上最威風的水師……
面對那些水師弟兄們,他們敬佩是真,但紅眼病也發作得很徹底。
相比之下,他們待在這軍營里,每日除了吃睡就是操練,只偶爾分批巡邏一下……如今刺史大人終於回來,過幾日他們定要好好演兵,絕不能叫大人覺得他們是吃閒飯的!
幾名士兵懷此決心,結伴來到演武場上,卻見此處已有不少人影在……
有人在扛沙袋夜跑,有人在火把下練箭,還有人在拿著長槍呼呼對打。
而走近了瞧,只見那些人都是些身上沒掛銅板的——簡而言之,多是之前的江都俘兵,和新收編的人。
這些新來的深夜不睡,在此瘋狂偷練,怕不是想動搖他們的地位!
可惡,可恨,可怕!
演武場上的競爭之氣蔓延之際,常歲寧一行千騎,正踏著月色趕回江都城。
這千人當中,多是常歲寧的親兵,以及在抗倭之戰中功績斐然的部將。
在船上大睡了數日的常歲寧此刻歸心似箭。
她上一次返回江都,已是去年七月七,為無二院掛匾之時,距今已近八個月了。
她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江都城如今的模樣。
翌日天光初亮之際,前方隱隱出現了江都城經過了修築加固的城牆輪廓。
城門不過初開,卻已是一番百姓商販來往出入的熱鬧景象。
渾厚的馬蹄聲驚動了百姓,也引起了城門守衛們的注意。
到底是戰亂之年,江都雖安,外面卻半點也不平靜,守衛雖覺得層層防禦之下,不可能有敵軍一聲不響攻來江都,但還是下意識地戒備起來,正當催促百姓們入城時,一名先行的騎兵已經策馬臨近——
那騎兵一手揮舞著常字帥旗,高聲道:「刺史大人回城!」
「刺史大人回城!」
那騎兵一連高喊數遍,清晰地傳到了眾人耳中。
城門守衛終於回神,興奮道:「刺史大人……是刺史大人回來了!快!速速相迎!」
百姓間的氣氛也沸騰起來。
真沒想到,早起的鳥兒不單有蟲吃,竟還能見到如此新鮮出爐……不,新鮮回城的刺史大人!
尋常百姓無法探知軍情,不知他們的刺史大人究竟何時回來,只知一日日地盼著……天知道,他們盼了多久了!
第446章 封賞旨意
常歲寧初入城中,行路還算通暢,但隨著她回城的消息傳開,前來迎接的百姓越來越多,道路也開始變得堵塞難行。
消息傳到一家茶館內,喝早茶的客人們大喜,紛紛出了茶樓而去。
夥計的心也跟著飛了,朝櫃檯正打瞌睡的掌柜說了句:「……掌柜的,我要帳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