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顯不禁再次抬手長施一禮,才終於離去。

  直到二人的身影走遠,常歲寧才對郝浣道:「回帳中一趟,將那隻從東羅帶來的匣子取來。」

  郝浣應下,很快捧著那隻匣子折返,跟隨常歲寧來到魏叔易的馬車前。

  長吉守在車旁,顯然早已得了魏叔易交待,向常歲寧抱拳行禮後,便打起了厚重的車簾:「常娘子,請。」

  「有勞。」

  常歲寧上了馬車,將那隻匣子隨手放下時,視線掃過車內布置,只覺很有魏叔易之風。

  簡潔卻不簡單,自成風雅而非附庸風雅。

  車內相對尋常馬車寬敞許多,以竹簾隔開內外,簾後應是下榻小憩之處,常歲寧在外間坐下,只見面前的小几上方擺放著的除了茶盤茶具,還有兩冊佛經。

  見此佛經,常歲寧再一抬眼,只見角落處赫然還擺著一隻香爐。

  或是為了防止顛簸之下香爐翻倒,香爐下方三足不僅有底座固定,外面還覆罩著鎏金熏籠,可見是精細準備過的。

  常歲寧再看爐內香灰堆積,不免得出結論——魏叔易這廝,每日必是很用心的在燒香。

  不多時,車外傳來了腳步聲,及長吉的行禮聲:「郎君,常娘子已在車內等候了。」

  魏叔易點頭應了一聲,猶豫了一下,抬一手先叩了叩車壁:「常刺史——」

  車內傳出少女清亮隨意的聲音:「魏侍郎上自家馬車,犯不著這般拘謹。」

  魏叔易笑道:「此乃禮節所在。」

  那聲音便從善如流地道:「那,魏侍郎請上車。」

  魏叔易踏上馬車後,只見青袍少女好整以暇地抱臂坐在車內,見他進來,微微笑著點頭示意:「魏侍郎請坐。」

  魏叔易在她對面坐下後,也有模有樣地笑著抬手施禮:「謝常刺史賜座。」

  氣氛比魏叔易想像中要輕鬆得多。

  直到他嗅到車內香氣,微轉頭看去,只見香爐中赫然插放著三支正燃著的青香。

  「我點的香。」常歲寧道。

  魏叔易下意識地看向她。

  聽到車外長吉走遠了些守著,常歲寧含笑道:「我自先熏一熏,驅一驅身上鬼氣,也好叫魏侍郎安心一些。」

  魏叔易身形微僵,笑意勉強。

  很貼心的舉動,也很自覺,卻又頗給人以「無法無天」之感。

  「鬼」自點香……同當著他的面,踩爛他的香爐有何區別?

  而且,竟是直截了當地與他攤明身份了……

  她態度隨意,簡單明了,好似在聊閒天,卻又滿是不想多說廢話繞彎子的利落簡潔。

  這一刻終於還是到來。

  但或是心中已有出路,又或是分別在即,也許是面前之人全無半點所謂鬼氣,魏叔易竟也當真沒有很畏懼了。

  他看著常歲寧,二人對視片刻,魏叔易口中溢出一絲輕嘆:「世間竟果真有此等玄妙之事。」

  見他反應,常歲寧點頭:「看來你的確都知道了,想來也沒什麼需要問的了罷?」

  段真宜便知曉一切,他應當只是需要聽她親口印證一句。

  魏叔易無聲輕笑:「是,大致都知曉了。」

  「既如此,那你幫我將這隻匣子帶給段真宜吧。」

  常歲寧也不稱伯母了,說話間,手指落在那隻匣子上,示意魏叔易。

  聽得這聲極度隨意而又透著親近的「段真宜」,魏叔易心情複雜間,視線看去,不由問:「不知匣內何物?」

  「都是些珠寶首飾之類。」常歲寧道:「是東羅和耽羅獻與我的,我很少用得上,她向來喜歡外面這些新鮮的樣式,便帶回京中讓她戴著玩吧。」

  畢竟是大過年的出來出動,她此行帶來了許多東羅贈獻之物,有些給了阿兄和崔璟,這些女兒家之物,剛好留給段真宜。

  「……」魏叔易陡然陷入沉默。

  對方如此口吻,如何算不得是一種「寵溺」呢?

  他甚至已能想像得到了——年少的儲君,天之驕子,外出征戰凱旋,回京時總會帶回許多新奇之物……而同樣年少的段氏嫡女,定會露出莞爾笑意,滿眼驚喜地接過。

  這樣的人,如何能不叫他年少的母親為之心動……

  相較之下,他倒也可以理解母親待父親的嫌棄之情了……畢竟珠玉在前,而父親,大約只算得上他們鄭國公府中養著的那一堆奇花異草中,不小心生出來的一株雜草。

  果然,人在年少時,不能遇到太過驚艷的人。

  而這驚艷了他母親年少時光的人,輾轉換了一副皮囊之後,竟又實實在在地驚艷到了他……

  魏叔易不敢再如此「周旋」下去,閉了閉眼睛,平復思緒。

  常歲寧只當他又犯了那怕鬼的祖傳病症,便道:「既無要事,那我便不耽擱魏侍郎趕路了。」

  「等等……」

  魏侍郎忽然睜眼,將她留住。

  「實則……」他開口道:「我仍有一事不明,想請常刺史為我解惑。」

  常歲寧點頭,示意他問。

  「兩年前,在和州初遇時……常刺史應是初才還世。」魏叔易終於還是問道:「那為何,常刺史彼時所用,會是崇月長公主的筆跡?」

  常歲寧竟一下被他問得愣住了——她初才醒來,只覺一團混沌,不知今夕何夕,未經太多思考,用了自己的筆跡不是很正常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