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頁
元祥非但將人扶住了,且一時沒有鬆開的打算,很有耐心地扶著無絕往前走——旁人不知這討人嫌的玄陽子大師何許人,他還能不知道嗎?既是常娘子的阿爹之一,縱然偶爾是有些討人嫌,但為了自家大都督,他也得好好敬著才行。
走在前面的常歲寧,越是往前,便有越來越多的部下迎上來。
方巢等人也在此等候,此刻正向常歲寧行禮:「大人終於回來了!」
常歲寧看向方巢,含笑點頭:「方大教頭看起來又魁梧許多。」
做大教頭的且保持著如此魁梧健壯的體形,可見即便在海上大勝的消息傳回之後,也不曾懈怠過練兵。
除常歲寧帶走的水師之外,不包括朝廷之後增援的三萬,江都軍營中尚有四萬餘兵力,加上江都被原地整編的徐氏叛軍及當初淪落徐正業手中的朝廷俘兵等等,統共合計近九萬人,這些時日來,皆在方巢等人的操練範圍之內。
「大人離開這大半年以來,我等從未有過半日懈怠,今營中共九萬將士,隨時等候大人檢閱!」方巢的聲音擲地有聲,雙眸有神。
常歲寧滿眼笑意點頭:「好,不著急。」
她看向方巢身後的眾教頭們,以及那些或候在前方,或在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
兵者氣息是否充盈,只需放眼掃去,一眼便可觀出大概。
在方巢等人的陪同下,常歲寧心情很好地往前走著,視線越過那些體魄強健的士兵,看向兩側的漁民百姓。
他們口中高喊著「常刺史」,聲音混作一團,喧囂高昂,眼睛滿含振奮與感激。
離得近一些的百姓,在常歲寧向他們看來時,幾乎不自覺地便收了聲音。
待看清了那走近的青袍少年刺史的氣勢與臉龐時,擠在最前面的一名年輕漁民卻忽然愣住。
他幾乎雙眼一眨不眨地看著那少女。
那少女著青袍,容色如他見過成色最好的海上明珠,周身氣勢利落颯沓,本有些清寒的眉宇間此刻含著淺淡和煦的笑意。
她拿明亮清晰的聲音對他們說:「近兩年來,江都先遭叛軍踐踏,又遇倭賊覬覦,叫大家受驚受難了。現下江都內亂俱安,海上已平,待下月開海之時,相信諸位定能魚蝦滿艙,滿載而歸!」
那少女說到最後,面上笑意粲然明亮,一如此刻的好天氣。
她話語措辭樸素,卻是漁民們最想聽到的話,有人不禁紅了眼睛,有年長的漁民跪了下去叩謝,言語更加樸實:「這一切都是大人您的恩德啊!」
「得刺史大人相護,是江都之福!」
常歲寧已經離開,但那些漁民們在她身後依舊紛紛跟著叩謝,唯有那名年輕的漁民傻站著不動。
見他實在顯眼,旁邊的同伴抬手扯了他一下:「……黃魚!愣著幹什麼!」
姓黃名魚的年輕人回過神來,看一眼四周,連忙跟著跪下,視線仍然追隨那道離去的少女背影,嘴裡忍不住驚疑不定地喃喃道:「怎麼這麼像……難不成,真上身了?」
他年幼時曾見過先太子,雖說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可他怎麼瞧,怎麼覺得像……尤其是那身氣勢,簡直一模一樣。
難道是因為,都是在海邊,都是打了勝仗,都是同樣的年少,都生得十分好看……所以他弄混了?
黃魚出神間,被同伴拽起了身:「刺史大人都走遠了,該跪時不跪,該起時不起……黃魚,你想什麼呢?」
黃魚依舊神情怔怔,一時莫名陷在不真實當中,下意識地抬眼看向海上,正值晌午,海水在日光的映照下,浮動著的波光有些刺眼。
嘈雜中,有人高聲道:「刺史大人親口說了,下月便能照常開海,走,都回家補網去!」
「三爺,這回您來我船上幫忙吧,我給您開這個數兒!」
有老人笑著擺手:「我好些年不出海了……」
聽著這些雜亂的聲音,黃魚依舊盯著海面,恍惚間,他似又聽到了父親生前的聲音——
父親一直想去更遠的海上闖一闖,但老一輩都不贊成,說太危險,沒人去過,且守著眼前這片海,圖個溫飽就很好了。
他年少時,也想過跟隨父親的遺願,但倭寇橫行,還有許多來歷不明的海盜肆虐搶掠……
但這回好像不一樣了!
他們聽說,常刺史在倭國,讓倭國做出了肅清管控倭寇的承諾,而他們江都水師這般勇猛,此番在海上殺出了這樣的威名……
耽羅島,東羅,也會繼續與大盛保持友好互往。
黃魚心底逐漸激盪起來,轉頭問同伴:「大殼,你說,黃水洋和東河外面究竟是什麼世道?都有些什麼新奇東西?」
同伴見他神情,不禁問:「咋了,你想出遠海?」
黃魚魔怔般點頭。
「那得有大船!」同伴嘲笑他的異想天開:「可不是我們的破漁船能去的!」
「大船……」黃魚眼睛一動,忽而問:「刺史大人的造船坊里,不是能造出大船來嗎?」
「那是打倭賊用的戰船!」
黃魚:「可是倭賊已經打完了!為什麼還在招工,聽說還要加緊造船?」
那同伴聞言,也是一愣。
「我知道了!」黃魚眼睛發光,無比興奮,因此語無倫次地道:「刺史大人在海上打出這樣的威風,定是想趁機多打通幾條海路!所以才有的造船坊!不光是為了打仗才造的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走在前面的常歲寧,越是往前,便有越來越多的部下迎上來。
方巢等人也在此等候,此刻正向常歲寧行禮:「大人終於回來了!」
常歲寧看向方巢,含笑點頭:「方大教頭看起來又魁梧許多。」
做大教頭的且保持著如此魁梧健壯的體形,可見即便在海上大勝的消息傳回之後,也不曾懈怠過練兵。
除常歲寧帶走的水師之外,不包括朝廷之後增援的三萬,江都軍營中尚有四萬餘兵力,加上江都被原地整編的徐氏叛軍及當初淪落徐正業手中的朝廷俘兵等等,統共合計近九萬人,這些時日來,皆在方巢等人的操練範圍之內。
「大人離開這大半年以來,我等從未有過半日懈怠,今營中共九萬將士,隨時等候大人檢閱!」方巢的聲音擲地有聲,雙眸有神。
常歲寧滿眼笑意點頭:「好,不著急。」
她看向方巢身後的眾教頭們,以及那些或候在前方,或在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
兵者氣息是否充盈,只需放眼掃去,一眼便可觀出大概。
在方巢等人的陪同下,常歲寧心情很好地往前走著,視線越過那些體魄強健的士兵,看向兩側的漁民百姓。
他們口中高喊著「常刺史」,聲音混作一團,喧囂高昂,眼睛滿含振奮與感激。
離得近一些的百姓,在常歲寧向他們看來時,幾乎不自覺地便收了聲音。
待看清了那走近的青袍少年刺史的氣勢與臉龐時,擠在最前面的一名年輕漁民卻忽然愣住。
他幾乎雙眼一眨不眨地看著那少女。
那少女著青袍,容色如他見過成色最好的海上明珠,周身氣勢利落颯沓,本有些清寒的眉宇間此刻含著淺淡和煦的笑意。
她拿明亮清晰的聲音對他們說:「近兩年來,江都先遭叛軍踐踏,又遇倭賊覬覦,叫大家受驚受難了。現下江都內亂俱安,海上已平,待下月開海之時,相信諸位定能魚蝦滿艙,滿載而歸!」
那少女說到最後,面上笑意粲然明亮,一如此刻的好天氣。
她話語措辭樸素,卻是漁民們最想聽到的話,有人不禁紅了眼睛,有年長的漁民跪了下去叩謝,言語更加樸實:「這一切都是大人您的恩德啊!」
「得刺史大人相護,是江都之福!」
常歲寧已經離開,但那些漁民們在她身後依舊紛紛跟著叩謝,唯有那名年輕的漁民傻站著不動。
見他實在顯眼,旁邊的同伴抬手扯了他一下:「……黃魚!愣著幹什麼!」
姓黃名魚的年輕人回過神來,看一眼四周,連忙跟著跪下,視線仍然追隨那道離去的少女背影,嘴裡忍不住驚疑不定地喃喃道:「怎麼這麼像……難不成,真上身了?」
他年幼時曾見過先太子,雖說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可他怎麼瞧,怎麼覺得像……尤其是那身氣勢,簡直一模一樣。
難道是因為,都是在海邊,都是打了勝仗,都是同樣的年少,都生得十分好看……所以他弄混了?
黃魚出神間,被同伴拽起了身:「刺史大人都走遠了,該跪時不跪,該起時不起……黃魚,你想什麼呢?」
黃魚依舊神情怔怔,一時莫名陷在不真實當中,下意識地抬眼看向海上,正值晌午,海水在日光的映照下,浮動著的波光有些刺眼。
嘈雜中,有人高聲道:「刺史大人親口說了,下月便能照常開海,走,都回家補網去!」
「三爺,這回您來我船上幫忙吧,我給您開這個數兒!」
有老人笑著擺手:「我好些年不出海了……」
聽著這些雜亂的聲音,黃魚依舊盯著海面,恍惚間,他似又聽到了父親生前的聲音——
父親一直想去更遠的海上闖一闖,但老一輩都不贊成,說太危險,沒人去過,且守著眼前這片海,圖個溫飽就很好了。
他年少時,也想過跟隨父親的遺願,但倭寇橫行,還有許多來歷不明的海盜肆虐搶掠……
但這回好像不一樣了!
他們聽說,常刺史在倭國,讓倭國做出了肅清管控倭寇的承諾,而他們江都水師這般勇猛,此番在海上殺出了這樣的威名……
耽羅島,東羅,也會繼續與大盛保持友好互往。
黃魚心底逐漸激盪起來,轉頭問同伴:「大殼,你說,黃水洋和東河外面究竟是什麼世道?都有些什麼新奇東西?」
同伴見他神情,不禁問:「咋了,你想出遠海?」
黃魚魔怔般點頭。
「那得有大船!」同伴嘲笑他的異想天開:「可不是我們的破漁船能去的!」
「大船……」黃魚眼睛一動,忽而問:「刺史大人的造船坊里,不是能造出大船來嗎?」
「那是打倭賊用的戰船!」
黃魚:「可是倭賊已經打完了!為什麼還在招工,聽說還要加緊造船?」
那同伴聞言,也是一愣。
「我知道了!」黃魚眼睛發光,無比興奮,因此語無倫次地道:「刺史大人在海上打出這樣的威風,定是想趁機多打通幾條海路!所以才有的造船坊!不光是為了打仗才造的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